人教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9.2《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9.2《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1.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4-21 20:54:0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新设计】
在执教本课时,重点突破用典抒情的写法,教学中注意引导学生揣摩词语,培养学生的语言感受力。同时把本词与辛弃疾的《南乡子 登京口北固亭有怀》进行比较阅读,加深对文本的理解。通过让学生以写对联或小诗的形式评价辛弃疾和他的词,在深入理解辛弃疾感情的基础上,培养学生概括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实现读与写能力的和谐发展。
【教学目标】
1.理解这首词用典的含义和表达上的作用。
2.体味作者借古事抒发忧虑国事,壮志难酬的爱国情怀。
【学情分析】
由于年代久远,学生对辛弃疾所处的时代了解不是太多,对词中的典故含义的理解有一定难度。作者为了押韵在词中改变句式,学生对此了解不足,造成对词的内容理解不到位。因此,在教学中通过多种方式,让学生了解当时的背景和辛弃疾的经历,为学生理解词的内容打下基础。通过对句式的研究和词语的揣摩,让学生读懂词,走进文本,体会作者的感情。
【重点难点】
理解作品用典的含义,领会作者的感情。
【教学过程】
【讲授】
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
一、导入新课
古往今来,无论是那些温润如玉的先贤圣哲,还是那些叱咤风云的历史英豪,还是那些才华横溢的迁客骚人,都喜欢登高远眺。登高之时,目及八荒,思接千载,在这广阔的空间与永恒的宇宙间遗世独立,古人总免不了俯仰古今,悲慨人生。800多年前,一个失意的武将,一个落魄的官员,一个爱国的词人,登上北固亭,举目远望,老泪纵横,把满腔的悲愤谱成一曲生命的绝唱——《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他就是“上马击狂胡,下马草军书”,文武双全的“词坛飞将军”辛弃疾。
二、进入新课
(一)了解作者
1. 对于辛弃疾我们并不陌生,初中时学过他的词。请一位学生简单的介绍,教师补充。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字幼安,号稼轩居士。历城(今山东济南)人。一生积极抗金,希望恢复中原。其词现存620余首,写抗金爱国之情,抒壮志难酬之志。与苏轼同为豪放派的代表,合称“苏辛”。词集《稼轩长短句》。
2.臧克家对辛弃疾的评价:
力挽山河,浩气贯日月,空余英雄心一颗
名垂宇宙,文光射牛斗,剩有悲壮词千篇
3.学生齐读初中学过的辛弃疾的词《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初步了解辛词内容与风格。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写于1188年,辛弃疾48岁,闲居江西)
(二)学习《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
1.明确教学目标
2.知人论世
这首词写于1205年,辛弃疾已六十五岁(经历南宋高宗、孝宗、光宗、宁宗四个皇帝),之前多年一直赋闲在家,不受重用。1203年被当时掌权的韩侂胄起用,第二年改任镇江知府。1204年韩侂胄为了获得名誉,巩固地位, 没做好准备 ,草草北伐 ,只想侥幸成功。不听辛弃疾劝告 ,反而把他调离镇江。这首词是辛弃疾被降职时,登上北固亭,满怀悲愤,有感而作。
3.学生自由读词,找出这首词的韵脚。
韵脚 上片 : 处 去 住 虎
下片: 顾 路 鼓 否
学生齐读本词,教师指导。
4.观看视频朗诵,
5.请学生朗读,教师点拨。
6.学生讨论:你从词中感受到作者的哪些感情?作者用典故与现实有什么联系?
讨论明确:
(1)仰慕之情 用 孙权 、 刘裕典故,表达对英雄的仰慕,渴望建功立业,与现实对比,讽刺南宋朝廷的苟且偷安。
理解语序:江山千古,无处觅英雄孙仲谋。
问题探讨:作者登上北固山,北望看到的是千里江山,怎不写成“千里江山”而要写“千古江山”?
讨论明确:“千里”只是从空间上说地方大,而本文题目是“怀古”,用“千古”符合题意;登上北固亭自然想到以前发生的历史故事,用“千古”准确,有历史的沧桑感。
(2)劝诫之情 借用 刘义隆 北伐失败的事情,来告诫当朝统治者要做好准备,不要草率北伐。
讨论:“赢得”在这里是什么意思?
“仓皇北顾”中“北顾”能否换成“忍顾”?
讨论明确:
赢得仓皇北顾 (赢得:落得)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赢得:博得)
赢得仓皇北顾 (北顾:向北回望而逃)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 (忍顾:不忍去看 )
(秦观《鹊桥仙·纤云弄巧》)
历史草率北伐的教训:
元嘉二十七年(450年),宋文帝刘义隆北伐失败,北魏拓跋焘追至长江北岸。
南宋孝宗隆兴元年(1163年),张浚北伐失败,1164年张浚罢相病死。
南宋宁宗开禧二年(1206年),韩侂胄北伐大败,1207年被杀。
(3)失望之情 借用北魏皇帝拓拔焘追赶刘义隆,在瓜步山(江苏六合)建行宫,后成为佛狸祠,百姓在此祭祀,南宋朝廷不思收复中原,百姓精神变得麻木,表达自己对南宋朝廷的不满和失望之情。
(4)愤慨之情 用赵王想起用廉颇,派使者探问的典故,表达自己报国无门的愤慨之情。廉颇还有人来问,感叹自己被冷落,无人重用,无法报国。
讨论:“凭谁问”一句包含的感情?
7.回顾辛弃疾生平,理解在词中深沉而悲凉的感情。
(1)投影辛弃疾生平:
23 岁前,在中原金国统治区生活,20岁参加起义。
24——42岁,南归以后,仕宦不顺,做地方小官,屡遭排挤。词作抗金救国,悲壮慷慨。
43——68岁,罢职以后,闲居在家。不忘报效国家,含恨去世。
无缘补天成顽石
愁到极处词更工
国家的灾难,个人的不幸,爱与恨的碰撞,经过文字的捶打,在他心中激荡,不能在战场上杀敌,只好啸成一股剑气,化作金戈铁马的词章,于是才有了《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这千古绝唱。
悲中原不复老泪横流
叹壮志难酬热血空洒
请同学们带着情感再读一遍这首词。
教师总结:
怀才不遇的陈子昂登上幽州台喟叹“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仕途坎坷的孟浩然登上岘山哀吟“羊公碑尚在,读罢泪沾襟”;忧国忧民的杜甫登上岳阳楼泪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以身许国的岳飞登楼长啸“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壮志成空的辛弃疾登上北固亭悲歌“廉颇老矣,尚能饭否?”。登高生愁、登高感忧已成为一种传统文化模式。
同学们作为嘉峪关人可曾登上过嘉峪关城楼,远眺苍茫戈壁,你又作何感想?请写一写。
【学生展示,教师点评】(根据时间,灵活安排)
【板书设计】
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
用典抒情
[悲壮志难酬] [叹中原不复 ]
仰慕之情 孙权 刘裕 建功立业
劝诫之情 刘义隆 仓皇北顾
失望之情 拓拔焘 神鸦社鼓
愤慨之情 廉颇 尚能饭否
PAGE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