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中考语文二轮复习:课外文言文阅读专题拓展训练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赵括自少时学兵法,言兵事,以天下莫能当。尝与其父奢①言兵事,奢不能难②,然不谓善。括母问奢其故,奢曰:“兵,死地③也,而括易言之。使赵不将括即已;若必将之,破赵军者必括也。”及括将行,其母上书言于王曰:“括不可使将。”王曰:“母置之,吾已决矣。”……
赵括既代廉颇,悉更约束④,易置军吏。秦将白起⑤闻之,纵奇兵,佯败走,而绝其粮道,分断其军为二,士卒离心。四十余日军饿赵括出⑥锐卒自搏战秦军射杀赵括。括军败,数十万之众遂降秦,秦悉坑之。
(有删改)
【注】①奢:赵括的父亲赵奢。②难:反驳。③死地:关系生死的地方。④约束:纪律和规定。⑤白起:秦国的名将。⑥出:带领。
1.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语。
(1)以天下莫能当 (2)括母问奢其故
(3)佯败走 (4)秦悉坑之
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句子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四十余/日军饿赵括/出锐卒自搏战/秦军射杀赵括
B.四十余日/军饿/赵括出锐卒自搏战/秦军射杀赵括
C.四十余日/军饿赵括出锐卒/自搏战秦军/射杀赵括
D.四十余/日军饿/赵括出锐卒自搏/战秦军射杀赵括
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两个画横线的句子。
(1)尝与其父奢言兵事,奢不能难,然不谓善。
(2)若必将之,破赵军者必括也。
4.简答:文中赵括“言兵事”与《曹刿论战》中的曹刿“论战”有什么不同?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大雅堂记
黄庭坚
丹棱杨素翁,英伟人也。其在州闾乡党有侠气,不少假借人,然以礼义,不以财力称长雄也。闻余欲尽书杜子美两川夔峡诸诗,刻石藏于蜀中好文喜事之家,素翁粲然向余请从亊焉。又欲作高屋广楹庥此石,因请名焉。余名之曰“大雅”,而告之曰:
由杜子美来四百年,斯文委地,文章之士随世所能,杰出时辈未有升子美之堂者,况家室之好耶!余尝欲随欣然会意处笺以数语,终以汩没世俗,初不暇给。虽然子美诗妙处乃在无意为文,夫无意而意已至,非广之以《国风》《雅》《颂》,深之以《离骚》《九歌》,安能咀嚼其意味,闯然而入其门耶?故使后生辈自求之,则得之深矣;使后之登大雅堂者,能以余说而求之,则思过半矣。
彼喜穿凿者,弃其大旨,取其发兴,于所遇林泉、人物、草木、鱼虫,以为物物皆有所托,如世间商度隐语者,则子美之诗委地矣。素翁可并刻此于大雅堂中。后生可畏,安知无涣然冰释,于斯文者乎!元符三年九月涪翁书。
(出自《山谷集》,有删改)
5.下列语句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不少假借人 少:稍微
B.闻余欲尽书杜子美两川夔峡诸诗 闻:听说
C.弃其大旨 旨:主旨
D.后生可畏 畏:害怕
6.将文中画线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
(1)余尝欲随欣然会意处笺以数语,终以汩没世俗,初不暇给。
(2)故使后生辈自求之,则得之深矣。
7.文章着重阐述了作者对杜甫诗歌的认识,作者认为要想进入“大雅堂”应该怎样做呢?
三、阅读下面这篇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项籍者,下相人也,字羽。初起时,年二十四。其季父①项梁。梁父即楚将项燕,为秦将王翦所戮者也。项氏世世为楚将封于项故姓项氏。
项籍少时学书,不成,去,学剑,又不成。项梁怒之。籍曰:“书,足以记名姓而已。剑,一人敌,不足学。学万人敌。”于是项梁乃教籍兵法,籍大喜,略知其意,又不肯竟②学。项梁杀人,与籍避仇于吴中,吴中贤士大夫皆出项梁下。每吴中有大徭役及丧,项梁常为主办,阴以兵法部③勒④宾客及子弟,以是知其能。秦始皇帝游会稽,渡浙江,梁与籍俱观。藉曰:“彼可取而代也!”梁掩其口。曰:“毋妄言,族矣!”梁以此奇籍。籍长八尺余,力有扛鼎,才气过人,虽吴中子弟皆已惮籍矣。
(选自《汉书》,有删改。)
【注释】①季父:古代兄弟排行称谓古代以伯、仲、叔、季来表示兄弟间的排行顺序,伯为老大,仲为老二,叔为老三,季排行最小。最小的叔叔称“季父”。②竟:完成。③部:部署。④勒:约束。
8.下列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剑,一人敌,不足学(够,足够) B.略知其意,又不肯竟学(略微,大概)
C.斯是陋室(判断动词,是) D.濯清涟而不妖(水波)
9.下列虚词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项梁怒之
A.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卖油翁》)
B.无丝竹之乱耳(《陋室铭》)
C.莲,花之君子者也(《爱莲说》)
D.菊之爱,陶后鲜有闻(《爱莲说》)
10.用“/”给下面文字加划分节奏停顿(划两处)。
项氏世世为楚将封于项故姓项氏。
11.翻译句子。
(1)书,足以记名姓而已。剑,一人敌,不足学。学万人敌。
(2)“毋妄言,族矣。”梁以此奇籍。
12.楚汉战争中,原本拥有极大优势的项羽却失败,请结合文章内容分析项羽本身具有的优势在哪,他失败的自身原因有哪些?
四、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月极明于中秋,观中秋之月,临水胜;临水之观,宜独往;独往之地,去人远者又胜也。然中秋多无月,城郭宫室,安得皆临水?盖有之矣若夫远去人迹则必空旷幽绝之地。诚有好奇之士,亦安能独行以夜而之空旷幽绝,蕲①顷刻之玩也哉?今余之游金沙堆②,其具是四美者欤?
盖余以八月之望过洞庭,天无纤云,月白如昼。沙当洞庭青草③之中,其高十仞,四环之水,近者犹数百里。余系船其下,尽却童隶而登焉。沙之色正黄,与月相夺;水如玉盘,沙如金积,光采激射,体寒日眩,阆风、瑶台、广寒之宫④,虽未尝身至其地,当亦如是而止耳。盖中秋之月,临水之观,独往而远人,于是为备。书以为金沙堆观月记。
(选自《于湖居士文集》)
[注]①蕲(qí):祈求。②金沙堆:洞庭湖中的小岛,由黄色湖沙淤积而成。③青草:指青草湖,唐宋时在洞庭潮东南。④阆风、瑶台、广寒之官:均为传说中神仙居住的地方。
13.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1)临水胜_______
(2)宜独往_______
(3)独往而远人_______
1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盖有之矣若夫/远去人迹则必空旷/幽绝之地 B.盖有之矣若夫/远去人迹/则必空旷幽绝之地
C.盖有之矣/若夫远去人迹/则必空旷幽绝之地 D.盖有之矣/若夫远去人迹则必空旷/幽绝之地
15.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余系船其下,尽却童隶而登焉。
(2)虽未尝身至其地,当亦如是而止耳。
16.选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
五、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周勃传
绛侯周勃者,沛人也。项羽至,以沛公为汉王。汉王赐勃爵为威武侯。从入汉中,拜为将军。以将军从高帝击反韩王信于代,降下霍人。以前至武泉,击胡骑,破之武泉北。转攻韩信军铜鞮,破之。还,降太原六城。击韩信胡骑晋阳下,破之,下晋阳。后击韩信军于硰石,破之,追北八十里。还攻楼烦三城,因击胡骑平城下,所将卒当驰道为多。勃迁为太尉。勃既定燕而归,高祖已崩矣,以列侯事孝惠帝。孝惠帝六年,以勃为太尉。十岁,高后崩。吕禄以赵王为汉上将军,吕产以吕王为汉相国,秉汉权,欲危刘氏。勃为太尉,不得入军门。陈平为丞相,不得任事。于是勃与平谋,卒诛诸吕而立孝文皇帝。文帝既立,以勃为右丞相,赐金五千斤,食邑万户。居月馀,人或说勃曰:“君既诛诸吕,立代王,威震天下,而君受厚赏,处尊位,以宠,久之即祸及身矣。”勃惧,亦自危,乃谢请归相印。上许之。
(节选自《史记·绛侯周传》)
17.解释文中加点字的含义。
(1)陈平为丞相,不得任事。
(2)卒诛诸吕而立孝文皇帝。
18.请将文中划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勃惧,亦自危,乃谢请归相印。上许之。
19.请根据情节和原文概括周勃的形象特点。
六、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阳峤,河南洛阳人,其先自北平徙焉,北齐右仆射休之玄孙也。
仪凤中应八科举,授将陵尉,累迁詹事司直。长安中,桓彦范为左御史中丞,袁恕己为右御史中丞,争荐峤,请引为御史。内史杨再思素与峤善,知峤不乐搏击【注】之任,谓彦范等曰:“闻其不情愿,如何?”彦范曰:“为官择人,岂待情愿?唯不情愿者,尤须与之。所以长难进之风,抑躁求之路。”再思然其言,擢为右台侍御史。景龙末,累转国子司业。峤恭谨好学,有儒者之风。又勤于政理,循循善诱。及在学司,时人以为称职。奏修先圣庙及讲堂,因建碑前庭,以纪崇儒之事。
睿宗即位,拜尚书右丞。又历魏州刺史,充衮州都督、荆州长史,为本道按察使,所在以清白闻。魏州人诣阙,请峤重临其郡,又除魏州刺史。入为国子祭酒,累封北平伯,荐尹知章、范行恭、赵玄默等为学官,皆称名儒。
峤素友悌,抚孤侄如己子。常谓人曰:“吾虽位登方伯,而心不异于曩时一尉耳。”识者甚称叹之。寻以年老致仕,卒于家,谥曰敬。
(选自《旧唐书·卷一八五》,有删改)
【注】搏击:弹劾。
20.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请引为御史 引:举荐 B.内史杨再思素与峤善 善:友好
C.所在以清白闻 闻:听说 D.抚孤侄如己子 抚:抚养
21.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全都相同的一组是( )
A.所以长难进之风 辍耕之垄上
B.又勤于政理 皆以美于徐公
C.以纪崇儒之事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
D.而心不异于曩时一尉耳 濯清涟而不妖
22.把文言文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为官择人,岂待情愿?唯不情愿者,尤须与之。
(2)魏州人诣阙,请峤重临其郡,又除魏州剌史。
23.阳峤在为官方面有哪些优秀品质?请根据第Ⅰ卷中的文言文材料,概括作答。
七、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目。
吕蒙字子明,汝南富陂人也。少南渡,依姊夫邓当。当为孙策将,数讨山越。蒙年十五六,窃随当击贼,当顾见大惊,呵叱不能禁止。归以告蒙母,母恚欲罚之,蒙曰:“贫贱难可居,脱误有功,富贵可致。旦不探虎穴,安得虎子?”母哀而舍之。
数岁,邓当死,张昭荐蒙代当,拜别部司马。权统事,料诸小将兵少而用薄者,欲并合之。蒙阴赊贳,为兵作绛衣行滕,及筒日,陈列赫然,兵人练习,权见之大悦,增其兵。拜偏将军,领寻阳令。鲁肃代周瑜,当之陆口,过蒙屯下。肃意尚轻蒙,或说肃曰:“吕将军功名日显不可以故意待之君宜顾之。”遂往诣蒙。酒酣,蒙问肃曰:“君受重任,与关羽为邻,将何计略,以备不虞?”肃造次应曰:“临时施宜。”蒙曰:“今东西虽为一家,而关羽实熊虎也,计安可不豫定?”因为肃画五策。肃于是越席就之,拊其背曰:“吕子明,吾不知卿才略所及乃至于此也。”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节选自《三国志 吴志 吕蒙传》)
24.解释加点词语
(1)数讨山越 (2)蒙阴赊贳 (3)或说肃曰 (4)遂往诣蒙
25.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限2处。
吕 将 军 功 名 日 显 不 可 以 故 意 待 之 君 宜 顾 之
26.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1)当顾见大惊,呵叱不能禁止。
(2)将何计略,以备不虞?
27.请结合选文内容,分析吕蒙的人物形象。
八、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苏章字孺文,扶风平陵人也。八世祖建,武帝时为右将军。章少博学,能属文。安帝时,举贤良方正,对策高第,为议郎。数陈得失,其言甚直。出为武原令,时岁饥,辄开仓廪,活三千余户。顺帝时,迁冀州刺史。故人为清河太守,章行部案其奸臧。乃请太守,为设酒肴,陈平生之好甚次。太守喜曰:“人皆有一天,我独有二天。”章曰:“今夕苏孺文与故人饮者,私恩也;明日冀州刺史案事者,公法也。”遂举正其罪。州境知章无私,望风畏肃。换为并州刺史,以推折权豪,忤旨,坐免。隐身乡里,不交当世。后征为河南尹,不就。时天下日敝,民多悲苦,论者举章有干国才,朝廷不能复用。卒于家。
(节选自《后汉书》,有删改)
28.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
(1)章少博学,能属文( )
(2)数陈得失( )
(3)时天下日敝( )
(4)论者举章有干国才( )
2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与用法全都相同的一项是( )
A.乃请太守 乃不知有汉
B.陈平生之好甚次 无丝竹之乱耳
C.朝廷不能复用,卒于家 皆以美于徐公
D.以推折权豪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30.请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出为武原令,时岁饥,辄开仓廪,活三千余户。
31.文中哪句话能表现苏章不徇私情、公正执法的品质?
九、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周公践①天子之位布德施惠远而逾明,十二牧,方三人②,出举③远方之民,有饥寒而不得衣食者,有狱讼而失职④者,有贤才而不举者,以入告乎天子,天子于其君⑤之朝也,摄而进之,曰:“朕之政教有不得者与?何其所临之民,有饥寒而不得衣食者,有狱讼而失职者,有贤才而不举者?”其君归也,乃召其国大夫告以天子之言。百姓闻之,皆喜曰:“此诚天子也!何居之深远,而见我之明也,岂可欺哉!”是以近者亲之,远者安之。
(选自《说苑君道》,有删改)
【注释】①践:登上。②十二牧,方三人:全国设置十二州牧,分为四方,每方三人。③出举:外出考察。④失职:流离失所。⑤君:诸侯国君。
32.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周公践天子之位/布德施惠远/而逾明 B.周公践天子之位布德/施惠远/而逾明
C.周公践天子/之位布德施惠/远而逾明 D.周公践天子之位/布德施惠/远而逾明
33.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天子于其君之朝也 能谤讥于市朝(《邹忌讽齐王纳谏》)
B.其君归也 其如土石何(《愚公移山》)
C.何居之深远 何陋之有(《陋室铭》)
D.是以近者亲之 以塞忠谏之路也(《出师表》)
34.将下列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
(1)乃召其国大夫告以天子之言。
(2)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陈涉世家》)
35.用自己的话概括,文中写了周公的哪三条治国之道?其中与《曹刿论战》所评价的“忠之属也”相一致的是哪一条?
第1页 共4页 ◎ 第2页 共4页
第1页 共4页 ◎ 第2页 共4页
参考答案
1.(1)认为(以为)(2)原因(缘故、缘由)(3)假装(4)坑埋,活埋
2.B
3.(1)赵括曾经跟他的父亲赵奢议论用兵打仗的事,赵奢不能反驳他,但是赵奢不认为赵括善于用兵。
(2)赵国如果一定要让他担任将军,那么毁掉赵国军队的一定是他。
4.赵括虽熟读兵法,但不懂得结合实际灵活运用,是“纸上谈兵”。而曹刿重视战前准备,指挥作战能根据实际灵活运用战术,真正有卓越的军事才能。(意对即可)
参考译文:
赵括从年轻的时候起就学习兵法,谈论用兵打仗的事,认为天下没有人能够抵挡他。(赵括)曾经跟他的父亲赵奢议论过用兵打仗的事,赵奢不能驳倒(他),但是(赵奢)不承认他有军事才能。赵括的母亲问赵奢其中的原因,赵奢说:“打仗是要以命相搏的事,但是赵括把它说得轻而易举。假使赵国不让赵括做将军也就算了,如果一定要他担任将军,那么毁掉赵国军队的一定是赵括。”等到赵括(被拜为大将)即将出兵的时候,他的母亲上书告诉赵王说:“赵括(这个人)不可以让他当大将。”赵王说:“老太太你的意见还是先放在一边吧,我已经打定主意了。”……
赵括代替了廉颇(担任抗秦大将)后,全部更改(原有的)纪律和规定,并撤换重新安排军官。秦将白起听说了这件事后,便派出奇兵部队,佯装失败,却断绝他的粮道,分段两军,士卒的士气大乱。(赵军)被围困了四十多天,军中断粮,赵括派出精锐的战士,亲自带着他们搏杀战斗,秦军射死了赵括。赵括的军队大败,于是几十万兵士投降于秦军,秦军把他们全部活埋了。
5.D
6.(1)我曾经想根据我对杜诗的领会,来动笔写几句,但始终因整天被俗事羁绊,没有闲暇时间。
(2)因此,如果让青年学子自己去摸索,就会觉得很艰深吃力。
7.①杜诗的精妙之处在于“无意为文”,只有广泛涉猎各种典籍,博览群书,做到如杜诗般出神入化的境地;②学杜诗,不在于苟求文字和声律,而在于学习其内蕴情感,人格精神,即“无意而意已至”。
参考译文:
丹棱杨素翁,是一位英俊奇伟的义士。(他做事很较真),在当地乡里之间很讲豪侠之气,(对待别人的过失),(他)稍微也不肯宽容,但只凭礼义却从不依仗财势(欺凌弱者)而享誉一方。听说我想把杜甫在东西川和夔州写下的诗篇全部书写下来刻成诗碑,存放在蜀中喜好诗文者家中,素翁便欣然向我请求承担此事。并打算修一高堂广厦来陈列这些诗碑,于是请我为之命名。我替此屋取名叫“大雅堂”,并对他说:
自杜甫以来四百年间,诗风颓丧,文人墨客受当世流俗影响,大都随波逐流,即使是杰出的才俊,其诗作也远未达到杜诗的境界,更不要说那些喜好诗文的一般士子了!我曾经想根据我对杜诗的领会,来动笔写几句,但始终因整天被俗事羁绊,没有闲暇时间。(即便我如愿写了),但杜诗的精妙之处乃在顺其自然,随心所欲,已达到出神入化的境地,如果不是广泛地涉猎《诗经》,熟悉《国风》《雅》《颂》,深刻领悟《离骚》《九歌》的人,怎么能咀嚼、理解杜诗的内涵和意味,从而顺利地进入到诗歌创作的正确门径呢?因此,如果让青年学子自己去摸索,就会觉得很艰深吃力;假如进入大雅堂的人,能够按照我这个观点去探寻它,就会事半功倍,省力多了。
那些喜欢穿凿附会的人,抛弃了杜诗的主旨,一味地在比兴和技巧上夸夸其谈,认为杜诗中所涉及到的林泉、人物、草木、鱼虫,每一样都有所寄托,有所指代,就像当世很流行的猜诗谜的一样,那么,杜诗就毫无价值可言了。素翁可把这篇记一并刻在大雅堂中。后生学子是可以敬畏的,怎么能料定后之登大雅堂者对这碑上的诗文没有豁然贯通的人呢!元符三年九月黄庭坚(涪翁)书。
8.A
9.A
10.项氏世世为楚将/封于项/故姓项氏。
11.(1)学文字能够记写自己的名姓就行了,学剑只能对抗一个人,不值得学,我要学习对抗万人!
(2)“不要胡乱说话!这是要灭族的!”项梁因为这件事认为项籍很不一般。
12.项羽的优势:远大的理想;力有扛鼎,才气过人;失败的自身原因:浅尝辄止,缺乏恒心。
参考译文:
项籍是下相人,字羽。当初起兵反秦时,年纪二十四岁。他的叔父是项梁。项梁的父亲就是楚国大将项燕,是被秦国将领王翦杀死的。项氏世世代代做楚国将领,被封在项地,所以姓项。
项籍年轻时,学习文字知识没学成,放弃,去学剑,又没学成。项梁很生他的气。项籍说:“学文字能够记写自己的名姓就行了,学剑只能对抗一个人,不值得学,我要学习对抗万人!”于是项梁就教项籍兵法。项籍很高兴,略微知道其中的意思,又没学完。后来项梁又杀了人,为了躲避仇人,他和项籍一起逃到吴中。吴中有才能的士大夫(本领)都在项梁之下。每当吴中有大规模的徭役或大的丧葬事宜时,项梁经常做主办人,并暗中用兵法部署组织宾客和青年,借此来了解他们的才能。秦始皇巡游会稽,渡过浙江,项梁与项籍一起观看。项籍说:“那个人,我可以取代他!”项梁捂住他的嘴,说:“不要胡乱说话!这是要灭族的!”项梁因为这件事认为项籍很不一般。项籍身高八尺多,(以他的)力量能举起大鼎,才气超过常人,即使是吴中的子弟,也全都畏惧项籍了。
13. (1)美好 (2)合适
(3)独自
14.C
15.(1)我把船系在金沙堆下面,让奴仆全部退去,然后向上攀登。
(2)即使曾经没有亲自到达那里,应该也不过如此而已吧。
16.表达了作者在中秋节途经洞庭湖时独观明月的悠闲和快乐。(意思答对即可。)
参考译文:
观赏月亮最明亮在中秋之夜,而观赏中秋的月亮,靠近水的地方景观优美。靠近有水的地方去观赏,最好是独自一人前往。而独自前往的地方,又以离人远的地方最好。可是,中秋往往又多没有月亮。况且城郭宫室等地方,又哪里能都靠近水泽呢?假如有这样的地方,要么是远离人居、人迹罕至,要么是空旷幽静少有之处。果真有喜欢猎奇的人士,谁又能在黑夜中独行而到达这样地方以求得一时的快乐呢?我现在金沙堆游玩,这里不正符合赏月的四个条件(即中秋月,临水,独往,去人远)吗?
我于八月十五路过洞庭湖,天空明朗,没有一丝云朵,月光皎洁,宛如白天。金沙堆正好位于洞庭湖内,整个沙洲青草葱茏,高有十仞,四面绿水环绕,最近的陆地离这里也有几百里。我把船停靠在岸边,系在沙洲下面,让书僮仆役全部退去,然后徐步向上攀登。只见沙洲上的沙子一片金黄,和月光争辉;这时候,天上月亮犹如玉盘,地上的沙子宛若堆积的黄金,光芒四射。微风吹过,顿感一阵凉意,似觉眼花,仿佛到了仙境。即使没有曾经亲身到达那里,应该也不过如此而已吧。看样子赏月之至,中秋,临水,独自前往,距离人迹远,在这里全都完备了啊!特写此文以记述金沙堆观月情景。
17.(1)处理政务 (2)之后,表顺承
18.周勃害怕了,自己也感到危险,于是就辞职,请求归还相印。皇上答应了它的请求。
19.有军事才能;敢于反抗;懂得审时度势。
参考译文
绛侯周勃,沛人(沛郡丰县人)。项羽到了咸阳,把沛公封为汉王。汉王赐给周勃的爵位是威武侯。周勃跟随汉王进入汉中,被任命为将军。周勃以将军身份随从高祖在代地征讨反叛汉朝的韩王信,降服了霍人县。再向前到达武泉,攻击胡人的骑兵,在武泉北边把他们打败。又转移到铜鞮进攻韩王信的军队,打败了他们。回师降服了太原郡的六座城。在晋阳城下,攻击韩王信的胡人骑兵,击败了他们,攻下了晋阳。随后又在硰石攻击韩王信的军队,把他们击败,追击败兵八十里。回师进攻楼烦的三座城,趁势在平城之下攻击胡人骑兵,周勃所率领的士兵在车马大道上抵御敌兵,战功最多。周勃晋升为太尉。周勃平定燕地之后回朝,高祖已经去世,他以列侯的身份侍奉惠帝。惠帝六年,任命周勃为太尉。十年以后,吕后去世。吕禄以赵王身份任汉朝上将军,吕产以吕王身份任汉朝相国,他们把持汉朝政权,想要推翻刘氏。周勃身为太尉,却不能进入军营之门;于是周勃与陈平谋划,终于诛灭了吕氏家族,拥立孝文皇帝。文帝即位之后,任周勃为右丞相,赐给黄金五千斤,食邑一万户,过了一个多月,有人劝说周勃:“您已诛灭了吕氏家庭,拥立代王为天子,威震天下。您受到丰厚的赏赐,处在尊贵的地位,这样受宠,时间长了将会有灾祸降到您的身上。”周勃害怕了,自己也感到危险,于是就辞职,请求归还相印。皇帝答应了他的请求。
20.C
21.D
22.(1)为官府选拔人才,难道还要等(他)心甘情愿!(正是)因为不情愿,(才)特别有必要授予他(此职)。
(2)魏州人前往京城,请求阳峤重新回到他们的州郡(任职),(他)又被任命为魏州剌史。
23.①勤勉称职;②清正廉洁;③善举贤才。
参考译文:
阳峤,河南洛阳人,祖先是从北平迁徙来的,是北齐尚书右仆射阳休之的四世孙。
仪凤年间,应考八科全都考中,任将陵县尉,多次迁任为詹事司直。长安年间,桓彦范为左御史中丞,袁恕己为右御史中丞,争相推荐阳峤,请求任用他为御史。内史杨再思一向与阳峤友善,知道他内心不喜欢做弹劾抨击官吏之事,替他转告了桓彦范等人说:“听说他不愿意当御史,怎么办呢?”桓彦范说:“为官府选拔人才,难道还要等他心甘情愿!正是因为不情愿,才特别有必要授予他此职,以此来扶持难进、抑制躁求之人啊。”杨再思认为他说的对,最终任命阳峤为右台侍御史。景龙末年,迁任国子司业。阳峤秉性谨慎好学,有儒者的风度国。又对政事政事非常勤奋,喜爱诱导鼓励后生。他在学司时,人们认为他很称职。阳峤上奏朝廷,修建先圣庙和讲学堂,在前面庭院中树碑,用来纪录崇尚儒教之事。
唐睿宗继位,晋升阳峤为尚书右丞。阳峤历任魏州刺史、充衮州都督、荆州长史,后来当了本道按察使,为官都以廉洁闻名。魏州人前往京城,请求阳峤重新回到他们的州郡任职,他又被任命为魏州剌史。召入朝廷任国子祭酒,多次封为北平县伯。阳峤引用尹知章、范行恭、赵玄默任学官,都是名儒中的佼佼者。
阳峤平素对兄弟友爱,抚养孤侄与己子同等对待。常对人说:“我身为一方大员,但内心仍是从前的一个县尉。”认识他的人都非常称赞他。不久因年老退休,在家中去世,谥号敬。
24.(1)屡次(多次) (2)暗地 (3)有人 (4)拜访
25.吕将军功名日显/不可以故意待之/君宜顾之(若超过两处,从第一处算起)
26.(1)邓当回头看到后很是吃惊,大声呵斥也不能阻止他。(关键词“顾”的翻译)
(2)您有什么计策来应对难以预料的事?
27.①大胆果敢,年仅十四五岁就随姐夫邓当前去讨贼,别人阻止也不听;②志向远大,想通过杀贼立功得到功名;③有洞察力,建议鲁肃提前制定对付关羽的办法;④有谋略,为鲁肃谋划了五种策略对付关羽(暗中训练队伍使队伍不被合并)。
参考译文:
吕蒙,字子明,是汝南富陂人。小时南渡,依附于他姐夫邓当。邓当是孙策的大将,屡次讨伐山越。当时吕蒙十五六岁,偷偷跟随邓当前去讨贼,邓当回头看到后很是吃惊,大声呵斥也不能阻止他。回来告诉吕蒙的母亲,其母非常生气要责罚他,吕蒙说:“贫困的生活,低贱的地位让人难以忍受,如果侥幸立功,就可以得到富贵功名。不探寻老虎洞,怎么能捉到小老虎呢?”母亲十分悲伤,就放弃了(责罚)。
几年后,邓当去世,张昭举荐吕蒙接替邓当领兵,被任命为别部司马。孙权统领国家事务后,考虑到那些小将军兵员少而费用不足,打算将这些部队合并。吕蒙暗中借贷,为将士们做了大红衣服和绑腿,等到检阅那一天,他的部队队列齐整威武,全军人人都能操演,孙权见了非常高兴,于是给他增添兵员。被升为偏将军,兼任寻阳县县令。鲁肃代替周瑜后,前往陆口,路过吕蒙军营。鲁肃有点轻视吕蒙,有人对鲁肃说:“吕将军功名日益显赫,不可用老眼光看他,您应当去拜访他。”于是鲁肃拜访吕蒙。饮酒正酣时,吕蒙问鲁肃说:“您身负重任,与关羽结邻,打算用什么计谋,来防备意外的变故呢?”鲁肃很不经意地回答说:“具体情况因时而定。”吕蒙说:“现在吴、蜀虽然联盟,然而关羽实为熊虎之将,岂可不预先订好计谋策略?”于是替鲁肃策划了五种应对方案。鲁肃于是离席走到吕蒙身边,拍着他的背说:“吕子明啊,我真没想到你的才干谋略竟能达到如此的水平。”于是前去拜见吕蒙的母亲,与吕蒙结成朋友而别。
28. 写,撰写 陈述,陈说 凋敝,衰败,衰弱 举荐、推举
29.D
30.(苏章)外放作了武原县令,当年闹饥荒,就打开官仓赈灾,救活了三千多户人。
31.“‘今夕苏孺文与故人饮者,私恩也;明日冀州刺史案事者,公法也。’遂举正其罪。”或“州境知章无私,望风畏肃。”
参考译文
苏章,字孺文,扶风平陵人。他的八代祖上是苏建,武帝在位时担任右将军。苏章从小就十分博学,善于写作。安帝在位的时候,朝廷荐举贤良方正有学识的人,苏章应对得当,策论高妙,得以任用,(就是选拔年轻干部)担任议郎这一职务。在皇帝面前几次陈述政策得失,发表的言论切中时弊,群臣都认为他十分正直。不久外放作了武原县令,当年是灾年,苏章就打开官仓赈灾,救活了三千多户人。顺帝在位的时候,苏章升职担任了冀州刺史。苏章有老朋友在其属下担任了清河太守,苏章接受任务查证老友的腐败问题。后其得知苏章为其上司,便设宴相请。席间清河太守陈述了二人平生的情谊,并说:“人皆有一天,我独有二天”。苏章说:“今日我与你故人叙旧,是私人关系;明日我是冀州刺史办案,要依法办公事。”第二日公堂之上遂将老友拿下,依律治罪。于是冀州境内都知道苏章是个刚正无私的人,纷纷对其敬畏。后来苏章异地交换做并州刺史,上折得罪了当地权贵,因为违反了皇帝的旨意当即被罢免。苏章隐居在乡间,不与官场来往。后来又被朝廷征召为河南尹,不肯前去就职。当时,天下日益动荡,人民多有疾苦,有评论的人向朝廷举荐苏章有治国之才,然而朝廷始终没有任用他,苏章最后在家乡去世。
32.D
33.A
34.(1)(那些诸侯国君)就召见国内的大夫把周天子的话告诉他们。
(2)恰巧遇到天下大雨,道路不通,估计已经误期。
35.①使百姓能够衣食所安;②官员公平公正地审理案件,不让人因此蒙冤;③有才能的人能够被选拔任用。第②条。
参考译文:
周公登上天子的位置后,向天下百姓遍布德化,广施恩惠,时间久了名声更加显著,当时全国设置十二州牧,分为四方,每方三人,(周天子)派人外出考察边远地方的民情。有饥寒交迫却没有衣服穿没有食物吃的,有因为案件诉讼而流离失所的,有贤才却不被任用的,(考察的人)回来后禀告周天子,周天子在诸侯国君朝见时,威严地对他们说:“我的政治教化有什么不合适的地方吗?为什么你们所管辖的百姓,有饥寒交迫却没有衣服穿没有食物吃的,有因为案件诉讼而流离失所的,有贤才却不被任用的呢?”那些诸侯国君回去后,就召见国内的大夫把周天子的话告诉他们。百姓听闻了这件事,都高兴地说:“这是真正的天子啊!为何他住得那么远,却能够这么清楚地了解我们?怎么敢欺瞒他呢!”因此身边的人更亲近他,边远的人感到满足合适。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