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二
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同学们,课前老师布置同学们收集了像饮料瓶、药水瓶之类的物品,请同学们仔细看一下外面的商标纸,它们的净含量分别是多少?
学生交流。
师:这些净含量都是以什么做单位的?
L?? ml??毫升??升这些都是容积单位,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容积和容积单位。(板课题:容积和容积单位)
【设计意图】:容积的内容和学生生活离的很近,但是由于不了解它,不注意它,虽是日常经常看到的内容却没有在头脑中留下印象。通过这一环节的教学帮助学生回忆生活中的记忆片段,拉近了学生与这部分内容的距离,对这部分知识产生亲切感,激起学生学习的欲望。
二、自主探索,理解新知:
1、实验操作,揭示概念:
谈话:老师准备了两盒牛奶,哪个奶盒装的牛奶多一些?
师:请同学们小组讨论一下,然后设计一个实验来解决这个问题,看看哪个小组的方法巧妙。
学生讨论,汇报实验方法,接着教师选择一种实验。
师:像奶盒、杯子这样能盛东西的物体我们把它叫做容器。不同的容器盛东西是有多有少的,在生活中你们还见过哪些容器?哪些容器盛的东西多,哪些容器盛的东西少?(生例举生活中的容器。)
师:哪一个容器盛的东西多,我们就说哪个容器的容积大。下面谁能说一说什么叫容积?
学生汇报。
师:请同学们看一下,这时候这个杯子所装的牛奶的体积是不是杯子的容积?(大半杯牛奶)
师:应该装多少才是表示这个杯子的容积。生说,师把杯子倒满,强调“所能容纳” 。
【设计意图】:学生学习的是生活中的数学,而不是书本上的数学,通过让学生设计实验方案,激活了学生的思维,增强了学生探索的欲望。让学生通过比较杯子装水的多与少,从而得出容积的概念,让学生发现知识的产生过程,进而引导学生逐步形成多样化的、科学合理的解决问题的方式。
2. 观察对比,深化认识。
(出示两个体积相同,容积不同的盒子,)
师:现在同学们知道了什么是容积,下面请同学们猜一猜,这两个盒子哪一个容积大?
(生猜)
师:说说你的理由?(教师揭晓谜底)
师:看来这两个盒子的容积是有大有小的,这是它们的不同,那有没有什么相同呢?(休积相同)
师:怎么又相同了,刚才不是说不同吗?(故意装做没听懂)
(一个是容积,一个是体积,不一样。体积是从外面量的,容积是从里面量的。引导学生发现:一般情况下,“容器的容积比体积小”。)
小结:一般说来,物体的容积比体积小。拿起一只薄纸盒,说:有的时候,容器的壁比较薄,像这只纸盒,我们在做题目时,题目通常有要求:壁的厚度忽略不计那么,这时候,就可以说,容器的容积就是这个容器的体积。
[设计意图]:通过两个大小相同的盒子,由于它们的厚度不同,使学生进一步理解体积和容积的实际含义,从而得到这两个盒子的体积相同,容积不同,在愉悦的氛围中解决了体积和容积的联系与区别。理解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比较完整的认知结构。
3. 认识容积单位。
(1) 谈话:计量体积要用体积单位,那么计量容积要用容积单位。
请同学们自学书96页下面的内容,说一说你知道了什么?还想进一步研究哪些问题?(学生可能提出1升、1毫升分别是多少)
(2) 谈话:1升和1毫升的水有多少呢?
师取出一个正方体容器(里面棱长是1分米),提问:这个正方体容器的容积是1立方分米,有办法用它量出1升水吗?
师量出1升的水,再把1升的水倒入纸杯里,看一看1升的水大约有多少杯?
教师接着拿出一个装有10毫升的药水的药瓶,谈话:这是一个10毫升的药瓶,你能用它想象一下1毫升的药水有多少吗?
(3) 谈话:我们已经知道1升和1毫升的水大约有多少。那么1升里面有多少毫升?你是怎样推算出来的?
(4)谈话:我们已经知道了容积单位之间的关系,现在来检查一下:
( ) ( )
立方米 立方分米 立方厘米
( ) ( )
升 ( ) 毫升
[设计意图]:根据高年级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水平,要求学生带着问题去自学课本,充分体现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教学中,为学生提供充分的感性材料,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概念体系。
三、 分层练习,巩固深化
1、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对的在( )内打√,错的打"X"。
①容器的体积大于容积。( )
②冰箱的容积就是冰箱的体积。( )
③游泳池注满水,水的体积就是游泳池的容积。( )
2、在( )里填上适当的数。(自主练习4)
学生独立思考填写后进行集体交流。
四、 全课总结:
今天的学习中你有哪些收获?感受最深的是什么?还存在哪些疑惑?
教学反思:
本节课设计时着重突出以下方面:
1、密切联系生活实际,体现了现实生活是数学学习的源泉。
数学学习内容的组织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现实生活。在本节课实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加深、拓展认识,这样有利于学生对概念的理解与掌握。
2、通过观察、操作、比较等活动,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形成。
学生的空间观念是在学习的过程中逐步形成,而不是靠接受获得。在空间观念的形成过程中,视觉、触觉为大脑思维提供了直接的、丰富的素材,因此要让学生的手、眼、脑协同发挥作用。在本课中,容积是比较抽象的概念,所以在教学中我重视让学生在充分体验的基础上理解它们的意义,借助实验操作把抽象的概念形象化。通过实验研究“哪个奶盒的牛奶多一些”,在学生感受容器容纳物体体积的大小的基础上,揭示容积的概念。整个教学都是在师生共同实验的过程中,边观察、边思考、边表达,逐步建立起容积的概念,发展了学生对空间的理解,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