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提升练——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第六单元试题(含答案)
一、选择题
1.下列与“太阳公公露出了笑脸”一句运用的修辞手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山溪像绿玉带一样平静。
B.难道世界上还有比他更优秀的顾客吗?
C.那一个个轻清脆丽的小球,是那么圆满,那么自由,那么透明,那么美丽。
D.小鸟在林子里快乐地唱着歌。
2.下列词语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水葫芦:文中指一种水生草本植物。
B.扑腾:原指游泳时用脚打水。本课指重物落地的声音。
C.绿玉带:古代官员所用的玉饰腰带。文中指山中的溪流。
D.水墨画:中国画的一种。文中指儿童溪边钓鱼、江上戏水、林中采菇三个场景中的生活画面。
3.从哪儿可以看出小沙不喜欢剃头师傅理发?( )
A.谁给他剃头,他就骂谁“害人精”,还用仇人一样的目光奴是对方。
B.小沙连忙摸耳朵,看它们还在,就无所谓了。
C.小沙不喜欢怕鬼,怕喝中药。
4.冰心奶奶小时候为什么最爱玩吹泡泡的游戏?( )
A.因为泡泡是冰心奶奶小心吹起来的,它使她的心里充满快乐、骄傲与希望。
B.因为冰心奶奶小时候可玩的游戏种类不多,只能玩吹泡泡。
5.五谷中的“菽”是指( )
A.谷子 B.大豆 C.玉米 D.高粱
二、填空题
6.看拼音,写词语。
r n lǜ d n xi o féi zào mó gu
( ) ( ) ( ) ( )
láng zi yīng ér chóu rén l fà
( ) ( ) ( ) ( )
7.写出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反义词。
(1)花固然很美,但等待花开的过程却是痛苦的。( )
(2)在老师的带领下,我们很快清除了校园内的垃圾。( )
(3)宋庆龄坚定地说:“我不能失信!( )
三、现代文阅读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梦里多少回走进故乡,走进满目青山的孩提年代。那条清澈的小河还是往昔的模(mú mó)样吗,那群泥狗儿一样的乡下孩子,还在玩着河泥、唱着清亮亮的童谣吗……“捏呀捏,捏个小巴狗,摇摇尾巴跟娘走;捏呀捏,捏只大花猫,捉了老鼠喵喵喵……”
这风一样的日子哟!
天蓝蓝,水蓝蓝,风儿轻轻,我们这些无忧无虑的乡下孩子终于盼来了放秋假的日子,三五成群撒(sǎ sā)欢儿奔向那片白亮亮的西河滩。河床大片大片裸露(lù lòu)出来,积着一层层油渍麻亮的黑泥、红泥,这些泥巴黏性极好,是我们捏泥人、做泥哨的绝好材料。
我们光着小脚丫,在滑腻、舒适的泥里踩呀踩,踩出积在底下更黏的泥巴,一捧又一捧运到河滩上。这一堆儿,那一堆儿,我们这些乡下孩子展开想象的翅膀,用一双灵巧的小手捏过来捏过去,一边还咿咿呀呀地唱着脆生生的童谣:“捏呀捏,捏个大的你看看。这个家伙力气足,帮助阿爸把田犁……”不长时间,一头水牛捏了出来。那边一个扎着羊角辫儿的女孩儿又唱道:“捏个金冠子,穿上大红袍,太阳出来早早早……”眨眼工夫,一只精神抖擞的大红公鸡捏出来了。我们一帮小小子、小丫头尽兴地捏呀捏,没多久,活灵活现的泥人、泥物就摆满了一大片河滩:有蠢胖蠢胖的大肥猪、温和顺从的小绵羊、机灵乖巧的长耳兔,有笑眯眯的老爷爷、瘪(biě)瘪嘴的老奶奶、俊俏的新媳妇。我们一个个咧着嘴儿,欣赏着自己的杰作,乐得直蹦高。一会儿,那边几个露着一排白牙的“黑泥鳅”吹起了刚刚晒干的红泥哨儿,顿时,满河道回响起清亮亮、脆生生的童谣,为秋日沉寂的田野平添了无限生机。
饿了,累了,我们这些孩子自有妙法对付:“扑通扑通”扎进小河,在水草丛中随便抓摸几把,总会有意料之中的收获——不是金闪闪的红鲤,就是黑亮亮的胡子鲇,要么捉了稻田里养得正肥的闸蟹、黄鳝。开膛破肚冲洗干净,把事先带来的食盐均匀地撒上,采来碧绿的荷叶裹了,挖了干净的优质红泥密封,然后投入一堆旺旺的野火中烧烤。时候差不多了,一缕缕奇异的香气直往鼻子眼儿里钻。这时节,那边一伙送来了泥烤的鲜花生、老地瓜、青皮玉米棒子。在河滩上摆下野餐,我们一个个狼吞虎咽,吃得爽口舒心……
啊,童年的泥巴,那风一样的日子哟!
8.给短文取一个恰当的题目:___________。
9.用“√”选出文中加点字正确的读音。
10.“黑泥鳅”指的是什么?作者为什么这样称呼他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杰作”说明“我们”对自己的作品感到________。想一想,“我们”的杰作还可能有哪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在第5自然段中,把孩子们制作食物的动词用“ ”在文中画出来。
这些词语表明了(多选题)( )
A.孩子们经常做野餐。
B.孩子们有极强的生活自理能力。
C.孩子们之间氛围很融洽,配合默契。
13.“风一样的日子”究竟是怎样的日子呢?从中你感受到作者怎样的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读片段,理解难懂的句子。
这肥皂泡,吹起来很美丽,五色的浮光,在那轻清透明的球面上乱转。
14.“浮光”原指液体表面的光泽、颜色,这里指__________表面的光泽和颜色。
15.“_____________”一词不仅写出了肥皂泡轻而薄的特点,还写出了肥皂泡纯净、清亮、透明的特点。
16.结合前两道小题,再想一想生活中见过的肥皂泡的样子,说说对这句话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书面表达
17.习作。
每天在一起学习、成长的同学,他们多可爱呀!请仔细想想他们各有什么特点,抓住他们的特点,把他或她写下来。
题目:我们班的____________
要求:1.把题目补充完整。2.适当地运用修辞手法。3.表达出自己的真情实感。字数300字左右。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D
2.A
3.A
4.A
5.B
6. 染绿 胆小 肥皂 蘑菇 廊子 婴儿 仇人 理发
7. 幸福 保留 犹豫
8.童年的泥巴
9.mú sā lù
10.“黑泥鳅”指的是小伙伴。因为他们经常在河滩玩耍,皮肤都晒黑了。
11. 满意 我们的杰作还可能有小公鸡、大肥牛。
12.开膛破肚冲洗撒上 采密封投入
ABC
13.“风一样的日子”指的是童年美好的生活,它像风一样短暂。我从中感受到作者对童年时光的追忆之情。
14.肥皂泡
15.轻清透明
16.在阳光的照耀下,肥皂泡五颜六色的,看起来轻盈、纯净、透明。
17.示例:
我们班的班长
杨子涵是一个什么样的男孩呢?他是我们班的班长。
杨子涵的睫毛很长,个子不是特别高,成绩很好,作业写的快,脾气还比较好。考试时啊,跟我一个样,很粗心,有时字写得好,有时字写的大。
我就写写他作业写的快吧!四点钟的时候,他把学校一个周末的作业都写完了,只剩一个家长签名了,噢,对了,他口算一分钟能写一列,杨子涵真厉害。当然我也不慢,十分钟就能写九列。
考试时,他的分数跟我差不多,可是三年级第一单元只跟我相差三分,以前我和他是很难把语文考好。
我们班的杨子涵其实有个外号叫杨梅,还有一个叫黄心饼干,这几个外号真好笑,下次再跟你说说杨子涵其他的可笑事吧?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