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七下生物 14.1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北师大版七下生物 14.1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 教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3.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2-04-22 11:00:1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
一、课程标准要求
1.人类的活动对生物圈有重要影响。
2.举例说明人对生物圈的影响,确立保护生物圈的意识。
二、教学目标
1.举例说明人对生物圈的影响。
2.进行资料分析,提高学生分析和判断证据的能力。
3.初步确立保护生物圈的意识,培养学生讲求从事实证据、数据出发,以理服人。从数据影像资料中感受所学内容,得出人类活动对生物圈影响之大,生物圈的保护迫在眉睫的观点。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
举例说明人对生物圈原影响,确立保护生物圈的意识。
2、教学难点
确立保护生物圈的意识。
四、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土地变化资料、环境污染资料、森林变化资料等。
五、教学过程
接13章“健康地生活”及“当地主要疾病和预防”后,引导学生回忆,如何降低心血管疾病、糖尿病和癌症这三类重症疾病。本节教材将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分三个主要方面,土地、森林和环境污染。利用有关资料进行分析水体污染如日本的水俣病,大气污染如北京雾霾事件等引入新课。
(一)环境污染对人类生存和生物圈稳定性的影响
运用真实事件和照片,调动学生情感,引导学生总结:环境污染影响人类的生存。
展示资料工业废水、废渣(重金属、无机盐、氰化物、有毒有机物、污泥、垃圾等)通过植物富集,再通过食物链危害人、畜健康至癌。引导学生总结环境污染影响生物圈的稳定性。近200年以来,人类活动带来的变化,如开垦荒地、无计划地采伐森林、兴建城市、发展工业、开采矿藏等已经使生物圈发生了巨大变化。这些负面的影响表现在耕地逐年减少,土地沙漠化、森林锐减、水土流失严重。引导地球只有一个,对于环境的恶化我们应该怎样做?结合当前学校提倡“垃圾不落地,校园更美丽”的主题,请学生思考怎样做才有意义。动员学生拟定环保守则,从身边小事做好,人人参与环保,让大家一齐动手。
(二)合理利用土地在生物圈中的重要作用
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是人类和其他陆生动物生存的物质基础。
展示资料,随着人口的增加,人均土地拥有量也逐年减少。土地污染、永久冻土和含水量过高或过低等原因,这29%的陆地有一半土地不能供人类利用。保护土地的方法,防止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的最好办法是植树造林。防止土地盐渍的办法是科学地使用土地,科学地种植农作物和合理使用化肥,计划生育、控制人口,搞好城市规划是减少耕地被乱占的好办法。最终可知土地问题需要通过合理利用,积极地保护和利用,建立人与土地之间和谐关系,促进人类与土地的协调发展。
(三)保护和扩大森林可促进生物圈的良性发展
森林为人类提供大量的木材和部分林副业产品,在维护生物圈的稳定、改善生态环境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同时,森林在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增加湿度、调节气候、制造氧气、净化空气、减少噪音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有“绿色水库”之称。但是森林一旦被破坏的后果可导致水土流失、洪水、干旱、泥石流、土地肥力下降和土地荒漠化。我国森林保护措施:对森林实行限额采伐,鼓励植树造林,封山育林,扩大森林覆盖面积;提倡木材综合利用和节约使用木材,鼓励开发、利用木材代用品等。
为维护生物圈的稳定,人类应做哪些相应的措施(学生回答,老师总结)
1. 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建立人与土地的和谐关系。
2. 保护和扩大森林可伸进生物圈的良性发展。
3. 控制环境污染,环境污染的种类,环境污染对生物圈的危害。(包括工业废水、废渣排放、农药化肥的使用,人畜排泄物、生物残体处理、大气污染、水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大气沉降物等污染源)
4. 增强环境意识,从身边小事做起,人人参与。
六、板书
合理利用土地对保护生物圈有积极的影响
土地的作用
土地污染和保护
环境污染
引起污染的原因
加强保护的原因
森林的作用
森林资源的状况
破坏森林后果
使用一次性木筷的利弊
控制环境污染有利于人类的生存和生物圈的稳定
保护和扩大森林可促进生物圈的良性发展
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