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七年级生物下册《9.1 血液》2022年同步练习卷 (word版 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北师大版七年级生物下册《9.1 血液》2022年同步练习卷 (word版 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70.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2-04-22 15:52:4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北师大版七年级生物下册《9.1 血液》2022年同步练习卷(1)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4小题,共28.0分)
下列关于血量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成年人的血量为体重的7%~8%
B. 一个人一次失血不超过10%,靠自身调节可恢复正常
C. 血量是人体内血液的总量,其含量是不能改变的
D. 一次失血超过30%,会危及生命,需要及时补给血液
在没有同型血而又情况紧急时,任何血型的人都可以输入少量的(  )
A. A型血 B. B型血 C. AB型血 D. O型血
关于输血的问题,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输血时应以输同型血为原则
B. AB型血可以少量输给其他3种血型的人
C. O型血可以少量输给其他3种血型的人
D. AB型血的人原则上可以接受其他3种血型的血液
某患者因患重病先后接受少量的A型血和B型血,据此,你推断他最可能是哪种血型?(  )
A. A型血 B. B型血 C. AB型血 D. O型血
已知甲、乙、丙、丁四人的血型各为ABO血型系统中的一种,现用B型血清检验,甲、乙两人的血液凝集,且甲只能接受丁的输血,则丙的血型为(  )
A. B型 B. A型 C. AB型 D. O型
我国实行无偿献血制度,健康成年公民参加无偿献血,能为挽救他人的生命奉献爱心。健康成年人每次献血多少不会影响健康(  )
A. 1200-1500ml B. 200-400ml C. 800-1000ml D. 超过400ml
医院妇产科产房内有一产妇急需输血,她本人的血型为AB型,从血库中取血时首选何种血型的血液(  )
A. A型 B. B型 C. O型 D. AB型
在一次车祸中,一青年左大腿股骨骨折,皮肤受到创伤,失血200毫升。对这样的伤员,下列治疗措施没有必要的是(  )
A. 股骨复位固定 B. 输血200毫升,及时补充血量
C. 皮肤伤口做止血处理 D. 注射抗菌素,防止伤口感染
甲、乙、丙、丁、戊5人旅游途中发生意外,甲因受伤而急需输血,血型鉴定结果如下表。请据表分析献血时应首先考虑哪个人(  )
甲 乙 丙 丁 戊
抗A血清 - + - - +
抗B血清 + - + - +
注:“ +”表示红细胞凝集,“-”表示红细胞不凝集
A. 戊 B. 丁 C. 丙 D. 乙
天津危险品爆炸事件中,有一些大面积烧伤的病人,其伤面有大量液体涌出需要输血。根据病情的需要,应输入的血液成分是(  )
A. 红细胞 B. 血浆 C. 白细胞 D. 全血
四川汶川大地震造成许多重伤员需要输血治疗,奉献一分爱心,积极参加无偿献血是每一位健康公民应尽的义务。下列有关献血和输血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一个健康的成年人,一次献血200~300毫升不会影响身体健康
B. 献血不利于提高自身造血器官的造血功能
C. 输血时血型不合就会造成血液凝固
D. O型血是万能血,可以输给任何人
如图是某人用标准血清进行血型鉴定时在显微镜下的图象。左侧是A型血清与此人血液的反应,右侧是B型血清与此人血液的反应。请问此人的血型是(  )
A. A型 B. B型 C. O型 D. AB型
我国提倡多大年龄的人可以无偿献血(  )
A. 22~45周岁 B. 18~45周岁 C. 18~55周岁 D. 22~55周岁
输血应以输同型血为原则,否则输血后,受血者的某种血细胞会凝集成团,阻碍血液循环,后果严重。这种血细胞是(  )
A. 红细胞 B. 白细胞 C. 血小板 D. 血浆
二、判断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4.0分)
可以给O型输血的只有O型、AB型。(______)(判断对错)
成年人的血量约为体重的7%~8%. ______(判断对错)
三、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10.0分)
成年人的血量为体重的 ______,也就是说,一个体重60kg的人约有血液4500mL。血量相对稳定,有利于维持人体正常的生理活动。一个人一次失血不超过血量的 ______,靠自身的调节,一段时间后可完全恢复正常。一次失血若超过30%(1200~1500mL),会危及生命,需要及时补给血液。
输血是抢救失血过多病人的有效措施之一。输血前应先对受血者和输血者的 ______进行鉴定。人类有多种血型系统,其中最基本的是ABO血型系统,包括A型、B型、O型和AB型,输血时若血型不合,受血者体内的 ______会凝集成团,阻碍血液循环而引起严重后果,甚至危及生命,输血一般应以输 ______为原则。
根据患者所需血液成分进行输血的方式,称为成分输血。患者若是急性大出血,最好输入全血以补充血量,若不能立即得到合适血液,可以先输入血浆或血浆代用品以暂时急救;严重贫血者只需补充 ______;免疫力低下的病人需输入浓缩的白细胞;出血性疾病的患者需输入 ______;大面积烧伤病人只能输入血浆或血浆代用品。成分输血可提高血液的利用率,同时不会增加心脏负担。
AB血型的人,除可以输同型的血,还可以输O型、A型、B型. ______ .(判断对错)
健康的成年人每次献血300毫升是不会影响健康的 ______ .(判断对错)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6.0分)
临床上常根据病人病情的需要,有针对性地选用不同的血细胞成分或血浆成分输入病人体内.对于严重贫血、大面积烧伤或严重血小板减少症患者,你认为应该分别给他们病人输入什么血液成分呢?请根据此完成下面的连线题.
在血型鉴定实验中,将受检者血液与标准血清分别混合后,在显微镜下观察,如图所示,若红细胞呈游离状态,则无凝集现象(图a);若红细胞凝集成团,则为凝集现象(图b)。现有两位受检者的血型鉴定结果如图c所示。
(1)甲的血型为 ______,乙的血型为 ______。
(2)必要时,甲可以接受 ______血型的血液。
(3)乙不能输给 ______型血的人。
(4)异型输血时,应注意 ______。
答案和解析
1.【答案】
C
【解析】
解:A、成年人的血量大致相当于本人体重的7%~8%,A正确。
B、一个人一次失血不超过10%,靠自身调节可恢复正常,B正确。
C、血量是人体内血液的总量,其含量是能改变的,如人在脱水和大量饮水后,血量会发生较小的改变,C错误。
D、健康的人一次失血超过30%,会危及生命,需要及时补给血液,D正确.
故选:C。
成年人的血量大致相当于本人体重的7%~8%,对于一个健康的成年人来说,一次失血超过1200~1500毫升,就会发生生命危险;一次失血超过800~1000毫升,就会出现头晕、心跳、眼前发黑和出冷汗等症状;健康成年人每次献血200~300毫升是不会影响健康的,解答即可。
本题是一道基础考查题,学生对于人体的血量,健康成年人每次献血多少等基础知识应当牢记。
2.【答案】
D
【解析】
解:输血以输同型血为原则。例如:正常情况下A型血人输A型血,B型血的人输B型血,但在紧急情况下,AB血型的人可以接受任何血型,O型血可以输给任何血型的人。如果异血型者之间输血输得太快太多,输进来的凝集素来不及稀释,也可能引起凝集反应。因此,输血时应该以输入同型血为原则。异血型者之间输血,只有在紧急情况下,不得已才采用。因此首先考虑的是输同型血,如果医院没有同型血,可考虑输 O型血,但要少而慢。可见D符合题意。
故选:D。
本题考查的是输血的原则。首先必须明确输血时应注意的事项。
注意:虽然AB血型的人可以接受任何血型,O型血可以输给任何血型的人,但首选的原则是输同型血。异型者之间输血要少而慢。
3.【答案】
B
【解析】
解:A、输血以输同型血为原则。但在紧急情况下,AB型血的人原则上可以接受其他3种血型的血液,O型血可以输给任何血型的人。正确。
BC、紧急情况下,O型血可以少量输给其他3种血型的人。AB型的血只能输给AB型,不能输给其他血型,B错误;C正确。
D、AB血型的人在原则上可以接受其他3种血型的血液,正确。
故选:B。
输血以输同型血为原则,例如:正常情况下A型血的人输A型血,B型血的人输B型血,O型血的人输O型血。
关键点:在输血时,应以输同型血为原则。
4.【答案】
C
【解析】
输血的原则是应以输入同型血为原则。例如:正常情况下A型血的人输A型血,B型血的人输B型血。AB型血的人输AB型血。在没有同型血而情况又紧急时,任何血型的人都可以输入少量的O型血;AB型血的人,除可以输入O型血外,也可以输入少量的A型或B型血。但输的时候要慢而少。已知某患者因患重病先后接受少量的A型血和B型血,据此,可知他的血型可能是AB型。可见C符合题意。
故选:C。
此题考查的是输血的原则的知识,据此答题。
关键点:输血时还是要以输同型血为原则。
5.【答案】
B
【解析】
解:由题意可知,用A型标准血清分别检查四人的血型,则甲、乙两人的血液发生红细胞凝集反应,由于用A型标准血清含有抗B凝集素,所以甲、乙两人红细胞上均含有B凝集原,因此甲乙二人的血型为B型、AB型;由题意可知,甲、乙、丙、丁四人的血型为ABO血型系统中的四种不同类型,因此丙丁的血型为A型、O型,在紧急情况下,甲只能接受丁的供血,不能接受乙供血,说明丁的血型为O型,丙是A型,甲的血型为B型,乙为AB型。
故选:B。
ABO血型系统是根据红细胞上A、B凝集原的不同,将血型分为O、A、B及AB血型。A型血红细胞上含A凝集原,血清中含抗B凝集素;B型血红细胞上含B凝集原,血清中含抗A凝集素,O型血红细胞上则没有A、B凝集原,血清中含抗A及抗B凝集素;AB型血红细胞上含A、B两种凝集原。血清中则不含抗A及抗B凝集素。A凝集原和抗A凝集素、B凝集原和抗B凝集素互相反应,能使红细胞发生凝集,利用标准的抗A、抗B凝集素或标准的A、B凝集原可进行血型鉴定。
本题的知识点是血液的凝集反应,审清题干获取有效信息是解题的突破口,对ABO血型系统分类和血液凝集反应的原理的理解是解题的关键。
6.【答案】
B
【解析】
解:无偿献血是指为了拯救他人生命,志愿将自己的血液无私奉献给社会公益事业,而献血者不向采血单位和献血者单位领取任何报酬的行为。我国鼓励无偿献血的年龄是18-55周岁,男体重大于等于50公斤,女体重大于等于45公斤,经检查身体合格者,都可以参加献血,人体内的血量是相对稳定的,成年人的血量为体重的7%~8%,医学研究证明,如果一次失血不超过400ml,血浆和血细胞以及营养成分可以在短时间内通过自身的调节作用恢复到正常水平,因此,一个健康的成年人每次献血200~400ml不会影响身体健康,而且还有利于提高自身造血器官的造血功能。可见B符合题意。
故选:B。
本题考查的是无偿献血的意义,献血是每个18~55周岁健康公民对社会应尽的义务,解答时可以从献血的原则、献血后的恢复、对人的影响方面来分析。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健康人按规定献血,对身体不会有任何影响,反而会有利于健康,明确献血的范围。
7.【答案】
D
【解析】
解:由分析可知,输血以输同型血为原则。但在紧急情况下,AB血型的人可以接受任何血型,O型血可以输给任何血型的人。如果异血型者之间输血输得太快太多,输进来的凝集素来不及稀释,也可能引起凝集反应。因此,输血时应该以输入同型血为原则。异血型者之间输血,只有在紧急情况下,不得已才采用。因此首先考虑的应该是输同型血。
故选:D。
输血以输同型血为原则。例如:正常情况下A型人输A型血,B型血的人输B型血。据此作答。
注意:虽然AB血型的人可以接受任何血型,O型血可以输给任何血型的人,但首选的原则是输同型血。
8.【答案】
B
【解析】
解:成年人血量约为体重的7~8%,正常的血量,是人体正常代谢活动的基础,失血超过30%,即超过1200~1500毫升,由于血量不足于维持正常的血容量和血压,会危及生命;失血不超过血量的10%,即400毫升,人体将储备血液动员出来参加循环,其丧失的成分,也会短时间内得到补充恢复正常。水分和无机盐在2个小时内一般能恢复正常,血浆蛋白的浓度一般在一天左右可以恢复正常,红细胞则在一个月内(大约二周)恢复正常。由上可知,失血200毫升,不需输血,可自行造血得以补充,只要对骨折、伤口进行正确的处理即可。可见B符合题意。
故选:B。
此题考查的是人体失血后的治疗措施,可结合人体内的血量以及失血知识,据此作答。
本题是一道基础考查题,对于人体的血量以及失血等基础知识应当牢记。
9.【答案】
C
【解析】
【分析】
输血时必须注意血型的选择,应该以输入同型血为原则。否则会发生凝集反应,据此作答。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输血的原则。
【解答】
从表中可看出,甲和丙的血型一致,结合输入同型血原则。所以甲因受伤而急需输血,应首先考虑丙,
故选:C。
10.【答案】
B
【解析】
解:身体大面积烧伤的病人,其伤面有大量液体渗出,患者丢失的主要是血浆,如果输全血,可能使体内红细胞浓度过高,增加血液的粘滞性而影响血液循环,所以输入血浆。
故选:B
输血时不一定都是输全血,临床上常根据病人病情的需要,有针对性地选用不同的血细胞成分或血浆成分输入病人体内。
关键点:输血时不一定都是输全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11.【答案】
A
【解析】
解析:A、成年人的血量为体重的7%~8%。医学研究证明,如果一次失血不超过400 mL,血浆和血细胞可以在短时间内通过自身的调节作用恢复到正常水平。一个健康的成年人每次献血200~300 mL不会影响身体健康,而且还有利于提高自身造血器官的造血功能,A正确。
B、一个健康的成年人每次献血200~300ml不会影响身体健康,而且还有利于提高自身造血器官的造血功能,B错误。
C、不同血型的血液混合时,可能会使红细胞凝集成团,堵塞小血管,引起血液循环障碍,因此输血时应该以输入同型血为原则。在紧急情况下,如果找不到同型血,O型血可以少量地输给其他三种血型的病人,不会造成血液凝固,C错误。
D、异血型者之间输血,只有在紧急情况下,不得已才采用。所以,O型血是万能的输血者,可以输给任何血型的人。这样说是不科学的,D错误。
故选:A。
此题主要考查的是献血以及输血的知识,我国提倡义务献血,输血以输同型血为原则,分析解答.
献血以及输血的知识在中考中经常出现,要注意理解和掌握,不能死记硬背。
12.【答案】
C
【解析】
解:每个人的血清中都不含有与他自身红细胞凝集原相对抗的凝集素。即:A型血含只抗B凝集素、B型血含只抗A凝集素、AB型血两种凝集素都不含有、O型血两种凝集素都含有。
从左侧图中看,此人的红细胞与A型血清混合时,红细胞有凝集现象,说明此人的红细胞中有与抗B凝集素相对抗的凝集原,即B凝集原,此人的血型可能是O型或AB型。从右侧图中看,此人的红细胞与B型血清混合时,呈均匀分布,无凝集现象。由此判断,此人的红细胞不含与抗A凝集素对抗的凝集原,即无A凝集原,则此人的血型可能是B型或O型。综合以上两种情况可以判定此人为O型血。
故选:C。
人的血型有四种:A型、B型、AB型、O型,不同的血型混合时,可能会出现红细胞凝集的现象,故输血时应以输同型血为原则。据此解答。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知道输血的原则是。
13.【答案】
C
【解析】
解:无偿献血是指为了拯救他人生命,志愿将自己的血液无私奉献给社会公益事业,而献血者不向采血单位和献血者单位领取任何报酬的行为。无偿献血是终身的荣誉,无偿献血者会得到社会的尊重和爱戴。无偿献血是无私奉献、救死扶伤的崇高行为,是我国血液事业发展的总方向。献血是爱心奉献的体现,使病员解除病痛甚至抢救他们的生命,其价值是无法用金钱来衡量的。近半世纪以来,我国鼓励无偿献血的年龄是18-55周岁,男体重大于等于50公斤,女体重大于等于45公斤,经检查身体合格者,都可以参加献血。每次可献血200-400毫升,两次献血间隔期应为6个月。
故选:C。
本题考查的是无偿献血的意义,献血是每个18~55周岁健康公民对社会应尽的义务。
无偿献血的意义和原则多以选择题的形式考查,难度较小。
14.【答案】
A
【解析】
解:红细胞中含凝集原,血清中含凝集素,当含有A(或B)凝集原的红细胞与含有抗A(或抗B)凝集素的血清混合时,由于相对抗的凝集原和凝集素(如A与抗A)的相互作用,使红细胞凝集成团。凝集成团的红细胞可以堵塞小血管,引起血液循环发生障碍。接着这些红细胞又破裂溶血,放出大量的血红蛋白。当大量血红蛋白从肾脏排出时,又可以堵塞肾小管而损伤肾功能,引起少尿或无尿。这一连串的反应可以引起下列症状:皮肤发青、四肢麻木、全身发抖、胸闷、腰疼、心跳加速、血压下降,严重时甚至死亡。因此,输血时必须注意血型的选择,应该以输入同型血为原则。。
故选:A。
输血时必须注意血型的选择,应该以输入同型血为原则。否则会发生凝集反应。
解题的关键是理解输血的原则。
15.【答案】
×
【解析】
解:输血以输同型血为原则。但在紧急情况下,AB血型的人可以接受任何血型,O型血可以输给任何血型的人。如果异血型者之间输血输得太快太多,输进来的凝集素来不及稀释,也可能引起凝集反应。因此,输血时应该以输入同型血为原则。异血型者之间输血,只有在紧急情况下,不得已才采用。输血关系如表:
某人血型 可接受的血型 可输给的血型
A A O A AB
B B O B AB
AB A B AB O AB
O O A B AB O
因此可以给O型输血的只有O型。因此题干的说法不正确。
故答案为:×。
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输血的原则。可以从输血的原则和输血关系方面来切入。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知道血型之间的输血关系。
16.【答案】

【解析】
解:成年人的血量大致相当于本人体重的7%~8%,对于一个健康的成年人来说,一次失血超过1200~1500毫升,就会发生生命危险;一次失血超过800~1000毫升,就会出现头晕、心跳、眼前发黑和出冷汗等症状;健康成年人每次献血200~300毫升是不会影响健康的。
故答案为:√。
此题考查的是人体内的血量知识,据此作答。
本题是一道基础性的题目,对于人体的血量,失血以及健康成年人每次献血多少等基础知识要熟记。
17.【答案】
7%~8% 10%
【解析】
解:成年人的血量为体重的7%~8%,也就是说,一个体重60kg的人约有血液4500mL。血量相对稳定,有利于维持人体正常的生理活动。一个成年人失血量少于400毫升时,即1次失血量不超过血液总量的10%,可以没有明显的症状,不用输血,靠自身的调节,一段时间后可完全恢复正常。当失血量在800-1000毫升时,会出现面色、口唇苍白,皮肤出冷汗,手脚冰冷、无力,呼吸急促,脉搏快而微弱等症状,可以输血;一次失血若超过30%(1200~1500mL),会危及生命,需要及时补给血液。
故答案为:
7%~8%;10%。
成年人的血量大致相当于本人体重的7%~8%,约4.5升.对于一个健康的成年人来说,一次失血超过1200~1500毫升,就会发生生命危险;一次失血超过800~1000毫升,就会出现头晕、心跳、眼前发黑和出冷汗等症状;健康成年人每次献血200~300毫升是不会影响健康的.
本题是一道基础考查题,学生对于人体的血量,健康成年人每次献血多少等基础知识应当牢记
18.【答案】
血型 红细胞 同型血
【解析】
解:ABO血型系统包括:A型、B型、AB型、O型四种血型;当含有A(或B)凝集原的红细胞与含有抗A(或抗B)凝集素的血清混合时,由于相对抗的凝集原和凝集素(如A与抗A)的相互作用,使红细胞凝集成团,堵塞小血管,引起血液循环发生障碍。因此,输血时必须注意血型的选择,应该以输入同型血为原则。如果血型不合,红细胞会发生凝集成团的现象,阻碍血液循环,引发生命危险。
故答案为:血型;红细胞;同型血。
ABO血型系统包括:A型、B型、AB型、O型四种血型,输血要以输同型血为原则,据此解答。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血液的类型和输血的原则,考查较为全面,注重基础。
19.【答案】
红细胞 全血
【解析】
解:严重贫血患者由于缺少含铁的无机盐或蛋白质导致血红蛋白合成较少,红细胞数量下降,应及时补充红细胞。出血性疾病主要是缺全血应尽快补充全血;大面积烧伤患者皮肤损伤严重,表面渗出大量组织液,这些组织液主要来自血浆。
故答案为:红细胞;全血。
一个人因大量失血而危及生命的时候,必须通过输血进行抢救,输血时应以输同型血为原则。也可以根据病人病情的需要,有针对性的选用不同的血细胞成分或血浆成分输入病人体内,解答即可。
解答时可以从成分献血的概念、意义,贫血、创伤性失血、大面积烧伤、血小板功能低下的患者主要缺少的血液成分方面来解答。
20.【答案】

【解析】
解:输血时应以输同型血为原则,在没有同型血的情况下,AB型血液可以接受任何血型的血,即AB血型的人,除可以输同型的血,还可以输O型、A型、B型的血.
故答案为:√.
人的血型包括:A型、B型、AB型、O型.输血时应以输同型血为原则.
注意:AB型血液可以接受任何血型的血,但只能输给同型血的人;O型血可以输给任何一种血型血的人,但只能接受同型血.
21.【答案】

【解析】
解:体内的血量是相对稳定的,成年人的血量为体重的7%~8%.医学研究证明,如果一次失血不超过400ml,血浆和血细胞可以在短时间内通过自身的调节作用恢复到正常水平.一个健康的成年人每次献血200~300ml不会影响身体健康,而且还有利于提高自身造血器官的造血功能.
故答案为:√.
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每次献血200-300ml不会影响健康.解答时可以从献血的原则、献血后的恢复、对人的影响方面来分析.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健康人,按规定献血,对身体不会有任何影响,反而会有利于健康.
22.【答案】
解:(1)患者主要是红细胞数量过少或血红蛋白浓度过低,但总血量并不减少,所以输入浓缩的红细胞悬液.
(2)患者丢失的主要是血浆,如果输全血,可能使体内红细胞浓度过高,增加血液的粘滞性而影响血液循环,所以输入血浆.
(3)某些出血性疾病患者需要输入浓缩的血小板悬液或含凝血物质的血浆,以增加血小板聚集和血液凝固的能力,促使止血,所以输入浓缩血小板悬液.
故答案为:
【解析】
血液包括血浆和血细胞,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
贫血要多吃含铁和蛋白质丰富的食物.
23.【答案】
AB型 A型 A、B、AB和O B和O 血型搭配,输血要少、要慢
【解析】
解:(1)如图,甲:在A型血清和B型血清中都凝集,则受检者甲的血型是AB型。乙:A型血清红细胞的没有凝集现象,B型血清中凝集,则受检者乙的血型为A型。
(2)输血时应该以输入同型血为原则,异血型者之间的输血,只有在紧急情况下,不得已时才采用AB血型的人,除可输入AB型血外,也可以输入少量的O、A型或B型血。
(3)乙的血型为A型,可以输给A型、AB型的人,不能输给B和O型的人。
(4)输血时应以输同型血为原则,必要时异型输血要注意血型搭配,如AB型血不能输给A型、B型和O型血患者,同时异型输血时速度要慢,量要少。
故答案为:(1)AB型;A型。
(2)A、B、AB和O。
(3)B和O。
(4)血型搭配,输血要少、要慢。
人类的红细胞含有两种凝集原,分别叫做A凝集原和B凝集原,人类血清中则含有与它们相对抗的两种凝集素,分别叫做抗A凝集素和抗B凝集素.按照红细胞所含A、B凝集原的不同,把人类血液分为四型:凡红细胞只含有A凝集原的,就叫做A型;只含B凝集原的,叫做B型;A、B两种凝集原都含有的,叫做AB型;
知道按照红细胞所含A、B凝集原的不同,把人类血液分为四型:A型;B型;AB型;O型,输血以输同型血为主。
第2页,共2页
第1页,共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