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中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古诗词妙词鉴赏 课件(共20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022年中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古诗词妙词鉴赏 课件(共20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34.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4-22 16:20:2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0张PPT)
——赏妙词 悟情感
中考专题复习
古诗词鉴赏
考点追踪:
(2017泸州) 早发(唐 韦庄)
早雾浓于雨,田深黍稻低。出门鸡未唱,过客马频嘶。
树色遥藏店,泉声暗傍畦。独吟三十里,城月尚如珪。
6.诗歌尾联用了什么手法 表达了诗人什么情感 (4分)
(2018泸州) 夏夜(唐 韦庄)
傍水迁书榻,开襟纳夜凉。星繁愁昼热,露重觉荷香。
蛙吹鸣还息,蛛罗灭又光。正吟秋兴赋,桐景下西墙。
6.本诗抒发了诗人哪些情感 请简要回答。(4分)
(2019泸州) 长安旅夜(唐 许浑)
久客怨长夜,西风吹雁声。云移河汉浅,月泛露华清。
掩瑟独凝思,缓歌空寄情。门前有归路,迢递洛阳城。
13. 请简要赏析颈联中“独”“空”两字的妙处。(4分)
诗歌情感
诗歌情感
炼字
1.从遣词和修辞角度赏析语言,理解诗句含义。
2.根据作品相关背景、正确理解诗歌内容,体悟作者情感 和诗歌意境。
3.其他:赏析艺术技巧、体会意境、描绘画面等等。
根据上面近三年泸州中考诗歌鉴赏题分析,古诗词鉴赏的考点喜欢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从遣词和修辞角度赏析语言——炼字
【提问形式】
炼字,即锤炼语言,是诗人写诗时经过反复琢磨、挑选使用的字词。常见的考查方式是分析品味这些字词深藏的情感、意境。这类词多是动词、形容词以及名词活用成的动词或形容词。它们要么历来为人称道,要么可能是诗眼、文眼等。
1.诗中的某个字(词)用的好不好?为什么?
2.某字(词)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
3.某字(词)替换成某字(词),你觉得哪个更好?为什么?
4.诗中的“诗眼”“关键字”是哪一个?为什么?
解题技巧:
第一步:先解释这个字(词)在句中的含义,(如果是上面第四种提问方式,就要先找出这个字词);
第二步:再明确手法,或描述此字(词)构成的具体场景;
第三步:然后阐述该字(词)的表达效果,是怎样的意境、怎样的情感、怎样的作用。
释含义、明手法、说效果
答题模式:
……字(词)在句中的意思是……,它运用了……修辞手法(表现手法),(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描绘了)……景象(画面),表达了诗人……的情感。
牛刀小试熟方法:
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王国维曾在《人间词话》当中说:“红杏枝头春意闹”
著一‘闹’字,而境界全出”,请你说说“闹”字的妙处。
参考答案:
1.“闹”在诗句中可以理解为“热闹”;
2.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以动写静,形象写出红杏的众多和纷繁,“闹”字不仅有色,而且似乎有声,它把生机勃勃的大好春光全都点染出来了。
3.表现出诗人对美好春光的喜爱之情。
解题技巧:1、先解释这个字(词)在句中的含义;
2、再明确手法,或描述此字(词)构成的具体场景;
3、然后阐述该字(词)的表达效果,是怎样的意境、怎样的情感、怎样的作用。
释含义、明手法、说效果
我的地盘我做主:
溪亭(林景熙)
清秋有馀思,日暮尚溪亭。高树月初白,微风酒半醒。
独行穿落叶,闲坐数流萤。何处渔歌起?孤灯隔远汀。
请结合全诗分析第三联中"穿、数”二字的艺术效果。(4分)
“数”字传神地描绘出诗人苦闷无聊的心情。
“穿” 字描写诗人独自在落叶飘零的树林中穿行的情景;
“穿”是“穿梭行走”;
“数” 是“细数”的意思;
“穿” 字形象地传达出诗人孤独徘徊的情绪。
“数”字描写诗人坐在林中细数流萤的情景;
释含义、明手法、说效果
竹枝词
刘禹锡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踏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春 兴
武元衡
杨柳阴阴细雨晴,残花落尽见流莺。
春风一夜吹乡梦,又逐春风到洛城。
绝 句
杜 甫
两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早 梅
齐 已
万木冻欲折,孤根暖独回。
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
宫 词
张 祜
故园三千里,深宫二十年,
一声何满子,双泪落君前 。
雁门太守行
李 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叠词作用:1.增强语言的韵律感;2.起强调作用。
色彩作用:颜色一般表现心情,增强描写的色彩感和画面感,渲染气氛。
(数)量词好处:古诗词中的数词,往往“一字之奇”,或使全诗生姿添色,或使诗意隽永含蓄,或使诗句灵韵顿生 。
二、理解诗歌内容,体悟作者情感 ——感情主旨
【提问形式】
【审题思路】
1.诗歌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人生理想)?
2.这首诗的主旨句是哪句?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3.诗的某一句(两句)表达了作者的哪些情感?请结合诗句简要赏析。
1.结合诗歌类型,理解诗歌的主要内容;
2.注意分析诗词中的意象;
3.关注作者和时代背景。
4.关注附属信息:注意从诗词标题、注解小序、诗眼或关键词、题干提示中寻找答案。
解题技巧:
第一步:先感悟这是一首什么情感类型的诗歌;
第二步:再结合诗中意象,描绘诗歌画面或内容等;
第三步:确定具体的感情(主旨)是什么。
(先感悟诗歌类型)写……景(事),表……情
答题模式:
诗歌通过对……的描写(记叙……事情),展现了一幅……的画面(场景),表达(表现)了诗人……的思想感情(主旨)。
诗歌按内容分类及其诗中表达的思想感情:
田园诗:热爱、向往悠闲平静自由的生活,表达恬淡闲适的心情。
写景诗:描绘春夏秋冬、山川美景,表达对自然美景的热爱赞美之情。
送别诗:依依不舍的留恋;对友人的思念;劝勉安慰的豁达;坦陈心志
的告白。
边塞诗:渴望建功立业、保家卫国的决心;壮志难酬、报国无门的悲
愤;久居边关思念亲人的忧伤、孤独。
行旅诗:游子漂泊在外(久戍边关、久宦在外)的孤独寂寞和对家乡、
亲人的思念。
咏物诗:借某物的特点来表达自己的人格品性或追求。
怀古诗:悲叹怀才不遇的感慨;抒发昔盛今衰的愤慨;忧国伤时,揭露
统治者的昏庸腐朽,同情下层人民的疾苦。
闺怨诗:对丈夫的思念,离别的孤独寂寞之感;对自由幸福生活的向往。
古代诗歌中的典型意象
明月:思乡思亲,传达离愁别恨寂寞思归之情。
夕阳、暮色:多给人以失落、凄凉之感。
流水、落花 :常代表生命的短暂;惜春、伤时的惆怅、对于死亡的焦虑、忧伤。
春水:这一意象来比喻愁怨的浓厚和不绝。
子规、猿啼:常与悲苦之事联系在一起
鸿雁:常借指书信,常寄托思乡怀人的情思
折杨柳:送别、留恋、伤感。
篱笆、鸡啼、犬吠:田园的闲适、悠然
松、梅、竹、菊:是品行高洁、坚贞不屈的形象化身,古人常用这四种形象表现志向、气节。
羌笛:凄切(征人思乡)
西风:惆怅哀伤、游子思归。
春风、东风:春天、希望等美好事物。
古代诗人写作风格
陶渊明◆朴素自然
杜甫◆沉郁顿挫
李白◆豪迈飘逸
白居易◆通俗易懂
王维◆诗画一体
王昌龄◆雄建高昂
高适◆悲壮苍凉
李商隐◆朦胧隐晦
岑参◆雄浑奇拔
韦应物◆清新典雅
韩愈◆奇特新颖
李贺◆忧郁激愤
元稹◆艳丽浅近
刘禹锡◆清峻明朗
李商隐◆清丽俊逸
杜牧◆含蓄绰约
李煜◆伤感细腻
欧阳修◆清丽明媚
范仲淹◆苍凉悲壮
晏殊◆明朗疏淡
苏轼◆旷达豪迈
柳永◆缠绵悱恻,
黄庭坚◆自然流畅
秦观◆情真意切
李清照◆婉约凄切
陆游◆雄浑奔放
辛弃疾◆气势雄壮
概括诗词感情常用短语
热爱自然、寄情山水
忠君爱国、建功立业
踌躇满志、乐观旷达
淡泊名利、恬淡闲适
轻松愉悦、激动喜悦
喜爱赞美、向往憧憬
不畏艰难、豁达豪迈
思念家乡、想念亲人
离愁别绪、凄清哀婉
遭贬愤世、伤感不平
借古讽今、感叹世事
怀古伤今、物是人非
怀才不遇、壮志未酬
忧国忧民、焦虑矛盾
孤寂惆怅、凄苦烦闷
清高孤傲、超尘脱俗
牛刀小试熟方法:
湖 上(徐元杰)
花开红树乱莺啼,草长平湖白鹭飞。
风日晴和人意好,夕阳箫鼓几船归。
全诗写出了游人怎样的心情 (4分)
2.写出了游人愉快的心情。(2分)
写景诗
1.诗歌通过对花、树、乱莺、白鹭等景物的描写,描绘了一幅欢乐的湖上春游图;(2分)
(先感悟诗歌类型)写……景(事),表……情
解题技巧:1、第一步:先感悟这是一首什么情感类型的诗歌;
2、第二步:再结合诗中意象,描绘诗歌画面或内容等;
3、第三步:确定具体的感情(主旨)是什么。
表达对自然美景的热爱赞美之情和愉悦快乐的心情。
我的地盘我做主:
菊 花(元稹)
秋丛绕舍似陶家, 遍绕篱边日渐斜。
不是花中偏爱菊, 此花开尽更无花。
这首诗寄托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2.寄托了作者对高洁隐逸人格的追求和孤傲个性的自我欣赏。
咏物诗
1.诗歌通过对诗人“绕篱赏菊,不知日渐斜”的描写可见诗人真心爱菊;
(先感悟诗歌类型)写……景(事),表……情
借某物的特点来表达自己的人格品性或追求。
炼字题解题技巧:
第一步:先解释这个字(词)在句中的含义;
第二步:再明确手法,或描述此字(词)构成的具体场景;
第三步:然后阐述该字(词)的表达效果,是怎样的意境、怎样的情感、怎样的作用。
释含义、明手法、说效果
思想感情题解题技巧:
第一步:先感悟这是一首什么情感类型的诗歌;
第二步:再结合诗中意象,描绘诗歌画面或内容等;
第三步:确定具体的感情(主旨)是什么。
写……景(事),表……的情
学以致用多练习:
望 岳(杜 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1.颔联当中的“割”字,历来为人所称道,说说它好在哪里。(2分)
2.尾联一句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2分)
春 雪 (韩 愈)
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1.诗中“惊”字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2分)
2.赏析后两句运用修辞手法的妙处。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2分)
教师寄语
“腹有诗书气自华”:没有古代文化的沉淀,就不能说你是一个文化人。浩如烟海的古代典籍不能只凭老师讲几堂课就能说得清楚的,提高古诗词鉴赏能力不是看几首分析就能解决问题的,任何老师和资料所讲的技巧、规律都不能死板的运用,关键还在于大家平时的积累和钻研。
“能读千赋则善赋,能观千剑则晓剑”:只要诗词积累到位,句意就能理解,文意就水到渠成;只要我们努力去做,不倦前行就可以达到目的。
只争朝夕
不负韶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