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美人》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虞美人》课件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1.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粤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1-01-25 23:07: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17张PPT。
创作背景 李煜,史称
南唐后主,在位15
年,降宋后封违命
侯。此词大约作于
李煜归宋后的第三年。
这首词流露了不加掩
饰的故国之思,表达了
作者对故国的深切怀念。
这是他的绝笔词,相传
七夕之夜中命歌伎唱此词,宋太
宗知道这件事后,赐酒将他毒
死。
词作词牌【虞美人】
  唐教坊曲。《碧鸡漫志》卷四:“《脞说》
称起于项籍‘虞兮’之歌。予谓后世以此命名可
也,曲起于当时,非也。”又称:“旧曲三,其
一属‘中吕调’,其一属‘中吕宫’,近世又转入‘黄
钟宫’。”兹取两格,一为五十六字,上下片各
两仄韵,两平韵。一为五十八字,上下片各两
仄韵,三平韵。
作品译文 一年一度的春花秋月什么
时候才能了结,往事又知道
有多少!小楼上昨天夜里又
刮来了春风,在这皓月当空
的夜晚,怎承受得了回忆故
国的伤痛。
精雕细刻的栏杆、玉石砌成
的台阶应该还在,只是所怀
念的人已衰老。若要问我
心中有多少哀愁,就像这不
尽的滔滔春水滚滚东流。
作品鉴赏 《虞美人》是李煜的代表作,也是李后
主的绝命词。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
少!”三春花开,中秋月圆,岁月不断更替,
人生多么美好。可我这囚犯的苦难岁月,什么
时候才能完结呢?“春花秋月何时了”表明词
人身为阶下囚,怕春花秋月勾起往事而伤怀。
回首往昔,身为国君,过去许许多多的事到底
做得如何呢,怎么会弄到今天这步田地?据史
书记载,李煜当国君时,日日纵情声色,不理
朝政,枉杀谏臣……透过此诗句,我们不难看
出,这位从威赫的国君沦为阶下囚的南唐后主,
此时此刻的心中有的不只是悲苦愤慨,多少也有
悔恨之意。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苟且偷生的小楼又一次春风吹拂,春花又将怒
放。回想起南唐的王朝、李氏的社稷——自己
的故国却早已被灭亡。诗人身居囚屋,听着春
风,望着明月,触景生情,愁绪万千,夜不能
寐。一个“又”字,表明此情此景已多次出现,
这精神上的痛苦真让人难以忍受。 “又”点明
了“春花秋月”的时序变化,词人降宋又苟活
了一年,加重了上两句流露的愁绪,也引出词
人对故国往事的回忆。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尽管“故国不堪回
首”,可又不能不“回首”。这两句就是具体写“回首”
“故国”的——故都金陵华丽的宫殿大概还在,只是那
些丧国的宫女朱颜已改。这里暗含着李后主对国土更姓,
山河变色的感慨!“朱颜”一词在这里固然具体指往日
宫中的红粉佳人,但同时又是过去一切美好事物、美好
生活的象征。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
流。”诗人先用发人深思的设问,点明抽象的本体“愁”,
接着用生动的喻体奔流的江“水”作答。用满江的春水
来比喻满腹的愁恨,极为贴切形象,不仅显示了愁恨的
悠长深远,而且显示了愁恨的汹涌翻腾,充分体现出奔
腾中的感情所具有的力度和深度。
全词以明净、凝练、优美、清新的
语言,运用比喻、象征、对比、设问等
多种修辞手法,高度地概括和淋漓尽致
地表达了诗人的真情实感。难怪前人赞
誉李煜的词是“血泪之歌”,“一字一
珠”。
这首词流露了不加掩饰的故国之思,
表达了作者对故国的深切怀念。
课后练习有道关于李煜《虞美人》的赏析题目,其中有个选
项:“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一句在构思上
与“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的写法相类
似,都是写物是人非,借古讽今。这种说法恰当吗
?为什么?
不恰当。这两者都没有“借古讽今”。“雕栏玉砌应犹在,只
是朱颜改”只是触景生情的感慨。“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
年年人不同”只是对时间流逝,人生难再的感触。

李煜和娥皇李煜问君能有几多愁
娥皇

问君能有几多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