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12--13学年最新版高中化学同步授课课件:专题3 第二单元 食品中的有机化合物(4课时带视频)(苏教版必修2)

文档属性

名称 【化学】12--13学年最新版高中化学同步授课课件:专题3 第二单元 食品中的有机化合物(4课时带视频)(苏教版必修2)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13-03-06 08:11:10

文档简介

课件20张PPT。第2课时 乙酸1.掌握乙酸的结构和化学性质,能够写出乙酸与碱、盐、醇的反应方程式。2. 掌握酯化反应中化学键的变化,以及了解乙酸在生活中的用途。3.通过用乙酸的知识来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感受化学对人类健康生活的重要性。 在我们日常食用的调味品中,有一种有机化合物,它不仅是一种调味品,还能醒酒,促进新陈代谢,更神奇的是它还兼具美容作用,你们知道它是什么物质吗?食醋猜一猜 传说在古代的中兴国,有个叫杜康的人发明了酒。他儿子黑塔也跟杜康学会了酿酒技术。后来,黑塔率族移居现江苏省镇江。在那里,他们酿酒后觉得酒糟扔掉可惜,就存放起来,在缸里浸泡。到了二十一日的酉时,一开缸,一股从来没有闻过的香气扑鼻而来。在浓郁的香味诱惑下,黑塔尝了一口,酸甜兼备,味道很美,便贮藏着作为“调味浆”。它就是“酉”加“二十一日”——醋醋的来历 颜色、状态:无色液体气味:有强烈刺激性气味沸点:117.9℃ (低,易挥发)熔点:16.6℃因此,无水乙酸又称为冰醋酸。溶解性:易溶于水、乙醇等溶剂说明:在室温较低时,无水乙酸就会凝结成像冰一样的晶体。物理性质分子组成与结构或 —COOHC2H4O2分子式:CH3COOH 结构简式:或官能团: 羧基(—CO2H)乙酸分子模型球棍模型比例模型乙酸的化学性质1.弱酸性2CH3COOH+CO32-→2CH3COO-+CO2↑+H2O断羧基中的氢氧键酸性: CH3COOH>H2CO3 烧开水的壶和盛放开水的暖瓶,在使用一段时间后内壁会
结上一层水垢(主要成分是CaCO3和Mg(OH)2 ).向结有水垢的
壶里加入少量醋,使之与水垢充分接触,浸泡一段时间后,再
用水清洗,水垢便可除去.这利用到了乙酸的什么性质?[实验探究]
初中已经学过乙酸具有酸的通性,请你设计实验证明乙酸的确有酸性;设计实验证明乙酸的酸性比碳酸的酸性强。
(仪器和药品自选)变红有气泡产生酸性: CH3COOH>H2CO3有气泡产生酸性酸性剂“酒是陈的香”【实验探究】 在1支大试管中加入两小块碎瓷片、3mL乙醇,然后边摇动边慢慢加入2mL浓硫酸和2mL冰醋酸,连接好装置。用酒精灯缓慢加热,将产生的蒸气经导管通到饱和碳酸钠溶液的液面上。按教材上的装置(制乙酸乙酯的装置)组装好。注意组装顺序,导管口不能伸入饱和碳酸钠液面下。装有碳酸钠的试管里有什么变化?生成新物质的色、态、味怎样?注意事项:1.往大试管中加入化学药品时,切勿先加浓硫酸。
2.加热要小心均匀地进行,防止液体剧烈沸腾。
3.导气管末端不要插入液体中。实验现象:实验结论:饱和碳酸钠溶液的液面上有透明的油状液体产生,并可闻到香味。在浓硫酸存在、加热的条件下,乙酸和乙醇发生反应,生成无色透明、不溶于水、有香味的油状液体。该油状液体是乙酸乙酯。该反应是可逆反应。问题:1.装药品的顺序如何?试管倾斜加热的目的是什么?
2.浓硫酸的作用是什么?
3.得到的反应产物是否纯净?主要杂质有哪些?
4.饱和Na2CO3溶液有什么作用?
5.为什么导管不能插入饱和Na2CO3溶液中?1.浓硫酸应最后加入。增大受热面积。
2.催化剂、吸水剂。
3.不纯净。还含乙醇、乙酸。
4.
5.防止倒吸。a.溶解乙醇b.吸收乙酸c. 乙酸乙酯的溶解度小,有利于析出。交流与讨论:探究酯化反应可能的脱水方式2.酯化反应CH3COOH + C2H5OH CH3COOC2H5+H2O 定义:酸和醇作用,生成酯和水的反应叫做酯化反应。 乙酸乙酯可能一可能二酯化反应的历程实质:酸脱羟基醇脱氢。方法:同位素示踪法----研究有机反应机理常用的方法知识延伸:形成酯的酸可以是有机酸也可以是无机含氧酸。 O O
CH3C—OH+H— OC2H5 CH3C—OC2H5 + H2O浓硫酸‖‖合理用醋,健康生活
在温热的洗澡水中,加少许醋,洗浴后会感觉格外凉爽、舒适。?将醋与甘油以五比一的比例混合,经常擦用,能使粗糙的皮肤变得细嫩。醋还有保健与食疗的作用。醋还有降血压,防止动脉硬化和治疗冠心病及高血压的效果。用醋的蒸气熏蒸居室也能杀灭病毒与病菌,防止感冒与传染病。在食用大量油腻荤腥食品后可用醋做成羹汤来解除油腻与帮助消化。 乙酸的用途:乙酸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可用于生产醋酸纤维、合成纤维、喷漆溶剂、香料、燃料、医药和农药等。1. 关于乙酸的性质叙述正确的是( ) A.它是四元酸 B.清洗大理石的建筑物用醋酸溶液 C.它的酸性较弱,能使酸碱指示剂变色 D.它的晶体里有冰,所以称为冰醋酸C2.用乙酸和含有18O的乙醇发生酯化反应,关于18O的存在
正确的是( )
A.CH3CH2O18OCCH3
B.H218O
C.CH3CH218OOCCH3
D.以上都不对C3.除去乙酸乙酯中混有的少量CH3COOH,最好的处理方法是( )
A.蒸馏
B.水洗后分液
C.用过量饱和Na2CO3溶液洗涤后分液
D.用过量NaOH溶液洗涤后分液C4.写出乙二醇和乙酸反应的方程式。2CH3COOH++ 2H2O5.分离乙醇和乙酸的方法最好的是( )
分液漏斗分液
B.加入饱和碳酸钠溶液,通过分液分离
C.加热蒸馏
D.加入氢氧化钠后,蒸出乙醇,再加浓硫酸蒸出乙酸D课件26张PPT。第3课时 酯 油脂 糖类1.掌握酯的定义以及其结构特点,并懂得对一些简单的酯类化合物进行命名。2.学习一类常见的酯类化合物——油脂,知道油脂的结构特点、分类、性质、用途等。3.通过对各种糖类物质的比较学习,拓展对糖的认识,进而通过葡萄糖来了解糖类的性质。酯自然界中的有机酯含有:丁酸乙酯含有:戊酸戊酯含有:乙酸异戊酯 羧酸 + 醇 酯 + 水乙酸乙醇乙酸乙酯某酸某醇某酸某酯酯酸中羧基中的━OH被 ━OR′取代后的产物酯的命名酯的结构油脂1.油脂的存在  主要来源于动物油、菜籽油、花生油、豆油、棉籽油等天然植物。 油(植物油脂 液态 )脂肪(动物油脂 固态)2.油脂的分类油脂
肪1.植物油脂呈液态,称为油2.如:菜籽油、花生油、豆油、
棉籽油1.动物油脂呈固态,称脂肪2.如:猪油、牛油属于酯类油脂3.油脂的组成和结构(1) 定义:油脂是由多种高级脂肪酸与甘油生成的酯。
 
结构:(2)分类R1、R2、R3相同——单甘油酯
R1、R2、R3不同——混甘油酯 天然油脂一般都是混甘油酯,而且天然油脂一般都是混合物.4.性质油脂密度比水小,油腻感, 不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水解反应:油脂在酸性或碱性条件下发生的反应CH3C-OC2H5 +H-OH  CH3C-OH+C2H5OHH+OO酸性水解碱性水解羧酸 + 醇 酯化酯 + 水水解RCOOHROHRCOORH2OCH3C-OC2H5 +NaOH  CH3C-ONa+C2H5OHOO碱性水解皂化反应:油脂在碱性条件下的水解反应制造肥皂酸性水解制备高级脂肪酸和甘油5.工业制皂简述动、植物油脂 混合液
胶状液体上层:高级
脂肪酸钠 下层:甘油、
NaCl溶液 上层 肥皂 下层甘油糖类1.常见的糖类C6H12O6C12H22O11(C6H10O5)n(C6H10O5)n白色晶体易溶于水无色晶体溶于水白色粉末白色纤维状不溶于冷水,部分溶于热水不溶于水(1)由C、H、O元素组成的一类有机物 (3)常用通式:Cn (H2O)m糖类具有怎样的特征:(2)糖分子中H、O的个数比是2:1通式:Cn(H2O)m鼠李糖:C6H12O5乙酸:C2H4O2 甲醛:CH2O结论:符合这个通式的不一定是糖类,糖类也不一定符合这个通式。2.麦芽糖(是蔗糖的同分异构体)、淀粉、纤维素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和水作用转化为葡萄糖(即发生水解反应),写出它们水解成葡萄糖的化学方程式。麦芽糖 +水 葡萄糖催化剂催化剂△C12H22O11+H2O麦芽糖2C6H12O6 葡萄糖 (C6H10O5)n+nH2O催化剂△淀粉或纤维素nC6H12O6 葡萄糖 糖类在人体中的含量约为1%~2%,多了不行,少了也不行。正常人的血液里约含质量分数为0.1%的葡萄糖,叫做血糖。血糖太高会患上糖尿病,低血糖则使人头晕甚至休克。葡萄糖思考:丧失体内自我调节血糖水平的人会得糖尿病,糖尿病患者的尿液中,含有较多的葡萄糖。怎样对糖尿病患者进行尿糖的检验? 取一支洁净的试管,加2mL 2%的AgNO3溶液,一边振荡,一边逐滴滴入2%的稀氨水,直到析出的沉淀恰好溶解为止(制得澄清银氨溶液),再加入1mL 10% 的葡萄糖溶液,振荡,在温水浴(温度在50℃左右 )中加热3 min~5 min,观察并记录现象。现象:
管壁上有光亮如镜的银析出【实验】在试管中加入2mL10%的NaOH溶液,滴加5%的CuSO4溶液
4~5滴,得到含氢氧化钠的Cu(OH)2悬浊液。向新制的Cu(OH)2悬浊液中加入2mL10%的葡萄糖溶液,振荡,对其加热。观察并记录现象。现象:
蓝色絮状沉淀加热后生成了砖红色沉淀。【实验】想一想: 方志敏同志在监狱中写给鲁迅的信是用米汤写的,寄出的信是一张白纸,敌人被骗过,鲁迅先生却看到了信的内容。如果要看到信的内容,你将如何做? 淀粉遇碘变蓝色。淀粉的性质探究2.淀粉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和水作用转化为葡萄糖(即发生水解反应)。1.淀粉遇碘水变蓝。3.葡萄糖的两种检验方法。讨论:如何设计实验验证淀粉是否完全水解及水解产物是葡萄糖?已知:【实验】 向淀粉溶液中,再加入2滴碘水,观察溶液颜色的变化。向大试管中加入4毫升淀粉溶液,再加入1毫升硫酸溶液,加热4~5分钟。等到溶液冷却后分装在两支试管中。在试管A中加入2滴碘水,试管B中加入3毫升氢氧化钠中和,再加入含氢氧化钠的氢氧化铜悬浊液,加热至沸腾。 (1)你能看到什么现象?实验说明了什么?
(2)你认为酸在淀粉水解中起什么作用?
(3)为什么检验淀粉水解生成的葡萄糖时,要先用氢氧化
钠溶液中和水解混合物?催化剂作用葡萄糖与新制氢氧化铜反应必须在碱性条件下。A试管溶液变蓝,说明淀粉没有水解完全
B试管出现砖红色沉淀,说明淀粉已经水解生成葡萄糖。1.下列物质属于油脂的是(  )
④润滑油 ⑤花生油 ⑥石蜡
A.①②     B.④⑤
C.①⑤     D.①③C2.可以判断油脂皂化反应基本完成的现象是( )
A.反应液使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色
B.反应液使蓝色石蕊试纸变红色
C.反应后静置,反应液分为两层
D.反应后静置,反应液不分层D3.区别植物油和矿物油的正确方法是( )
A.加NaOH溶液、加热
B.加溴水、振荡
C.加银氨溶液、加热
D.加水、振荡A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碳水化合物就是碳的水合物
B.糖类就是有甜味的一类化合物
C.凡符合通式Cm(H2O)n的有机物就属于糖类
D.糖类物质在空气中完全燃烧都能产生CO2和H2OD5.工业上是如何应用淀粉或纤维素来酿酒或制酒精的? 这是由于淀粉、纤维素在一定条件下能水解成葡萄糖,葡萄糖在酒化酶的作用下,能转化为酒精。
C6H12O6 2C2H5OH+2CO2↑得到的酒精在某种微生物存在下能进一步发生氧化反应得到醋酸。课件29张PPT。第4课时 蛋白质和氨基酸1.了解蛋白质和氨基酸的组成、主要性质及其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2.通过实验加深对蛋白质性质的理解,并能应用解释,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3.培养对化学实验的兴趣,能够在实验探究过程中找到成功的喜悦,激发学习化学的动力。[没有蛋白质就没有生命] -----恩格斯
食品中的蛋白质(1) 动物蛋白感知生活1.能举例说说你身边的蛋白质吗?你对蛋白质知多少?(2) 植物蛋白大豆植物蛋白粉非典型性肺炎的凶手—冠状病毒的电子图片(3)细菌与病毒中都含有蛋白质蛋白质1.蛋白质的生理作用 蛋白质是组成细胞的_________。动物的肌肉、毛皮、血液、乳汁以及在人体新陈代谢中起催化作用的___、运输氧气的________、引起疾病的_____和____、抵抗病毒的____中都含有蛋白质。另外,植物的种子里也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基础物质酶血红蛋白细菌病毒抗体 一切重要的生命现象和生理机能都与蛋白质密切相关,没有蛋白质就没有生命。2.蛋白质的组成蛋白质的水解反应:??天然有机高分子化合物.(混合物)C、H、O、N、S等元素组成氨基酸 (1)蛋白质组成元素:(4)蛋白质化学组成:(3)蛋白质属类:(2)蛋白质相对分子质量:很大(几万~几千万)因此可以说氨基酸是蛋白质的____________。 基石3.蛋白质的存在(1)植物中的大豆、花生、谷物。
(2)动物的肌肉、皮肤、发、毛、角、蹄。
(3)酶、激素、抗体、细菌、病毒等。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会看到: 加热时,生鸡蛋受热会凝结。家用消毒碗柜用紫外线来杀死细菌。误食CuSO4溶液会使人中毒。从身边的例子中我们可以感受到:
加热、紫外线、重金属盐、浓HNO3 、浓食盐水等等都会对蛋白质产生作用.那么关于蛋白质,它有哪些性质呢?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会看到:加热时,生鸡蛋受热会凝结。家用消毒碗柜用紫外线来杀死细菌。误食CuSO4溶液会使人中毒。从身边的例子可我们可以感受到:
加热,紫外线,重金属盐,浓HNO3 ,浓食盐水等等都会对蛋白质产生作用. (1)盐析:蛋白质溶液中加浓的无机盐溶液〔如Na2SO4、(NH4)2SO4等〕可使蛋白质的溶解度减小, 而从溶液中析出----盐析(可逆)是物理变化,故不影响蛋白质的性质。加入浓无机盐溶液蛋白质析出(盐析)加水 4.蛋白质的性质蛋白质溶液用途:分离,提纯蛋白质。(2)变性 在紫外线、X光、热、强酸、强碱、重金属盐、部分
有机物(如甲醛、酒精、苯酚、苯甲酸、福尔马林)等作用
下,蛋白质发生性质上的改变而凝结,这样的凝结不可逆,
同时丧失了生理活性,这种变化叫变性。
蛋白质的变性是化学变化。应用:消毒原理,也可引起中毒。加入某种物质后有沉淀生成不可逆(化学变化)可逆(物理变化),加水即可杀菌、消毒、防中毒分离、提纯蛋白质重金属盐、醇、醛、酸、加热等加入某些浓盐溶液,如: Na2SO4浓食盐水、(NH4)2SO4等 相同点复原盐

同用途不

点变性盐析盐析与变性的对比我的是毛线是棉线?
是毛线?蛋白质灼烧时,会
有烧焦羽毛的气味。你知道如何鉴定豆腐富含蛋白质吗?呈黄色性质(3):燃烧产生烧焦羽毛气味性质(4): 颜色反应用于区别合成纤维与蛋白质(如真丝、蚕丝、纯毛、毛线等)【思考】:鉴别织物成分是蚕丝还是“人造丝”,在如下各方法中正确的是( )
①滴加浓HNO3 ②滴加浓硫酸 ③滴加酒精 ④灼烧
A.①③ B.②④ C. ①④ D. ③④C某些蛋白质(含苯环)蛋白质分子中存在着氨基和羧基,因此它与氨基酸一样,具有两性。(5) 溶解性(6)具有两性有的蛋白质溶于水,如鸡蛋清;有的蛋白质难溶于水,如丝、毛等。蛋白质溶于水或其他溶剂形成的溶液是高分子溶液,它的分子较大,已经接近或等于胶粒的大小,故有丁达尔现象。  摄入的蛋白质是如何转变为我们生命活动所需的物质的呢?天然蛋白质水解都生成α-氨基酸(7)水解反应---必需氨基酸—人体自身不能合成的,必须从食物中获
得的氨基酸(8种)。水解原理:能够水解(结构中含有肽键) 水解 缩聚结构特点:分子中存在氨基、羧基、肽键5.蛋白质的用途蛋白质 蛋白质水解的最终产物是氨基酸,那么氨基酸又是怎样的一类物质呢?一块块砖头垒成了万里长城氨基酸就是构成蛋白质这个“万里长城”的基石常见α-氨基酸的结构简式:
α-氨基乙酸 α-氨基丙酸 α-氨基戊二酸
甘氨酸 丙氨酸 谷氨酸1.对氨基酸的认识α-氨基酸分子中氨基连在离羧基最近的碳原子上α位β位α-氢原子氨基酸在结构上的共同点是什么?推测可能具有什么性质?既含有羧基(-COOH)(显酸性)又含有氨基(-NH2)(显碱性)氨基酸2.化学性质:(1)两性:a.与酸反应:b.与碱反应: 肽键二肽的形成 氨基酸的氨基和羧基可以发生像酯化反应那样的脱水反应,形成肽键。2个氨基酸缩合形成二肽,3个氨基酸缩合形成三肽,多肽一般由4个~50个氨基酸形成,而蛋白质一般由50个以上的氨基酸形成。(2)缩合拓展视野酶的特点:1.酶— 特殊的蛋白质
2.酶的特性—离开生物机体后仍具有活性3.酶作催化剂的特点—反应条件温和、高效催化、高度的专一性
A.条件温和、不需加热。在接近体温和接近中性的条件下,酶就可以起作用。在30℃~50℃之间酶的活性最强,超过适宜的温度时,酶将逐渐丧失活性。
B.具有专一性。如蛋白酶只能催化蛋白质的水解反应;淀粉酶只对淀粉起催化作用,如同一把钥匙开一把锁那样。
C.具有高效性。酶催化的化学反应速率,比普通催化剂高107~1013倍。1.下列关于蛋白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蛋白质溶液中加(NH4)2SO4溶液可提纯蛋白质。
B.在豆浆中加少量石膏,能使豆浆凝结为豆腐。
C.温度越高,酶对某些化学反应的催化效率越高。
D.任何结构的蛋白质遇到浓HNO3都会变成黄色。AB2.当含有下述结构片段的蛋白质在胃中水解时,不可能产
生的氨基酸是( )DA.?-氨基丙酸 B.?-氨基丁酸
C.甘氨酸 D.?-氨基丁酸3.在抗击“非典”杀灭SARS病毒的战斗中,
过氧乙酸( )功不可没。
下列关于它们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SARS病毒是一种蛋白质 B.过氧乙酸可使SARS病毒的蛋白质变性而将其杀灭
C.过氧乙酸是惟一能杀灭SARS病毒的特效杀毒剂
D.过氧乙酸既有氧化性又有酸性C4.脑白金主要成分的结构简式为:下列对脑白金主要成分的推论错误的是( )
A.其分子式为C13H16N2O2
B.它是蛋白质
C.能水解得到乙酸
D.能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B5.将甘氨酸和丙氨酸混合起反应生成各种二肽,可能的
连结方式有多少种?( )
A.1种 B.2种 C.3种 D.4种D 6.下列物质不能发生水解反应的是( )
A.蛋白质 B.蔗糖   C.油脂 D.烷烃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