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涟水中学2012-201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初检测化学试题

文档属性

名称 江苏省涟水中学2012-201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初检测化学试题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9.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13-03-06 11:38:2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涟水中学2012-201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初检测
化学试题
第I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
1.下列物质在水中部分电离且属于电解质的是
A.NaOH B.CH3COOH C.H2SO4 D.CO2
2.下列观点中不正确的是( )
A.通过化学变化一定能改变物质的性质
B.人们所使用的材料,都是纯度越高越好
C.氧化还原反应中一定会发生电子转移
D.某元素由化合态变为游离态,该元素有可能被氧化,也有可能被还原
3.下列变化过程不能直接实现的是①HCl ②Cl2 ③Ca(ClO)2 ④HClO ⑤CO2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④→⑤
4.在中,m、n、p、q表示某元素的四个角码。若x1与x2的q均为1,m、p对应相等,n不相等,则x1、x2表示的可能是( )
A.不同的原子
B.不同的元素
C.同种元素的不同原子形成的离子
D.不同元素的离子
5.判断下列元素既不属于主族元素又不属于短周期元素的是( )
A.钾 B.氧 C.镧 D.氯
6.重庆市天原化工厂2006年4月16日发生特大氯气泄漏和三氯化氮爆炸事故,造成多人死亡和失踪。已知三氯化氮分子结构与氨相似,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消除储气罐上空泄漏出的高浓度氯气,可喷洒碱液
B.发生氯气泄漏时,附近人员可用浸有碳酸钠溶液的毛巾捂住鼻孔进行自我保护
C.氯气能腐蚀金属及非金属材料,这种腐蚀主要属于电化学腐蚀
D.三氯化氮分子是极性分子
7.设NA表示阿伏加得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1mol NH3所含有的原子数为NA
B.22.4L氧气所含的原子数为2NA
C.48g O3所含的氧原子数为3NA
D.1 L 0.1mol/L NaCl溶液中所含的Na+为NA
8.有关下列表述
①16O2与18O2互为同位素
②C2H4与C6H12互为同系物
③淀粉与纤维素互为同分异构体
④白磷与红磷是同素异形体,它们之间的转化是物理变化
⑤碳与硅是同主族元素,故CO2与SiO2结构相似,性质相似
⑥PCl3和BCl3分子中所有原子的最外层都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
A.都不正确 B.只有①③⑤正确
C.只有②④⑤正确 D.只有①②⑥正确
9.下列数据有些明显不符合事实。其中不可信的是( )
A.H—Cl的键能为432 kJ/mol,H—F的键能明显高于432 kJ/mol
B.0.1 mol/L氨水中NH3·H2O部分电离,一定温度下该氨水的电离度为55%
C.某Ca(OH)2溶液的浓度为0.5 mol/L
D.十六烷的裂化产物中不饱和烃的分子数超过50%
10.下列有关元素化合物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碱金属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都是1,次外层电子数都是8
B.将SO2通入滴有紫色石蕊试液的水中,溶液变成红色
C.白磷易溶于水,不能保存在水中
D.高性能通信材料光 导纤维的主要原料是单品硅
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3,3-二甲基-1-丁烯在一定条件下与氢气充分反应后得到3,3-二甲基丁烷。
B.工业生产中用乙醇与氢氧化钠作用生成乙醇钠,故乙醇可以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C.地球上最基本的能源是太阳能,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太阳能,被吸收的太阳能通过各种形式的化学反应转化为化学能,物质中的化学能又可以通过各种形式的化学反应转化为热能、光能或电能。
D.道尔顿、汤姆生、卢瑟福、波尔、阿伏伽德罗和门捷列夫等科学家对原子结构模型的建立均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12.某同学将一小块金属钠和一块铁片分别放在表面皿中,研究它们在空气中的稳定性。该学生采用的研究方法是: ①假说法 ②实验法 ③分类法 ④比较法
A.① ② B.① ③ C.② ④ D. ② ③
13.下列对一些事实的理论解释正确的是
选项
实验事实
理论解释
A.
N原子的第一电离能大于O原子
N原子2p能级半充满
B.
CO2为直线形分子
CO2分子中C=O之间的夹角
109°28′
C.
金刚石的熔点低于石墨
金刚石是分子晶体,石墨是原子晶体
D.
HF的沸点高于HCl
HF的相对分子质量小于HCl
14.A、B、C、D、E为五种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元素。B、C、D形成的氢化物所含电子数相等,B与D可形成BD2直线形分子; E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能电离出电子数相等的阴、阳离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第一电离能:BB.A2D2、B2A2、E2D2也为直线型的共价化合物
C.由B元素形成的单质一定是原子晶体
D.由A、D、E三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与A、B、D、E四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可以发生反应
15.已知中学化学中常见反应形式为:A+B=C+D+H2O,对于该反应叙述不正确的是
A.该反应可能是氧化还原反应       B.该反应可能是非氧化还原反应
C.C和D中至少有一种一定是盐类物质   D.A和B不一定是酸和碱

第II卷(非选择题)
二、填空题
16.无水AlCl3可用作有机合成的催化剂、食品膨松剂等。工业制备无水AlCl3的流程如下:
(1)已知:C(s)+O2(g)=CO(g) ; △H=-110.5kJ·mol-1 ①
2Fe(s)+O2(g)=Fe2O3(s) ;△H=-822.1kJ·mol-1 ②
请写出C还原Fe2O3生成CO的热化学方程式:

(2)氯化炉中通入O2的目的是 。
(3)氯化炉中Al2O3、C12和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4)氯化炉中导出的气体,通常用亚硫酸钠溶液来吸收,请写出用Na2SO3溶液处理尾气时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5)在升华器中加入铝粉的目的是 。
17.固体A的化学式为NH5,它的所有原子的最外层都符合相应的稀有气体原子电子层结构,该物质适当加热就分解成两种气体,试完成:
(1)固体A属于__________晶体,它的电子式为__________。
(2)A溶于水后溶液呈__________性(填“酸”“碱”或“中”),其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A与铜或铜的某些化合物在一定条件下可合成CuH,CuH是一种难溶物,它能在氯气中着火,还能与盐酸反应放出气体,请写出这两种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 。
18.金属镍及其化合物在合金材料以及催化剂等方面应用广泛。请回答下列问题:
(1)Ni原子的基态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NiO、FeO的晶体结构类型均与氯化钠的相同,Ni2+和Fe2+的离子半径分别为69 pm和78 pm,则熔点NiO ________ FeO(填“<”或“>”);
(3)金属镍与镧(La)形成的合金是一种良好的储氢材料,其晶胞结构示意图如左下图示。该合金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

(4)丁二酮肟常用于检验Ni2+:在稀氨水介质中,丁二酮肟与Ni2+反应可生成鲜红色沉淀,其结构如右上图所示。该结构中,氮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为_______________。氧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为_______________。
19.下表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其中编号代表对应的元素。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元素⑦的基态原子排布式 ,元素⑧位于 区。
⑤元素原子的价层电子的轨道表示式为 ,
(2)若元素①③⑤形成的某化合物显酸性,经测定这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6:16,该化合物对氢气的相对密度为23,则其中所有杂化原子的杂化方式分别为 和 。
(3)元素④和⑥的第一电离能大小顺序是 > (用元素符号表示)。请写出由④和⑤两种元素形成的与N3-互为等电子体的离子的化学式 ,其VSEPR构型为 。
(4)在测定①和⑥形成的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时,实验测得值一般高于理论值,其主要原因是 。
(5)④和⑧形成某种化合物的晶胞结构如右图所示(每个球均表示1个原子,其中④显-3价),则其化学式为 。
⑧的常见离子和④的最简单氢化物形成的配离子的名称为 ,
其水溶液颜色为 。
20.已知A、B、C、D、E、F六种元素的原子序数依次递增,都位于前四周期。A位于周期表的s区,其原子中电子层数和未成对电子数相同;B的基态原子中电子占据三种能量不同的原子轨道,且每种轨道中的电子总数相同;D原子的核外成对电子数是未成对电子数的3倍。E有“生物金属”之称,E4+离子和氩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相同。F处于周期表中第9列。
(1)B、C、D三种元素的氢化物的沸点高低顺序为 ,稳定性顺序为 。
(2)同时含有A、B、D三种元素的化合物M是此类物质中为数不多的气体,且分子中所有原子共平面,则M中σ键和π键个数比为 ,B原子的杂化类型为 ,M能和水以任意比混溶的原因是 。
(3)C的最高价含氧酸根的空间构型为 ,E的基态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式为
(4)“生物金属”E内部原子的堆积方式与铜相同,都是面心立方堆积方式,如图。则E晶胞中E的配位数为 ,若该晶胞的密度为a g/cm3,阿伏加德罗常数为NA,E原子的摩尔质量为M g/mol,则E原子的半径为 cm
(5)F可形成分子式均为F(NH3)5BrSO4的两种配合物,其中一种化学式为[F(NH3)5Br]SO4,往其溶液中加BaCl2溶液时,产生的现象是 ;往另一种配合物的溶液中加入BaCl2溶液时,无明显现象,若加入AgNO3溶液时,产生淡黄色沉淀,则第二种配合物的化学式为 。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