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下册音乐教案- 第四课 母鸡叫咯咯湘艺版

文档属性

名称 一年级下册音乐教案- 第四课 母鸡叫咯咯湘艺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477.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湘艺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22-04-22 10:58:2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母鸡叫咯咯》教学设计
1、 教材分析
《母鸡叫咯咯》湖南文艺出版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音乐实验教材第二册第四单元一首活泼有趣的德国民歌,2/4拍,由再现的两段体构成。是一首趣味性很浓,便于表演的儿童歌曲。
歌曲的节奏规整,旋律巧妙地运用了同音反复、小跳、重复和变化重复等手法模仿了母鸡下蛋时的啼叫声,形象、有趣。歌词译配也很有特点,生动地描绘出母鸡下蛋时“脖子伸伸、两翼扑扑”的高兴样子。歌曲只有六度,也只用了六个音,易记易唱,是一首深得学生喜爱的外国民歌。
2、 学情分析
一年级学生喜欢集体活动、求知欲旺盛、好奇心强、喜欢听故事等等,根据学生的性格爱好特点,本课围绕“童话故事”这个主题,通过聆听、分辨、模仿等教学手段让学生去体验感受音乐、表现歌曲,并通过师生合作、生生合作的体验实践,增强了学生对音乐世界的探索兴趣。
由于音乐的独特性决定了音乐课堂教学形式和方法的特殊性,要想获得高效的音乐课堂,体验式教学显然是有效的教学方法之一。基于这种理念,在教学过程中,我首先紧紧抓住音乐以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的主线,调动学生一切能调动的感官(包括耳朵、眼睛、身体等)来感受音乐。从而在整个音乐教学环节里,使学生始终沉浸在富有童趣的音乐情境和音乐幻想之中,润物无声地加强了学生对速度、力度、节奏、情绪等音乐要素的理解,同时,使“热爱大自然,保护小动物”的意识深入到孩子们的心田。
3、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听、唱、编创等形式感受歌曲《母鸡叫咯咯》的形象,从而进行相关的德育渗透和思想教育。
2.过程与方法:通过不同形式的音乐活动,体验速度、力度等音乐要素,增强音乐兴趣,提高对音乐的探索欲和理解能力。
3.知识与技能:用欢快、活泼的声音演唱歌曲《母鸡叫咯咯》。
四、教学重难点
1.重点:学会用欢快活泼的声音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2.难点:能大胆自信地自编动作演唱歌曲,表现出喜悦的情绪。
五、教学准备
童话故事背景海报、“母鸡和小鸡”、“红绿灯”、钢琴、响板等。
六、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组织教学 1.师:大家好,非常高兴又与同学们一起上音乐课,今天老师还有一个特殊的身份,那就是农场的主人,欢迎大家来到我们的农场。(打开农场图片,教师边唱边跳) 学生观看,感受 制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引发学生兴趣。
2.创设情境,激趣导入。师:小朋友们喜欢老师的农场吗?那就和我一起去逛逛吧(教师带领律动) 学生跟着老师一起律动,舒展身体 创设情境的导入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使他们产生兴趣,积极参与并能产生相关联想。
3. 师:哎,要管理好一个农场可真不容易,还好,我有一个魔法盒,里面有两个音符宝宝,3、5,只要我用这两个音符宝宝做一个咒语,小动物们都会听我的,你们信吗?(贴在黑板带领学生模唱) 学生体会模唱3、5的音准 感受基础音准,为后面演唱做铺垫
4.咒语我们学会了,你们看那里有一群羊,我用咒语让他们集合(师唱:33 33 35 5)PPT进行变化 学生感受 给学生以神秘感,使学生精力集中,向往探索其中的奥秘,积极参与课堂活动
教学环节 5.师:鸭宝宝和鸭妈妈走散了,伤心的哭了起来,别着急,我们来帮帮他们 集体演唱33 33 35 5咒语 让同学们集体参与其中,感受神奇的魔力
6.咦?鸡妈妈跑哪里去了?让我给她打个电话(教师表演通话中,得知鸡妈妈留给我们一首歌,让我们猜猜她去了哪里) 初次体验歌曲。 聆听歌曲,从中找到答案
二、新歌教学 7.介绍歌曲背景8. 我们农场的母鸡都喜欢唱歌,我们听听她们都唱些什么:1)x x x | x x x |咯 咯 咯 咯 咯 咯2)x x x x | x x x |咯 咯 咯 咯 咯 咯 咯3)x x x x | x — |咯 咯 咯 咯 咯9.反复开展听觉活动, 感悟歌曲内容。歌曲的主角是谁?母鸡在做什么重要的事情?你怎么发现的?一共几次“叫咯咯”?你们能不能把五个叫咯咯唱出来呢?(3) 母鸡下蛋“叫咯咯”是为什么呢?母鸡下蛋的心情是怎样的呢? 学生模唱节奏学生带着任务性的问题去聆听歌曲,发现答案,回答问题。 使学生熟悉歌曲节奏首先,带着任务性的歌曲聆听,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主动聆听歌曲的好习惯,而且能有效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真正学会倾听。
(4) 母鸡妈妈下了蛋,要向我们报喜,我们来看看它是怎么跟我们报喜的,(出示中间部分的歌谱)10.跟随钢琴,学唱歌曲。师示范演唱;师生合作学唱;中速全曲跟唱;11.响板帮忙,学习歌词。师随响板示范朗读歌词。猜猜“小帮手“是谁?生随响板,自主学习歌词。检查字音,巩固歌词学。 学习中间部分的演唱学生跟随钢琴、音乐伴奏,循序渐进学习歌曲。认识响板,并跟随老师按节奏朗读歌词。 学唱歌曲中间部分,体会每一部分的特点听赏教学是低年级音乐课中一个比较重要的教学内容,通过慢速、逐句地聆听、模仿演唱,让学生的印象更深刻,学习更高效。首先,低年级的识字、朗读能力限制着其学习歌曲的效率,因此从歌词学习下手,有利于学习歌曲完整性的保证。其次结合乐器,不仅锻炼学生的音乐实践能力,更能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12.突破难点,完成演唱。哪一句最能表现母鸡下蛋时的动作和神情?为歌曲配上动作和表情,演唱歌曲。 学生通过模仿、感受从而主动创编动作。 通过动作创编,不仅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更能从动作中记忆歌词,巩固本节课的教学难点。
13.歌曲游戏,巩固歌曲。 歌曲“红绿灯”:红灯亮,停下来!绿灯亮,动起来! 学生积极参与到歌曲游戏中去。 “红绿灯”是学生熟悉的游戏形式,通过游戏和学习的有机结合,从而让学生更主动、更投入、更高效地巩固歌曲学习。
14.处理歌曲,理解“强弱”。(1)理解歌曲中的“强”和“弱”;(2)带着“强弱”之分,演唱歌曲。 学生根据老师的描述,理解歌曲中的强弱之分。 通过形象生动地描绘母鸡下蛋时和下蛋后的情景,巧妙地把音乐知识自然地融入到演唱中去,润物无声地提升学生对音乐知识的认知。
三、拓展创造 1.创编歌词快乐的主角不止一个,除了母鸡,你们还能为哪些小动物们创编歌曲呢? 学生唱自己创编的歌曲。 新课程教学特别强调学生的自主能动性,所以一定要激发他们的创作热情,鼓励他们积极主动、自信地参与到活动当中来,这样,学生在轻松、愉快的课堂中学习音乐、享受音乐,体验到创编的乐趣,使学生的音乐创造实践能力得以提升。这也是体现自主创造性教学的重要一环。
四、情感升华 动物的存在,让我们的生活变得丰富多彩;动物的存在,更让我们的人生从此不再寂寞!同学们,其实爱就在心中,就在行动中!从今天开始,让我们热爱大自然,保护小动物吧! 学生聆听并思考。 回归本课思想主题,注重渗透德育。
五、小结下课 跟着音乐边唱边离开教室请同学们唱着喜爱的动物歌词,有序地离开教室,结束我们今天快乐的音乐课。 学生唱着自己编的歌词有序地离开教室。 歌曲进行延伸后回归,检测本节课教学目标的完成情况。
七、板书设计
PAGE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