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届新高考生物 预测卷 福建专版(Word版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2022届新高考生物 预测卷 福建专版(Word版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88.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2-04-22 10:25:1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2届新高考生物 预测卷 福建专版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其中,1-12小题,每题2分,13-16小题,每题4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关于元素和无机盐与人体健康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细胞中的微量元素因含量极少而不如大量元素重要
B.缺乏P时,细胞中磷脂、核酸、ATP等的合成就会受影响
C.细胞外液渗透压的90%以上来自Ca2+,血液中Ca2+太低会抽搐
D.甲状腺激素含I、血红蛋白含Fe说明无机盐在细胞内主要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
2.我校橙子辅导生物兴趣小组研究发现协助物质进出细胞的转运蛋白包括载体蛋白和通道蛋白,且载体蛋白协助物质进出细胞时可能消耗能量,也可能不消耗能量,而通道蛋白协助物质进出细胞时不消耗能量。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无转运蛋白参与的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都是自由扩散
B.水分子可以通过通道蛋白的协助顺浓度梯度进入细胞
C.在主动运输中协助物质进出细胞的蛋白质是载体蛋白
D.物质依靠通道蛋白进出细胞的方式属于被动运输
3.在细胞的生命历程中,会出现分裂分化、衰老凋亡等现象。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细胞凋亡过程中没有新蛋白质的合成
B.代谢产生的自由基会攻击细胞膜上的磷脂分子,引发雪崩式的反应,对细胞膜损伤较大
C.单倍体生物有丝分裂后期的细胞中不可能存在4个染色体组
D.细胞分化过程中因遗传信息改变而产生多种多样的细胞
4.某种雌雄同株植物(2n=28)的花色受一组复等位基因A+、A、a控制(A+对A和a为显性,A对a为显性),其中基因A+控制红色素的形成、基因A控制蓝色素的形成、基因a控制黄色素的形成,含有相应色素就开相应颜色的花。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该植物群体中与花色有关的基因型有5种
B.基因A+、A、a在遗传过程中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C.红花植株与蓝花植株杂交,后代可能出现三种花色的植株
D.若亲本均为杂合子,则杂交后代性状分离比为3:1
5.枯草杆菌有噬菌体M敏感型菌株(S型)和噬菌体M不敏感型菌株(R型)两种类型,噬菌体M能特异性地侵染S型菌。实验小组用三组培养基分别培养S型菌株、R型菌株和混合培养S型+R型菌株,一段时间后,向三组培养基中接入噬菌体M,枯草杆菌的相对含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S型菌能为噬菌体M的增殖提供模板、原料和相关的酶
B.混合培养后,R型菌能使S型菌转化为R型菌
C.混合培养过程中,S型菌诱导R型菌发生了定向突变
D.S型枯草杆菌细胞膜上含有能被噬菌体M识别的受体
6.阿司匹林是常见感冒药,具有解热镇痛作用。大剂量长期服用阿司匹林容易导致胃液酸性增强,并引起肝损伤使血浆中转氨酶增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阿司匹林可能通过作用于下丘脑的痛觉中枢而达到镇痛效用
B.内环境中缓冲对的调节能缓解胃液酸性增强产生的不适
C.健康成年人体内转氨酶只分布于细胞内液
D.转氨酶进入血浆会使血浆渗透压升高导致组织液减少
7.随着接种新冠病毒疫苗时间的推移,受种者的中和抗体水平下降,保护效果有所减弱。广东疾控专家声明:新冠疫苗加强免疫不是“可选项”,而是“必选项”,符合接种条件的人群,都要尽早前往新冠疫苗接种门诊打加强针。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发热患者接种加强针可降低其感染该病毒的风险
B.新冠病毒的核糖体合成的多肽需经加工才有活性
C.中和抗体能与新冠病毒特异性结合并将其彻底清除
D.未接种疫苗的个体应尽量减少去环境密闭的场所
8.《黄帝内经》中“人与天地相参也,与日月相应也”阐述了生物体的生物节律现象,生物体内调节生物节律的机制称为生物钟。褪黑素俗称脑白金,其分泌有昼夜节律,晚上分泌的多,白天分泌的少,具有调整睡眠的作用。下图所示为光周期信号通过“视网膜→松果体”途径对生物钟的调控,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动物体调节睡眠生物钟的中枢是下丘脑视交叉上核
B.长期熬夜会因褪黑素的分泌减少而扰乱自身生物钟
C.机体褪黑素分泌调节的过程体现了分级调节的特点
D.褪黑素和甲状腺激素对下丘脑的调节机制相类似
9.图1呈现的是神经元间形成的突触,图2表示分别刺激神经元1、2+1(先刺激神经元2再刺激神经元1)、神经元3时,在N点测定神经元4的电位变化,其中阈值指的是引起动作电位产生的最小电位值。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图1中由神经元1~4构成的突触有4个
B.刺激神经元2不会引起神经递质的释放
C.刺激神经元3时,神经元4会有离子进出细胞
D.连续快速刺激神经元3会引起神经元4产生动作电位
10.种群增长率是指单位时间内新增加的个体数占种群个体总数的比率,可表示为[(Nt+1-Nt)]/Nt×100%。调查某种群一段时间内某些特征的变化,得到如图A、B两条曲线,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
A.若曲线A表示呈“S”形增长的种群的增长率,则X不能等于零
B.若曲线B表示种群增长率,且X=1,则Nt+1/Nt=2
C.若曲线A、B分别表示迁入率、迁出率,则6年内种群数量不断下降
D.若曲线A、B分别表示出生率、死亡率,则6年内种群的年龄结构为稳定型
11.酒精是生物学实验中常用的试剂。下列有关酒精及其作用匹配不合理的是( )
实验名称 试剂 试剂用途
A 脂肪的鉴定 50%的酒精 洗去材料表面浮色
B 光合色素的提取 无水乙醇 溶解并分离色素
C 低温诱导染色体数目加倍 95%的酒精 洗去卡诺氏固定液
D 土壤中小动物的物种丰富度的调查 70%的酒精 杀死并固定小动物
A.A B.B C.C D.D
12.中国自主研发的“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在印度洋发现了27处富含硫化物的高温热液活动区,此处没有阳光,生活着海葵、蠕虫、硫细菌(化能自养生物)、嗜热古细菌等生物。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硫细菌和嗜热古细菌是该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
B.输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生产者固定的化学能
C.该区域生物体内的DNA中(G+C)/(A+T)的比值一般较小
D.研究该区域生物耐高温的特点,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
13.“有氧运动”是一种运动时间不低于30分钟的低强度高“韵律性”运动,生理上是指人体吸入的氧气与需求相等的平衡状态。下图表示人体运动强度与血液中乳酸含量和氧气消耗速率的关系,下列相关分析错误的是( )
A.进行有氧运动时,细胞内葡萄糖氧化分解释放的能量少数储存在ATP中
B.在运动强度为b时,肌细胞CO2的产生量明显大于O2的消耗量
C.在运动强度为c时,血浆中积累的部分乳酸能被缓冲物质所中和
D.随着人体运动强度的增大,细胞的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都会增强
14.β地中海贫血是由β珠蛋白基因部分序列缺失引起的遗传性溶血性贫血症,人群中的发病率为81/10000。一对正常夫妇生育了正常的儿子和患β地中海贫血的女儿,现在妻子再次怀孕,需进行产前诊断。提取家系中不同个体的DNA,用限制酶PstI酶切DNA后进行β基因探针杂交,电泳结果如下图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β珠蛋白基因部分缺失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会导致染色体上基因的数目变少
B.该病属于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男性发病率等于该致病基因的基因频率
C.胎儿表现型正常,但含有该致病基因,其致病基因来自Ⅰ2
D.Ⅱ4与人群中某正常女性婚配,子代出现患病男孩的概率为9/436
15.SV40病毒的T抗原基因可以编码两种蛋白质:T抗原和t抗原,T抗原基因合成两种蛋白质的过程如图所示。已知外显子是最终出现在成熟mRNA中的对应基因序列;外显子之间的基因结构是内含子。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T抗原基因转录时,内含子与外显子均可作为转录的模板
B.T抗原合成的模板由外显子1和2对应的RNA直接连接所得
C.基因中的内含子转录区段在成熟mRNA中均无对应序列
D.成熟mRNA1序列的中段可能存在终止密码子
16.为研究赤霉素(GA3)和生长素(IAA)对植物生长的影响,切取菟丝子茎顶端2.5cm长的部分(茎芽)置于培养液中无菌培养。实验分为A、B、C三组,分别培养至第1、8、15天,每组再用相同且适宜浓度的外源激素处理30天,测量茎芽长度,结果见图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图1中试管用滤膜封口是为了在不影响空气通过的情况下,起到防止污染的作用
B.图2中A、B、C三组的实验结果表明离体时间长的茎芽对外源激素的敏感性降低
C.图2显示,GA3和IAA对离体茎芽的伸长生长都表现出促进的作用,GA3的这种作用更显著
D.当培养液中加入药物完全抑制DNA复制后,GA3诱导的茎芽生长被抑制了54%,说明GA3影响茎芽生长的方式是促进细胞分裂而不是细胞伸长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60分。
17.(12分)卡尔文以小球藻为实验材料,采用同位素标记的方法,发现了光合作用的暗反应过程。某研究小组借鉴卡尔文的实验研究,进行了以下不同的实验,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研究小组验证卡尔文的实验研究,发现光照30秒,14C出现在三碳化合物、五碳化合物、六碳化合物等20余种化合物中,而当把光照时间缩短为5秒时,14C主要出现在一种三磷酸甘油酸(C3)中,这说明_____。
(2)研究小组用高速离心法破坏小球藻的叶绿体膜后,类囊体薄膜和基质都释放出来。然后再用离心法去掉类囊体薄膜。黑暗条件下,在去掉类囊体薄膜的基质中加入ATP、NADPH和CO2,结果在这种基质中检出含14C的光合产物。在基质中加入ATP、NADPH等物质主要用于暗反应中_________,如果不加入上述物质而只给予光照,能否检测出含14C的五碳化合物和六碳化合物等物质?______(填“能”或“不能”)。原因是_____。
(3)研究小组将小球藻放在加有适宜培养液的大试管中,以人工白炽灯作为光源,先将试管与白炽灯离开一段距离,然后每隔一段时间移动改变白炽灯与大试管的距离,测定在不同距离下小球藻释放气泡的速率(其他环境条件适宜且保持不变),结果如下图所示。
本实验探究的问题是_____。除外界因素外,限制c点光合速率的因素可能是__________(写出两点即可)。与b点相比,尽管a点也有光照,但并没有气泡的释放,原因是______。
18.(10分)下图是病原体侵入人体后机体发生的免疫过程。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所示的是 免疫过程。图中d是 细胞,若该抗原为HIV,侵入人体后攻击的主要对象是 细胞(填图中序号),该细胞成熟于 。
(2)如果人的T细胞浓度降至极低的水平时,人体三道防线中的第 道防线几乎丧失,此时通常会罹患多器官的恶性肿瘤,这一结果体现了免疫系统具有的 功能。T细胞发生免疫效应时,它产生的 可刺激B细胞增殖分化。
(3)健康人血糖升高时,葡萄糖会与胰岛B细胞膜表面的受体结合,使胰岛素分泌增加。当胰岛素释放后通过 运输与靶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才能发挥作用。
(4)某患者血糖浓度偏高,可能是体内产生的抗体1或抗体2所导致,如图所示。
若要通过前后对照实验判断患者的血糖浓度异常是由抗体1还是抗体2引起的,可设计
如下实验:
实验思路: ;
预期结果及结论:若血糖浓度降低,则是由抗体1引起的;若血糖浓度不降低,则是由
抗体2引起的。
19.(12分)油菜是我国重要的油料作物,油菜株高适当的降低对抗倒伏及机械化收割均有重要意义。某研究小组利用纯种高秆甘蓝型油菜Z,通过诱变培育出一个纯种半矮秆突变体S。为了阐明半矮秆突变体S是由几对基因控制、显隐性等遗传机制,研究人员进行了相关试验,如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F2表现型及数据分析,油菜半矮秆突变体S的遗传机制是____________,杂交组合①的F1产生各种类型的配子比例相等,自交时雌雄配子有____________种结合方式,且每种结合方式机率相等。F1产生各种类型配子比例相等的细胞遗传学基础是____________。
(2)将杂交组合①的F2所有高杆植株自交,分别统计单株自交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分为三种类型,全为高秆的记为F3-Ⅰ,高秆与半矮秆比例和杂交组合①、②的F2基本一致的记为F3-Ⅱ,高秆与半矮秆比例和杂交组合③的F2基本一致的记为F3-Ⅲ。产生F3-Ⅰ,F3-Ⅱ、F3-Ⅲ的高秆植株数量比为_______________。产生F3-Ⅲ的高秆植株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__(用A、a;B、b;C、c……表示基因)。用产生F3-Ⅲ的高秆植株进行相互杂交试验,能否验证自由组合定律?__________________。
20.(14分)“退耕还林、还草、还湖”是实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重要生态工程之一。下表是某地退耕还林后的植被变化,请据表回答:
演替时间(年) 优势物种 主要物种
5 荻 草本:荻、艾蒿、黄背草、苔草等
10 牡荆 灌木:牡荆、杠柳、酸枣等
20 刺槐 乔木:刺槐、黄连木、构树等
(1)发生在退耕地上的演替为_____,其演替速度快的原因是_____。
(2)随着演替的进行,退耕地上的植被演替先后经了_____等阶段,它们在垂直方向上具有明显的分层现象,形成了群落的垂直结构,这种结构显著提高了_____。
(3)在确定群落的优势物种时,需要调查物种的种群密度。调查双子物植物种群密度的常用方法是_____。为减小调查误差,应注意_____。
(4)“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为实现这一目标,自2003年起各级政府大力推广“退耕还林,退牧还草,退田还湖”,这些措施对环境的影响_____。(至少答二点)
21.(12分)凝乳酶在干酪加工中作为重要的凝结剂广泛使用,但市面销售的动物凝乳酶在特异性、凝结活性、蛋白分解活性、热稳定性等方面都较差,会引起食品加工的产量降低和成熟过程中出现不良风味。科研人员对动物凝乳酶中位点244~246处的氨基酸进行改造,获得了符合生产要求的凝乳酶。请分析回答问题:
(1)对凝乳酶位点244~246处的氨基酸进行改造是通过_____工程来实现的,但最终还通过_____,来改造现有蛋白质,以满足人类生产生活的需求。
(2)请写出科研人员对凝乳酶进行改造的基本思路:_____。
(3)为快速大量得到改造后的凝乳酶,研究人员运用基因工程技术,将编码该酶的基因转移到了酵母菌细胞中。如图表示凝乳酶基因和质粒载体上相应酶及切割位点。
①构建基因表达载体过程中选用的限制酶最好是_____,理由是_____。
②利用酵母菌生产的动物凝乳酶和利用细菌生产的动物凝乳酶在空间结构上有较大差异,原因是_____。
③为筛选出导入重组质粒的酵母菌,需要先将酵母菌接种到含有_____的培养基中,以淘汰_____的酵母菌,检查目的基因是否成功表达的方法是_____,若出现_____,表明目的基因表达成功。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B
解析:细胞中微量元素的含量虽然少,但与大量元素一样重要,A错误;细胞中磷脂、核酸、ATP等化合物中都含有磷,缺乏P时它们的合成会受影响,B正确;细胞外液渗透压的90%以上来自Na+和Cl-,C错误;无机盐主要以离子的形式存在,少数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D错误。
2.答案:A
解析:无转运蛋白参与的还可能是胞吞和胞吐,A错误;水分子可以通过通道蛋白的协助顺浓度梯度进入细胞,B正确;主动运输中协助物质进出细胞的蛋白质是载体蛋白,C正确;物质依靠通道蛋白进出细胞的方式属于协助扩散,属于被动运输,D正确。
3.答案:B
解析:细胞凋亡是由基因决定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是一种程序性死亡,是生物体正常的生命历程,细胞凋亡过程中仍存在基因表达,合成新的蛋白质,以完成凋亡过程,A错误;当自由基攻击细胞膜上的磷脂时,引发雪崩式的反应,对生物膜损伤比较大,B正确;四倍体生物形成的单倍体含有2个染色体组,其单倍体细胞有丝分裂后期的细胞中可能存在4个染色体组,C错误;细胞分化的实质是基因在时间和空间上的程序性表达,细胞分化过程中遗传信息没有改变,D错误。
4.答案:C
解析:该雌雄同株植物群体中与花色有关的基因型有3种纯合的,3种杂合的,共有6种,A错误;基因A+、A、a是一组复等位基因,在遗传过程中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B错误;基因型为Aa的红花植株与基因型为Aa的蓝花植物砍交,后代有红花(A+A,A+a),蓝花(Aa)和黄花(aa)三种花色,C正确;若亲本基因型为A+A×A+a,则后代的性状分离比为3:1,若亲本基因型为A+A×Aa,则后代的性状分离比为1:1,若亲本基因型为A+a×Aa,则后代性状分离比为2:1:1,D错误。
5.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细菌转化实验和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S型菌能为噬菌体M的增殖提供原料和相关的酶等,模板是噬菌体M自身的DNA,A错误;分析实验结果可知,混合培养后,S型菌能使R型菌转化为S型菌,B错误;混合培养过程中,S型菌的DNA进入R型菌细胞中,并整合到R型菌的DNA上,这属于基因重组,C错误;由题干信息可知,噬菌体M能特异性地侵染S型菌,故S型枯草杆菌细胞膜上含有能被噬菌体M识别的受体,D正确。
6.答案:D
解析:阿司匹林可能通过作用于大脑皮层的痛觉中枢而达到镇痛效用,A错误;胃液不属于内环境,B错误;正常情况下,转氨酶主要分布在各种组织细胞内,以心脏和肝脏活性最高,在血浆中含量很低,C错误;转氨酶进入血浆会使血浆渗透压升高,组织液进入血浆增多,导致组织液减少,D正确。
7.答案:D
解析:发热患者不宜接种加强针,A错误;新冠病毒无核糖体,B错误;中和抗体能与新冠病毒结合形成抗原—抗体复合物,最后由吞噬细胞吞噬消化,C错误;未接种疫苗的个体属于易感人群,有感染新冠病毒的风险,应尽量减少去人群拥挤或环境密闭的地方,D正确。
8.答案:C
解析:由图可知,褪黑素的分泌是反射活动产生的结果,此反射弧的组成为:视网膜为感受器、传入神经、下丘脑视交叉上核为神经中枢、传出神经、传出神经末梢及其支配的松果体为效应器,故动物体调节睡眠生物钟的中枢是下丘脑视交叉上核,A正确;长期熬夜会抑制褪黑素的分泌,夜间褪黑素分泌少,白天分泌多,进而影响睡眠,扰乱生物钟,B正确;分级调节是一种分层控制的方式,常见的调控为下丘脑→垂体→内分泌腺,图中过程未体现分级调节,C错误;由图可知,褪黑素含量增多时,其抑制下丘脑向松果体传递兴奋,即存在负反馈调节,这与甲状腺激素对下丘脑的调节机制类似,D正确。
9.答案:C
解析:图1中由神经元1~神经元4构成的突触有3个,A错误;刺激神经元2会引起抑制性神经递质的释放,B错误;结合图示可知,刺激神经元3不会引起动作电位,但细胞仍会有离子进出细胞,C正确;连续快速刺激神经元3也不一定会引起神经元4产生动作电位,D错误。
10.答案:B
解析:若曲线A表示的是“S”型曲线的增长率,则X可能等于0,此时种群数量维持相对稳定的状态,A错误;若曲线A表示某种群增长率,且X=1,则该种群第二年末的数量是第一年末的2倍,B正确;C、若曲线A、B分别表示迁入率、迁出率,则6年内迁入率等于迁出率,不知道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关系,无法判断种群数量上升还是下降,C错误;若曲线B是出生率,曲线A为死亡率,由图曲线可以看出,交点对应的年龄组成类型应是衰退型,D错误。
11.答案:B
解析:脂肪鉴定实验中,在苏丹Ⅲ染液染色之后,需要用50%的酒精洗去浮色,A正确;光合色素不溶于水,能溶于有机溶剂,因此光合色素的提取可用无水乙醇,但分离色素不用无水乙醇,应该用层析液,B错误;低温诱导染色体数目加倍实验中,用卡诺氏固定液固定后需要用95%的酒精冲洗,C正确;土壤中小动物的物种丰富度的调查,用70%的酒精杀死并固定小动物,同时还具有一定的消毒的作用,D正确。
12.答案:B
解析:硫细菌能进行化能合成作用,属于生产者,A错误;该生态系统没有阳光,生产者是化能合成型生物,因此输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生产者固定的化学能,B正确;由于C-G之间有3个氢键,而A-T之间有2个氢键,则C-G含量越高,DNA分子热稳定性越高,由于该区域生物能耐高温,因此它们体内的DNA中(G+C)/(A+T)的比值一般较大,C错误;研究该区域生物耐高温的特点,体现生物多样性在科研方面的应用,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D错误。
13.答案:B
解析:有氧运动时,细胞内葡萄糖氧化分解释放的能量大部分以热能形式散失,还有少部分储存在ATP中,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A正确;有氧呼吸吸收二氧化碳的量与释放氧气的量相等,人体细胞无氧呼吸既不吸收氧气,也不释放二氧化碳,因此运动强度等于b时,肌细胞CO2的产生量始终等于O2的消耗量,B错误;c组中乳酸含量高于血液中乳酸含量的正常值,因此当运动强度为c时,血浆中积累的部分乳酸能被缓冲物质所中和变成乳酸钠和碳酸,碳酸可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二氧化碳通过呼吸系统排出体外,乳酸钠与大部分水通过泌尿系统排出体外,C正确;随着人体运动强度的增大,细胞需要消耗的能量越多,氧气消耗速率增加,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都会增强,D正确。
14.答案:D
解析:β珠蛋白基因部分序列缺失(即基因内部碱基数量减少)属于基因突变,染色体上基因的数目不变,A错误;由遗传系谱图可知,该致病基因为隐性基因,由Ⅱ3患病,但Ⅰ1正常,可确定该病遗传方式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男性发病率等于该隐性致病基因频率的平方,B错误;Ⅱ3为患者,其基因型为aa,故3.7kb对应的基因为a,4.4kb对应的基因为A,由电泳结果可判断,胎儿为杂合子(Aa),双亲的基因型都为Aa,因此胎儿致病基因可能来自Ⅰ2或Ⅰ1,C错误;由电泳结果可知,Ⅱ4的基因型为Aa,人群中的发病率为81/10000,说明a的基因频率为9/100,故AA︰Aa=91︰18,人群中某正常女性的基因型可能为AA或Aa,Aa的概率=Aa/(AA+Aa)=18/109,子代出现患病男孩的概率为18/109×1/4×1/2=9/436,D正确。
15.答案:C
解析:由图可知,T抗原基因转录时,内含子与外显子均可作为转录的模板,形成初始转录产物mRNA,A正确;T抗原是由成熟mRNA2翻译形成的,而成熟mRNA2是由外显子1和2转录形成的RNA直接连接而成的,故T抗原合成的模板由外显子1和2对应的RNA直接连接所得,B正确;t抗原是由成熟mRNA1翻译形成的,而成熟mRNA1是由外显子1、外显子2以及两者之间内含子转录形成的RNA直接连接而成的,C错误;成熟mRNA1的碱基序列比成熟mRNA2的长,但成熟mRNA1翻译形成的t抗原的氨基酸序列比T抗原的短,原因可能是在成熟mRNA1序列的中段存在终止密码子,D正确。
16.答案:D
解析:根据分析可知,图1中试管用滤膜封口是为了在不影响空气通过的情况下,起到防止污染的作用,A正确;A组是无菌培养1天后用外源激素处理的结果,B组是无菌培养8天后用外源激素处理的结果,C组是无菌培养15天后用外源激素处理的结果,不含激素的组茎芽长度ABC组中没有差别,但随着离体时间延长,用不同激素处理的组茎芽的长度增加量逐渐减小,说明离体时间长的茎芽对外源激素的敏感性降低,B正确;根据上述分析可知,GA3和IAA对离体茎芽的伸长生长都表现出促进的作用,GA3的这种作用更显著,C正确;植物伸长生长可能是细胞数量和细胞长度增加的结果。当加入药物完全抑制DNA复制后,细胞分裂不能进行,GA3诱导的茎芽伸长生长只被抑制了54%,说明茎芽没有细胞分裂仍然进行生长,由此可以推出GA3通过促进细胞伸长和细胞分裂而影响茎芽生长,D错误。
17.(除标注外,每空2分,共12分)(1)CO2固定的第一个产物是C3,然后由C3转变成其他化合物
(2)C3的还原(1分) 不能(1分) 叶绿体基质中不含光合色素,光照条件下也不能产生ATP和还原氢,不能为暗反应提供能量和还原剂,因此检测不到含14C的五碳化合物和六碳化合物等物质
(3)光照强度对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 叶绿体中光合色素含量、酶的数量等 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全部用于了细胞呼吸
解析:(1)与光照30秒相比,光照时间缩短为5秒时,14C主要出现在一种三磷酸甘油酸(C3)中,说明光照时间较短时,CO2固定的第一个产物是C3,还未进行下一步C3的还原。(2)光合作用过程的学习,我们知道暗反应中C3的还原需要光反应阶段合成的ATP、NADPH,暗反应发生在叶绿体基质中,叶绿体基质中不含光台色素,光照条件下也不能产生ATP和还原氢,不能为暗反应提供能量和还原剂,则C3的还原无法进行,所以检测不到含14C的五碳化合物和六碳化合物等物质。(3)移动改变白炽灯与大试管的距离改变的是光照强度,所以探究的是光照强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由题意可知,环境条件适宜且保持不变。所以此影响因素只能考虑内因,即叶绿体中光台色素含量、酶的数量等。与b点相比,a点光照较弱,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全部用于了细胞呼吸。
18.(除标注外,每空1分,共10分)(1)体液 记忆 b 胸腺
(2)三 监控和清除 淋巴因子
(3)体液(或血液)
(4)先检测该患者餐后的血糖浓度作为对照,然后给其注射一定量的胰岛素,一定时
间后检测血糖浓度(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并与注射胰岛素前的血糖浓度进行比较。(2分)
解析:(1)体液免疫过程:抗原进入机体后,大多数抗原都要经过吞噬细胞的摄取和处理,经过处理的抗原,可将其内部隐蔽的抗原决定簇暴露出来。然后,吞噬细胞将抗原呈递给T细胞,刺激T细胞产生淋巴因子,淋巴因子刺激B细胞进一步增殖分化成浆细胞和记忆细胞。少数抗原可以直接刺激B细胞。B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进行增殖分化,形成浆细胞,有一小部分B细胞成为记忆细胞。当同一种抗原再次进入机体时,记忆细胞就会迅速增殖、分化,形成大量的浆细胞。浆细胞产生的抗体与相应的抗原特异性结合,形成沉淀或细胞集团,进而被吞噬细胞吞噬消化。所以,图1所示的是体液免疫过程。图中d是记忆细胞,若该抗原为HIV,侵入人体后攻击的主要对象是T细胞(图中的b细胞),该细胞成熟于胸腺。(2)细胞免疫过程是:抗原进入机体后,经过吞噬细胞的摄取和处理,吞噬细胞将抗原呈递给T细胞,T细胞增殖分化形成效应T细胞和记忆T细胞,T细胞合成释放淋巴因子,效应T细胞与被抗原入侵的靶细胞密切接触,发生特异性结合,通过与淋巴因子相互配合、协同使靶细胞裂解死亡,释放细胞内的抗原。所以,如果人的T细胞浓度降至极低的水平时,人体三道防线中的第三道防线几乎丧失,此时通常会罹患多器官的恶性肿瘤,这一结果体现了免疫系统具有的监控和清除功能。T细胞发生免疫效应时,它产生的淋巴因子可刺激B细胞增殖分化。(3)激素能够通过体液运输,作用于靶细胞或靶器官,故当胰岛素释放后通过体液(或血液)运输与靶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才能发挥作用。(4)由于抗体1是与胰岛B细胞表面的受体结合,降低了胰岛B细胞对葡萄糖的敏感性。抗体2是与靶细胞的受体结合,抢夺胰岛素与靶细胞结合的位点,因此实验思路:先检测患者餐后血糖浓度作为对照,然后给其注射一定量的胰岛素,一段时间后检测血糖浓度(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并与注射前的血糖浓度进行比较。预期结果:若血糖浓度降低,则是抗体1引起的;若血糖浓度不降低,则是抗体2引起的。
19.(除标注外,每空2分,共12分)(1)由两对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隐性基因控制 16 F1减数分裂产生配子时,位于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分离,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2)7︰4︰4 Aabb、aaBb 不能
解析:(1)分析杂交组合①②的结果可知,无论是正交还是反交,F2中高秆与半矮秆比例都接近15︰1,因此推断半矮秆突变体S的遗传机制是由两对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隐性基因控制;杂交组合①的F1为双杂合子,产生4种配子,比例为1︰1︰1︰1,自交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方式有4×4=16种;F1之所以产生4种比例相等的配子,是因为F1在通过减数分裂产生配子时,位于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分离,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2)F2所有高秆植株中,自交后代全为高秆的个体的基因型为AABB、AaBB、AABb、AAbb和aaBB,占所有高秆植株的7/15;自交后代高秆与半矮秆之比为15︰1的个体的基因型为AaBb,占所有高秆植株的4/15;自交后代高秆与半矮秆之比为3︰1的个体的基因型为Aabb和aaBb,也占所有高秆植株的4/15。因此产生F3-Ⅰ、F3-Ⅱ、F3-Ⅲ的高秆植株数量比为7︰4︰4。由于A/a和B/b无论在一对同源染色体上还是两对同源染色体上,产生F3-Ⅲ的植株均产生两种数量相等的雌雄配子,因此产生F3-Ⅲ的高秆植株进行相互杂交试验的结果都相同,因此无法用这个实验验证自由组合定律。
20.(除标注外,每空2分,共14分)(1)次生演替 保留有原有土壤条件,部分种子和繁殖体
(2)草本、灌木、乔木 光能等其它资源的利用
(3)样方法 随机取样、取平均值
(4)防止土地沙漠化、调节气候、防止洪水、增加降雨;防风固沙、增加生物多样性
解析:(1)退耕地上发生的演替属于次生演替,由于保留了土壤条件,可能还有生物的繁殖体,所以其演替速度比较快。(2)随着演替的进行,退耕地上的植被演替先后经历了草本、灌木、乔木三个阶段;群落在垂直方向上具有明显的分层现象属于群落的垂直结构,这种结构有利于群落利用光等环境资源。(3)调查植物种群密度的常用方法是样方法:调查时应该注意随机取样、取平均值,以减小调查误差。(4)“绿水青山”的生态功能有保持水土、防风固沙、涵养水源、调节气候等;“退耕还林、还草、还湖”工程的生态学意义是改善生态环境,提高生物多样性的价值和生态系统的生态、社会、经济效益等。
21.(除标注外,每空1分,共12分)(1)蛋白质 基因修饰或基因合成
(2)从预期的凝乳酶的功能出发→设计预期的蛋白质结构→推测应有的氨基酸序列→找到相对应的脱氧核苷酸序列
(3)①BamHⅠ和PstⅠ 在不破坏目的基因的基础上,双酶切割可使质粒和目的基因形成相同的黏性末端,防止错连(答案合理即可)(2分)
②酵母菌为真核生物,其细胞内的内质网和高尔基体能对合成的凝乳酶进行加工,细菌为原核生物,不能对合成的凝乳酶进行加工(2分)
③纳他霉素 未被转化和仅含目的基因 抗原-抗体杂交 杂交带
解析:(1)对凝乳酶位点244~246处的氨基酸进行改造是通过蛋白质工程来实现的;但最终还是通过基因修饰或基因合成,来改造现有蛋白质,以满足人类生产生活的需求。(2)科研人员对凝乳酶进行改造的基本思路是从预期的凝乳酶的功能出发→设计预期的蛋白质结构→推测应有的氨基酸序列→找到相对应的脱氧核苷酸序列。(3)①为防止酶切后的质粒和目的基因自身环化或目的基因反向连接,常使用双酶切割,根据题图可知,可以使用的限制酶为BamHⅠ和PstⅠ。②利用酵母菌生产的动物凝乳酶和利用细菌生产的动物凝乳酶在空间结构上有较大差异,原因是酵母菌为真核生物,具有内质网和高尔基体,能对蛋白质进行加工,而细菌没有内质网、高尔基体等结构。③由于重组质粒中只含有纳他霉素抗性基因,为筛选出导入重组质粒的酵母菌,需要先将酵母菌接种到含有纳他霉素的培养基中;其目的是淘汰未被转化和仅含目的基因的酵母菌;检查目的基因是否成功表达的方法是抗原~抗体杂交;若出现杂交带,表明目的基因成功表达。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