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名校联盟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扫描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福建省名校联盟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扫描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2-04-22 10:38:14

文档简介

2021一2022学年第二学期半期考
高二生物试卷参考答案
1.C2.D3.A4.C5.A6.C7.C8.C9.D10.B11.B12.A13.D14.C15.A16.A
17.(1)草原生物群落、森林生物群落(2分)
(2)物种少,群落结构简单,大多数生物具有耐早性(答案合理即可,3分)
(3)次生(1分)“再野化”是对人为干扰后的自然生态系统的重建过程,是在原生态系统被破坏后进行的,
保留有一定的起始条件(如土壤、植物的繁殖体等)(3分)
(4)人类活动往往使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方向和速度进行(2分)
18.(1)自然恢复草地(1分)自然恢复草地植物种类多,空间结构复杂,可为节肢动物提供更多的食物和栖息
空间(3分)
(2)原始合作.互利共生,种间竞争,捕食和寄生(3分)
(3)生态位(1分)协同进化(1分)不同生物充分利用资源(2分)
19.(1)桑树、浮游植物等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和人工投放的能量)(3分)单向流动、逐级递减(2分)
(2)整体、协调、循环、自生(2分)
(3)实现了能量的多级利用,提高了能量的利用率(2分)
(4)经济和社会的实际状况(2分)
20.(1)酵母菌(2分)关闭(2分)在无氧条件下,酵母菌细胞呼吸产生酒精和CO,而在有氧条件下,酵母菌
细胞呼吸不会产生酒精(3分)
(2)醋酸发酵(2分)好氧型原核(需氧异养型)(2分)
(3)采用平板划线法把它们接种到固体培养基上,经培养得到肉眼可见的菌落(2分)
(4)在氧气充足时,醋酸菌将乙醇变为乙醛,再将乙醛变为醋酸(2分)
21.(1)梯度稀释(2分)10-(2分)
(2)碳源、氨源、水和无机盐(2分)宿主(活)(2分)
(3)灭菌(2分)长期保存(或保存)(2分)
【高二生物·参考答案第1页(共1页)】
·22-03-373B·2021~2022学年第二学期半期考
4,大鸨是世界上最大的飞行鸟类之一,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研究者对辽宁盘锦自然保护区内的
8“稻田画”是美雨乡村建设的一项重要举措。“稻田画”的形成过程就是将绿色叶及紫色叶两
越冬大鸨进行调查分析,发现大鹅种群数量为345只,其中初次随亲鸟从繁殖地迁徙到越冬
个品种的水稻种植于水田中,牵线描出图样或字体轮廓,随着水稻生长,就会呈现出预先规划
高二生物试卷
地的幼鹅为45只。通过粪便分析发现,越冬大鸨以保护区内农田收割后遗留的玉米为主要
的图形或文字。下列对“稻田画”的分析,正确的是
食物。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稻田画”的群落中存在水平结构,不存在垂直结构
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
A迁入率和迁出率是影响该保护区大鸭种群密度的重要因素
B.不同品种水稻间作提高了能量的传递效率
注意事项:
B.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大鸨的根本措施
C“稻田画”给人带来一种艺术上的美感,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已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C,为保护大鹤的生存环境,保护区内应当禁止所有的人类生产活动
D.绿叶水稻和紫叶水稻属于不同的物种,二者会出现种间竞争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日的答案标号涂
D.越冬大鸨粪便中的能量不属于其同化量的一部分
9.甲、乙两地发生的群落演替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
5.根据某农田中引入鸭子后,鸭子与蝗虫种群数量的变化关系,某生物兴趣小组建立了如图所
A.甲地发生了初生演替,乙地发生了次生演替
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示的两个模型甲、乙。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B如果时间允许,甲、乙两地均会演替到森林阶段
C,甲、乙两地的生物种类是完全不同的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D,甲地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可能高于乙地生态系统的
4,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人教版选择性必修2、选择性必修3第1章。
10.下列有关无菌技术的叙述,错误是
A.无菌技术包括消毒和灭菌两个方面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其中,1~12小题,每题2分;13~16小题,每题4分,共40分。
D时间
B.经巴氏消毒法处理的食品可以在常温下长期保存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引入鸭子
C.煮沸消毒法中100℃煮沸5~6min可以杀死微生物的营养细胞和部分芽孢
1,某同学欲调查自家果园中某种鳞翅日若虫(昆虫的幼虫)的种群密度,可选用的合适的方法是
A鸭子是影响该农田中蝗虫种群数量变化的主要制约因素
D.将接种环直接在酒精灯火焰的燃烧层充分灼烧,可以迅速彻底地灭菌
A.逐个计数法
B.黑光灯诱捕法
B.图甲中a→b→c段,鸭子种群的年龄结构为稳定型
11.右图是某同学根据所学知识构建的某生态系统结构示意图,据图判断
C.样方法
D.标记重捕法
C引人鸭子后,该农田中蝗虫种群的K值为N
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2,美国白蛾,又名秋幕毛虫。常产卵于树叶背部且产卵量大,成虫具有趋光性和趋味性。美国
D.由图乙可看出二者种群数量呈现同步性变化的趋势
A,该图包含了生态系统的所有组成成分
白蛾主要以树木叶子为食,可对人侵地造成大规模的破坏,属于我国重大外来入侵物种。下
6.不同的群落有着不同的外貌和物种组成。下列关于陆地群落的叙述,错误的是
B.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只发生在b、c,d之间
表表示技术人员统计的国内某区域美国白蛾的数量情况,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在陆地群落中,森林生物群落的物种丰富度一般是最高的
C.人类活动可能会加快该生态系统中物质的循环
年份/年
199019911992199319941995
1996
B.某一区域的群落是什么类型,与该区域的水分、温度等环境因素息息相关
D.b、c、d之间可以进行双向的信息传递
种群密度/(只/公顷)2
1054
12213322823219545
C,不同群落在群落外貌和物种组成等方面是完全不相同的
12.某研究者对某湿地生态系统不同退化阶段的生物多样性进行了调查,结果见下表。下列叙
A据表格中数据分析,调查期内该区域的美国白蛾种群数量变化大致符合“J”型曲线模型
D.群落中不同生物的生态位不尽相同,使群落资源得到了最有效地利用
述错误的是
图甲、乙、丙、丁是生物与环境中常遇到的曲线图或模式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项目
典型湿地
季节性湿地中度退化湿地
严重退化湿地
特征
翌地特征
常年积水
季节性积水
无积水
完全干四,鼠害严重
B.美国白蛾大量增殖,主要原因之一是该区域缺乏美国白蛾的天敌
生物多样性指数
2.7
2.4
2.1
1.5
12
C.美国白蛾可能会使该区域的生物多样性降低
鸟类卡富度
25
D.1996年,该区域美国白蛾的种群数量达到了环境容纳量,其种群数量不再增加
A.因湿地退化,某种鸟类死亡率上升,导致该种鸟类丰富度降低
3.草原兔是赤狐的主要食物,下列曲线图最能够准确描述两者数量关系的是
B.严重退化湿地的生物多样性指数最低,鸟类丰富度也最低,食物网结构相对简单
C,湿地生态系统存在的负反馈调节是其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
A.若某种群的年龄结构如图甲所示,则未来一段时间内该种群数量可能会增加
D.湿地具有蓄水调洪、补充地下水等功能,这属于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
B.图乙所示种群数量呈“S”形增长,该种群数量达到K值后会在一定范围内变化
13.一般情况下,植物的开花时间与传粉动物的活跃期会相互重叠和匹配。全球气候变化可能
C.图丙中a和b两种生物的数量“此消彼长”,二者的种间关系为捕食
会对植物开花时间或传粉动物活跃期产生影响,导致两者在时间上的匹配发生改变,这是
D.图丁中动物群落结构的分层现象与植物的分层有关
种物候错配现象。物候错配会影响植物的传粉和结实,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高二生物第1页(共6页)】
,22-03-373B
【高二生物第2页(共6页)】
,22-03-373B
【高二生物第3页(共6页)】
·22-03-373B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