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美术下册12.亭子教学设计(浙美版)

文档属性

名称 四年级美术下册12.亭子教学设计(浙美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4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浙美版
科目 美术
更新时间 2022-04-24 15:53:3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12课 亭子 四年级美术下册教学设计(浙美版)
一、教材分析
亭子,或小巧玲珑,或古朴壮观,千姿百态,翼然卓立。它不仅以自身独特的建筑造型点缀在妩媚多姿的园林风光中,还给人们提供了一个观景的好地方。在亭子里,或倚栏凝视,或站立眺望,远近的景致尽收眼底,诚如元人诗云:“江山无限景,都取一一亭中。”在日常生活中,亭子也是学生最常见的园林建筑,也是学生身边很平常、很熟悉的景物。他们或在亭中嬉戏玩耍,或陪伴老人下棋聊天,早已感受到亭子带来的美与乐趣。画画亭子、了解亭子是学生很感兴趣的教学内容。
二、学情分析
四年级的学生对建筑已有一定的了解,对社会生活、自然景观都有一定的视觉积累, 对亭子也有一定的感悟和认识。课前可以布置任务,让学生去寻找身边的亭子,做好调查笔记,对亭子的初步印象可以在课前完成。亭子是看起来简单,真正表现好却比较难的题材。
教材在提供亭子图片及相关知识的同时,通过提问,让学生了解著名的亭子及特点,激发他们的表达欲望和学习兴趣。让学生观察、概括不同亭子的造型特点,明确创作要点,再参考同龄人的作业,最后顺利完成自己的亭子作品。
三、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各类亭子的造型特点和建筑特色,并认识中国著名的亭子。
2.能用写生的方法画出亭子,培养造型表现能力。
3.在画亭子的过程中培养对传统建筑、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用写生的方法画出亭子。
难点:以独特的审美视角去观悟亭子。
五、教学课时
1课时。
六、教学准备
1.教具:课件、范画等。
2.学具:课前参观家乡的亭子,准备绘画工具材料等。
七、教学过程
(一)观图交流,导入新课(预计用时5分钟)
1.师生活动:引导学生看图片互动交流,提问:从这张图片中你看到了什么?
学生一边欣赏一边思考:亭子由哪几部分组成?
2.学生活动:回答。
3.教师活动:“这是卢宅的还珠亭,你们知道它的故事吗?”
4.学生活动:“相传在元朝的时候,有一个商人在这个地方遗失了一袋珠宝, 恰巧被卢宅村里的位老人家捡到了,并将珠宝归还给了失主。失主为了感恩,在此建了这个亭子,并取名叫还珠亭。”
5.教师活动:
“那么在你们身边有没有这样的亭子呢?”
6.教师活动:亭子, 或小巧玲珑,或古朴美观,它不仅以自身独特的建筑魅力点缀着园林风光,还给人们提供了一个观景的好地方。让我们一起去感受亭子的魅力吧!
[设计意图]通过简单的观图活动,结合开放式的问题,和学生交流对平子的认识,促进心灵的沟通和感话,从而引入课题,让学生用语言来触动思维。进入李子的出界
(二)两观图片,感悟亭子的特点(预计用时10分钟)
1.师生活动:利用桌子上的写真图片,一同观察个亭子,找相同点。带领学生 起探讨,通过问题的互动,说说亭子的组成部分。
2.学生活动:小组讨论,探究出亭子由亭檐、亭柱、基座组成。
3.教师活动:展示中国的四大名亭,一同观察多个亭子,找不同点,启发学生去看图片找不同点。
4.学生活动:分成六个小组探究(两两组合对比醉翁亭一陶然亭、爱晚亭一湖心亭、醉翁亭一爱晚亭、湖心亭一陶然亭等),利用学习单(如下),对比欣赏,找出它们的独特之处。
例如:
湖心亭 醉翁亭
建筑造型上的特点
人文价值上的特点
独特之处
5.学生活动:继续创作。
(1)继续观察亭子,思考怎么处理细节。
(2)继续创作完成亭子。
[设计意图]先让学生观察同一个亭子,找到相同点;了解亭子的结构,再观察多个亭子,探究它们的不同之处。两次不同层面的观察,用自己的眼睛去发现亭子的美,悟出自己的独特感受。
(三)示范亭子(预计用时8分钟)
1.教师活动:请学生说说亭子轮廓的特征,示范亭子整体轮廓的画法。
2.学生活动:观察亭子,快速画出亭子的轮廓。
3.师生活动:带领学生欣赏亭子细节之美。教师:“画好 了轮廓是不是就完成了呢?还应该画什么?”
学生:欣赏亭子细节的美,说说美在哪里。
4.学生活动:上台给老师写生的亭子添上细节部分。
5.教师活动:讲解师生合作的作品,点拨学生的创作思路。
[设计意图]通过教师的二次示范,让学生参与互动示范,对亭子从整体到局部有充分的认识和感悟。问答加上互动的示范,能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学生已经在初步体验中掌握了亭子的外轮廓,为后面的细节创作提供了铺垫。
(四)学生创作(预计用时10分钟)
1.教师活动:通过引导让学生观察自己面前的享子,说说有什么特点。
2.学生活动:通过观察, 深入刻画亭子的局部,最后进行整体调整。
3.教师活动:巡回指导,引导学生在把握细节的同时,更要关注画面的整体表现。
[设计意图]通过整体一局部一 整体的思路,步步推进对心中亭子的表达,让心中的亭子慢慢地表现出来,同时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深入观察,让学生自由地感悟。
(五)展示评价(预计用时8分钟)
1.师生活动:教师和学生一起把作品展 示在KT板上,让学生一起来欣赏作品。
2.学生活动:说说自己的画,再说说同学的画(从线条的流畅性、亭子细节的刻画和整体的轮廓出发)。
3.教师活动:总结:“ 今天同学们的作品都不错。中国作为文明古国,除了亭子之外还有很多古老的建筑。老师期待你们用灵巧的双手去画出更多古老的建筑。”
菜单式教学建议
(一)导入环节
1.可以通过拍摄本地比较著名的亭子视频导入,让学生从生活场景、人文角度出发去了解亭子,对亭子的感受贴近生活,符合年龄特征。
2.通过折纸变魔术的手法变出亭子,让学生猜一猜。
3.也可通过沙画亭子的游戏方法导入。
4.用茶亭故事,和学生交流导入新课。
(二)实施环节
1.示范亭子整体轮廓时可播放微课,让学生更全面地看到教师的示范,如何用流畅的线条描绘亭子的整体轮廓。
2.在细节中教师可根据学生的情况让他们来添加处理,让学生成为学习主体。
(三)作业环节
1.学生在画亭子时可以先说说自己要画的亭子是怎么样的,有助于更好地观察亭子。
2.除了用线描的方法外,还可以让孩子用涂色的方法画画亭子。
学生作业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