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步认识轴对称图形
教学目标
1.结合实际生活,初步认识轴对称图形,建立空间观念。
2.通过观察、操作活动,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
3.感受物体或图形的对称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
认识轴对称图形的基本特征。
教学难点
判断简单的轴对称图形,并能找出对称轴。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主题图、脸谱拼图。
学生准备:空白纸1张。
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
1、复习旧知
师:什么是平移、旋转?例举生活中的平移旋转现象。如果生活中没有平移旋转现象,我们的生活将会变成什么样?
2.创设情境
师;拿出准备好的脸谱:大家仔细观察脸谱,发现了什么?
(脸谱上有:两条眉毛、两只眼睛、两只耳朵、一只鼻子两个鼻孔、一张嘴)。
师:再仔细观察这些器官的分布情况。
(发现这些东西都均匀地分布在鼻梁的两侧。)
师:对,这些器官都是以鼻梁为中线,对称地分布在鼻梁的两侧,这就是对称美。
3.揭示课题
教师提示:眼、耳、口、鼻、眉以鼻梁为轴左右对称、这种现象就是轴对称现象。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新的内容“轴对称”。
二教授新课
师:刚才我们通过对脸谱观察发现我们的五官是对称的,其实我们再认真地观察我们的身体还有什么地方是对称的。
学生交流讨论反馈信息(我们的手、脚是左右对称的)
师:说的非常对。
出示73页情境图,教学例1.
、出示蝴蝶图、提问:从蝴蝶身体的左右两边你看出了什么?这些器官对称吗?
生:蝴蝶身体左右两边的器官形状、大小、颜色都一样。它是对称的。
师:说的对,所以我们说蝴蝶图是对称的。
引导学生体验对称
师:我们把蝴蝶沿着它身体左右对折,折痕两边的图形一样大,能完全重合。这就是对称。
、呈现例1其他图片说一说这些图片是不是对称的?并说出理由。
(小组讨论、反馈信息)
师:在这些图片中那些是左右对称的图形?说出理由。
生:天平、举重运动员、箭头、火箭是左右对称。把这些图形左右对折折痕两边的图形一样大,能完全重合。所以它们是左右对称图形。
师:在这些图片中那些是上下对称的图形?说出理由。
生:“E”、八字形、飞机、瓢虫是上下对称。把这些图形上下对折折痕两边的图形一样大,能完全重合。所以它们是上下对称图形。
(3)引导学生概括自己的发现:这些图形都可以对折,分成一样大的两部分,这两部分能完全重合。
教师小结:这些图形对折后两边能完全重合,这些图形都是对称的。
2、教学例2.(1)课件出示教材73页例2中的图形。
(2)请学生观察这些图形,说一说自己有什么发现?
学生独立思考后组织其汇报,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这些图形都是对称的。
师: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反馈信息(这些图形都能沿着一条线对折,而折痕两边的图形能完全重合,这些图形都是对称的。)
师总结:象这些能通过对折使折线两边图形完全重合图形都是对称的图形。
质疑:判断一个图形是不是对称的,关键是什么?
引导:关键在于能否找到一条平分这个图形的线(对称轴)。
3、教学课本第74页例3
师:出示一张长方形纸片,问:这张纸片是对称的吗?能找到那条平分这个图形的线吗?
自己折一折,说一说。
这张纸片是对称的
说一说:你有什么发现?
能找到那条平分这个图形的线,对折后折痕两边的部分完全重合
小结:凡是对称的图形都能找到平分这个图形的线(对称轴)对折后折痕两边的部分完全重合,这样的图形是轴对称图形。
三、课堂活动。
1、说一说生活中的对称现象。
学生说一说生活中的对称现象,再由其他同学进行评判。
2、完成教材“课堂活动”第二题做墨渍图。
引导看图,说步骤及注意事项。
展示作品,感受对称美。
四、练习应用
独立完成教材75页练习
五、教学拓展
拼凑脸谱图案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感受对称的美,体会生活中对称的事物处处承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