岐山县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
生物试试题
一、选择题(共30小题,每题2分,共60分)
1.下列哪项不是细胞学说的主要内容( )
A. —切动植物都由细胞及其产物构成
B. 细胞是生物体相对独立的单位
C. 细胞可以产生细胞
D. 细胞分为细胞质、细胞核和细胞膜三大部分
2. 用显微镜的一个目镜分别与4个不同倍数的物镜组合来观察血细胞涂片。当成像清晰时, 每一物镜与载玻片的距离如下图所示。其中放大倍数最小的是( )
3.血红蛋白、甲状腺激素、和叶绿体中含有的特征元素依次是( )
A.I、Mg、Fe B.Cu、Mg、I C.I、Fe、Mg D.Fe、I、Mg
4. 在实验步骤中,需用冲洗或漂洗以洗去药液的实验是( )
①脂肪的鉴定 ②观察DNA、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③观察线粒体
A ①② B①③ C②③ D ①②③
5.长跑时,人体产生的CO2来自于( )
A.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 B.有氧呼吸或无氧呼吸
C.有氧呼吸 D.无氧呼吸
6. 下图为某动物细胞内部分泌蛋白质合成及转运的示意图,据图分析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高尔基体加工后的各种蛋白质会被转运到不同部位,胞内、胞外、细胞膜上均有分布
B. 除囊泡外,细胞膜、核膜和细胞器膜共同构成了细胞的生物膜系统
C. 内质网膜可以转化为高尔基体膜,说明这两种膜在结构成分上比较接近
D. 细胞膜上出现的糖蛋白与内质网和高尔基体有关
7.下列含有色素的一组细胞器是( )
A.线粒体和叶绿体 B.叶绿体和液泡
C.线粒体和液泡 D.叶绿体和核糖体
8.从内部原因看,细胞癌变的机理是( )
A.自然形成的
B.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突变
C.细胞分化中特化出来的
D.细胞衰老的必然结果
9. 伞藻属是海生的单细胞藻类,可分为“帽”、“柄”、“足”三部分,下图是伞藻的实验示意图, 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两种伞藻的“帽”不同的根本原因是生长环境不同
B. 伞藻中的核是细胞多种代谢活动的场所和进行生命活动所必需的
C. 由实验可知,新长出的“帽”的形状只与“足”的种类有关
D. 由实验可知,行使遗传物质功能的是细胞核内的染色体
10.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的实验结果得到的色素带自上而下的顺序是( )
A.胡萝卜素、叶黄素、叶绿素a、叶绿素b
B.叶黄素、胡萝卜素、叶绿素a、叶绿素b
C.叶绿素a、胡萝卜素、叶黄素、叶绿素b
D.叶绿素b、胡萝卜素、叶黄素、叶绿素a
11.如图表示酶活性与温度的关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当反应温度由t2调到最适温度时,酶活性下降
B.当反应温度由t1调到最适温度时,酶活性上升
C.酶活性在t2时比t1高,故t2时更适合酶的保存
D.酶活性在t1时比t2低,表明t1时酶的空间结构破坏更严重
12.将置于阳光下的盆栽植物移至黑暗处,则细胞内三碳化合物(C3)与(CH2O) 生成量的变化是( )
A.C3与(CH2O)都减少 B.C3突然增加,(CH2O)减少
C.C3与(CH2O)都增加 D.C3突然减少,(CH2O)增加
13. 下列几组化合物,属于脂质的一组是( )
A. 酶、血红蛋白 B.核糖、脱氧核糖核酸
C.葡萄糖、乳酸、性激素 D.胆固醇、性激素、维生素D
14.如图甲中,ab表示一个细胞周期,cd表示另一个细胞周期;图乙中,按箭头方向,表示细胞周期.据图分析,不正确的是( )
A.处于图甲、图乙的细胞周期时间长短可能不同
B.处于图甲a时期和图乙B→A时期的细胞可进行DNA复制
C.处于图甲、图乙各时期的细胞一定都有染色单体存在
D.处于图甲b时期的细胞,若着丝点分裂,染色体数目一定加倍
15.一种植物细胞在有丝分裂后期时含有32条染色体,那么此时该细胞内染色单体总数、DNA分子数、该物种正常体细胞内的染色体数分别是( )
A.32,32,16 B.0,32,32
C.0,32,16 D.16,16,32
16. 下列有关细胞核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细胞核的核孔是某些大分子运输的通道
B. 细胞核是遗传的控制中心
C. 细胞核内的染色质主要由DNA和蛋白质构成
D. 核仁与中心体的形成有关
17.细胞的全能性是指( )
A.已经分化的细胞,仍然具有发育成完整个体的潜能
B.细胞既能分化,也能恢复到分化前的状态
C.细胞具有全面的生理功能
D.已经分化的细胞全部能进一步分化
18. 关于DNA和RNA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原核细胞中既有DNA,也有RNA
B. 原核细胞细胞质中的遗传物质是RNA
C. —种病毒同时含有DNA和RNA
D. 原核细胞的DNA分布于拟核,真核细胞的DNA分布于细胞核
19.下列试管中加入碘液后变成蓝色的是( )
①2ml淀粉溶液+2ml唾液,37℃,5min
②2ml淀粉溶液+2ml清水,37℃,5min
③2ml淀粉溶液+2ml稀释唾液,37℃,5min
④2ml淀粉溶液+2ml唾液,95℃,5min
⑤2ml淀粉溶液+2ml唾液+3滴盐酸,37℃,5min.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②④⑤
20. 科学家常用哺乳动物红细胞作材料来研究细胞膜的组成,是因为( )
A. 哺乳动物红细胞容易得到
B. 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内没有核膜、线粒体膜等膜结构
C. 哺乳动物红细胞大
D. 哺乳动物红细胞的细胞膜在光学显微镜下容易观察到
21.细胞膜上与细胞的识别、免疫反应、信息传递有密切关系的化学物质是( )
A.糖蛋白 B.磷脂 C.脂肪 D.核酸
22.当生物体新陈代谢旺盛、生长迅速时,生物体内( )
A.结合水与自由水的比值与此无关
B.结合水与自由水的比值会降低
C.结合水与自由水的比值会升高
D.结合水与自由水的比值不变
23.如图表示物质出入细胞膜的两种方式,从图解可以看出( )
A.甲、乙两种物质都能够自由出入细胞膜
B.细胞对甲、乙两种物质都能够主动吸收
C.甲、乙两种物质都能从高浓度向低浓度运输
D.甲、乙两种物质都是细胞代谢所必需的物质
24.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可以说明或证明下列中的哪项( )
①植物细胞的死活;
②原生质层的伸缩性比细胞壁的伸缩性大;
③当外界溶液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时,细胞渗透失水;反之,细胞则渗透吸水;
④原生质层具有选择透过性;
⑤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
A.①③④⑤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⑤ D.①④⑤
25.光合作用过程中,水的分解及三碳化合物形成糖类所需要的能量分别来自( )
A.细胞呼吸产生的ATP和光能 B.都是细胞呼吸产生的ATP
C.光能和光反应产生的ATP D.都是光反应产生的ATP
26.关于细胞膜结构的流动镶嵌模型的论点中,论述错误的是( )
A.膜物质是固定不动的
B.磷脂排列成双分子层
C.蛋白质分子覆盖或镶嵌在磷脂双分子层中
D.膜物质的运动使其具有流动性
27. 下图表示植物叶肉细胞内ATP和ADP相互转化的过程,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过程①和②都需要酶参加
B 过程①中ADP加上3个Pi,储存能量
C. 过程②中ATP可以连续脱下3个Pi,释放大量能量
D. ATP与ADP的相互转化反应中物质和能量都是可逆的
28.为提高温室内作物产量,下列措施不正确的是( )
A.白天适当提高室内二氧化碳的浓度
B.阴天适当补充光照
C.夜间升高温度
D.夜间适当降低温度
29.一条肽链共有75个肽键,则它所含有的氨基和羧基的数目至少是( )
A.76和76 B.75和75 C.1和1 D.5和5
30.人体某些白细胞可以吞噬病菌,这一生理过程的完成依赖于细胞膜的( )
A.选择透过性 B.主动运输 C.保护性 D.流动性
二、非选择题(每空1分,共40分)
31. (8分)某同学根据电子显微镜下观察的某高等植物活细胞切片画了一张下图所示的细胞 图,请据图回答:
(1)该细胞为高等植物细胞的理由除了有叶绿体和大液泡外,还有[ ]_______,没有_________。
(2) 如果将该细胞放入0.3g/mL的蔗糖溶液中,将会出现 ______现象。能使细胞保持一定的渗透压,维持细胞形态的细胞器是[ ]________,可能含有色素的细胞器_______ (填编号)。
(3) 图中能合成淀粉酶的结构是[ ]______,除细胞核外还含有DNA的结构有________(填编号)。
(4) 图中具有双层膜的结构是_______,具有单层膜的结构是_________。(填编号)
32. (8分)下图为物质跨膜运输示意图(甲、乙、丙代表物质,a,b,c,d代表运输方式)。请据图回答:
(1)丙代表物质是___________
(2) 可能代表氧气转运方式的是图中[ ] _________ ;红细胞吸收葡萄糖的方式是[ ] __________;碘进入人体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的过程是图中[ ]_________,r进入细胞内需要穿过_____ 层磷脂分子,参与合成甲状腺球蛋白后,甲状腺球蛋白分泌到细胞外需要穿过 _____层磷脂分子。
(3) b、c运输方式合称为 _____ 。
(4) 如果动物细胞吸水膨胀时图中乙的厚度变小,说明乙具有 __________ 。
33.(9分)植物叶片在不同光照条件下的光合作用速度,分析如图并回答问题:
(1)光合作用受到温度、CO2浓度和光照强度的影响.其中,光照强度直接影响光合作用的 ____ 过程;CO2浓度直接影响光合作用的 ____ 过程;
(2)光合作用的暗反应的场所是 ____ .将该植物叶片从光下移到黑暗中,叶绿体中C3化合物含量短时间内将 _______ .
(3)在光合作用过程中合成ATP的场所是 _________ ,能量来自 ___ ,反应式是 _________ .
(4)如果用含有18O的H2O来追踪光合作用水中氧原子,它会出现在 _____ (填写序号).
(5)如果用含有14C的CO2来追踪光合作用的碳原子,这种碳原子的转移途径是 ________ .
34.(9分)如图是某细胞进行有丝分裂的简图,据图回答:(“[ ]”内填序号,“横线”上按要求填数字、文字或字母)
(1)该图是细胞有丝分裂简图,其分裂顺序依次是 _______ (用字母表示).
(2)在图ABCD中,观察染色体的最佳时期是[ ] 期.
(3)图示的B表示细胞分裂的 期,细胞内含 条染色体、 ____个DNA分子, ___个染色单体,该生物的体细胞中含有 __条染色体.
(4)染色体数目加倍发生在图中[ ] 期,其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 .
35. (6分)为探究“影响酶活性的因素”,某同学设计了一个实验方案(见下表),请据表回答:
(1) 请完成实验设计:实验方案中①应为 ______ 。
(2)3、号试管为一组对照实验,则实验中要探究的自变量是____________,请为该组实验拟定一个课题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本实验的因变量可以通过观察_____________来确定。
(4) 在2、3号试管所研究的问题中,温度属于_______变量。
(5) 在2、3号试管所研究的问题中, _______ 号为对照组。
答卷页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30*2=60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二、简答题(每空1分,共40分)
31.(8分)
(1)[ ] _________ _______。
(2)[ ] _________ _______
(3)[ ]_________ _______
(4)_________ __________
32. (8分)
(1)________
(2)[ ] ________ [ ] ________
[ ]________ ______ _______
(3)___________ (4)___________
33.(9分)
(1)________ _________
(2)___________ _________
(3)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4)_______ (5)_______________
34(9分)
(1)____________
(2)[ ]____ (3)______ ____ ____ ____ ____
(4)[ ]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35.(6分)
(1)_______
(2)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30*2=60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D D D A C B B B C A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B B D C C D A A D B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A B C B C A A C C D
二、简答题(每空1分,共40分)
31.(8分)
(1)[ 5]细胞壁 (全答对得分) 中心体。
(2)[] 液泡 (全答对得分)
(3)[]核糖体 (全答对得分)
(4)
32. (8分)
(1)糖蛋白
(2)[b] 自由扩散(全答对得分)
[c] 协助扩散(全答对得分)
[a]主动运输(全答对得分) 2 0
(3)被动运输 (4)一定流动性
33.(9分)
(1)光反应 暗反应
(2)叶绿体基质 增多
(3)基粒 光 ADP+Pi+能量ATP
(4)① (5)CO2→C3→CH2O
34(9分)
(1)B→C→A→D
(2)[C]中 (3)前 4 8 8 4
(4)[A]后(全答对得分) 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变成染色体
35.(6分)
(1)37℃
(2)温度 探究温度对蛋白酶活性的影响
(3)相同时间内瘦肉块的变化(或记住瘦肉块消失所用的时间)(意思对即得分)
(4)无关 (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