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语文 年级 :初二 编写人:
【课题课前热身 温故知新】
1.乡愁,是深切思念家乡的心情。可以说是中国诗歌当中一个历久常新的主题,提起它,我们的脑里会涌现许多有关乡愁的诗句。你能写出几组有关思念家乡的古诗吗?
2.余光中和席慕蓉都是台湾人。?余光中的《乡愁》写于1972年,作者是在1950年赴台,当时他年方22岁。?席慕蓉的《乡愁》写于80年代早期,当时的台湾与大陆之间仍不可以公开互相来往。但是很多台湾人,包括海外的游子,都是身在海外,心在大陆。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诗人们写下了柔情而又不失真挚的两首《乡愁》。
【学习目标】
1.理解本诗的形象化手法所表现的具体含义。
2.学习现代诗的朗诵基本技巧,学会节奏、重音,较有感情的朗诵。
3. 抓住意象体会丰富的想象所创造的意境,培养学生阅读鉴赏诗歌的能力。
4.体味作者所表达的乡愁,同化爱家爱乡爱国的意识。
教学重点: 感悟诗的主题,同化爱家爱乡爱国的意识。
教学难点: 体会诗的意境,培养学生阅读鉴赏诗歌的能力。
【涉及考点形成网络】
乡愁——邮票——骨肉之情
乡 乡愁——船票——夫妻之情 渴望亲人早日团聚
愁 乡愁——坟墓——生死之情 盼望祖国早日统一
(比喻) 乡愁——海峡——故国之情
月夜笛声-------- 比喻 抒发缕缕
乡愁 雾中别离------- 比喻虚实结合 乡愁
不老的乡愁-------比喻
【教学流程】
一.未雨绸缪
1.预习要求:读准字音;注意节;把握感情。
2.参考复习资料:网上查询或全解类资料
3.小试牛刀:预习检测:给下边诗节划分出朗读节奏:
长 大 后 乡 愁 是 一 张 窄 窄 的 船 票 我 在 这 头 新 娘 在 那 头
二. 课堂探究
1.自主学习:余光中的《乡愁》
(1)乡愁本是一种抽象的感情,但在《乡愁》诗里,它转化为具体可感的东西,作者是怎样实现这一转化的?
答:
(2)诗人所抒写的“乡愁”,是怎样随着时间推移而加深、升华的?
答:
(3)对诗中“一枚”、“一张”、“一方”、“一湾”四个数量词与“小小的”、“窄窄的”、“矮矮的”、“浅浅的”形容词在诗中有什么表达效果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是一种轻描淡写的方式,表现乡愁不是很重。
B.看似一种轻描淡写方式,把乡愁浓缩于四个面积小重量轻的对象之上,恰好反衬出诗人内心深处的浓烈的思乡之情。
C.运用反衬,也更引人对祖国和平统一的渴望与深思。
(4)诗的最后一节对全诗有怎样的拓展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习?席慕蓉的《乡愁》:
(1)诗中运用了哪些形象来表现抽象的乡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一节对故乡月夜笛声的描写营造了怎样的氛围,饱含诗人何种情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三节的比喻有什么特征?有何表达效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讨论问题,展示成果
余光中说“乡愁”是“浅浅的海峡”,席慕容说“乡愁”是“没有年轮的树”,如果有一天离开了家门,你最惦念的是什么?请发挥想象,仿照课文,用漂亮的比喻句尽现你的感觉。
3.质疑解疑:写出你的疑问,大家共同提高哦。
4.平行训练
(1)把乡愁推向顶点的是哪一节?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愿望?
?
(2)余光中的《乡愁》用了哪些形象来表现其乡愁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诗中用了那些巧妙的比喻?有什么表达效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乡愁是……”说一句话或几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 、提高拓展
欣赏下列诗歌,完成各题。
【甲】????????????????????????????? 乡?? 愁(节选)
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乙】???????????? ????????????????天净沙?? 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有天涯。
1.“乡愁”本是一种抽象的情感,但甲、乙两诗都把它转化成了具体可感的物象。甲诗寄托在邮票、船票、坟墓、海峡等对应物上,乙诗则寄托在枯藤、老树……对应物上。甲、乙两首诗都抒发了思乡之情,但甲诗已将个人的故乡之思上升到了??????? 。
2.品读甲、乙两诗,找出自己最欣赏的诗句,并谈谈欣赏的理由。
最欣赏的句子:???????????????????????????????? ????????????????????????????
欣赏的理由:??????????????????????????????????????????????????????????????
3.放飞思绪,想像甲诗中的“我”,跪在母亲的坟前会想些什么?乙诗中的“断肠人”,一旦与“亲人”相聚会说些什么?
“我”的心理活动:????????????????????????????????????????????????????????
?“断肠人”的倾诉:??????????????????? ?????????????????????????????????????
四 我的收获和质疑(教师: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