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5张PPT)
学习目标:
掌握两次世界大战对人类文化的影响;
认识战争在客观上又为不同文化的碰撞提供了契机。
第13课
现 代 战 争 与
不同文化的碰撞和交流
时期 战争主体 战争类型 代表
古代史 农耕文明 借口宗教的扩张 十字军东征(未涉及)
扩张 亚历山大远征
阶级斗争 马卡比起义、奴隶/农民起义
游牧民族 迁徙扩张 蒙古西征
近现代史 资产阶级与旧阶级 革命与斗争 法国大革命、拿破仑战争……
殖民者 与 被殖民者 殖民战争 殖民掠夺、殖民统治战争
现代史 利益分配战争(一战)
现代史 民族民主运动 美洲独立斗争
近现代史 两次世界大战间的民族民主运动
世界殖民体系瓦解与新兴国家的发展
法西斯国家与 反法西斯国家 反法西斯战争 第二次世界大战
无产阶级与 其他反动势力 早期工人运动 早期工人运动(未涉及)
革命与斗争 巴黎公社、十月革命……(未涉及)
第 一 次 世 界 大 战 与
民 族 民 主 意 识 的 觉 醒
壹
地区 领导力量 民族民主运动
中国 共产党 新民主主义革命
印尼 共产党 反荷大起义
苏加诺 不合作政策。
越南 胡志明 反法民族解放斗争
印度 甘地、尼赫鲁 非暴力不合作
伊、叙、黎 …… 反抗英法占领
土耳其 凯末尔 土耳其独立战争
埃及 扎格鲁尔 华夫脱运动
里夫(摩洛哥) 克里姆 建立里夫共和国
埃塞俄比亚 海尔塞拉西 抗击意大利
阿根廷 共产党 罢工、暴力抗争
智利 左派力量 民族阵线联合政府
尼加拉瓜 桑地诺 反抗美国
墨西哥 卡德纳斯 民主改革
——《中外历史纲要(下)》第16课 两次世界大战间的民族民主运动
地区 领导力量 民族民主运动
拉丁美洲 圣马丁、玻利瓦尔 拉美独立运动
巴西 资产阶级 建立共和国
墨西哥 资产阶级 资产阶级革命
印度 提拉克、国大党等 斗争、大罢工
伊朗 革命党 立宪革命
中国 孙中山 辛亥革命
埃及 祖国党、阿拉比 抗英斗争
苏丹 “马赫迪” 抗英人民大起义
埃塞俄比亚 孟尼利克 抗击意大利
阿散蒂 …… 抗英斗争
——《中外历史纲要(下)》第13课 一战前的民族民主运动
【复习温故】结合《中外历史纲要(下)》和本节课内容,完成表格。
【探究知新】结合材料,思考被压迫民族如何才能主宰自己民族的命运?
材料一 第一次世界大战前,东欧和东南欧的被压迫民族,已经有不断高涨的民族独立愿望和行动。然而它们国小力弱,内部纷争,又为大国所利用,无法主宰自己民族的命运。
——《选择性必修三》
【探究知新】结合材料,思考一战是如何推动民族民主意识在被殖民地区传播的?
材料二 第一次世界大战以极其残酷的方式,给世界各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但它客观上将自由、民主与民族独立的思想进一步传播到欧洲、西亚和北非各地。战争后期,俄罗斯帝国、奥匈帝国、德意志帝国和奧斯曼帝国纷纷解体,在这些帝国的废墟上诞生了一系列民族独立国家,改变了欧洲、西亚和北非的政治版图。 ——《选择性必修三》
材料三 一位法国官员评论道:“参与到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这17.5万非洲士兵,在法兰西和佛兰德的壕沟里掘好了旧非洲的坟墓。” ——《选择性必修三》
材料四 凡是把一个弱小民族合并入一个强大国家而没有得到这个民族的同意合并、希望合并的明确而自愿的表示,就是兼并或侵略别国领土的行为。 ——苏俄《和平法令》
民族自决原则和启蒙思想的传播,列强的殖民统治引发了一系列的矛盾
帝国主义在战争中受到打击,被压迫民族的民族资本主义得到发展
被压迫民族战斗经验增长,并逐渐摆脱文化自卑
十月革命的感召,苏俄的感召
一战带来了团结国内革命力量,缩小殖民地与帝国主义国家差距的契机
(1)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亚非拉殖民地半殖民地兴起各具特色的民族民主运动,特别是亚洲各国兴起了争取民族独立和解放斗争的新高潮。
(2)①由共产党领导的民族民主运动。如1926—1927年,印度尼西亚共产党领导了第一次反对荷兰殖民统治的武装起义等 ②由民族主义政党领导的民族民主运动。如印度国大党领袖甘地领导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非洲埃及的华夫脱党领导的反对英国殖民者的民族民主运动。
(3)参加斗争的主体更加广泛,民族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工人、农民等都参加进来,逐渐具有了全民族运动的规模,改变了以往主要停留在下层人民的自发起义或资产阶级改良运动的局面。
(4)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英、法将殖民地的士兵大量投入战场。但是,正是在帮助宗主国作战并取得胜利的过程中,殖民地人民认识到,白人不是天命所注定的应当统治有色人种的种族。民族自决原则在殖民地传播开来,成为指导当地人民为独立、民主而斗争的武器。
(5)如中国在俄国十月革命的感召和巴黎和会外交失败的影响下,先进的知识分子接受马克思列宁主义,成立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1919——1949);印度甘地领导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持续展开(1920—1942);
(6)斗争诉求不同,亚洲在争取民族独立的同时,提出争取民主的要求;非洲主要是民族独立意识的觉醒;拉丁美洲以争取民主革命和改革为主要任务。
(7)运动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国际秩序产生了重要影响。民族自决原则成为公认的国际法原则,加速了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崩溃。
在地区上具有普遍性
运动领导具有更高的层次性
参加者具有广泛性
民族自决原则成为普遍要求
运动具有持续性
呈现不平衡性:
影响更加深远
【探究知新】在民族民主意识的推动下,一战后的民族民主运动呈现怎样的特征?
第 二 次 世 界 大 战 与
世 界 殖 民 体 系 的 瓦 解
贰
【复习温故】结合《中外历史纲要(下)》第21课,及本课内容,完成填空。
地区 亚洲 非洲 拉丁美洲
独立 国家 1947印度、巴基斯坦。 印度尼西亚、老挝、 菲律宾、缅甸、锡兰、 柬埔寨、马来亚、 新加坡…… 1952埃及独立。 1962阿尔及利亚独立。1957加纳独立。 1960有17个非洲国家独立,故被称为非洲年。 1961南非独立,1994黑人曼德拉担任总统。 1959年卡斯特罗推翻美国傀儡(巴蒂斯塔政权)。
1961年宣布古巴是社会主义国家。
1999年从美国手中收回了巴拿马运河区的主权。
材料一 1960年,英国首相麦克米伦访问非洲,他不无感慨地说:“变革之风已经吹遍这个大陆,不管我们喜不喜欢,民族意识的这种增长是个政治事实。我们大家都必须承认这个事实,并且在制定国家政策时把它考虑进去。’
——《选择性必修三》
【探究知新】结合表格和材料,指出二战后出现了怎样的政治文化现象。
民族意识高涨,追求民族独立和解放已经成为普遍的政治文化现象。
政治理论上确立了民族自决原则与废除殖民主义的正义性。
【探究知新】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结合材料,思考哪些因素推动了战后国际政治理论的进步。
材料一 欧洲的殖民帝国,无论是战胜国还是战败国,都因战争而受到重创。战败的德国、意大利和日本等前殖民帝国彻底瓦解,其殖民地要么恢复了独立,要么在联合国的干预下被其他国家托管。获胜的英国、法国等老牌殖民国家也因受到战争的重创而削弱了对殖民地的控制,如英国作为最大的殖民帝国,在战时因需要殖民地的人力、物力,曾不得不作出在战后给予自己殖民地独立地位的承诺。
——《选择性必修三教师用书》
材料二 以苏联为代表的社会主义力量的英勇表现和中国革命取得的辉煌胜利,极大地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战后社会主义阵营有力地牵制了帝国主义势力,为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独立斗争提供了有利的国际环境。中国革命的胜利大大加强了社会主义力量,直接为其他被压迫民族树立了榜样。
——《选择性必修三教师用书》
材料三 战争结束后,随着殖民主义的急速衰落、亚非拉地区经济的发展和民族民主意识更为广泛的传播,第二次民族民主革命浪潮席卷了所有帝国主义列强的殖民地和半殖民地。
——《选择性必修三》
材料四 新殖民主义,不是进行武力征服和直接的殖民统治……在政治上打着“无偿援助”和“友好合作”的旗帜,给予附加政治条件的援助,要求其服从自己的控制。对于不愿接受的国家,则在其国家内部制造矛盾,逼迫独立政府下台。同时扶植代理人,建立傀儡政权,进而将其纳入自己势力范围或控制之下。 ——经济学家樊亢
战争导致国际格局变动,老牌殖民地帝国衰落
联合国等国际组织的帮助
社会主义苏联的鼓舞和帮助
被压迫民族的长期斗争
民族自决原则和民族民主意识的传播
经济全球化与科技革命带来生产力飞速发展,“占领”、“奴役”的旧式殖民主义统治方式不再适应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巨大变革
第 二 次 世 界 大 战 后
新 兴 民 族 国 家 的 文 化 发 展
叁
国家 文化特征 表现
印度
新加坡韩国
埃及
现代化文化呈现多样化
政治文化
中央与地方分享权力,采取宗教与政治分离政策
官方语言
印地语和英语
宗教信仰
崇尚甘地思想,尊重宗教信仰的多样性
儒家文化与西方文化相结合
①注意发扬儒家文化的精华,诸如宽容和谐、重视教育、社会为先、吃苦耐劳、勤俭节约等
②注意吸收西方文化的精华,如科学技术、管理知识、竞争意识、高效率作风等
具有非洲特点的阿拉伯文化和带有欧洲和西亚等地的文化元素
宗教信仰
伊斯兰教为官方宗教,也有少数人信仰基督教等其他
官方语言
阿拉伯语为官方语言,英语和法语广泛使用
文化遗产
古埃及留下的诸多名胜古迹成为埃及乃至世界的文化遗产,对现代埃及的建筑和艺术等也有很大影响
【自主学习】阅读书本,了解战后新兴国家的文化发展
殖民侵略
——世界殖民体系开始瓦解
二战后
——世界殖民体系彻底崩溃
新兴民族国家纷纷独立
一战后
——世界殖民体系逐渐形成
西方文化
民族文化
融合
新文化
【课堂总结】
中华民族是一个兼容并蓄、海纳百川的民族,在漫长历史进程中,不断学习他人的好东西,把他人的好东西转化成我们自己的东西,这才形成我们的民族特色。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对各国人民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我们当然要学习借鉴,而且要认真学习借鉴,在不断汲取各种文明养分中丰富和发展中华文化。
——习近平
1.1961年,法国就其原来的殖民地阿尔及利亚的未来举行公民表决,法国和阿尔及利亚的人民以压倒多数投票赞成就自决举行谈判,但部分法国军官反对并发动了叛乱。这些法国军官发动叛乱的主要原因在于
A.不愿意放弃过去的殖民利益 B.已感受到非殖民化趋势
C.希望建立新的国际政治体制 D.更专注于同苏联的“冷战”
A
2.二战后,埃及、肯尼亚、坦桑尼亚等国虽使用英语或法语,但都规定以本土语言为官方语言;新加坡、韩国等有着儒家文化背景的国家,重视发扬宽容和谐、吃苦耐劳和社会为先等精神,同时也注意吸收西方文化精华。这些现象说明,二战后
A.第三世界发展壮大 B.政治多极化推动文化交流
C.各国发展道路一致 D.全球化和多样性的协调统一
D
3. 20世纪60—80年代,新加坡、韩国作为东亚的新兴工业国,二者经济发展成就的取得得益于( )
①借鉴西方的先进经验(选必三)
②发扬儒家文化的精华(选必三)
③受到美国的扶植(纲要下)
④发展外向型经济(纲要下)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