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表内除法(一)的整理和复习》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教科书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26、27页。
二、教学目标:
1.通过整理和复习,使学生进一步理解除法的含义。
2.能正确、熟练地运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灵活的根据意义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三、教学重点:
使学生进一步理解除法的含义,能正确、熟练地运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灵活的根据意义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四、教学难点:能灵活的根据意义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五、教学准备:二十个圆片、课件。
六、教学过程:
(一)、引入课题
同学们,每天我们都在学习新的知识,掌握了知识还需要整理和复习,这样知识才能牢牢的装进我们的脑袋里,不会溜走。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对表内除法(一)的知识进行整理和复习。
板书课题:表内除法(一)的整理和复习
师:有关表内除法(一)的知识,你知道哪些?
生:除法 板书:除法的初步认识
师:还有哪些内容?
师:根据什么计算除法? 生: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教师板书)
教师小结:这节课我们就对这些知识进行整理和复习!
(二)、复习整理
1、平均分复习
师:什么叫平均分?生:每份分得同样多叫平均分。
师:有十个圆片,如果请你来平均分,你会怎么分?
先让同学们拿出整理复习单完成第1题。然后请两名同学到台上来分,并列出算式再向大家介绍一下:你是怎么分的?
2、除法的再认识
师:谁还记得除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生:被除数、除数、商
师:有位果果小朋友读除法题目这样读的“10除2等于5”,他读得对吗?
生:不对,除号读作除以。
师总结:除法算式应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读,“÷”读作除以。
3、整理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的除法算式
师:如果不摆圆片,该怎样计算出商是几呢?
生:运用乘法口诀求商
师: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你们掌握得怎么样呢?我来考考你们。
题目一:将下面的乘法口诀补充完整。开火车完成这道题。
题目二:根据乘法口诀说出一个乘法算式和两个除法算式。
请同学回答后,谈谈发现。
生:我发现:有些乘法口诀 只能说出一个乘法算式 和一个除法算式。
题目三:看谁算得都对。
每位同学回答一竖列的四道题,其他同学担任小老师。提醒大家:看清运算符号哦!
4、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一步除法:
(1)14个 ,每2个一份,可以分成几份?
(2) 被除数是30,除数是5,商是几?
(3)25里面有几个5?
学生独立完成后集体订正。
两步除法
题目:把12张画片分给丽丽和她的2个同学,平均每人分几张?
果果做题: 12÷2= 6(张)
答:平均每人分6张。
师:果果做得对吗?为什么?
师总结:做题时要注意找出题中隐含的信息,解题时,将丽丽忽略了,实际平均分给的不是2人,而是2+1=3(人)。
辨析练习
(1)每个花瓶插5 根孔雀羽毛,4 个花瓶可以插多少根?
(2)每个花瓶插6 根孔雀羽毛,24 根孔雀羽毛可以插几个花瓶?
(3)有10 根孔雀羽毛,平均插在2个花瓶里, 每个花瓶插几根?
(4)有10 根孔雀羽毛,插在2 个花瓶里。一个花瓶里插6 根,另一个花瓶里插几根?
学生独立完成后集体订正。老师纠错并强调,在平均分的情况下用除法。
(三)知识结构图
(四)拓展思维
学生独立完成后,请学生讲解,老师纠正。
(五)总结提升
这节课,我们对表内除法(一)的知识进行了整理和复习,对除法的认识、用2到6的乘法口诀求商和解决问题这三部分知识进一步的进行了巩固,通过大家的表现,老师看得出同学们都有自己的收获,只有像这节课这样把看上去凌乱的知识联系在一起,我们才能把知识学的更加扎实。同时也要学会用错题本收集错题。
(六)板书设计
表内除法(一)整理和复习
除法的初步认识 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