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 第十章 极地地区 单元检测(word,解析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 第十章 极地地区 单元检测(word,解析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58.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2-04-23 16:56:1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十章极地地区
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第I卷选择题(共60分)
一、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有关南极地区范围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距南极洲最近的南美洲南端属于南极地区B. 南极地区仅仅局限于南极圈以南的地区
C. 南太平洋的一部分属于南极地区 D. 南极洲的面积比南极地区大
2.到南极地区科学考察的最佳时间大约是( )
A. 2月到4月 B. 6月到8月 C. 9月到11月 D. 12月到次年2月
3.南极地区被称为“白色荒漠”,是因为(  )
A. 陆地表面被白雪覆盖,年降水量少 B. 陆地露出地表的部分是沙漠
C. 风速太大 D. 年平均降水量多
4.南极洲冰雪平均厚达2000米以上的主要原因是( )
A. 多大风 B. 年降水量丰富
C. 周围海水冻结成冰 D. 由于气温很低,积累了万年以上的冰雪
5.素有“冰雪高原”、“白色沙漠”和“风库”之称的地区是( )
A. 南极地区     B. 阿拉伯半岛    
C. 撒哈拉沙漠 D. 北极地区
6.我国南极科学考察站中,位于西半球的是( )
A. 长城站B. 昆仑站C. 泰山站D. 中山站
7.人们到极地地区考察的主要目的是(  )
①为了探险 ②为了将来迁居至此 ③为了利用当地原始的自然环境进行科学研究 ④为了寻找未来的资源储备
A. ①②③④ B. ①③④ C. ③④ D. ②④
8.中国南极长城站邻近的南极半岛(  )
A. 东临太平洋、西临大西洋 B. 东临大西洋、西临印度洋
C. 东临印度洋、西临太平洋 D. 东临大西洋、西临太平洋
9.关于两极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围绕北极地区的大洲是亚洲、非洲、欧洲
B. 两极地区气候严寒的主要原因是冰雪覆盖
C. 围绕南极地区的大洋是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
D. 长城站有极昼极夜现象
10.下列关于我国南极考察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长城站和中山站都有极昼极夜现象
B. 长城站和中山站建站时间都选择在南极洲的暖季
C. 我国已正式加入《南极条约》
D. 我国传统节日春节期间,南极考察队员正进行南极考察
11.南极洲和北冰洋绝大部分都位于寒带,但南极洲平均气温比北冰洋低得多,其原因是(  )
①北冰洋的纬度位置比南极洲低 ②南极洲地势比北冰洋高 ③南极洲被冰雪覆盖,对阳光反射强 ④北冰洋海面吸收太阳辐射多
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④ C. ①②③ D. ①③④
12.从黄河站气温曲线可估计其气温年较差最可能是(  )
A. 46℃ B. 40℃ C. 30℃ D. 20℃
13.到北极地区去的人不仅比南极地区多,而且北极地区很多陆地上还有人定居。主要原因是( )
A. 北极地区空气污染小 B. 北极地区比南极地区温暖,风小
C. 北极地区冰山更多,淡水资源丰富 D. 北极地区没有极昼极夜现象
14.对解释南极洲有大量煤存在的原因,下列说法最不正确的是(  )
A. 火山活动形成煤 B. 曾经有过森林
C. 南极大陆发生过漂移 D. 南极板块移动的证明
15.关于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的比较,错误的是(  )
A. 南极地区比北极地区寒冷 B. 南极地区比北极地区降水多
C. 北极地区比南极地区降水多 D. 南极地区比北极地区风速大
16.南极洲的气候类型是(  )
A. 温带大陆性气候B. 热带雨林气候C. 亚寒带针叶林气候D. 冰原气候
17.关于极地地区气候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酷寒B. 多狂风C. 降水较多D. 太阳辐射微弱
18.2月份有利于到南极建科学考察的主要原因是( )
A. 暖季,浮冰消融,载重船舶能靠岸B. 寒季,海域封冻,施工车辆能通行
C. 极昼,热量充足,河流解冻有淡水D. 极夜,常见极光,建站施工有照明
19.地球上气温最低、被称为“冰雪高原”的地区是 ( )
A. 北极地区B. 南极地区C. 赤道地区D. 青藏高原
20.下列关于两极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北极地区中部是陆地,南极地区中部是海洋
B. 北极地区代表动物是企鹅,南极地区代表动物是北极熊
C. 南极气温比北极气温高,降水比南极多
D. 到南极考察的最佳时间是每年11月至次年3月
21.图中三个科考站地理位置差异表现为( )
A. 从南到北依次是长城站、中山站和昆仑站
B. 长城站在东半球,中山站和昆仑站在西半球
C. 按距离北京从近到远依次是长城站、中山站、昆仑站
D. 按照纬度从低到高依次是长城站、中山站、昆仑站
22.有关南极洲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无“极昼”和“极夜”现象的大洲B. 平均海拔最高的大洲
C. 跨经度最广的大洲D. 降水稀少的大洲
23.下列关于南极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甲处大洋为太平洋
B. 该地区储存着大量的固体淡水资源
C. 我国四个科考站都有极昼极夜现象
D. 每年6-8月是南极科考的最佳时期
24.南极昆仑站建站的主要困难体现在( )
①建筑材料、设备将面临低温严寒的巨大考验②工作人员面临高原缺氧的考验③极夜施工需要人工照明④紫外线辐射强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25.世界上唯一没有定居居民的大洲是( )
A. 南美洲 B. 南极洲 C. 大洋州 D. 欧洲
26.有关北极地区的范围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北极地区是指北极圈以北的区域 B. 北极地区就是北冰洋
C. 北极地区陆地面积比海洋面积大 D. 北极地区不包括格陵兰岛
27.如果你是一位光荣的科考队员,并即将去南极考察,去之前必须明确考察内容,下列不符合南极考察的是( )
A. 热带森林生态系统考察 B. 海洋生物资源考察
C. 矿产资源,淡水资源考察 D. 原始自然环境考察
28.图为“两极地区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南极大陆纬度最高,全部位于南极圈内
B. 南极气候具有酷寒、烈风、干燥的特点
C. 北极最佳科考时间是每年1-2月
D. 昆仑站是我国在北极新建的科考站
29.南极洲位于中国的( )
A. 北方B. 南方C. 东方D. 西方
30.为了保护两极的环境,对两极的考察只限于( )
A. 经济目的B. 和平目的C. 旅游目的D. 科学目的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40分)
二、综合题
31.读“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点的经纬度是_______________,中山站在南极点的_________方向。
(2)当科考队员到达南极洲时,迎接他们的“南极小主人”(代表性动物)是__________。
(3)当我们济南市的中、小学放暑假时,南极地区会出现_________现象。(极昼或极夜)
(4)我国在北极地区建立的第一个科学考察站是_____________,B是世界上最大的岛屿______________。
(5)近年来,北极地区的“白色”面积在逐渐减少,“蓝色”面积却不断扩大,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
A.海啸 B.气候变暖 C.板块的运动 D.注入的海水增多
32.读“南极地区和北极地区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南极地区和北极地区图”的弧线①和②上画上箭头表示地球自转的方向。
(2)南极地区的气候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同样是极地地区,南极地区比北极地区的年平均气温低很多,其原因是 ( )
①南极地区的纬度位置比北极地区高 ②南极地区的地势比北极地区高 ③南极地区终年被冰雪覆盖,对阳光反射强,吸收的热量少 ④南极地区没有定居人口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3)下列属于南极地区的代表动物是( )
(4)我国“雪龙号”考察船把南极科考站的生活垃圾转运回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3.读南极洲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地球自转方向是 ________ 时针运动(顺、逆)。
(2)我国在南极内陆新建的科学考察站是图中的 ________站。
(3)图中字母代表的大洋:A________ 洋,B________ 洋。
(4)南极洲的代表动物是________。
(5)当我们放暑假时,南极地区出现的是________现象(极昼或极夜)。
34.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图上标出地球自转的方向。
(2)图中虚线的名称是___________,纬度是___________。
(3)填出图中字母代表的地理事物的名称:
大洋:A.___________,B___________,C.___________;
海峡:H.___________;
大洲:D.___________,E___________,F___________。
35.自1984年中国政府组织首次南极考察至今,已成功地完成20次南极科学考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科研成果。2014年2月8日上午11点,我国国家海洋局宣布第四个南极科学考察站正式建成开站。读图和文字资料分析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国南极科学考察站分布示意图。
材料二:南极大陆是地球上至今未被开发、未被污染的洁净大陆,在全球变化、特别是全球气候变化研究中,起着不可替代的关键作用。已有20多个国家在南极建立了100多个科学考察站,取得重大科学研究的突破性进展。
(1)我国在南极大陆上建立的第四个科学考察站名称是( )
A.泰山站 B.长城站 C.中山站 D.昆仑站
(2)图中,中山站、泰山站、昆仑站分布的地理位置在纬度上都处于________以内的大陆地区;从经度上看,三个考察站居于________(经线)附近,自南向北依次排列的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对于南极大陆科学考察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在南极地区可开展多学科、多领域的考察研究
B.在南极地区只可开展监测和探测全球大气环境变化
C.南极地区丰富的环境资源早已为人们所开发利用
D.南极地区存在有少量的常住居民、各国科学考察人员
答案解析
1.【答案】C
【解析】南美洲的南端不属于南极地区,南极地区绝大部分位于南极圈以南,南极地区的面积比南极洲的面积大。
2.【答案】D
【解析】南极科考队赴南极进行科学考察的最佳时间应在12月到次年2月,因为此时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为南极的暖季,又是极昼时期,便于科考。
3.【答案】A
【解析】南极地区由于大部分被冰雪所覆盖,年降水量少,从而被称为“白色荒漠”。
4.【答案】D
【解析】南极洲冰雪平均厚达2000米以上的主要原因是,该地区气温低,蒸发量极其微弱,积累了万年以上的冰雪。
5.【答案】A
【解析】南极洲98%的陆地为冰雪所覆盖,冰层平均厚度达1720米;南极地区的气候特点是:酷寒,烈风,干燥。南极地区由于大部分被冰雪所覆盖,降水少,从而被称为“白色沙漠”、“冰雪高原”,由于多狂风,被称为“风库”。
6.【答案】A
【解析】东半球的范围是20°W向东到160°E,西半球的范围是20°W向西160°E,长城站的经纬度位置为62°S,58°W,则长城站位于西半球。
7.【答案】B
【解析】早在15~16世纪,欧洲航海家就开始了北极探险,寻找到达东方的“北方航线”,在19世纪上半叶发现南极大陆后,前往南极的探险者络绎不绝,南极考查的目的是了解当地的自然环境进行科学研究,也是为了寻找未来的资源储备;最终的目的是为了人类的可持续发展。
8.【答案】D
【解析】中国南极长城站邻近的南极半岛东临大西洋、西临太平洋。
9.【答案】C
【解析】读图分析可知:围绕北极地区的大洲是亚洲、北美洲、欧洲;两极地区气候严寒的主要原因是纬度高;围绕南极地区的大洋是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长城站位于南极圈以北,无极昼极夜现象。
10.【答案】A
【解析】南极长城站:1985年建于南极乔治王岛,位于南纬62°13′(南温带),没有极昼极夜现象;长城站和中山站建站时间都选择在南极洲的暖季;1983年8月,我国正式加入《南极条约》;我国传统节日春节期间,南极考察队员正进行南极考察。
11.【答案】B
【解析】南极洲和北冰洋绝大部分都位于寒带,但南极洲平均气温比北冰洋低,原因有:南极洲地势比北极地区高;南极洲被冰雪覆盖,对阳光反射强;北冰洋海面吸收太阳辐射多。
12.【答案】A
【解析】一年内,月平均气温的最高值与最低值的差,称为气温年较差。图中黄河站一年中最高气温是6°C左右,最低气温是-40°C,气温年较差约46°C。
13.【答案】B
【解析】南极和北极处于地球的最南、北两端,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形成了独特的自然环境,由于南极地区以陆地为主,北极地区以海洋为主,所以北极地区比南极地区温暖,风力小。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
14.【答案】A
【解析】南极洲上有丰富的煤炭资源,说明南极洲曾经处在温暖的地区,并且长有茂密的森林,后来由于地壳运动、大陆漂移,南极洲到了现在的位置,并且拥有了大量的煤;煤的形成与火山无关。
15.【答案】B
【解析】南极地区以陆地为主,北极地区以海洋为主,因此南极地区比北极地区寒冷;北极地区为苔原气候,夏季短暂;南极地区为冰原气候,终年严寒,降水稀少,北极地区比南极地区降水多;南极地区是世界上风力最大和风暴最多的地方。
16.【答案】D
【解析】南极洲绝大部分位于南极圈以内,属于寒带冰原气候。
17.【答案】C
【解析】极地地区由于所处的纬度高,其气候特点是酷寒、多狂风、降水稀少,该地区太阳辐射微弱。极地地区盛行下沉气流,所以降水较少。
18.【答案】A
【解析】由于南北半球季节相反,北半球的冬季是南极的暖季,同时也是极昼期,因此冬季(12、1、2三个月)是南极科考的最佳季节。
19.【答案】B
【解析】南极地区是地球上最冷地区,即使在暖季也非常的严寒。南极地区素有“冰雪高原”之称,大部分覆盖着很厚的冰层。
20.【答案】D
【解析】北极地区的中部是北冰洋,南极地区的中部是南极大陆;北极地区代表动物是北极熊,南极地区的代表性动物是企鹅;由于海陆热力的性质和地形的差别,北极气温比南极气温高,降水比南极多;南北半球的季节相反,11月至次年3月为南极地区的暖季,适合到南极考察。
21.【答案】D
【解析】利用经纬网判断地理方向,南极点是地球的最南方,所以从南到北依此为昆仑站、中山站和长城站;东半球的范围是20°W向东到160°E,西半球的范围是20°W向西到160°E,则长城站位于西半球,中山站和昆仑站在东半球;距离北京最近的为中山站,其次为昆仑站,最远的为长城站;按纬度高低,长城站位于南极圈以外,纬度最低,昆仑站最靠近南极点,纬度最高。
22.【答案】A
【解析】南极洲位于地球最南端,土地几乎在南极圈内,该洲有极昼和极夜现象,A叙述错误,符合题意;南极洲由于巨厚的冰层覆盖南极大陆,成为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大洲,B叙述正确,不符合题意;南极洲是世界上跨经度最广的大洲,C叙述正确,不符合题意;南极地区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常年受极地高气压带控制,降水稀少,D叙述正确,不符合题意。
23.【答案】B
【解析】图中甲处是印度洋;无论南极洲还是北冰洋,都是一望无际的冰雪世界,地球上68%的淡水以冰雪的形式储存在两极地区;我国四个科考站中长城站位于南极圈以北,无极昼极夜现象;极地地区气候恶劣,考察时间应选择当地暖季,南北半球季节相反,到南极地区考察,应选择11月一次年3月,即我国的冬季,此时段南极地区为暖季,气温较高,且有极昼现象,便于进行科学考察。
24.【答案】B
【解析】南极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特征是:酷寒、干燥、烈风。所以建筑材料、设备将面临低温严寒的巨大考验;昆仑站在南极内陆冰盖的最高点冰穹地区(海拔约4000米),海拔高,大气稀薄,所以工作人员面临高原缺氧的考验;施工建设是位于南极的极昼期,所以不需要人工照明;海拔高,大气稀薄,所以紫外线强。
25.【答案】B
【解析】由于环境恶劣仍无人定居的大洲是南极洲。
26.【答案】A
【解析】北极地区指北极圈以北的区域,包括北冰洋、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的北部及一些岛屿,北极地区海洋面积大于陆地面积,北极地区包括格陵兰岛的一部分。
27.【答案】A
【解析】南极地区的气候特点是:酷寒、烈风、干旱,该地区没有热带森林生态系统。
28.【答案】B
【解析】南极大陆绝大部分位于南极圈以内,并不是全部位于南极圈内,A选项错误;南极气候具有酷寒、烈风、干燥的特点,B选项正确;北极最佳科考时间是7、8月,C选项错误;黄河站是我国在北极新建的科考站,D选项错误;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
29.【答案】B
【解析】因为在南极点上,只有一个方向,到处都是正北,所以在南极点上向四周看的方向都是北,南极位于世界的最南方,所以南极洲位于中国的南方。
30.【答案】D
【解析】迄今为止,已有俄罗斯、美国、英国、阿根廷、澳大利亚、日本和中国等20多个国家在南极地区建立了一大批科学考察站。为保护南极洲的环境,南极洲的考察只限于科研目的。
31.【答案】(1)120°E,70°S 北 (2)企鹅 (3)极夜 (4)黄河站 格陵兰岛 (5)B
【解析】(1)顺着地球自转的方向为向东,0°经线以东的经度为东经,图中相邻两条经度相隔经度30°,所以图中A点经度为120°E;A点位于位于南极圈以内,纬线之间的度数相差10°,所以A点纬度为70°S。所以A点坐标为(120°E,70°S)。(2)南极地区代表的动物是企鹅,是南极的主人,南极的象征。(3)济南市位于北半球,放暑假时,为北半球的夏季,太阳直射在北半球,南极地区有极夜现象。(4)我国在北极地区建立的第一个科学考察站是黄河站,世界上最大的岛屿是B格陵兰岛。(5)“白色”是指北极地区的冰雪覆盖面积;“蓝色”面积是指海洋面积。由于受气候变暖的影响,两极地区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冰雪覆盖面积变小,海洋面积增大。
32.【答案】(1)①箭头为顺时针 ②箭头为逆时针 (2)酷寒、多狂风、降水稀少(烈风、酷寒、干燥) B (3)D (4)保护最后一块没有被污染的土地(合理即可)
【解析】(1)在南极上空看,地球自转的方向为顺时针,在北极上空看,地球自转的方向为逆时针。(2)南极地区的气候特点是烈风、酷寒、干燥;由于南极地区是陆地,地势比北极地区高,终年被冰雪覆盖,对阳光反射强,吸收的热量少,所以比北极地区寒冷。(3)企鹅是南极地区的象征,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4)为了保护最后一块土地不被污染,各国考查船都要把生活垃圾转运回国。
33.【答案】(1)顺(2)昆仑 (3) 大西 印度 (4)企鹅(5)极夜
【解析】(1)通过读图,根据地球自西向东运动,可判断在南极上空地球的运动方向为顺时针。(2)我国在南极内陆新建的科学考察站是昆仑站。(3)根据图示,A是大西洋,B是印度洋。(4)南极地区代表动物是企鹅。(5)根据南北半球季节相反的特点,北半球放暑假,北极出现极昼,南极出现极夜现象。
34.【答案】(1)略(顺时针标注)(2)南极圈;66.5°S; (3)印度洋;大西洋;太平洋;德雷克海峡;大洋洲;非洲;南美洲
【解析】读图可知,在南极上空看,地球自转的方向顺时针。图中虚线的名称是南极圈,纬度是66.5°S。图中字母代表的地理事物的名称是:大洋:A印度洋,B大西洋,C太平洋;海峡;H德雷克海峡,大洲:D大洋洲,E非洲,F南美洲。
35.【答案】(1)A;(2)南极圈;90°E;昆仑站-泰山站-中山站-长城站;(3)A
【解析】(1)2014年2月8日,我国南极泰山站正式建成开站,这是继长城站、中山站和昆仑站之后中国的第四个南极科考站;(2)结合图示得知:除了长城站,中山站、昆仑站和泰山站都位于南极圈内;从经度上看,三个考察站居于90°E附近;自南向北依次排列的顺序为昆仑站-泰山站-中山站-长城站;(3)地球的南北两极,是全球变化的驱动器、全球气候变化的冷源、也是人类居住的地球与外星联系的重要窗口。尤其是南极,是地球上至今未被开发、未被污染的洁净大陆,那里蕴藏着无数的科学之谜和信息。在全球变化、特别是全球气候变化研究中,起着不可替代的关键作用。20世纪中,已有20多个国家在南极建立了100多个科学考察站,对南极开展了多学科考察研究,有多项重大科学研究都是在南极取得突破性进展的,例如;南极大气层中臭氧空洞的发现与研究、南极冰下大湖--东方湖的发现与研究等。所以,南北极地区是科学研究和实验的圣地,是与全球环境变化、经济可持续发展、人类的生存和命运休戚相关的最后疆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