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业水平测试(广东专用)专题七 静电场(课件+作业)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中学业水平测试(广东专用)专题七 静电场(课件+作业)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2-04-22 16:01:00

文档简介

(共88张PPT)
专题七 静电场
考点展示
1.物质的微观结构、电荷守恒定律、静电现象(Ⅰ)
2.点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Ⅰ)
3.电场、电场线和电场强度(Ⅰ)
4.电势、电势能和电势差(Ⅰ)
5.电容器(Ⅰ)
知识网络
知识网络
合格演练测评·点击进入
电荷、电荷守恒定律,元电荷=1.60×10-19C
库仑定律
公式:F=婴
适用于真空中的点电荷
定义式:E卫,方向与正电荷受到的电场力方向相同
电场强度
力的性质
点电荷的场强E=是号
电场线越密的地方E越大
电场线
电场线的切线方向即为E的方向
电场线从正电荷(或无穷远处)出发终止于负电荷(或无穷远处)
Er
电势
电势

标量,有正负,与零势点选取有关
U出=《
W世

能的性质
电势差
标量,有正负

等势面

沿电场强度的方向电势降落最快
电场强度与电势差的关系
在匀装电场中瓜”
特点:与路径无关
电场力做功
与电势能变化关系WB=EpA一EB
与电势差的关系WB=U出
电场力F=E
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
带电粒子的加速g-a子一之a
带电粒子的偏转y一3
U刀2
ri
,tan 0=gUI.
dmv
构造:由两块彼此靠近又互相绝缘的金属板构成
电容定义式:C-号
电容器电容
电容决定式:C=
S
4πkd
电容单位:1F=106F=1012pF
静电的应用
静电与新技术
静电的防止
M
N
O
P
Q
+
I

O
O
A
B
2

+)
C
D
A
B
D


P
A
B
+
+
+
+
Po
E
Q
P
·Q

C
D

×
M
N
M
A
B
C
D
正,点电荷
负点电荷
等量异种电荷
等量同种(正)电荷
十十十十十
带电平行金属板
M
B
D
E外
E件
F
F米
F
q
9
B
C
D
80M000uF80M00
动片
0心
定片
米Q/C
0.2
I
I
I
I
I
I
I
I
I
I
0
36
40
V合格演练测评(七)
(静电场)
姓名: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正确率:__________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公元1世纪,东汉王充《论衡·乱龙》中记录了“顿牟掇芥”.顿牟即琥珀(也有玳瑁的甲壳之说),芥指芥菜子,统喻干草、纸等的微小屑末.这个词的意思就是经过摩擦的琥珀能吸引干草、纸等轻小的物体.下列关于这个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  )
A.经过摩擦的琥珀有了磁性
B.经过摩擦的琥珀带了电
C.琥珀与干草带异种电荷
D.琥珀与干草带同种电荷
B 摩擦可以使物体带电,经过摩擦的琥珀带了电,能吸引干草、纸等轻小的物体,故B正确,A错误.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带电体都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干草不一定带电.故C、D错误.
2.2021年5月28日,第八届全国静电纺丝技术与纳米纤维学术会议在天津工业大学召开.摩擦可以产生静电,原来甲、乙、丙三物体都不带电,今使甲、乙两物体相互摩擦后,乙物体再与丙物体接触,最后知甲物体带正电2.8×10-15 C,丙物体带电6×10-16 C.则关于最后乙、丙两物体的带电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乙物体一定带有负电荷3.4×10-15 C
B.乙物体可能带有负电荷2.4×10-15 C
C.丙物体一定带有正电荷6×10-16 C
D.丙物体一定带有负电荷6×10-16 C
D 根据电荷守恒定律,摩擦后甲物体带正电2.8×10-15 C,则乙物体一定带2.8×10-15 C的负电,乙与丙接触后丙物体一定带有负电荷6×10-16 C,此时乙物体一定带有负电荷22×10-16 C.故选D.
3.如图所示为两个带等量点电荷周围的电场线分布(电场线方向未标出),则(  )
A.A只能带正电
B.A只能带负电
C.若A带正电,则B肯定是带负电的
D.若A带正电,则B肯定是带正电的
C 根据等量异种电荷电场线分布可得,A、B为异种电荷,若A带正电,则B肯定是带负电的,C正确.
4.A、B、C为三个完全相同的小金属球(带电时都可视为点电荷),A、B位置固定,其中A带+6q的电荷,B带-q的电荷,C不带电,此时A、B之间的静电力为F,现在用绝缘工具拿C球,让C依次与A、B接触后,移去C球,则移走C球后,A、B之间的静电力的大小为(  )
A.F    B.F
C.F D.2F
B 由库仑定律知F=,C球与A球接触后A、C各带+3q的电荷,C再与B接触后C、B各带+q的电荷,移走C球后,A、B之间的静电力的大小为F′==F.
5.复印机的核心部件是有机光导体鼓,它是在一个金属圆柱表面涂盖一层有机光导体OPC(没有光照时OPC是绝缘体,受到光照时变成导体)而制成的.复印机的基本工作过程是:(1)在暗处的有机光导体鼓和一个金属丝电极之间加上高电压,金属丝附近空气发生电离,使转动鼓体均匀带上正电荷;(2)文件反射的强光通过光学系统在鼓上成像,鼓上形成“静电潜像”;(3)鼓体转动经过墨粉盒,潜像将带相反电荷的墨粉吸引到鼓体带电部位;(4)鼓体继续转动经过复印纸,带电复印纸又将墨粉吸引到复印纸上.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步骤(1)中发生了静电感应现象
B.步骤(2)中发生了局部导电现象
C.步骤(3)中发生了静电平衡现象
D.步骤(4)中发生了静电屏蔽现象
B 在暗处的有机光导体鼓和一个金属丝电极之间加上高电压,金属丝附近空气发生电离,这是将空气电离的现象,A错误;文件反射的强光使鼓体上部分OPC变成导体,将电荷导走,有字的部分则仍是绝缘体,保留电荷,这是局部导电现象,B正确;鼓体转动经过墨粉盒,潜像将带相反电荷的墨粉吸引到鼓体带电部位,这是异种电荷相互吸引现象,C错误;鼓体继续转动经过复印纸,带电复印纸又将墨粉吸引到复印纸上,这是异种电荷相互吸引现象,D错误.
6.在手术时,为防止麻醉剂乙醚爆炸,地砖要用导电材料制成,医生和护士要穿由导电材料制成的鞋子和外套,一切设备要良好接地,甚至病人身体也要良好接地.这是为了(  )
A.除菌消毒 B.消除静电
C.利用静电 D.防止漏电
B 在可燃气体环境(如乙醚)中产生的静电,容易引起爆炸,应设法把产生的静电消除掉(如导入大地),因此选项B正确.
7.下列措施是为了防止静电产生的危害(  )
A.在高大的建筑物顶端装上避雷针
B.静电复印
C.在高大的烟囱中安装静电除尘器
D.静电喷漆
A 当打雷的时候,由于静电的感应,在高大的建筑物顶端积累了很多的静电,容易导致雷击事故,所以在高大的建筑物顶端安装避雷针可以把雷电引入地下,保护建筑物的安全,属于静电防止,故A正确;静电复印是利用静电现象将墨粉印在纸上,属于静电的应用,故B错误;静电除尘时除尘器中的空气被电离,烟雾颗粒吸附电子而带负电,颗粒向电源正极运动,属于静电应用,故C错误;静电喷漆采用静电作用给金属等物体喷上均匀的漆,故属于静电的应用,故D错误.故选A.
8.如图所示,A、B为电场中同一条电场线上的两点,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A、B两点电场强度大小关系为EA>EB
B.A、B两点电势高低关系为φA<φB
C.正电荷由A向B移动,电势能一定减小
D.正电荷由A向B移动,电势能一定增大
C 题图中仅画出电场中的一条电场线,不能确定两点附近电场线的疏密,无法确定两点电场强度大小的关系,故A错误;顺着电场线的方向电势降低,所以有φA>φB,故B错误;正电荷沿着电场线的方向移动,电场力做正功,电势能减小,负电荷沿着电场线的方向移动,电场力做负功,电势能增大,故C正确,D错误.
9.如图所示,图中实线表示一匀强电场的电场线,一带负电荷的粒子射入电场,虚线是它的运动轨迹,a、b是轨迹上的两点,若粒子所受重力不计,那么正确的判断是(  )
A.电场线方向向下
B.粒子一定从a点运动到b点
C.a点电势比b点电势高
D.粒子在a点的电势能大于在b点的电势能
D 无论粒子从a点或者从b点射入电场,由于运动轨迹向下弯曲,说明粒子受电场力方向向下,可判断电场线的方向向上而不是向下,A错误;粒子既可以从a点运动到b点,也可以从b点运动到a点,B错误;由于顺着电场线方向电势降低,故有φa<φb,C错误;负电荷逆着电场线方向运动时电势能减少,顺着电场线方向运动时电势能增加,因而粒子在a点的电势能大于在b点的电势能,D正确.
10.如图所示,P、Q是等量的正点电荷,O是它们连线的中点,A、B是中垂线上的两点,OAA.EA一定大于EB,φA一定大于φB
B.EA不一定大于EB,φA一定大于φB
C.EA一定大于EB,φA不一定大于φB
D.EA不一定大于EB,φA不一定大于φB
B P、Q所在空间中各点的电场强度和电势由这两个点电荷共同决定,电场强度是矢量,P、Q两点电荷在O点的合场强为零,在无限远处的合场强也为零,从O点沿PQ的中垂线向远处移动,电场强度先增大,后减小,所以EA不一定大于EB,A、C错误;沿电场线方向电势降低,由等量同种正点电荷的电场线分布图可知,从O点向远处,电势是一直降低的,故φA一定大于φB,B正确,D错误.
11.如图所示,实线表示某静电场的电场线,虚线表示该电场的等势面.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1、2两点的电场强度相等
B.1、3两点的电场强度相等
C.1、2两点的电势相等
D.2、3两点的电势相等
D 根据电场线的疏密表示电场强度的大小知,1点的电场强度大于2点、3点的电场强度,选项A、B错误;根据沿着电场线方向电势逐渐降低,在同一等势面上各点的电势相等知,1点的电势高于2点电势,2、3点处于同一等势面上,电势相等,选项C错误,D正确.
12.下列四个图中,a、b两点电势相等、电场强度矢量也相等的是(  )
D 匀强电场的等势面是一系列的平行平面,A图中a、b两点不在同一等势面上,所以,这两点的电势是不相等的,但这两点的电场强度相等;B图中a、b两点在同一个等势面上,电势相等,但这两点的电场强度大小相等、方向不同;C图中a、b两点对称于两电荷的连线,所以电势相等,但在中垂线上电场强度的方向是平行于中垂线的,而且都指向外侧,故两点的电场强度的方向不同;D图中,a、b两点的电势相等,电场强度的方向是平行于两电荷连线的,而且大小相同,故本题选D.
13.正常情况下空气是不导电的,但是如果空气中的电场很强,空气也可以被击穿,空气被击穿时会看到电火花或闪电.若观察到某次闪电的火花长约100 m,且已知空气的击穿电场强度为3×106 V/m,那么发生此次闪电的电势差约为(  )
A.3×108 V B.3×106 V
C.3×104 V D.3×10-5 V
A 将空气中的电场视为匀强电场,由U=Ed,可得U=3×108 V,A正确.
14.如图所示是一个匀强电场的等势面,每两个相邻等势面相距2 cm,由此可以确定电场强度的方向和数值是(  )
A.竖直向下,E=100 V/m
B.水平向左,E=100 V/m
C.水平向左,E=200 V/m
D.水平向右,E=200 V/m
B 根据电场强度的方向应与等势面垂直,且由较高的等势面指向较低的等势面,可知该电场强度的方向水平向左.由电场强度与电势差的关系得:E==100 V/m,B正确.
15.如图所示,实线为电场线,虚线为等势线,且AB=BC,电场中的A、B、C三点的电场强度分别为EA、EB、EC,电势分别为φA、φB、φC,AB、BC间的电势差分别为UAB、UBC,则下列关系中不正确的有(  )
A.φA>φB>φC B.EC>EB>EA
C.UAB<UBC D.UAB=UBC
D 由题图中电场线的分布规律可知,电场不是匀强电场,C附近密集,A附近稀疏,C附近的电场强度大于A附近的电场强度,选项B正确;由公式U=Ed知:UBC>UAB,选项C正确,D错误;由电场线的方向是电势降低的方向得选项A正确.
16.如图所示,在E=400 V/m的匀强电场中,a、b两点相距d=2 cm,它们的连线跟电场强度方向的夹角是60°,则Uab等于(  )
A.-8 V B.-4 V
C.8 V D.4 V
B 在电场线方向上a、b两点间的距离(或a、b两点所在等势面间的距离)为d′=d·cos 60°=0.01 m,根据匀强电场中,电势差与电场强度的关系可知,Uab=-Ed′=-4 V,B选项正确.
17.如图所示,a、b、c是一条电场线上的三个点,电场线的方向由a到c,a、b间的距离等于b、c间的距离,用φa、φb、φc和Ea、Eb、Ec分别表示a、b、c三点的电势和电场强度,可以判定(  )
A.φa>φb>φc B.Ea>Eb>Ec
C.φa-φb=φb-φc D.Ea=Eb=Ec
A 只给出一条电场线无法判断电场线的疏密,故无法判断a、b、c三点电场强度的大小;沿电场线方向电势降低,故φa>φb>φc,选项A正确.
18.如图所示,在匀强电场(电场强度大小为E)中,一带电荷量为-q的粒子(不计重力)的初速度v0的方向恰与电场线方向相同,则带电粒子在开始运动后,将(  )
A.沿电场线方向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B.沿电场线方向做变加速直线运动
C.沿电场线方向做匀减速直线运动
D.偏离电场线方向做曲线运动
C 带电粒子受到与运动方向相反的恒定的电场力作用,产生与运动方向相反的恒定的加速度,因此,带电粒子在开始运动后,将沿电场线做匀减速直线运动,故选项C正确.
19.下列粒子从初速度为零的状态经过电压为U的电场加速后,粒子速度最大的是(  )
A.质子 B.氘核
C.氦核 D.钠离子
A 由动能定理得qU=mv2,v=,所以比荷大的速度大,A正确.
20.如图所示,质子(H)和α粒子(He),以相同的初动能垂直射入偏转电场(不计粒子重力),则这两个粒子射出电场时的偏转位移y之比为(  )
A.1∶1 B.1∶2
C.2∶1 D.1∶4
B 由y=··eq \f(L2,v)和Ek0=mv,得y=,可知,y与q成正比,B正确.
二、非选择题
21.在边长为a的正方形的每个顶点上都放置一个电荷量为q的点电荷,如果保持它们的位置不变,每个电荷受到的其他三个电荷的静电力的合力是多大?
解析:假设第四个电荷q放在d点,则对角线上b点的电荷给它的库仑斥力为F1=k
a点和c点的电荷给它的库仑斥力大小均为F2=F3=k
根据力的合成法则,点电荷q所受的电场力大小为:
F=k+2kcos 45°=
.
答案:
22.如图所示,在场强为E,方向竖直向上的匀强电场中,水平固定一块长方形绝缘薄板.将一质量为m,带有电荷-q的小球,从绝缘板上方距板h高处以速度v0竖直向下抛出.小球在运动时,受到大小不变的空气阻力f的作用,且f<(qE+mg),设小球与板碰撞时不损失机械能,且电量不变.求小球在停止运动前所通过的总路程s.
解析:小球以初速度竖直下抛作匀加速运动,并与水平板碰撞并以相同的速率返回向上运动到最高点.由于阻力作用,返回的高度变小,然后有下落做加速运动.以后在竖直方向多次往返运动,但高度不断减小,直到最终静止在水平板上.
由于小球在竖直方向往返运动的每一阶段受力都是恒力,运动规律都属于匀变速运动.因此本题可应用牛顿运动定律和运动学公式来解.把每一阶段的位移求出,再求和,就是小球通过的路程.
但若用动能定理求解更简便.小球在往复运动过程中,一直有阻力做功.而重力、电场力做功与路径无关,只决定于小球的始末位置.由动能定理mgh+qEh-fs=0-mv,
解得s=eq \f(2mgh+2qEh-mv,2f).
答案:见解析
23.如图所示,A、B为平行板电容器的两个极板,A板接地,中间开有一个小孔.电容器电容为C.现通过小孔连续不断地向电容器射入电子,电子射入小孔时的速度为v0,单位时间内射入的电子数为n,电子质量为m,电荷量为e,电容器原来不带电,电子射到B板时均留在B板上,求:
(1)电容器两极板间达到的最大电势差;
(2)从B板上打上电子到电容器两极间达到最大电势差所用时间为多少?
解析:(1)电子从A板射入后打到B板,A、B间形成一个电场,当A、B板间达到最大电势差U时,电子刚好不能再打到B板上,有eU=mv,U=eq \f(mv,2e).
(2)电子打到B板后,A、B板就是充了电的电容器,当电势差达到最大时,Q=CU=t·ne,
则所用时间t=eq \f(Cmv,2ne2).
答案:(1)eq \f(mv,2e) (2)eq \f(Cmv,2ne2)
PAGE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