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7张PPT)
考点分布 素养目标 考试指导
辨析和修改病句 辨析和修改病句(病句类型: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 考查内容:以考查辨析病句为主,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等设题概率较高。
考查形式:以单项选择题形式考查辨析病句。如2022年第一次合格性考试第6题。
考查趋势:仍将会重点考查辨析病句,以单选题(选择没有语病的一项)形式为主。
类型 要点 病句 修正后的
句子
1.多项定语次序不当 表领属,表数量,动词性,形容词,名词 一位严厉的有多年教学经验的校队的乒乓球教练。 校队的一位有多年教学经验的严厉的乒乓球教练。
2.多项状语次序不当 表目的、时间、地点、范围、情态、对象 许多邻居在路上昨天都跟他热情地打招呼。 许多邻居昨天在路上都热情地跟他打招呼。
3.虚词位置不当 副词的位置 我们把这本书不认真读好,就别谈读别的书了。 我们不把这本书认真读好,就别谈读别的书了。
关联词语的位置 他如果不能实事求是,事业就会受到损失。 如果他不能实事求是,事业就会受到损失。
4.分句位置不当 递进
关系 他们不仅能够用邓小平理论来指导自己的工作,而且能深刻领会邓小平理论的精神实质。 他们不仅能够深刻领会邓小平理论的精神实质,而且能用邓小平理论来指导自己的工作。
因果
关系 由于世界性水危机,地表水和地下水遭到不同程度的污染,水质日益恶化。 地表水和地下水遭到不同程度的污染,水质日益恶化,造成世界性水危机。
类型 病句 修正后的句子
1.主谓搭配不当 墨似的乌云和倾盆大雨顿时从半空中倾泻下来。 倾盆大雨顿时从半空中倾泻下来。
2.动宾搭配不当 战士们冒着滂沱大雨和泥泞的道路前进。 战士们冒着滂沱大雨和踏着泥泞的道路前进。
3.主宾搭配不当 这最后一天的劳动是同学们最紧张、最愉快、最有意义的一天。 这劳动的最后一天是同学们最紧张、最愉快、最有意义的一天。
4.定语与中心词搭配不当 通往机场的大街两旁站满了数万名欢送的人群。 通往机场的大街两旁站满了欢送的人群。
5.状语与谓语搭配不当 我们严肃地研究了职工们的建议。 我们认真地研究了职工们的建议。
6.关联词搭配不当 他在劳动时虽然没有感到疲倦,反而越干越有劲。 他在劳动时不但没有感到疲倦,反而越干越有劲。
7.两面词搭配不当 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得以顺利推进的保障,也是成败的关键。 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得以顺利推进的保障,也是成功的关键。
类型 病因 病句 修正后的句子
1.主语残缺 (1)滥用介词造成主语残缺 在这部电影中,刻画了一个知识分子的典型。 这部电影,刻画了一个知识分子的典型。
(2)主语已转换,没有补出主语导致主语残缺 演出博得了观众热烈的欢迎,对这次演出给予了极高的评价。 演出博得了观众热烈的欢迎,观众对这次演出给予了极高的评价。
2.谓语残缺 (1)缺少主语的谓语,第一个主语没有谓语,却另起一个句子,造成谓语残缺 南堡人民经过一个冬天的苦战,一道四米高、七米宽的拦河大坝巍然屹立在天目溪边。 南堡人民经过一个冬天的苦战,使一道四米高、七米宽的拦河大坝巍然屹立在天目溪边。
(2)缺少与宾语相呼应的谓语 要在这个运动中建立与加强技术管理制度等一系列的工作。 要在这个运动中做好建立与加强技术管理制度等一系列的工作。
3.宾语残缺 (1)缺少及物动词的宾语 虽很忙,但他还是抓紧和同学们交流学习体会或自己看书。 虽很忙,但他还是抓紧时间和同学们交流学习体会或自己看书。
(2)缺少介词的宾语 针对同学们知识点缺漏,老师编辑了系统的知识目录。 针对同学们知识点缺漏的情况,老师编辑了系统的知识目录。
4.介词残缺 介宾短语的介词残缺 我没有任何理由同我交往了十几年的朋友分道扬镳。 我没有任何理由同和我交往了十几年的朋友分道扬镳。
类型 病句 修正后的句子
1.两句混杂,指一个句子套用了两种句式 到新开张的纺织公司应聘的,大多是以下岗的女工为主。 到新开张的纺织公司应聘的,大多是下岗的女工。
2.一句话已经结束,主语已发生转换,但没有补上,导致后面句子主语丢失 蒙古族同胞性格粗犷,喜欢携带佩刀,可以用来切割牛羊的肉。 蒙古族同胞性格粗犷,喜欢携带佩
刀,佩刀可以用来切割牛羊的肉。
3.一句话已完整,却把它的最后部分用作另一部分的开头 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要靠政府的力量,同时也不能不发挥民间力量在舆论动员、监督检查等方面起到无可替代的作用。 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要靠政府的力量,同时也不能不发挥民间力量在舆论动员、监督检查等方面起到的无可替代的作用。
类型 病句 修正后的句子
1.词的多义导致表意不明 老陈说:“小梁这人真黑。” 老陈说:“小梁这人真黑。”因为小梁最近晒太阳太多了。
2.词性不明导致表意不明 在北京外国语大学时,只有我跟他学过韩语。 在北京外国语大学时,只有我跟他学过韩语,他是我老师。
3.短语关系不明导致表意不明 学生家长来了。 学生和家长来了。
4.指代不明导致表意不明 我看见小林扶一位老人过马路,他手上提着一袋番薯。 我看见小林扶一位老人过马路,小林手上提着一袋番薯。
5.施动受动不明导致表意不明 这是名模小方摄于2017年12月的照片。 这是名模小方摄于2017年12月的照
片,照片上的小方笑得很灿烂。
6.数量词不明导致表意不明 两个球队的教练都来了。 球队的两个教练都来了。
7.停顿不当导致表意不明 妹妹找不到爸爸妈妈心里很着急。 妹妹找不到,爸爸妈妈心里很着急。
8.省略不当造成表意不明 记得当年我认识他的时候,还是七八岁的小孩,天真烂漫,无拘无束。 记得当年我认识他的时候,他还是七八岁的小孩,天真烂漫,无拘无束。
类型 病因 病句 修正后的句子
1.内容不符合真实情况 (1)不合事实 九百多人,几千条胳膊,同暴雨洪水搏斗了一天一夜。 九百多人,近二千条胳膊,同暴雨洪水搏斗了一天一夜。
(2)过于绝对 凡是有杰出成就的
人,都是在艰苦环境中磨炼成才的。 很多有杰出成就的人,是在艰苦环境中磨炼成才的。
2.事物分类不当 (1)包含和被包含关系并列不当 我市已形成以机械、电子、食品、纺织、轻工、建材为支柱的工业体系。 我市已形成以机械、电子、食
品、纺织、建材为支柱的工业体系。
2.事物分类不当 (2)交叉关系并列不当 出席团代会的代表有干部和青年,还有不少女同志。 出席团代会的代表青年中,有一部分是干部,还有不少女同志。
3.表述前后不一致 (1)前后矛盾 我基本上把不良的饮食习惯完全改过来了。 我把不良的饮食习惯完全改过来了。
(2)主客体颠倒 在那个时候,报纸与我接触的机会是很少的。 在那个时候,我与报纸接触的机会是很少的。
4.多次否定失当 (1)反问句中否定词判断不当 试问那些买官的人民“公仆”们,你们买官的钱有多少是老百姓的血汗? 试问那些买官的人民“公仆”们,你们买官的钱有多少不是老百姓的血汗?
(2)否定词的重复出现或多次出现造成否定失误 谁也不会否认长江不是向东流的。 谁也不会否认长江是向东流的。
(3)带否定意义的词误用造成否定失误 为了防止这类事故不再发生,我们加强了交通安全的教育管理。 为了防止这类事故再发生,我们加强了交通安全的教育管理。
5.分句间关系不当 (1)强加因果关系 我看见他和一个不三不四的人说话,他肯定加入了流氓团伙。 我看见他和一个不三不四的人说话,他可能加入了流氓团伙。
(2)强加转折关系 散文可记叙、说明、抒情,然而这几种方式经常交替出现,杂处在一起。 散文可记叙、说明、抒情,而且这几种方式经常交替出现,杂处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