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业水平测试(广东专用)专题十 交通运输布局与区域发展(课件+作业)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中学业水平测试(广东专用)专题十 交通运输布局与区域发展(课件+作业)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2-04-22 15:39:27

文档简介

(共52张PPT)
专题十 交通运输布局与区域发展
考点展示 知识网络
1.影响交通运输布局的区位因素和布局的原则。
2.交通运输需求、资金、技术等区位因素对交通运输布局的影响。
3.交通运输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4.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发展变化对聚落形成与发展的影响。
合格演练测评·点击进入
任务
目的
影响因素
原则
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交通运输布局
交通运
输需求
资金
影响聚落发展
区域发展
会金会
Λ

不M
a

含会金
Λ价MM



A众山地
城镇
店州
驿
深圳
城际道交通线
城市
不个KKKK11
KXKKK
个6

I
V1
海洋
公路方案
村镇
d
河流
山地

80
12°
12°

首都
重要城市

港口
同界
80
河流

-
铁路
拟建沿海铁路
水库
城市外缘
高速铁路

内、巾、外三环

城市道路干线
高速公路
绕城公路
宁启铁路
老城区
高速公路
京杭运河


润扬长江公路大桥
—公路
城市
城市
规划发
分区
中心区
展方向问
从该处可以看出,线路
从该处可以看出,线路不
穿过城区,占用城区用!
穿过城区,不占用城区
地,对城区影响较大
地,且对城市影响较小
}
甲(穿越式)
乙绕行式)
出入口立交
高速公路
城市建成区
连接线
比较两处可知,由于交通线的影响,城区会向
高速公路靠近和发展,乙模式会演变成甲模式
327国道
327
国道
一京沪高速公路
A
B
D
图例
●老长途汽车站。新长途汽车站■
批发市场
水泥
三方长地
水泥
白岘乡
煤山镇>
水泥之

f
说心也婚名裔


槐坎乡
小浦镇
小浦码头
兰州
宁夏
山西
定西

西安

天水氵
猬南
三门峡洛阳
宝鸡
四川
河南
⊙省会0
城市
省界
高速铁路
盐场
火车站
m
1980年之前的老城区

现在城区
拟建大型服装批发市场

拟建大型超级市场

蔬菜基地
30
海洋


-15
301
等值线
/m合格演练测评(十)
(交通运输布局与区域发展)
姓名: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正确率:__________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工程(如图)从俄罗斯西伯利亚到中国长三角,长逾8 000千米的管道工程,穿越了沼泽、山地、地震活动区、永冻土等地段,铺就了一条具有超大口径、高钢级、高压力的世界级水平的天然气管道,被称为“中俄合作的世纪工程”。该工程我国境内又分黑河—长岭、长岭—永清、永清—上海三段建设,其中黑河-长岭段已于2019年10月16日全线贯通。项目建设难度大,管道过境段由中方施工,仅过境段控制性工程,从选择穿越点、穿越方式到确定设计标准和现场施工执行,就历经了22轮谈判。据此,完成1~2题。
1.与海运液化天然气相比,管道运输的优点是(  )
A.运输线路较短,运输方式灵活
B.连续性强,安全性好,运量大
C.机动性差,受自然环境变化的影响小
D.铺设管道的投资大,能耗高,工期长
2.为最大限度减少对环境的影响,过境段管道铺设选择(  )
A.穿越森林稀疏的地区 B.以桥梁方式穿过河流
C.修建长隧道穿过山体 D.沿等高线呈S形穿越
解析:第1题,与海运相比,管道运输的优点是连续性强,安全性好,运量大,B正确;管道运输灵活性差,A错误;机动性差是管道运输的缺点,C错误;D为管道运输的缺点,不符合题意,错误。故选B。第2题,过境段管道铺设主要经过东北林区,对环境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对森林的破坏,所以选择穿越森林稀疏区,尽量减少对生态系统的不利影响,A正确,B、C、D不符合题意。故选A。
答案:1.B 2.A
作为“一带一路”倡议的补充和深化,2017年我国提出的冰上丝绸之路倡议引起了世界性关注和响应。冰上丝绸之路是指穿越北极圈,连接东亚、北美和西欧三大经济中心的海运航道。下图是冰上丝绸之路和中俄陆河联运路线意图。据此,完成3~4题。
3.冰上丝绸之路航线最繁忙的月份是(  )
A.6月   B.7月   C.8月   D.9月
4.与冰上丝绸之路比,中俄陆河联运路线的优势是(  )
A.运距短,速度快 B.不受气象限制
C.运量大、运费低 D.线路短,运费低
解析:第3题,“冰上丝绸之路”纬度高,冬季漫长寒冷,还有极夜现象,从白令海峡开始到巴伦支海。北极航道东段海域结冰期长,海冰是航道运行的最大障碍,北半球陆地最高温出现在7月,而海洋升温慢,8月温度最高。冰的融化需要一个过程,滞后于温度。9月航道内浮冰更少,更适宜航行,D正确,A、B、C错误;故选D。第4题,由图可知,中俄陆河联运路线主要为铁路运输,相比冰上丝绸之路,运输距离短,速度快,A正确;中俄陆河联运不受海洋灾害影响,但是会受到陆地暴雪等气象灾害限制,运量不一定比海运运量大,运费也不一定低,B、C、D错误;故选A。
答案:3.D 4.A
伴随全球多国开始新冠疫苗接种,新冠疫苗运输成冷链运输新商机。据国外报道称核糖核酸疫苗运输过程中一旦见光或者经受猛烈颠簸,疫苗受损风险极大,一批疫苗最多只能经历4次装卸运输。下图为疫苗冷链系统图。据此,完成5~6题。
5.物流企业为把握疫苗商机,并保持一定的优势,企业间需保持(  )
A.生产协作 B.商贸联系
C.科技与信息联系 D.工业联系
6.图示物流表明(  )
A.区际贸易联系比国际贸易联系密切
B.国际贸易联系比区际贸易联系密切
C.仓储是电子商务中最为核心的行业环节
D.物流企业的区位与地理环境关系很大
解析:第5题,新冠疫苗运输成冷链运输新商机,物流企业为把握疫苗商机,并保持一定的优势,企业间需保持科技与信息联系,确保疫苗安全、快速到达目的地,C正确。物流企业不是生产企业、不是商业企业,跟生产协作、商贸联系和工业联系无关,C正确,A、B、D错误,故选C。第6题,图示物流表明区际贸易联系物流量更大,比国际贸易联系密切,A正确、B错误。物流是电子商务中最为核心的行业环节,C错误。物流企业的区位与地理环境关系不大,要求不高,主要要交通比较便利。A正确,B、C、D错误,故选A。
答案:5.C 6.A
中亚是我国推进“一带一路”战略的重要合作伙伴,近年来我国在中亚参与投资兴建了多条油气管道,在霍尔果斯口岸与我国境内管道相接。读图,完成7~8题。
7.管道运输油气比原来铁路运输油气最大的优势是(  )
A.灵活性强 B.损耗量少
C.运输量大 D.适应性强
8.油气管道建设对中亚地区的积极影响有(  )
①缩短输出距离,提高竞争力 ②加快油气开采,加速荒漠化 ③提供就业机会,带动相关产业发展 ④拓宽油气市场,加速产业转型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解析:第7题,因为管道运输的特点是液体不外流,气体不挥发,损耗少,B正确。管道运输和铁路运输受线路影响,灵活性都差,运输量都大,A、C错误。管道运输只能运送液体或气体,适应性差,D错误。故选B。第8题,油气管道建设,加大中亚地区投入,能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增加了就业机会,同时也能就近向中国输出油气,降低运输成本,提高竞争力,①③正确,C正确。加快油气的开采,可增加居民收入,如果能妥善地处理好环境问题,减少过度放牧、过度开垦对植被的破坏,不会加速荒漠化;油气开采和运输增加,可拓宽油气市场,但不是发展油气的加工,不会加速产业转型。②④错误。故选C。
答案:7.B 8.C
“展线”是展长线路的缩略说法。在藏语里,“关角”意为“登天的梯”。关角展线群曾是青藏铁路著名的景观,随着2014年新关角隧道的通车,关角展线群景观将退出人们的视野。如图为青藏铁路关角展线群的二郎北展线。据此,完成9~10题。
9.青藏铁路在关角段修建多处展线能够(  )
A.少占沟谷农田 B.缩短运营时间
C.保护野生动物 D.降低道路坡度
10.隧道替代关角展线的原因是(  )
A.防治地质灾害的需要
B.适度超前的需要
C.技术及经济实力提升
D.降低道路建设费用
解析:第9题,结合材料内容,修建多处展线并不能少占沟谷农田,A错误。展线是要绕路的,相比直线距离增加,且受到曲线半径影响,列车经过时要限速,会增加时间,B错误。保护野生动物主要通过修建野生动物通道,C不符合题意。展线主要为了减缓坡度,降低修建难度,故D正确。故选D。第10题,结合材料,随着科技发展,我国的经济和技术实力提升,原先不能修建隧道的地方修建隧道,可以减少里程,减少时间,C正确。都会造成地质灾害、不是为了适度超前、会增加修建费用,A、B、D错误,故选C。
答案:9.D 10.C
下图为甲、乙两地附近等高线(单位:米)简图,计划在甲、乙间修建一条公路。读图,完成11~12题。
11.在图中最初选定的四条线路中,既要架桥又要修隧道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12.施工前图示河段进行了裁弯取直,最终的合理线路方案应为(  )
A.① B.②
C.③ D.④
解析:第11题,根据图示等高线,线路穿过山区,要修隧道,线路经过河流要架桥。在图中最初选定的四条线路中,既要架桥又要修隧道的是③,C对。①、②只需要架桥,④只需要修隧道,A、B、D错。第12题,施工前图示河段进行了裁弯取直,即将河道沿100米等高线延伸方向,在最窄处开通新河道,最终的合理线路方案应为②,不需要架桥、修隧道,B对。①需要架桥,③、④需要修隧道,A、C、D错。
答案:11.C 12.B
梧州曾是广西境内最大的城市,但后来的发展却大大落后于柳州和南宁。读图,完成13~14题。
13.梧州能成为广西境内最大城市的原因是(  )
A.地形平坦 B.河运便利
C.土壤肥沃 D.人口稠密
14.梧州后来的发展大大落后于柳州和南宁,这表明(  )
A.政治因素对城市形成和发展的影响在增强
B.在现代城市布局中,沿江设市已无吸引力
C.沿铁路的城市轴线已取代了沿江设市的布局
D.交通运输方式的改变,对沿线城市的发展影响很大
解析:第13题,从图中可以看出,梧州位于河流的交汇处,水运便利,便于货物运转,早期的交通方式主要依靠水运,所以有利于其发展,B对。地形、土壤和人口在早期城市的形成过程中并不是扮演主要角色,排除A、C、D。故选B。第14题,从图中可以看出,随着铁路运输的迅速发展,位于铁路枢纽的柳州和南宁发展迅速,而梧州的发展速度缓慢,说明交通运输方式的改变对沿线城市的发展影响很大,D对。政治因素对城市形成和发展的影响无法从图中观察得出,A错。在现代城市布局中,沿江设市仍有吸引力,B错。沿铁路的城市轴线没有取代沿江设市的布局,只是影响力变大,C错。故选D。
答案:13.B 14.D
近年来,我国城市地铁交通发展迅速。下表为我国部分城市连续三天的地铁客运量(单位:万人次)统计表。据此,完成15~16题。
城市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武汉 南京 成都
6月18日(周日) 748.65 736.5 676.7 372 242.8 236.1 178.14
6月19日 1 193.4 1 065 749.4 465 284.9 268.2 225.7
6月20日 1 188.4 1 088.2 772.6 451 262.6 282.1 221.7
15.与公共汽车交通方式相比,地铁的优点有(  )
①速度快,准点率高 ②用地多,客运量大 ③投资少,见效快 ④单位能耗少,噪声小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6.读表可知,地铁(  )
A.集中分布在东部省会城市
B.是客运总量最大的城市交通方式
C.客运量具有一定的周期性变化
D.客运量与城市人口数量呈正相关
解析:第16题,与公共汽车交通方式相比,地铁多在地下运行,受外界干扰相对较小,速度快,准点率高;用地省,客运量大;单位能耗少,噪声小,但投资大。与公共汽车交通方式相比,地铁投资大,见效慢。用地多并非优点,故①④正确。故选B。第16题,表格显示内陆省会城市也有地铁;据表格不能判断地铁的客运总量是否最大;表格显示周日客运量小于工作日的客运量,说明客运量具有一定的周期性变化;地铁客运量除了受城市人口数量的影响外,还深受已运营地铁线路长度的影响,D说法不科学。故选C。
答案:15.B 16.C
城际轨道交通有助于改善城市的整体交通状况,助推区城融合发展,但现实中的城际轨道建设运营存在诸多阻碍。针对城际轨道建设和运管所面临的诸多问题,J国采取了“上下分离”的建设运营模式,“上”是指由地方政府负责轨道的建设和维护,“下”是指由市场化的私营企业来负责运营。据此,完成17~18题。
17.“上下分离”的建设运营模式针对的是(  )
A.财务利用的成本问题 B.轨道一体的效率问题
C.城市交通的拥堵问题 D.跨行政区的协调问题
18.“上下分离”的建设运营模式的优势在于提高了(  )
A.城市外部衔接度 B.城市内部通达度
C.城铁线网覆盖度 D.城铁服务灵活度
解析:第17题,“上下分离”的建设运营模式并不是针对财务利用的成本问题,轨道的铺设、后期的运营服务成本并不会减少,A错;“上下分离”的运营模式发挥了“公”和“私”各自的优势,政府在规划建设线路、提供政策保障方面具有强大的号召力,而民营企业能够通过票价定价、员工工资、采购等市场化的激励手段,来达到运营的高效率,所以,“上下分离”的建设运营模式能提高轨道一体化的效率,B对;交通拥挤不需要强调政府和民营企业合作解决,通过增开站点、优化线路、缩小发车间隔等方式皆可以解决,C错;城际轨道交通确实需要解决跨城市的协调问题,但这只是涉及到“上”的层面,只需要政府来解决,不涉及到民营企业的参与,D错。第18题,“上下分离”的建设运营模式的优势在于引入了民营企业来优化城际轨道的服务,例如售票服务、轨道站点的商业服务、对特殊群体的便民服务等,促进城际轨道服务从功能型向舒适型、享受型的转变。A项和B项混淆概念,这应该是“城际轨道”的优势和积极影响,不是“上下分离”建设运营模式的优势;而城铁服务灵活度属于,“上下分离”建设运营模式的优势,故D正确,“上下分离”的建设运营模式不是通过多铺路、多建网来进行的,故C错。
答案:17.B 18.D
下图示意上海市某区。读图,完成19~20题。
19.金桥购物中心的分布符合商业网点布局的(  )
A.接近产地要求 B.交通最优原则
C.城市规划要求 D.市场最优原则
20.上海市能够成为我国最重要的商业中心之一,最主要得益于上海市(  )
A.矿产资源丰富,工业制造能力强
B.地理位置优越,交通运输条件好
C.经济发达,人口稠密,消费能力强
D.农业生产条件好,农产品丰富
解析:第19题,金桥购物中心主要经营零售业,为了获得最大的客流量,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其必须布局在人口密集、交通便利的商业区内,主要考虑的是消费市场广阔,符合市场最优原则,D正确,A、B、C错误。故选D项。第20题,上海市矿产资源贫乏,A错误。上海市位于我国东部海岸线的中点附近,既是海港也是河港。地理位置优越,海陆空交通便利,因而成为我国最大的商业中心之一,B正确。“经济发达,人口稠密,消费能力强”是上海成为我国最重要的商业中心的原因之一,但不是最主要的原因,C错误。“农业生产条件好,农产品丰富”和上海成为我国最重要的商业中心之一的关系不大,D错误。故选B项。
答案:19.D 20.B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40分)
21.石武铁路客运专线北起石家庄,南至武汉,是北京—广州—深圳—香港客运专线的组成部分,正线全长840.7 km。下图是石武高速铁路路线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20分)
(1)简述石武高速铁路建设的主要优势区位条件。(8分)
(2)该高速铁路的修建多采用高架桥模式,其主要目的(作用)有哪些?(4分)
(3)简述石武高速铁路建设的地理意义。(6分)
(4)我国高速铁路的发展迅速,说明现代交通运输业的发展趋势是什么?(2分)
解析:第(1)题,结合交通线的区位因素,从自然、社会经济、技术等方面分析。第(2)题,高架铁路主要优势从少占耕地、畅通及预防自然灾害等方面回答。第(3)题,建设石武高铁的地理意义主要是沟通区际联系,带来较强的社会、经济效益。第(4)题,高速铁路发展迅速,主要说明现代交通方式向高速化、专业化方向发展。
答案:(1)沿线地区地形平坦,有利于高速铁路的建设;途经我国中部地区,区内经济基础好(经济较发达);合理布局铁路网,有利于缓解京广铁路线的压力;有先进的技术作保障等。
(2)减少占用耕地的数量,有利于保护当地宝贵的耕地资源;减少(避免)与其他交通运输方式的相互干扰。
(3)石武高速铁路纵贯我国南北,从根本上缓解了京广铁路大动脉运输紧张的状况;把我国经济最活跃的环渤海地区、中原城市群、武汉城市圈、珠三角地区和广大中部地区更加紧密地连接在一起,促进国家北部、中部、南部区域协调健康发展;能够与京沪、京哈、陇海、沪昆等快速客运通道相衔接,成为覆盖全国的铁路快速客运网的主骨架之一。
(4)高速化、专业化。
22.下图是某大城市平面略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20分)
(1)简述1980年以前的老城区的选址原因。(4分)
(2)简述拟建大型超市离开老城区的原因。(6分)
(3)简述拟建大型服装批发市场建在图示地区的原因。(4分)
(4)简述拟建蔬菜基地选址在图示地区的原因。(6分)
解析:第(1)题,在交通便利的地方,有利于开展商贸活动,有利于城市的形成。内河运输是历史最悠久的运输方式,河流交汇处是人流、物流的集散地,经常形成城市。第(2)题,随着公路和铁路运输的发展,水运的地位下降,城市不断向陆路运输便利的地方发展,商业也随之发生变化。第(3)题,大型服装批发市场占地面积大,运输量大,一般布局在土地价格(或租金)较低、交通便利的地方。第(4)题,根据蔬菜生产的特点和图中信息分析原因。
答案:(1)老城区位于河流交汇处,水运便利,水源充足。
(2)由于公路、铁路运输的发展,水运在交通运输中的地位下降,城市商业向陆路交通便利的地方发展。
(3)靠近铁路、公路,交通便利;位于郊区,地租便宜。
(4)靠近城市、公路,有利于蔬菜的运输和销售;靠近河流,水源充足。
PAGE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