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业水平测试(广东专用)专题三 地球上的水(课件+作业)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中学业水平测试(广东专用)专题三 地球上的水(课件+作业)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2-04-22 15:28:56

文档简介

(共88张PPT)
专题三 地球上的水
考点展示 知识网络
1.水循环的类型、形成过程和环节。
2.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3.海水性质的时空分布与变化规律。
4.海水的性质与人类生产生活的联系。
5.海浪、潮汐、洋流的概念及其作用。
合格演练测评·点击进入
含义
海陆间循环
水循环
类型
海上内循环
陆地内循环
环节
地球上的水
海水温度
海水盐度
海水性质
海水密度
海浪
海水运动
潮汐
形式多样
洋流
3


4④
2


1
2001-2005年均值1970-1979年均值
100
1980-1989年均值
·司g
990001000
:
1990-1999年均值
10
1
2
3
4
5
8
101112
a
雨水/
雨水
植被浅沟
雨水
b
道路
绿地
+
停车场
滤网
F
I
A
2D022009D
E
个↑
根吸收
海洋

a
f
g
e
b
d
h
C



大气水

大气水
用水


3
Y
2
城市地表水
补给
地下水
自然循环
-
社会循环
2
3

2

彬地
a






b











C
e
石块
石块
塑料薄膜
石块

水滴
容器
◇不N
南岭
个个
山脉
水电站
HH
要城市
主铝锡鹤锰校
电站
太阳
2
降雨
小水滴或小冰晶
降雪
3
河流
雪融化成水
地下水
海洋
0
37.5km
96E
N

疏勒河
双塔堡水库
哈拉湖塔
图例

城市
敦煌市
玉门市
河流
党河水库
普干涸
昌马峡谷
40°N
河段
水库
冲积扇

0办
A
山脉
沙漠
44%
2326'N--

43%
42%
41%
40%
降水量


蒸发量




低高

盐度





洋流


径流
降水量水温
盐度蒸发量
(mm)
(℃)
(%o)
(mm)
2000
-30
1200
1500F20
34
800
1000
10
32
400
5000
30H
南纬80°
60°
40°
20°

20°
40°
60°
80°
北纬
盐度/%0
36
水量/mm
盐度
000
500
水量平衡
5432
30
NL
A
S
80°60°40°20°

20409
60°80°
辽宁省
河北省
渤海
山东省
河流
…省界
海冰
温度/℃
1.022
20
151.024
10
5
0L1.026密度(g/cm3)
1.029
33
34
35
36盐度/%合格演练测评(三)
(地球上的水)
姓名: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正确率:__________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读某地水循环示意图,完成1~2题。
1.图中的水循环类型主要是(  )
A.陆地内循环 B.海陆间循环
C.海上内循环 D.小循环
2.图中没有标注的水循环环节有(  )
①植物蒸腾 ②海水蒸发 ③地下径流 ④陆地降水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解析:第1题,读图可知,图示水循环发生在陆地和海洋之间,为海陆间循环。第2题,读图可知,图中没有标注植物蒸腾和地下径流。
答案:1.B 2.C
下图为某地植被分布状况和水循环示意图,图中①~④代表水循环的环节。读图,完成3~5题。
3.水循环环节①②③④中,受植被覆盖率影响明显的是(  )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4.如果该地植被遭到破坏,会导致(  )
A.①减弱 B.②减弱
C.③增强 D.④增强
5.图示地区水循环位于我国东部季风气候区,最活跃的季节是(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解析:第3题,读图可知,①为蒸发,②为水汽输送,③为地表径流,④为地下径流。受植被影响明显的水循环环节是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故B项正确。第4题,①为海水蒸发,②为水汽输送,植被破坏对海水蒸发及水汽输送没有影响,A、B两项错误;植被具有涵养水源的功能,植被破坏后,其涵养水源的功能减弱,地表径流增强,地下径流减弱,C项正确,D项错误。第5题,我国东部地区在夏季受东南季风的影响,太平洋上的水汽在东南季风的吹送下到达陆地上空,在一定的条件下形成降水,而降水最终汇集成径流,流入海洋中,故图示地区水循环最活跃的季节是夏季。
答案:3.B 4.C 5.B
城镇化进程中,城市“内涝”增多。下图示意某城市“透水性人行道”。据此,完成6~7题。
6.城市“内涝”增多的原因主要是(  )
A.蒸发加强,降水增多 B.地面硬化,下渗减少
C.地势低平,排水不畅 D.人口增多,排水量大
7.城市建设采用“透水性人行道”后(  )
A.水汽蒸发减少 B.地表径流增加
C.大气降水减少 D.地表水下渗增加
解析:第6题,城镇化过程中,地面硬化,下渗减少,地表径流增多,导致城市“内涝”增多。第7题,城市建设采用“透水性人行道”,会增加下渗,土壤中的水分增加,会使水汽蒸发量增加,A项错误,D项正确;会减少地表径流,B项错误;蒸发量增加,水汽含量增加,大气降水量可能增加,C项错误。
答案:6.B 7.D 
读图,完成8~10题。
8.四个海域中,海水盐度最低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9.四个海域中,海水温度最低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10.四个海域中,海水密度最低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解析:第8题,根据已学知识可知,副热带海域海水盐度最高,由副热带海域向南北两侧的低纬度和高纬度逐渐降低,故甲、乙两个海域盐度低于丙、丁两个海域。读图可知,甲海域位于亚马孙河入海口附近,亚马孙河是世界上流量最大的河流,故四个海域中甲海域盐度最低。第9题,读图可知,甲、乙两个海域位于赤道附近,丙、丁两个海域位于副热带。丙海域受寒流影响,丁海域受暖流影响,故丙海域海水温度最低,C项正确。第10题,水温越高,海水密度越低;盐度越低,海水密度越低。甲海域水温高,盐度低,海水密度最低。
答案:8.A 9.C 10.A
洋流可以影响海水的水平温度,从而导致海水剖面图水温等温线发生变化,若下图海水表面水温仅仅考虑洋流的影响。据图,完成11~12题。
11.如果海水表面水温等温线如实线所示,且a=20,b=18,那么该海区位于(  )
A.北半球 B.南半球
C.东半球 D.西半球
12.如果海水表面水温等温线如虚线所示,且c=17,d=15,图中等温线的弯曲是受洋流影响所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洋流是暖流
B.该洋流是寒流
C.受洋流影响,沿岸地区气候趋向于暖湿
D.该洋流从水温高的海区流向水温低的海区
解析:第11题,从海水的等温线分布图来看,温度向南逐渐递减,判断该海域为南半球。第12题,如虚线所示,从等温线的弯曲状况来看,该地受寒流的影响,沿岸降温减湿。
答案:11.B 12.B
读某海域等盐度线图,完成13~14题。
13.造成A、B两个海区盐度差异的主导因素是(  )
A.河流径流量 B.降水量
C.蒸发量 D.海水运动
14.A海区盐度最低的月份为(  )
A.2月 B.5月
C.8月 D.11月
解析:第13题,读图可知,A海区为渤海,B海区为黄海,渤海河水注入量大,盐度较低,故A项正确。第14题,8月份降水量大,河流径流量大,河水注入量大,盐度最低。
答案:13.A 14.C
海水透明度是指用直径为30厘米的白色圆板,在阳光不能直接照射的地方垂直沉入水中,直到看不见的深度。下图为中国沿海夏季海水多年平均透明度等值线(单位:m)分布图。读图,完成15~16题。
15.甲处等值线向北凸出的原因是(  )
A.海水深度变小 B.水较清的暖流流经
C.海水深度变大 D.水较浑的寒流流经
16.冬季时,乙处数值为1的等值线将会(  )
A.向东移动 B.向南移动
C.向西移动 D.向北移动
解析:第15题,甲处等值线向北凸出,根据等值线“凸低为高,凸高为低”的基本规律,可知甲处海水透明度相对较高。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可知,甲处夏季有从低纬度而来的水较清的暖流经过;该暖流改善了甲处水质,提高了海水透明度。选B。第16题,冬季时,长江处于枯水期,入海泥沙减少,长江口海水水质有所改善,海水透明度升高,数值为1的等值线朝海岸方向(即向西)移动。选C。
答案:15.B 16.C
下图为世界某区域示意图。据此,完成17~18题。
17.甲处洋流的流向与性质是(  )
A.东南、暖流 B.西北、寒流
C.东南、寒流 D.西北、暖流
18.甲附近海域(  )
A.海水的盐度和密度都很大
B.不易受北部石油泄漏的污染
C.有寒暖流交汇形成的大渔场
D.比同纬度的海水蒸发旺盛
解析:第17题,甲处海水等温线向西北凸出,所以该处洋流向西北流,即由高纬流向低纬,为寒流。第18题,甲处海水温度高,密度小;并不位于寒暖流交汇处。甲处洋流向西北流动,因此易受南部石油泄漏的污染,北部石油泄漏对其影响不大。受寒流影响,海水温度下降,蒸发作用减弱。
答案:17.B 18.B
下图中格陵兰岛大部分终年被冰雪覆盖,甲、乙分别是北美洲和英国的港口,甲乙之间的虚线示意航线。18世纪邮政长官富兰克林调查发现,沿北美洲和英国之间航线航行的邮船,往、返航程耗时明显不同。据此,完成19~20题。
19.图中最可能出现冰山的海域在(  )
A.①附近 B.②附近
C.③附近 D.④附近
20.沿甲乙之间航线航行的邮船往、返时间不同主要受(  )
A.海浪的影响 B.暖流的影响
C.信风的影响 D.寒流的影响
解析:第19题,根据图示信息可以判断图示海域为大西洋。①附近有自西向东流的北大西洋暖流,②④附近有自南向北的北大西洋暖流,③附近为自北向南的拉布拉多寒流,所以③附近最有可能出现来自北冰洋的冰山。第20题,甲乙航线刚好位于北大西洋暖流流经和西风带影响的海域,受其影响,邮船往、返航程耗时明显不同。
答案:19.C 20.B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40分)
21.读年降水量与海洋表面平均盐度分布图,完成下列各题。(22分)
(1)说明全球大洋表层海水盐度的纬度分布特点。(2分)
(2)比较C纬度带和D纬度带盐度的差异,并分析原因。(6分)
(3)比较A纬度带和E纬度带盐度的差异,并分析原因。(6分)
(4)全球盐度最高的海域是____________,试分析原因。(8分)
解析:第(1)题,读图即可判断海水盐度的分布规律。第(2)题,读图可比较两个纬度带盐度差异,原因从降水量与蒸发量的对比关系分析。第(3)题,读图即可比较两个纬度带盐度的差异,原因从气候和河流两个方面分析。第(4)题,世界盐度最高的海域是红海。原因从气候、河流、海域封闭性等方面分析。
答案:(1)由副热带海域向两侧的低纬度和高纬度递减。
(2)差异:C纬度带盐度低,D纬度带盐度高。
原因:C纬度带降水丰富,降水量大于蒸发量,盐度低;D纬度带降水稀少,降水量小于蒸发量,盐度高。
(3)差异:A纬度带盐度较低,E纬度带盐度较高。
原因:A纬度带位于北半球,陆地面积大,有众多河水注入海洋,海洋表面盐度较低;E纬度带位于南半球,大部分为海洋,缺少河水注入,海洋表面盐度较高。
(4)红海 地处副热带,降水稀少,蒸发旺盛;缺少陆地淡水注入;海域封闭,与外界海水交换少。
2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18分)
材料一 潮汐是地球上的海洋水面受到太阳和月球的引力作用产生的涨落现象。钱塘江潮是世界三大涌潮之一,是天体引力和地球自转的离心作用,加上杭州湾喇叭口的特殊地形所造成的特大涌潮。每年农历八月十八,钱塘江涌潮最大,潮头可达数米。下图为我国钱塘江口位置示意图。
材料二 在有条件的海湾或潮差大的河口建筑堤坝、闸门和水轮发电机厂房,将海湾(或河口)与外海隔开围成水库,对水闸适当地进行启闭调节,使库侧水位与海侧潮位形成一定的高度差,从而驱动水轮发电机组发电。下图示意潮汐位能发电站的原理。
(1)分析我国钱塘江口农历八月十八潮位高的原因。(6分)
(2)与风力发电相比,潮汐能发电有何优势?(4分)
(3)浙江省温岭江厦潮汐试验电站是我国最大的潮汐能电站。试简述我国在东部沿海地区开发“潮汐能”的原因。(6分)
(4)有专家认为我国的钱塘江口不适合建潮汐位能发电站,联系材料说明理由。(2分)
解析:第(1)题,可从天文、地形位置、海湾水位、夏季风等角度分析钱塘江口农历八月十八潮位高的原因。农历十八附近为日地月呈一直线的时间,引潮力大;该地海湾为喇叭状,潮水进入后汇集抬升;此外夏季风与潮水同向加剧水势;时处汛期,海湾水位高,抬高水位。第(2)题,风力发电需要有强大的风力是才可产生电能,且一般占地面积较大。与风力发电相比,潮汐能发电受天气的影响小,而且占用土地少。第(3)题,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常规能源短缺,潮汐能属于清洁能源,使用潮汐能有利于减轻环境污染;开发潮汐能有助于缓解能源紧缺状况,而且能带动经济发展。第(4)题,联系钱塘江口位置示意图和潮汐位能发电站的原理图可知,建设潮汐位能发电站需要水库蓄水,而钱塘江口口大肚小,没有建水库的条件。
答案:(1)农历八月十八日处于天文大潮时期,引潮力大,潮差较大;杭州湾呈三角形(喇叭形),口大内小,当潮水从外海涌来时,水位被不断推高;夏秋降水丰富,径流量大,杭州湾水位高,从而抬高潮位;夏秋季节东南季风盛行,加强了潮势。
(2)受天气的影响小,占用土地少。
(3)我国东部沿海常规能源短缺,而该地区工农业发达,能源需求量大,开发潮汐能,有利于缓解能源紧缺状况;潮汐能属清洁能源,使用潮汐能有利于环境保护;发展新能源产业,能带动经济发展。
(4)钱塘江口口大肚小,不利于蓄水。
PAGE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