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历史 下册 课时练
第二单元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
第5课 三大改造
一、选择题
1.土地改革以后,国家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最主要原因是( )
A.个体生产拉大了农民之间的差距
B.广大农民强烈要求实现农业合作化
C.分散落后的个体经济很难满足国家工业化建设的需要
D.人民渴望建成社会主义制度
2.新中国成立以后,国家对手工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方式是( )
A.建立生产合作社 B.实行公私台营
C.全没收 D.赎买
3.泰来机制面粉厂是泰州最早具有近代意义的工厂,始建于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经过社会主义改造后改名为“公私合营泰州面粉厂”。该厂改名的时间是20世纪( )
A.40年代 B. 50年代 C.70年代 D. 80年代
4.在中国现代化历程中,私营企业在1956年集体消亡,这独一无的历史现象是最彻底的“国进民退”。私营企业“集体消亡"的原因是( )
A.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B.全国开展的土地改革运动
C.社会主义经济体系基本建立
D.农业生产合作社迅速发展
5.创建于济南的老字号瑞蚨祥,在1954年底响应国家号召,率先实现公私合营。我国在公私合营过程中采取的创造性举措是( )
A.成立合作社 B.赎买政策 C.无偿没收 D.政企分开
6. 在我国社会主义三大改造时期,为使资本主义工商业经济过渡到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国家对其采取的措施是( )
A.直接没收,建立国有制经济 B.私人经营,企业给国家上交税费
C.政府领导,由资本家经营 D.公私合营,公方代表居领导地位
7.某学习小组讨论题:“为什么说三大改造的完成是20世纪中国的一-次历史性巨变我国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以下是几位同学的发言,其中看法正确的是( )
甲同学:奠定了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基础
乙同学:正确认识了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两同学:确立了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主导地位
丁同学:制定了对内改革、对外开放的政策
A.甲同学 B.乙同学 C.同学 D.丁同学
8.下面是小华同学整理的课堂笔记。请你根据内容为其拟定一个最适当的标题 ( )
A.社会主义三大改造 B.人民公社化运动.
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9.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是我国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建立的标志,主要是因为( )
A.消灭剥削阶级 B.新中国的工业化建设
C.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基本确立 D.人民公社化运动
10. 1956年,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在我国国民收入中所占的比重已达93%,社会主义公有制工业在工业总产值中所占比重已达98. 8%。出现这一状况的主要原因是( )
A.土地改革的完成 B. "大跃进"的发动
C.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D. "一五”计划的完成
11.下图为我国1953- -1956 年农业总产值示意图,出现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哪一运动的开展( )
A.土地改革运动 B.农业合作化运动
C.“大跃进”运动 D.人民公社化运动
12.下表是1952- -1957 年国民经济主要指标比例关系表其数据发生变化的原因有( )
①土地改革 ②农业社会主义改造
③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 ④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二、非选择题
1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下面是我国 “一五”计划期间各个部门门的投资比例图。在工业内部,轻重工业之间的投资比例约为1 : 7.9。
材料二20 世纪50年代我国经济成分变化表(6)
——均摘编自苏星《新中国经济史》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一五”计划的什么特点
(2)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归纳"一五”计划的基本任务。
(3)依据材料二,概括经济成分变化的结果。
(4)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标志是什么
1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改变生产资料私有制为社会主义公有制,这个极其复杂和困难的历史任务现在我国已经基本上完成了。我国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谁战胜谁的问题,现在已经解决了。
——刘少奇
(1)材料一反映了怎样的史实
(2)在对材料一中图2所反映的改造对象进行改造的过程中,党和国家创造性地实行了什么政策 这一政策的实施有什么作用
(3)材料二中“改变生产资料私有制为社会主义公有制这个极其复杂和困难的历史任务”是何时完成的 这一历史任务的完成有什么标志性意义
参考答案
一、1.C 2.A 3.B 4.A 5.B 6.D 7.C 8.A 9.C 10.C 11.B 12.B
二、非选择题
13.答案(1)优先发展重工业。
(2)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相应地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和商业;相应地培养建设人才:等等。
(3)社会主义公有制形式在国民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或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
(4)1956年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14.答案(1)我国对农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2)政策:赎买政策。作用:实现了工商业中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和平过渡是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创举。
(3)1956年。标志着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