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温州市环大罗山联盟2021-2022学年第二学期高一历史期中联考试题(PDF版,无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浙江省温州市环大罗山联盟2021-2022学年第二学期高一历史期中联考试题(PDF版,无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88.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04-22 14:46:49

文档简介

绝密★考试结束前
2021 学年第二学期温州环大罗山联盟期中联考
高一年级历史学科 试题
考生须知:
1.本卷共 6 页,满分 100 分,考试时间 90分钟。
2.答题前,在答题卷指定区域填写班级、姓名、考场号、座位号及准考证号并填涂相应数字。
3.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只需上交答题纸。
选择题部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10小题,每题 2分,共 2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
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以下是古代主要文明分布示意图,古巴比伦文明位于图中
A.① B.② C.③ D.④
2.《罗马民法大全》是东罗马帝国查士丁尼一世下令编纂的一部汇编式法典,是罗马法的集大成
者,该法典奠定了后世法学尤其是大陆法系民法典的基础。它由下列哪些文献组成
①《查士丁尼法典》 ②《法学汇纂》 ③《法理概要》 ④《新法典》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3.10世纪初,高丽王朝仿照中国唐朝制度,建立起中央集权的国家。主要表现在
①在中央设三省六部 ②在地方实行行省制度
③引进科举制选拔官员 ④实行了大化改新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②
4.5世纪后期,西欧开始进入封建社会。西欧封建社会的基本特征是
①封君封臣制度 ②庄园与农奴制度 ③种姓制度 ④中央集权制度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高一历史试题 第 1 页 共 6 页
5.西班牙在 1571年开展了跨太平洋的“大帆船”贸易,把中国生产的生丝与丝绸运销于需求
特别强大的美洲市场,获利惊人。据此推断西班牙的“大帆船”贸易
A.仅局限于欧亚之间贸易 B.引发西班牙的工业革命
C.形成了罪恶的三角贸易 D.导致白银大量流入中国
6.短篇小说集《十日谈》揭露和讽刺了天主教僧侣和封建贵族腐朽糜烂的生活,以及他们的虚
伪和残暴;批判了封建社会的阶级不平等和男女不平等,赞美了青年男女的爱情;描写了商人、
手工业者的智慧和勇敢。这部作品反映出的思想是
A.肯定人的价值,追求现世幸福 B.反对宗教信仰,倡导天赋人权
C.提倡生而平等,主张民主政治 D.强调科学精神,主张分权制衡
7.有学者对 19 世纪中期某部著作作了如下的评述,“它不仅找到了资产阶级灭亡的原因,而且
找到了埋葬它的掘墓人,实现了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飞跃。”该著作是
A.《哈姆雷特》 B.《九十五条论纲》 C.《社会契约论》 D.《共产党宣言》
8. 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最终形成于
A. 18世纪中期 B. 19世纪初 C. 19世纪中期 D. 19世纪末 20世纪初
9.1928 年,德国纳粹党还只是一个拥有 81 万张选票的小党。到 1933 年,纳粹党获得 1374 万
余张选票,一跃成为国会第一大党并上台执政。导致这一变化的重要原因是
A.德国对国联的不满 B.经济大危机的刺激
C.人民对民主的渴望 D.罗斯福新政的影响
10.二战后,为恢复世界经济的有序发展,结束国际货币关系的混乱状态,改变国际贸易的无序
状态,促进世界经济相对稳定的自由化发展,资本主义国家在战后初期建立了
1995 年
19 ① ② ③ ④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1947 年
二、选择题(本大题共 15小题,11-25小题每小题 3分,共 45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
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1.公元前 6 世纪波斯兴起于伊朗高原,经过长期的征战,逐渐建立起地跨亚非欧三大洲的大帝
国。公元前 4世纪晚期,波斯帝国被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所灭。下列有关波斯帝国的选项正确的

①国王是整个政权的核心和最高主宰 ②实行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③波斯已建立起较完善的
官僚体系 ④地方上实行行省制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2.16—17世纪欧洲自然科学取得重大突破,史称“科学革命”,下列属于这次“科学革命”的

①哥白尼的“日心说” ②蒸汽机的发明 ③牛顿的“经典力学体系” ④内燃机的出现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高一历史学科 试题第 2 页 (共 6 页)
13.新航路开辟后,各大洲相对孤立的状态被打破。下列史实和结论表述一致的是
史实 结论
A 欧洲人把非洲黑人作为奴隶贩卖到美洲 改变了欧洲的人文地理格局
B 玉米、甘薯等从美洲流向世界各地 推动欧洲出现价格革命
C 天花、麻疹等疾病的病原体被带到美洲 造成原住民的死亡和原有社会的解体
D 葡萄牙商人把中国生丝转运到欧洲各国 拉开了欧洲对外扩张的序幕
贸易
14.法国大革命的效果就是摧毁若干世纪以来绝对统治欧洲大部分人民的、通常被称为封建制的
那些政治制度,代之以更一致、更简单、以人人地位平等为基础的社会政治秩序。下列有关这场
革命理解不正确的是
A. 沉重打击了欧洲其它国家的封建制度 B. 传播了资产阶级革命的原则
C. 维护了大革命所确立的资本主义经济制度 D. 最终确立了君主立宪制的政体
15.1871年的《德意志帝国宪法》规定,联邦政府的主席职位属于普鲁士国王,普鲁士国王享有
德意志帝国皇帝的尊称……联邦议会与帝国议会的召集、开会、延会、闭会之权属于皇帝……建
议并公布帝国法律及监督其执行之权属于皇帝……。这说明
A. 德意志帝国实行君主专制 B.联邦议会和帝国议会丧失立法权
C. 德意志帝国统一了整个德意志地区 D.德意志帝国皇帝拥有极大的权力
16.读下表。这些事件的发生表明
事件名称 时间 国别 过程 结果
里昂工人起义 1834年 法国 起义工人在红旗上书写“不共和毋 被镇压
宁死”的口号
宪章运动 1836年 英国 “伦敦工人协会”向议会呈送要求 协会被解散
普选权的请愿书
西里西亚纺织 1844年 德 意 从游行示威,发展为起义。最多时发 被镇压
工人起义 志 展到 3000多人
A. 欧洲工人运动已实现了国际联合
B. 上述工人运动都采用了武装起义的方式
C. 无产阶级开始作为独立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
D. 马克思主义对工人运动具有直接推动作用
17.观察下图,请回答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组成“协约国”集团的是
A.①②⑥ B.③④⑤ C.②④⑥ D.①②④
18.一战后,英国的对外贸易联系被破坏,使它不能像过去那样执世界之牛耳,法国在战争中工
农业损失严重,德国战败,陷入经济困境。美国在战后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债权国和资本输出国,
日本经济也获得了极大发展。材料反映了一战
高一历史学科 试题第 3 页 (共 6 页)
①削弱了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力量 ②动摇了欧洲的世界优势地位 ③使美国成为世界第一政
治军事强国 ④彻底瓦解帝国主义殖民体系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19.1920 年,国际联盟成立,总部设在日内瓦的万国宫。下列有关国际联盟的阐述不正确的是
A.是第一个由主权国家组成的世界性国际组织
B.形成决议的“全体一致”原则
C.将制裁侵略的权力集中于安理会
D.是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20.1925年,苏联农业播种面积已恢复到 1913年的水平。单位面积产量与一战前 5年的年平均
产量相比有所提高,1925-1926年的农业总产值达到 1913年的 112%,其中农业产值增加 7%,畜
牧业产值增加 21%。这些数据反映了苏联
A.受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影响 B.已基本实现了工业化
C.农业集体化受到极大阻碍 D.实施新经济政策的成果
21.1955 年《亚非会议最后公报》宣布“尊重一切国家的主权和领土完整,承认一切种族的平
等,承认一切大小国家的平等,不过问或干涉他国内政。”这表明亚非会议
A.推动世界多极化趋势继续发展
B.是不结盟运动兴起的标志
C.体现了和平共处原则
D.提出了不结盟和非集团的原则
22.阅读 1953~1983年苏联与世界实际 GDP平均增长率(%)对比示意图,对其理解正确的是
A.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的经济改革曾取得一定成效
B.赫鲁晓夫、勃列日列夫改革突破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C.苏联的 GDP平均增长率始终低于同时期世界实际 GDP平均增长率
D.苏联经济出现负增长率出现在戈尔巴乔夫改革后
23.下图是“冷战”期间苏联创作的一幅漫画。画中坐在第一排的美国按铃后,后排欧洲各国就
跟着举手。该漫画
A.赞扬了欧洲联合下的决策机制 B.倡导了美苏两国共同主宰世界
C.讽刺了美国控制资本主义阵营 D.揭露了美国势力向亚非拉渗透
高一历史学科 试题第 4 页 (共 6 页)
24.下表是《二战后美国、联邦德国、日本就业人口分布变化表》,对该表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经济部门 年份 美国 联邦德国 日本
农业 1950年 12.2% 23.2% 50.7%
1990年 2.8% 5.1% 7.2%
工业 1950年 34.7% 42.2% 22.2%
1990年 25.8% 40.5% 33.6%
服务业 1950年 48.9% 32.4% 26.6%
1990年 71.4% 54.4% 59.2%
①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导致三国人口分布变化②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结构出现了新变化③科学技
术的新发展是人口分布变化的重要原因④工业就业人口所占比重下降是因为工业发展萎缩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25.1963年,马丁·路德·金在华盛顿纪念堂前发表了著名的演讲《我有一个梦想》,希望有一天
美国人都能在平等与友爱中生活,推动了黑人民权运动的发展。下列有关此次美国黑人民权运动
叙述正确的是
A.运动前美国用纳税办法剥夺黑人的选举权 B. 使广大的妇女获得了选举权
C.迫使美国国会宣布种族隔离政策为非法 D. 美国从此废除了黑人奴隶制度
非选择题部分
三.非选择题(本大题共 2小题,共 35 分)
26. 自古以来,世界各个文明各个区域之间的交流在不断发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8分)
材料一 和帝永元九年,都护班超遣甘英使大秦,抵条支……自安息西行三千四百里至阿蛮国。
从阿蛮西行三千六百里至斯宾国。从斯宾南行渡河,又西南至于罗国九百六十里,安息西界极矣,
自此南乘海,乃通大秦。……桓帝延熹九年,大秦王安敦遣使自日南徼外献象牙、犀角、瑁,始
乃一通焉。
——摘编自范晔《后汉书.西域传》
(1)根据材料指出该事件发生的朝代并写出大秦的具体国名。结合所学,指出当时亚欧大陆东
西两端的两大帝国主要通过哪一通道开展经贸和文化交流。(4分)
材料二 阿拉伯帝国建立后,地中海东部、南部和西部海岸,红海和波斯湾的整个海岸以及阿
拉伯海的北部沿海地区,全部掌握在阿拉伯人手中。……12世纪末 13世纪初,中国的罗盘传到
阿拉伯,从此阿拉伯人的航海更得到迅速的发展。……可以说,在中古时代,横跨印度洋的海上
贸易主要由阿拉伯人掌握。他们成为欧、亚、非中古贸易的主要中介商,在推进世界经济交流、
文化发展方面,起了很大的作用。先进的亚洲的许多发明创造,如有名的中国火药、罗盘、印刷
术,印度的数字,可能都是由阿拉伯人通过海上传向世界各地的。
——摘自马克垚主编《世界文明史》
(2)根据材料二概括中古时代阿拉伯人在印度洋贸易中的地位,结合所学分析这一地位形成的
主要原因,简述阿拉伯人的商业活动对世界文化发展的作用。(6分)
材料三 如果全球化把欧洲人迈入大洋当作开始的话,那么走在前列的首先是伊比利亚半岛国
家。他们以高效的行政机器组织远航,怀揣着传播上帝福音和寻找黄金的期盼揭开了不同种族、
不同文明的大碰撞,充满“内在动力”的帆船运载着奴隶、黄金、香料,也撒播着诸如“地球是
高一历史学科 试题第 5 页 (共 6 页)
圆的”等进步光芒。
——摘编自巴勒克拉夫《处于变动世界中的历史》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写出两个走在前列的伊比利亚半岛国家的名称,分析它们迈入大洋
的动因,列举两支开辟了从欧洲到达印度新航线的船队。(8分)
27. 近现代以来,人类社会发展迅速,在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方面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阅
读材料,回答问题。(17分)
材料一 启蒙思想家宣扬自由、平等的同时,也撰写了关于人民主权的文章。启蒙思想对长久以
来存在的社会、政治秩序观念构成了一系列挑战。欧洲和美洲的革命领导者都毫不迟疑地接受了
启蒙思想,并将其作为自己理论依据和推翻旧的政治及社会结构的思想武器。
——杰里·本特利《新全球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启蒙思想家的代表人物及其关于未来社会蓝图的具体构
想(任举两例即可)。(4分)
材料二 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几乎没有什么工业部门未曾受到科学新发现的影响,自然科学
开始与工业生产紧密地结合起来,在技术上取得一系列重大突破。总之,科学成为推动生产力发
展的一个重要因素。英国虽然仍有一些重要的发明,但是内燃机、柴油机、汽车和发电机等的发
明和改进,却大部分是德国人干的,而电话、白热丝灯等则是美国人发明的。因此,新的技术和
工业革命一开始就超出一国的范围,具有更广泛的规模,发展进程也是比较迅速的。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 近代史编》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指出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开发出的新能源,概述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
要特点。(5分)
材料三 20世纪末至 21世纪初国际重大事件年表
时间 国际大事
1989年 亚太经济合作组织是亚太地区层级最高、领域最广、最具影响力的经济合作机制
1993年 欧盟成立,继续向政治经济一体化迈进
1995年 世界贸易组织成立,把贸易、投资和服务的国际化提高到新水平
1999年 二十国集团组成
2001年 上海合作组织成立
2005年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保护和促进文化表现形式多样性公约》
2013年 中国提出“一带一路”的合作倡议
2015年 联合国第 66届大会通过《信息安全国际行为准则》
2017年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首次写入联合国决议
2019年 不结盟运动第 18次首脑会议举行,峰会强调推动多边主义,促进地区和平与发展
——整理自《中外历史纲要》下
(3)依据材料三概括当今世界的发展特点,指出中国在推动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中所提出的
方案,分析该方案提出的基本依据。(8分)
高一历史学科 试题第 6 页 (共 6 页)2021 学年第二学期温州环大罗山联盟期中联考
高一年级历史试题答题纸
准 考 证 号
学 校 姓 名 缺 考
[ ] [ 0 ] [ 0 ] [ 0 ] [ 0 ] [ 0 ] [ 0 ] [ 0 ] [ 0 ] [ 0 ] [ 0 ] [ 0 ] [ 0 ]
班 级 考场号 座位号
[ 1 ] [ 1 ] [ 1 ] [ 1 ] [ 1 ] [ 1 ] [ 1 ] [ 1 ] [ 1 ] [ 1 ] [ 1 ] [ 1 ]
[ 2 ] [ 2 ] [ 2 ] [ 2 ] [ 2 ] [ 2 ] [ 2 ] [ 2 ] [ 2 ] [ 2 ] [ 2 ] [ 2 ]
[ 3 ] [ 3 ] [ 3 ] [ 3 ] [ 3 ] [ 3 ] [ 3 ] [ 3 ] [ 3 ] [ 3 ] [ 3 ] [ 3 ]
正确填涂
[ 4 ] [ 4 ] [ 4 ] [ 4 ] [ 4 ] [ 4 ] [ 4 ] [ 4 ] [ 4 ] [ 4 ] [ 4 ] [ 4 ] 填 注 1.根据阅卷方式填写
[ 5 ] [ 5 ] [ 5 ] [ 5 ] [ 5 ] [ 5 ] [ 5 ] [ 5 ] [ 5 ] [ 5 ] [ 5 ] [ 5 ] 涂 2.选择题用 2B铅笔 [ 6 ] [ 6 ] [ 6 ] [ 6 ] [ 6 ] [ 6 ] [ 6 ] [ 6 ] [ 6 ] [ 6 ] [ 6 ] [ 6 ] 错误填涂 意 填非选择题用 0.5毫 贴条形码处
[ 7 ] [ 7 ] [ 7 ] [ 7 ] [ 7 ] [ 7 ] [ 7 ] [ 7 ] [ 7 ] [ 7 ] [ 7 ] [ 7 ]
样 事 米及以上黑笔书写
[ 8 ] [ 8 ] [ 8 ] [ 8 ] [ 8 ] [ 8 ] [ 8 ] [ 8 ] [ 8 ] [ 8 ] [ 8 ] [ 8 ] 例
项 3.请在区域内作答 [ 9 ] [ 9 ] [ 9 ] [ 9 ] [ 9 ] [ 9 ] [ 9 ] [ 9 ] [ 9 ] [ 9 ] [ 9 ] [ 9 ]
一、选择题(1—10 小题,每题 2 分,11—25 小题,每题 3 分,共 65 分。)
1 [ A ] [ B ] [ C ] [ D ] 6 [ A ] [ B ] [ C ] [ D ] 11 [ A ] [ B ] [ C ] [ D ] 16 [ A ] [ B ] [ C ] [ D ]
2 [ A ] [ B ] [ C ] [ D ] 7 [ A ] [ B ] [ C ] [ D ] 12 [ A ] [ B ] [ C ] [ D ] 17 [ A ] [ B ] [ C ] [ D ]
3 [ A ] [ B ] [ C ] [ D ] 8 [ A ] [ B ] [ C ] [ D ] 13 [ A ] [ B ] [ C ] [ D ] 18 [ A ] [ B ] [ C ] [ D ]
4 [ A ] [ B ] [ C ] [ D ] 9 [ A ] [ B ] [ C ] [ D ] 14 [ A ] [ B ] [ C ] [ D ] 19 [ A ] [ B ] [ C ] [ D ]
5 [ A ] [ B ] [ C ] [ D ] 10 [ A ] [ B ] [ C ] [ D ] 15 [ A ] [ B ] [ C ] [ D ] 20 [ A ] [ B ] [ C ] [ D ]
21 [ A ] [ B ] [ C ] [ D ]
22 [ A ] [ B ] [ C ] [ D ]
23 [ A ] [ B ] [ C ] [ D ]
24 [ A ] [ B ] [ C ] [ D ]
25 [ A ] [ B ] [ C ] [ D ]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 2小题,共 35分)
26.(1)(4 分)
(2)(6 分)
(3)(8 分)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高一联考历史试题答题纸 第1页(共 2 页)
学校 班级 姓名 准考证号
27.(1)(4 分)
(2)(5 分)
(3)(8 分)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高一联考历史试题答题纸 第2页(共 2 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