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普通高中生物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模拟测试卷(四)(word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广东省普通高中生物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模拟测试卷(四)(word含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2-04-22 20:17:41

文档简介

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模拟测试卷(四)
(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下列关于细胞内糖类和脂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糖类是生物维持生命活动的主要能源物质,也是生物体重要的结构物质
B.枯枝落叶中的纤维素经微生物分解可产生葡萄糖
C.脂质中只有磷脂是构成细胞膜的成分
D.脂质分子中H的含量多于糖类,同等质量的脂肪比糖类在氧化分解时产生的水多
2.生物体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遗传信息的携带者、良好的储能物质依次是(  )
A.核酸、蛋白质、糖类 B.核酸、细胞、蛋白质
C.蛋白质、核酸、脂肪 D.蛋白质、细胞、多糖
3.心肌细胞和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在细胞膜上的不同主要体现在(  )
A.磷脂的含量高低
B.蛋白质的含量及种类不同
C.糖类的含量及种类不同
D.脂质的含量及种类不同
4.下图是三种常见的单细胞生物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该组生物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图中各细胞中都有DNA
B.具有核膜、染色体的细胞是①②③
C.生物①是异养生物,③是自养生物
D.①无细胞壁,②③均有细胞壁
5.一分子ATP中含有腺苷、磷酸基团的数目依次是(  )
A.1、2 B.1、3
C.2、3 D.2、2
6.下列各图中,①表示有酶催化的反应曲线,②表示没有酶催化的反应曲线,E表示酶降低的活化能。其中正确的图解是(  )
7.有氧呼吸产生的CO2出现在(  )
A.三个阶段 B.第一阶段
C.第二阶段 D.第三阶段
8.下列措施可能造成农作物减产的是(  )
A.合理密植,合理修剪果树株型
B.定期松土,促进作物根细胞呼吸
C.增加温室的CO2浓度,适时灌溉
D.大量施用复合肥,降低昼夜温差
9.在个体发育中,细胞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称(  )
A.细胞分裂 B.细胞分化
C.细胞衰老 D.细胞凋亡
10.在细胞分裂过程中,纺锤体(丝)的作用是(  )
A.使染色质变成染色体
B.形成细胞板
C.形成细胞核膜
D.牵引染色体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
11.减数分裂过程中,遵循分离定律的基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的基因、因为交叉而互换的基因分别在(  )
A.同源染色体上;非同源染色体上;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上
B.同源染色体上;非同源染色体上;同源染色体的姐妹染色单体上
C.姐妹染色单体上;同一条染色体上;非姐妹染色单体上
D.姐妹染色单体上;非同源染色体上;非同源染色体的姐妹染色单体上
12.一对患某种遗传病的夫妇所生的女儿正常,儿子患病。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该遗传病是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
B.这对夫妇再生一个患病孩子的概率为1
C.近亲结婚会明显增加该病的发病率
D.这对夫妇再生一个女儿有可能患病
13.如图是科学家对果蝇X染色体上一些基因的测定结果,有关该图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控制红宝石眼与深红眼的基因是一对等位基因
B.该染色体上的基因呈线性排列
C.该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的性状在后代中都能显现
D.控制白眼和截翅的基因在遗传时遵循分离定律
14.有关遗传信息传递的中心法则的叙述,正确的是(  )
A.a和c过程所需要的模板相同
B.d和e过程所需要的原料相同
C.c和d过程都会发生碱基配对
D.b和e过程都需要tRNA的参与
15.一对正常夫妇生了一个患白化病的女孩,这对夫妇的基因型组合是(  )
A.dd×dd B.DD×DD
C.Dd×Dd D.Dd×dd
16.用纯种黄色圆粒豌豆(YYRR)和纯种绿色皱粒豌豆(yyrr)作亲本进行杂交,F1再进行自交,则F2中表现型与F1表现型相同的个体占总数的(  )
A. B.
C. D.
17.镰刀型细胞贫血症主要流行于非洲疟疾猖獗的地区。具有一个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突变基因的个体(即杂合子)并不表现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的症状,因为该个体能同时合成正常和异常血红蛋白,并对疟疾具有较强的抵抗力。对此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  )
A.基因突变是有利的
B.基因突变是有害的
C.基因突变有利还是有害是相对的
D.异常血红蛋白是无活性的
18.下列关于染色体组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人的一个染色体组中含有23条染色体
B.二倍体的体细胞中含有两个染色体组
C.单倍体的体细胞中只有一个染色体组
D.六倍体产生的配子中含有三个染色体组
19.马(2n=64)和驴(2n=62)杂交所产生的后代称为骡子,能够正常发育,但不能生育,这种现象被称为(  )
A.杂交育种 B.人工诱变
C.基因重组 D.生殖隔离
20.下列科学研究中运用的探究思维或方法,错误的是(  )
A.分泌蛋白的合成和运输——放射性同位素示踪技术
B.真核细胞中的各种细胞器的分离——差速离心法
C.制作细胞的三维结构模型——构建概念模型
D.制备细胞膜——低渗溶液涨破法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包括3小题,共40分。
21.(15分)图甲是某种细胞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图乙是胃酸形成过程中离子跨膜运输示意图。
(1)甲、乙两图所示细胞在结构上有哪些区别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至少答三点)。
(2)图乙中K+通过通道蛋白和质子泵的跨膜运输方式分别属于________、________。
(3)图甲中含有核酸的细胞器是________(填序号)。
(4)胃壁细胞维持膜内H+的浓度差,与其膜的________有关。
22.(12分)豌豆的圆粒性状是由R基因控制的,当R基因中插入一段800个碱基对的DNA片段时就成为控制皱粒性状的r基因,豌豆种子圆粒性状的产生机制如下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淀粉分支酶基因R是豌豆种子细胞中____________片段。
(2)图中a表示转录过程,其模板是________________;参与b过程的RNA最多有____种。
(3)在a、b过程中均能进行的碱基互补配对是_______________碱基对。
(4)当R基因中插入一段800个碱基对的DNA片段后成为控制皱粒性状的r基因,该变异属于________(填“基因突变”“基因重组”或“染色体变异”)。
(5)豌豆圆粒性状的产生机制说明基因能通过_____________,进而控制生物性状。
23.(13分)下图中,甲图为某动物体细胞中染色体及其上的基因示意图,乙、丙图为该动物处于不同分裂时期的染色体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动物的性别为_______,其体细胞中有_______条染色体。
(2)乙、丙图中,表示体细胞分裂方式的是________图;表示发生同源染色体分离的细胞的名称为________。
(3)丙图所示细胞内发生的变异类型是________。
PAGE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模拟测试卷(四)
(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下列关于细胞内糖类和脂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糖类是生物维持生命活动的主要能源物质,也是生物体重要的结构物质
B.枯枝落叶中的纤维素经微生物分解可产生葡萄糖
C.脂质中只有磷脂是构成细胞膜的成分
D.脂质分子中H的含量多于糖类,同等质量的脂肪比糖类在氧化分解时产生的水多
C 糖类是生物生命活动的主要能源物质(如淀粉和糖原),也是生物体重要的结构物质(如核糖和脱氧核糖可参与构成DNA和RNA),A正确;纤维素是葡萄糖脱水缩合形成的,故枯枝落叶中的纤维素经微生物分解可产生葡萄糖,B正确;脂质包括脂肪、磷脂和固醇,磷脂可参与构成细胞膜,此外固醇中的胆固醇也参与动物细胞膜的组成,C错误;脂质分子中O的含量远远少于糖类,而H的含量多于糖类,故同等质量的脂肪比糖类在氧化分解时,需要更多的氧气与氢结合,产生的水更多,D正确。
2.生物体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遗传信息的携带者、良好的储能物质依次是(  )
A.核酸、蛋白质、糖类 B.核酸、细胞、蛋白质
C.蛋白质、核酸、脂肪 D.蛋白质、细胞、多糖
C
3.心肌细胞和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在细胞膜上的不同主要体现在(  )
A.磷脂的含量高低
B.蛋白质的含量及种类不同
C.糖类的含量及种类不同
D.脂质的含量及种类不同
B 细胞具有多样性,不同细胞的结构不同,导致功能存在差异。细胞膜的不同主要体现在蛋白质的种类和含量的不同。
4.下图是三种常见的单细胞生物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该组生物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图中各细胞中都有DNA
B.具有核膜、染色体的细胞是①②③
C.生物①是异养生物,③是自养生物
D.①无细胞壁,②③均有细胞壁
B
5.一分子ATP中含有腺苷、磷酸基团的数目依次是(  )
A.1、2 B.1、3
C.2、3 D.2、2
B ATP结构简式为A-P~P~P,所以一分子ATP中腺苷、磷酸基团的数目依次为1、3;B正确,A、C、D错误。
6.下列各图中,①表示有酶催化的反应曲线,②表示没有酶催化的反应曲线,E表示酶降低的活化能。其中正确的图解是(  )
C 活化能是指分子从常态转变为容易发生化学反应的活跃状态所需要的能量。酶可以降低活化能,使反应更容易进行。
7.有氧呼吸产生的CO2出现在(  )
A.三个阶段 B.第一阶段
C.第二阶段 D.第三阶段
C 有氧呼吸过程中,第二阶段丙酮酸在水的参与下分解产生CO2。
8.下列措施可能造成农作物减产的是(  )
A.合理密植,合理修剪果树株型
B.定期松土,促进作物根细胞呼吸
C.增加温室的CO2浓度,适时灌溉
D.大量施用复合肥,降低昼夜温差
D
9.在个体发育中,细胞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称(  )
A.细胞分裂 B.细胞分化
C.细胞衰老 D.细胞凋亡
B 在个体发育中,由一个或一种细胞经细胞分裂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逐渐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在生物学上称为细胞分化,细胞分化的实质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综上所述,A、C、D错误,B正确。
10.在细胞分裂过程中,纺锤体(丝)的作用是(  )
A.使染色质变成染色体
B.形成细胞板
C.形成细胞核膜
D.牵引染色体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
D 染色质变成染色体不是纺锤丝的作用,而是自身缩短变粗形成,A错误; 高尔基体合成的多糖形成细胞板,B错误; 在有丝分裂末期,核膜、核仁重新出现,与纺锤丝无关,C错误; 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纺锤丝牵引子染色体向细胞两极移动,使染色体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D正确。
11.减数分裂过程中,遵循分离定律的基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的基因、因为交叉而互换的基因分别在(  )
A.同源染色体上;非同源染色体上;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上
B.同源染色体上;非同源染色体上;同源染色体的姐妹染色单体上
C.姐妹染色单体上;同一条染色体上;非姐妹染色单体上
D.姐妹染色单体上;非同源染色体上;非同源染色体的姐妹染色单体上
A 遵循分离定律的基因是等位基因,在同源染色体的相同位置上;遵循自由组合定律的基因是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进行交叉互换的基因在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上,综上所述,A正确,B、C、D错误。
12.一对患某种遗传病的夫妇所生的女儿正常,儿子患病。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该遗传病是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
B.这对夫妇再生一个患病孩子的概率为1
C.近亲结婚会明显增加该病的发病率
D.这对夫妇再生一个女儿有可能患病
D 据题干可知,夫妇双方患某病,生出表现正常的女孩,由于“有中生无为显性,显性遗传看男病,母女都病为伴性”,根据遗传病判断的口诀可判断该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且父母的基因型均为杂合子Aa,A错误;该夫妇均为杂合子,再生一个患病孩子的概率为,常染色体遗传病中男孩与女孩患病的概率相等,B错误,D正确;近亲结婚影响隐性遗传病,对显性遗传病影响不大,C错误。故选D。
13.如图是科学家对果蝇X染色体上一些基因的测定结果,有关该图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控制红宝石眼与深红眼的基因是一对等位基因
B.该染色体上的基因呈线性排列
C.该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的性状在后代中都能显现
D.控制白眼和截翅的基因在遗传时遵循分离定律
B 等位基因是指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的相同位置上、控制一对相对性状的基因。图示中控制红宝石眼与深红眼的基因位于同一条染色体上,属于非等位基因,A错误; 基因在该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B正确; 基因只有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才会选择性表达,该染色体上的基因在后代中不一定都能表达,C错误; 控制白眼和截翅的基因位于同一条染色体上,在遗传时不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D错误。
14.有关遗传信息传递的中心法则的叙述,正确的是(  )
A.a和c过程所需要的模板相同
B.d和e过程所需要的原料相同
C.c和d过程都会发生碱基配对
D.b和e过程都需要tRNA的参与
C 分析题图:图中a为转录过程,b为翻译过程,c为DNA分子复制过程,d为逆转录过程,e为RNA分子复制过程。a为转录过程,该过程所需模板为DNA分子的一条链,c为DNA分子复制过程,该过程所需模板是DNA分子的两条链,A错误; d为逆转录过程,该过程所需原料是脱氧核苷酸,而e为RNA分子复制过程,该过程所需要的原料是核糖核苷酸,B错误; c和d过程都会发生碱基配对,C正确; b(翻译)过程需要tRNA的参与,但e(RNA分子复制)过程不需要tRNA的参与,D错误。
15.一对正常夫妇生了一个患白化病的女孩,这对夫妇的基因型组合是(  )
A.dd×dd B.DD×DD
C.Dd×Dd D.Dd×dd
C 白化病的遗传方式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该夫妇正常说明该夫妇都含有一个正常的基因,所以可以假设该夫妇的基因型为D_,由于后代有一个患病女儿的基因型是dd,所以双亲都含有致病基因d,所以双亲的基因型为Dd×Dd,故选C。
16.用纯种黄色圆粒豌豆(YYRR)和纯种绿色皱粒豌豆(yyrr)作亲本进行杂交,F1再进行自交,则F2中表现型与F1表现型相同的个体占总数的(  )
A. B.
C. D.
D 纯种黄色圆粒豌豆(YYRR)和纯种绿色皱粒豌豆(yyrr)作亲本进行杂交,得到F1为黄色圆粒(YyRr),再进行自交,根据遗传图解,F2中表现黄色圆粒的个数占总数的×=。
17.镰刀型细胞贫血症主要流行于非洲疟疾猖獗的地区。具有一个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突变基因的个体(即杂合子)并不表现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的症状,因为该个体能同时合成正常和异常血红蛋白,并对疟疾具有较强的抵抗力。对此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  )
A.基因突变是有利的
B.基因突变是有害的
C.基因突变有利还是有害是相对的
D.异常血红蛋白是无活性的
C 携带者的后代可能患镰刀型细胞贫血症,但其对疟疾具较强抵抗力,表明基因突变的有利和有害是相对的,A、B错误,C正确;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突变基因编码的异常蛋白质是有活性的,导致蛋白质结构发生改变,D错误。
18.下列关于染色体组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人的一个染色体组中含有23条染色体
B.二倍体的体细胞中含有两个染色体组
C.单倍体的体细胞中只有一个染色体组
D.六倍体产生的配子中含有三个染色体组
C 细胞中的一组非同源染色体,它们在形态和功能上各不相同,但是携带着控制一种生物生长发育、遗传和变异的全部信息,这样的一组染色体,叫做一个染色体组;每个染色体组含有控制该生物性状的全套基因。人的体细胞中含有23对同源染色体,一个染色体组中含有23条染色体,A正确; 二倍体的体细胞中含有两个染色体组,B正确; 单倍体的体细胞中不一定含有一个染色体组,如四倍体的单倍体含有2个染色体组,C错误; 六倍体产生的配子中含有三个染色体组,D正确。
19.马(2n=64)和驴(2n=62)杂交所产生的后代称为骡子,能够正常发育,但不能生育,这种现象被称为(  )
A.杂交育种 B.人工诱变
C.基因重组 D.生殖隔离
D
20.下列科学研究中运用的探究思维或方法,错误的是(  )
A.分泌蛋白的合成和运输——放射性同位素示踪技术
B.真核细胞中的各种细胞器的分离——差速离心法
C.制作细胞的三维结构模型——构建概念模型
D.制备细胞膜——低渗溶液涨破法
C 研究分泌蛋白的合成和分泌通常用同位素标记法来标记氨基酸来观察,A正确;由于不同细胞器的质量不同,所以常采用差速离心法来分离,B正确;制作真核细胞的三维结构模型采用的是物理模型法而不是概念模型法,C错误;制备细胞膜通常用清水使细胞吸水过多而涨破,即低渗溶液涨破法,D正确。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包括3小题,共40分。
21.(15分)图甲是某种细胞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图乙是胃酸形成过程中离子跨膜运输示意图。
(1)甲、乙两图所示细胞在结构上有哪些区别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至少答三点)。
(2)图乙中K+通过通道蛋白和质子泵的跨膜运输方式分别属于________、________。
(3)图甲中含有核酸的细胞器是________(填序号)。
(4)胃壁细胞维持膜内H+的浓度差,与其膜的________有关。
解析:(1)甲图为高等植物细胞,乙图为动物细胞,两者在结构上的区别:甲有细胞壁,有叶绿体和液泡,无中心体等。(2)K+通过通道蛋白,由高浓度一侧向低浓度一侧运输,不需要消耗能量,为协助扩散,K+通过质子泵由低浓度一侧向高浓度一侧运输,需要消耗能量,为主动运输。(3)图甲中含有核酸的细胞器是4叶绿体、11线粒体、13核糖体。鉴定图甲所示的细胞是否为活细胞的一种常用实验方法是观察细胞能否发生质壁分离与复原现象。(4)胃壁细胞维持膜内H+的浓度差,与其膜的选择透过性有关。
答案:(每空3分,共15分)(1)甲有细胞壁,有叶绿体和液泡,无中心体等
(2)协助扩散 主动运输 (3)4、11、13
(4)选择透过性
22.(12分)豌豆的圆粒性状是由R基因控制的,当R基因中插入一段800个碱基对的DNA片段时就成为控制皱粒性状的r基因,豌豆种子圆粒性状的产生机制如下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淀粉分支酶基因R是豌豆种子细胞中____________片段。
(2)图中a表示转录过程,其模板是________________;参与b过程的RNA最多有____种。
(3)在a、b过程中均能进行的碱基互补配对是_______________碱基对。
(4)当R基因中插入一段800个碱基对的DNA片段后成为控制皱粒性状的r基因,该变异属于________(填“基因突变”“基因重组”或“染色体变异”)。
(5)豌豆圆粒性状的产生机制说明基因能通过_____________,进而控制生物性状。
解析:(1)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所以淀粉分支酶基因R是豌豆种子细胞中DNA片段。(2)图中a表示转录过程,其模板是DNA的一条链;b表示翻译过程,参与b过程的RNA有mRNA、tRNA、rRNA三种。(3)a转录过程中的碱基配对为A—U、C—G、G—C、T—A,b翻译过程中碱基配对为A—U、C—G、G—C、U—A,在a、b过程中均能进行的碱基互补配对是A—U、C—G、G—C。(4)当R基因中插入一段800个碱基对的DNA片段后成为控制皱粒性状的r基因,是碱基对增添导致的基因结构变化,属于基因突变。(5)由题意可知,该过程是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的性状。
答案:(除注明外,每空2分,共12分)(1)有遗传效应的DNA (2)R基因的一条链 3(1分) (3)A—U、C—G、G—C(3分) (4)基因突变 (5)控制酶的合成控制代谢过程
23.(13分)下图中,甲图为某动物体细胞中染色体及其上的基因示意图,乙、丙图为该动物处于不同分裂时期的染色体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动物的性别为_______,其体细胞中有_______条染色体。
(2)乙、丙图中,表示体细胞分裂方式的是________图;表示发生同源染色体分离的细胞的名称为________。
(3)丙图所示细胞内发生的变异类型是________。
解析:(1)由于丙图细胞的细胞质不均等分裂,可表示初级卵母细胞,所以该动物的性别为雌性,其体细胞中有2对4条染色体。(2)体细胞分裂方式是有丝分裂,所以乙、丙图中,表示体细胞分裂方式的是乙图;表示发生同源染色体分离的细胞是丙图,此细胞的名称为初级卵母细胞。(3)丙图所示细胞内发生的变异类型是染色体结构变异。
答案:(除注明外,每空2分,共13分)(1)雌性 4 (2)乙 初级卵母细胞(3分) (3)染色体重复、缺失(染色体结构变异)(4分)
PAGE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