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8张PPT。 江泽民同志在十五大报告中指出:鸦片战争后,中国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中华民族面临两大任务;20世纪以来中国人民在前进的道路上经历了三次历史性巨变,产生了三位站在时代前列的伟大人物 百年历史,三大伟人,三次巨变。孙中山为首的革命党人实现了第一次巨变。第13课 辛亥革命课程标准:
简述辛亥革命的主要过程,认识推翻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中华民国的历史意义。 广义的辛亥革命是指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为推翻清王朝帝制,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的全过程。
狭义的辛亥革命指1911年武昌起义。因武昌起义发生于旧历辛亥年。想一想 为什么20世纪初,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要掀起一场旨在推翻清政府、建立民国的辛亥革命?一、革命的酝酿——背景和条件 1、社会背景:《辛丑条约》签订后,清政府成为”洋人的朝廷”,推翻清朝的封建统治成为大势所趋。 2、物质基础:20世纪初,民族资本主义有了较迅速的发展;清政府推行的“新政”和“预备立宪”,在客观上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准备了一些条件。 3、阶级基础:民族资产阶级队伍进一步壮大。 4、思想基础:资产阶级革命思想的传播。 5、组织基础: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和政党的建立。 6、军事基础:革命党人发动的一系列武装起义。 7、革命条件:武汉成为革命的摇篮。 8、有利时机:四川保路运动使武汉兵力空虚。
四川保路同志军起义,直接推动了武昌起义的爆发。二、革命的爆发——武昌起义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12日占领武汉三镇。随后,成立湖北军政府,推举旧军官黎元洪为都督,宣布废除宣统年号,改为黄帝纪元,国号为“中华民国”。各省纷纷响应,到11月下旬,全国有十几个省区脱离清廷宣布独立。三、革命的高潮——中华民国的建立
和《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颁布时间:1912年1月1日
总统:孙中山
国旗:五色旗
国都:南京1、南京临时政府成立五色旗 性质:资产阶级革命政权2.《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第一章“总纲”,规定:“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第二章“人民”,规定:“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别”;“人民有保有财产及营业之自由”;人民得享有人身、居住、财产、言论、出版、集会、结社、通信、信仰等自由。
第三章“参议院”,规定:“中华民国之立法权,以参议院行之”;
第四章“临时大总统副总统”:规定:“临时大总统代表临时政府,总揽政务,公布法律”;
第五章“国务员”,规定:“国务员辅佐临时大总统,负其责任”;“国务员于临时大总统提出法律案、公布法律及发布命令时,须副署之。”;
第六章“法院”,规定:“法官独立审判,不受上级官厅之干涉。” 思考:
(1)第一章的主权归属有何特点?与中国古代社会人们的认识有何不同?
(2)第二章中体现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的哪些观念?
(3)第三、四、五、六章中的权力分工体现了什么思想? 主权在民自由平等责任内阁三权分立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性质的民主宪法,具有反对封建专制的进步意义。 想一想:辛亥革命爆发后,革命阵营承受着哪些压力? 四、革命的结局——袁世凯篡夺辛亥
革命胜利成果 孙中山被迫对袁世凯妥协退让,表示如果清帝退位,袁世凯赞成共和,可以保举他为临时大总统。◆ 1912年2月12日,宣统帝宣布退位诏书,清朝覆灭。
◆1912年2月13日,孙中山向南京临时参议院辞去临时大总统。
◆1912年3月,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辛亥革命胜利成果落入袁世凯手中。《阿Q正传》·革命
未庄的人心日见其安静了。据传来的消息,知道革命党虽然进了城,倒还没有什么大异样。知县大老爷还是原官,不过改称了什么,而且举人老爷也做了什么——这些名目,未庄人都说不明白——官,带兵的也还是先前的老把总。 从这两段话中,你感受到了革命潜伏着什么危机?这危机导致辛亥革命出现如何结果? “……袁世凯尽管不好,我们要希望他好,要用诚恳的劝告,严密的监视,感动他,鼓励他,使他不可能不好……” ——孙中山辛亥革命失败原因:
客观:中外反动势力的强大。
主观: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
协性。表现:
直接:袁世凯篡夺革命果实
根本:未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
中国的社会性质未变。 五、革命的历史意义1、性质、地位: 中国近代历史上一次伟大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①政治:政体变化。它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中国2000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政体。
②建立起资产阶级共和国。人民获得了一些民主和自由的权利。
③经济:推动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④思想: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⑤沉重地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
⑥对近代亚洲各国被压迫民族的解放运动也产生了比较广泛的影响。2、影响:教训:
①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在中国行不通。
②民族资产阶级受阶级和时代的局限,
无力领导中国民主革命取得胜利。3、辛亥革命的局限和教训局限:
直接:袁世凯篡夺革命果实
根本:未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
中国的社会性质未变。 辛亥革命在中国近代历史发展中具有重要的地位,是20世纪的第一次历史性巨变,它的丰功伟绩将昭示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在探索富民强国的道路上贡献自己的智慧与力量。再见2008年11月10日《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大大加深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完全形成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辛亥革命前,500多个不平等条约中,仅从《南京条约》到《辛丑条约》的8次主要赔款,就被勒索19亿多银元,相当于1901年清政府全年财政收入的16倍。
——人民日报 2001年10月9日 嘿嘿,你们的地盘,我做主。 材料2:20世纪初,民族资本主义……有了比较迅速的发展。
1901年至1911年,全国新设立的厂矿有320多家,资本总额1亿多元,是以前三十余年的两倍多。
——人教版《中国近现代史》(上册) 材料1:为了……缓和同民族资产阶级的矛盾,慈禧大后感到再也不能照旧样式统治下去了……1901年,清政府宣布实行“新政”,内容有奖励实业;兴办新学堂,派遣留学生;改革旧军制,编练新军等。
“新政”过程中,清政府大量增加捐税,加重剥削人民。
——人教版《中国近现代史》(上册) 章炳麟陈天华邹容“公理之未明,即以革命明之;旧俗之未去,即以革命去之。”
——章炳麟 这些民主革命的思想家和宣传家的思想核心是暴力推翻清朝专制统治,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推动了民主革命的发展。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团体
——兴中会1894年在檀香山成立 宗旨是:“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合众政府”。兴中会的成立,标志着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的兴起。 吴玉章回忆说:“无论光复会也好,华兴会也好,都缺乏明确而完备的纲领,更没有严密的组织,而且都受地方性的局限,不足以领导全国日益高涨的革命运动。” 怎么办? 1905年,中国同盟会在东京成立,总理为孙中山;这是第一个全国性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1、概况:①时间:1905年;
②地点:日本东京;
③领导人:孙中山、黄兴
④纲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三民主义)
⑤ 机关刊物:《民报》2、性质:近代第一个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3、意义:标志着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进入新阶段。镇南关起义
1907年12月
孙中山.黄兴萍浏醴起义黄花岗起义浙皖起义黄花岗72烈士墓 黄花岗起义是中国资产阶级革命党人不畏强权,勇于为国捐躯的武装起义,参加起义的革命党人平均年龄29岁,大都是留洋学生。后来,烈士的遗骸被收殓葬于黄花岗,史称“黄花岗72烈士”。 “事虽不成,而黄花岗七十二烈士轰轰烈烈之慨,已震动全球,而国内革命之时势,实以之造成也。”
——孙中山 黄花岗起义后,革命党人的勇敢精神和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鼓舞了全国人民的革命斗志,加速了革命发展的进程。★各地响应起义武昌起义后全国
15个省宣布独立★武昌 材料1:约法规定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国民全体,国民享有……等项权利。约法按照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的原则构建政治体制。
——据人教版《中国近现代史》(上册) 材料2:1912—1919年,中国新建厂矿企业达470多家,投资近1亿元,……相当于革命前50年的投资总额。
──严中平《中国近代经济史资料》 材料3:1915年,袁世凯公开复辟帝制,遭到全国人民的强烈反对,83天后被迫取消帝制。1917年,军阀张勋拥戴清朝废帝溥仪登基,在全国人民的怒斥声中,12天后复辟丑剧草草收场。
——人民版必修一 材料4:辛亥革命后,民众都把辫子看成是甘心作清朝奴隶的标志,纷纷自行剪去;当时流行的服饰:中山装、西装、领带、皮鞋、礼帽……
——人民版必修二 材料1:辛亥革命对当时中国政治引发哪些变化? 材料2:辛亥革命对当时中国经济引发哪些变化?材料3、4:辛亥革命对当时中国思想文化、社会生活引发哪些变化?政治民主化
社会法制化经济工业化;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社会生活习俗的改革。 通过以上四则材料评价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