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教版必修一第十五课 国共十年对峙(共27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历史:人教版必修一第十五课 国共十年对峙(共27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3-03-06 16:43:0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7张PPT。第15课 国共的十年对峙你知道中国共产党人从国民大革命的失败中获得最惨痛的教训是什么吗?教训:工人阶级应该坚持对于革命、尤其是革命武装的领导权。 这是一支正义之师,这是一支威武之师,那么 我们这支人民的军队是怎么建立起来的呢?一、南昌起义(1927、8、1) 1、背景: ( 1 )中共认识到掌握武装力量的重要性(中共为什么要进行武装起义?)( 2 )蒋介石为首的南京国民政府残酷屠杀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1927年8月1日周恩来、贺龙等国民革命军南昌南昌起义、南下受阻、兵分两路(1)打响了……第一枪
(2)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开始。 3、意义:4、教训:(1)夺取中心城市的革命道路不符合中国实际情况
(2)革命武装力量没有同农民、同农民对于土地的需求结合起来。二、土地革命方针确立:
八七会议准备:
秋收起义道路探索:创建
井冈山根据地总结经验受挫向井冈山进军工农武
装割据
理论实践农村革命根据地
的发展南京国民政府武装反抗军事 “围剿”反 “围剿”中华苏维埃
共和国成立政权对峙星星之火
可以燎原八七会议会场内景 1927年8月7日
八七会议时间:1927.8.7 地点:汉口
内容:清算了陈独秀的右倾错误,确定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统治的总方针,决定秋收时节发动武装起义;
意义:给正处于思想紊乱、组织涣散中的中国共产党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返回土地革命“纠错”的会议(1)时 间:
(2)领导人:
(3)地 点:
(4)结 果:
(5)影 响:1927年9月毛泽东湘赣边界进攻长沙失败,转向农村发展10月,毛泽东创建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秋收起义:
南昌起义南下广州与秋收起义进攻大城市长沙,结果都失败,为什么会这样?说明了什么?
因为大城市敌人力量强大;城市斗争道路不符合中国国情,必须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返回3.“工农武装割据”思想党的领导土地革命武装斗争根据地建设最重要条件基本内容主要斗争形式战略基地和立足点
武装斗争进行反“围剿”第五次反围剿失败长征1、内容:
打土豪,分田地,废除封建剥削
2、作用:
广大贫雇农政治上翻了身,经济上分到了土地,生活上有了保障,革命积极性大大提高。土地革命经济建设:
1931年,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成立发展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根据地建设政权建设:农村革命根据地图扩大根据地:到1930年夏,全国已建立起大小十几块农村革命根据地,分布在十几个省,革命武装力量达到十万人。
一)原因二)经过三)意义(1934.10~1936.10)三、红军长征“左”倾错误第五次反“围剿”失利(开始、遵义会议、胜利会师)(粉碎了、播下了、开始)中央苏区五次反“围剿”敌我力量对比图失利原因:毛泽东被撤销领导职务,“左’’倾领导人博古掌权。
结果:红军苦战一年,未能粉碎敌人的“围剿”,被迫实行战略转移。 第五次反围剿的失利长征1会宁4、意义:1、粉碎了国民党军队的“围剿”,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2、播下了革命种子,铸成了伟大的长征精神,成为激励党和人民前进的动力;
3、开始了革命的新局面。探究为什么说遵义会议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成为党的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①纠正了博古等人在军事上和组织上的“左”倾错误 ③选举了毛泽东为中央政治局常委 ②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军事主张 ④取消博古、李德的军事最高指挥权 遵义会议(1935年1月)内容: 结束了“左”倾错误在中央的统治,在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新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成为党的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生死意义 七律·长征
一九三五年十月
红军不怕远征难, 金沙水拍云崖暖,
万水千山只等闲。 大渡桥横铁索寒。
五岭逶迤腾细浪, 更喜岷山千里雪,
乌蒙磅礴走泥丸。 三军过后尽开颜。探究长征精神 红军长征途中,几乎平均每天就有一次遭遇战,长征路上,红军只休息了44天,平均走365华里才休整一次,日平均行军74华里,共爬过18条山脉,其中 5条终年积雪,渡过24条河流,经过11个省,通过6个不同少数民族地区。红一方面军从瑞金出发时86000人,到陕北是仅剩6500人,平均每行进一公里就有三四个红军战士献出生命。长征精神的主要内涵是乐于吃苦,不惧艰难的革命乐观主义;勇于战斗,无坚不摧的革命英雄主义;重于求实,独立自主的创新胆略;善于团结,顾全大局的集体主义。其主题是一不怕苦,二不怕死”;其最显著的特点就是革命英雄主义精神。长征精神,是中华民族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的最高表现,是保证我们革命和建设事业从胜利走向胜利的强大精神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