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夏回族自治州高级中学校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
历史
一、单项选择题(16道题,每道题3分,共48分)
1.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指出:“种植植物能养活的人口要比采集食物所能养活的人口多得多。……农业生产率增长使食物有了剩余,能供养新产生的祭司阶级、士兵和吏。……文字就是祭司们出于记事的需要而做出的一大发明。”这说明
A.文字的产生是进入文明社会的唯一标志
B.农耕畜牧产生,是人类迈向文明的前提
C.古代文明产生于祭司对神灵的真诚的崇拜
D.私有制的产生是人类迈向文明进步的结果
2.世界古代文明多元发展,产生了许多伟大的成就。下列关于成就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古巴比伦汉谟拉比法典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成文法典
②古印度的主要书写材料和重要的出口物资是莎草纸
③古埃及人创造了从1到9的数字,发明了“0”
④古希腊苏格拉底等人奠定了西方的哲学基础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3.12世纪,罗马法在欧洲复兴,城市是主要的复兴地,这与早期城市具有一定法治实践相关。城市的法治实践就是保障、规范和发展城市经济的法律需求,即城市出于对市民管理、城市防卫、商业发展、税收等方面的需要,对法治提出了较高要求。罗马法在中古欧洲复兴是因为( )
A.罗马法推动了资木主义发展 B.罗马法奠定了近代欧洲法治基础
C.当时欧洲城市法治基础完善 D.欧洲城市自治推动商业发展繁荣
4.阿拉伯帝国繁荣时期,哈里发重视知识,在巴格达设立“智慧宫”,大量希腊、波斯、印度的典籍被译为阿拉伯文,这些后来又成为欧洲中世纪大学兴起的重要条件;同时中国的四大发明也是经由阿拉伯传入欧洲。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阿拉伯文化是中西文化融合的产物 B.阿拉伯人创造了领先世界的文化
C.阿拉伯帝国是沟通东西文化的桥梁 D.东学西传都是由阿拉伯文字完成
5.新航路开辟后,首次出现在欧洲市场上的产品可能是
A.亚洲的丝绸 B.非洲的象牙 C.美洲的番茄 D.中国的瓷器
6.神学丧失了它在大学的领导地位,不再是最重要的学科。在许多大学里,如法国的医学和自然科学,德国和意大利的财政学,苏格兰的道德哲学,以及许多欧洲国家的自然法学,都得到了加强或第一次开设。……学校越来越多地教育学生自己思考。与这一变化直接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
A.文艺复兴 B.宗教改革 C.启蒙运动 D.工业革命
7.1688年光荣革命后,国王是被议会“邀请”来的,由于国王的权力不是来自于上帝,而是来自于议会,所以国王也随之走下了神坛,其地位与普通民众平起平坐。如果他违法乱纪,同样会受到法律的制裁。这表明( )
A.英国代议制开始确立 B.国王的权力受到了限制
C.议会成为权力的中心 D.国王处于统而不治地位
8.法国在近代政治发展中因暴力革命而闻名于世。自1789年大革命爆发到1852年间,法国经历了多次自由革命,各个派别轮流上台,一直处于革命与复辟的轮回中,社会持续动荡,经济发展受到严重影响。造成以上情形的主要原因是( )
A.守旧势力强大 B.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
C.美国政体影响 D.外部封建势力的干涉
9.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国际贸易总额不断增加,国际分工日益明确,世界各国联系更加密切,依赖程度不断加深。这表明( )
A.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B.国际贸易发展趋于平衡
C.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确立 D.世界各国已经连为一体
10.尽管法国主流文化不认可巴黎公社时代社会主义,但是对巴黎公社还是有很多正面的评价。他们痛恨第二帝国在1870年秋天的失败与新政府的妥协,为自己的国家有这样的理想斗士而自豪。据此判断,法国人正面评价巴黎公社是因为
A.其对民主政治的推动 B.其对国际工运的支持
C.其改造旧世界的理想 D.其表现出的民族精神
11.二战后,有英国历史学家指出:资产阶级历史学家几乎毫无例外地无视被剥削阶级在历史进程中的独立性和创造性作用。为此,他呼吁将英国人民真正的历史——人民反抗和人民作为创造者的历史——还给他们。据此判断,这位历史学家的研究( )
A.可能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B.具有鲜明唯心主义色彩
C.认为英国没有真正的历史 D.为英国的冷战政策服务
12.到1900年,人类的“世界文明”意识开始苏醒。尽管所有国家在语言、文化和社会实践等方面还保持着相当大的差异,但都不由自主地被拖入同一个世界经济和世界市场之中。但各个民族并非以平等关系参与这场全球性发展,欧洲人(或者说“西方人”)攫取了最大的利益。造成当时各民族关系不平等的重要原因是
A.世界殖民体系的建立 B.民族独立运动的发展
C.世界出现一体化趋势 D.列强之间矛盾的加剧
13.下表是19世纪后期非洲民族独立运动的相关信息,据此可知,此历史时期的非洲民族独立运动反映出( )
国别 领导者 口号
埃及 祖国党 “埃及是埃及人的埃及”
苏丹 马赫迪 “废除难以忍受的苛捐杂税:建立人人平等的制度”
埃塞俄比亚 孟尼利克二世 《告人民诏书》:“保卫祖国,人人出力!”
A.都赢得了基本胜利 B.壮大了社会主义阵营
C.注重动员广大民众 D.动摇了世界殖民体系
14.“他们坐在巴黎,决定在哪些国家将存在,哪些国家将不存在,它们的边界应如何划分,以及中东和世界其他地区将在战胜国之间如何分配等”。这反映了当时( )
A.美国掌握世界霸权 B.国际联盟存在明显不足
C.大国强权统治世界 D.帝国主义阵营更加巩固
15.列宁指出:“在农业和工业之间,除了交换,除了商业,就不可能有别的经济联系……我们新经济政策的基础和实质全在于此。”这里的实质指( )
A.实行余粮收集制 B.利用市场机制
C.实施农业集体化 D.实行指令性计划体制
16.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扩张对全人类的安全和民主制度构成了严重威胁。资本主义民主国家、社会主义国家和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是世界反法西斯斗争的三支主要力量,他们都迫切要求联合行动,抗击侵略,从而促成了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逐步形成。其建立的标志是( )
A.《租借法案》 B.《联合国家宣言》 C.《大西洋宪章》 D.《开罗宣言》
二、材料分析题:共52分。
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西汉前期,商品生产、商品经济虽有发展,但自给自足的经济仍居于统治、支配地位,其突出表现是农业缺乏地区性的分工,粮食主要靠本地供应。汉政权推行重农抑商政策,把商人置于受打击、受排斥的地位在这种情况下,汉代是根本不可能大力发展商品生产的。
这与罗马的非自给自足的非谷物为主的农业经济结构不同。公元前二世纪以后,无论在城市还是乡村,国家还是个人,各个生产部门都广泛地使用奴隶,并由于商品经济的发展,罗马成为“以生产剩余价值为目的”的典型奴隶社会。其中一个突出表现就是农业出现了明显的地区性分工,而且在奴隶主农庄中商品生产占主导地位罗马“以生产剩余价值为目的”的奴隶社会就是在上述商品生产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毕业论文网》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西汉与罗马采取的经济政策的不同点。(6分)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西汉与罗马采取不同经济政策的原因。(6分)
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6分)
材料一 中国发展模式的价值内容,源于延续几千年的政治传统。这种传统达到西方难以企及的历史高度:一是历史上强大的中央集权国家,而非欧洲那样由封建领主或教会掌握;二是高度的行政管理体制,官员由公正、普遍的考试制度选拔,而非西方或中东那样由世袭或门第操纵;三是政治对人民负责,体现“民本主义”。
——俞邃《关于“中国模式”之我见》
材料二 英国“光荣革命”(实际是一次改变)大概是我心目中最完美的一次政治设计。它在一个长期专制统治的国家找到了一个摆脱革命与专制的循环,能有效地控制“控制者”的办法。
——杨小凯《中国政治随想录》
材料三 雅典民主政治被恩格斯称为“最纯粹、最典型的国家形态”。直接民主制,公民参政的最高民主机构是公民大会。主权在民,雅典民主政治的本质是主权在民。崇尚法治,“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是雅典民主政治运行的基本政治原则。权限交叉制约,雅典国家权力的运行中存在着民主权力的制约,这种制约以国家机构权限的交叉为特色。梭伦开始赋予公民大会以立法权,陪审法庭以司法权,五百人会议以行政权,并使之互相制约。
——摘自《百度文库》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古代中国在政治文明创新方面的突出贡献。(3分)
光荣革命”创造了什么完美的政治设计?(2分)列举该政治设计有效控制“控制者”的相关史实?(6分)
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雅典民主政治的主要特征。(5分)
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一世界历史真正发展成为世界的历史,只是19世纪以来这将近二百年的事情。在马克思主义看来,近代资本主义大工业的兴起和迅速扩展,“使每个文明国家以及这些国家中的每一个人的需要的满足都依赖予整个世界”“世界上所有国家连接成统一的经济整体”,从而开创了世界历史。
材料二世界工业发展中的主要发明(19世纪中后期至20世纪初)
类别 电力 交通 化工 通讯
时间 1866年 1870年 1882年 1885年 1903年 1867年 1837年 1876年
内容 发电机 电动机 发电厂 汽车 飞机 炸药 有线电报 电话
国别 德国 比利时 美国 德国 美国 瑞典 美国 美国
发明人 西门子 格拉姆 爱迪生 本茨 莱特兄弟 诺贝尔 莫尔斯 贝尔
依据材料一,指出“世界的历史”的内涵。(4分)
(2)结合所学知识,通过概括材料一、二所述内容,说明推动“世界的历史”发展的因素。(8分)
20.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分)
材料 巴黎和会结束后,中国没有收回山东,国内民众呼声高涨。而日本虽然接收了德国在山东的一切权益,但中国并不承认,故其仍然是一桩悬案。而且不仅牵涉到中日两国,还牵涉到美英等国的利益。如果山东问题不解决,美英与日本的妥协也难以达成。于是1922年2月4日,经过美英斡旋,中日达成了《解决山东问题悬案条例》和《附约》,除了胶济铁路等问题有遗憾,大体收回了山东权益。华盛顿会议结束后,日本独霸远东的可能性一定的遏制,中国也争回了部分权益,国际地位开始回升。但是列强牺牲弱国、达成强国妥协的自私倾向,又一次给中国人留下不佳印象。此时中国工人阶级正在成长,中国共产党已经成立,列强不能充分估计中国内部情势发展与民族主义的短见,将给他们其后的对华关系带来非常大的负面影响。
——摘自张海鹏主编《中国近代通史》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山东问题能够得到解决的原因。(6分)
(
…………○…………内…………○…………装…………○…………订…………○…………线…………○…………
) (
※※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
) (
…………○…………外…………○…………装…………○…………订…………○…………线…………○…………
)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华盛顿会议对中国的影响。(6分)第1页 共4页 ◎ 第2页 共4页
参考答案:
B 2.C 3.D 4.C 5.C 6.C 7.B 8.B
9.A 10.D 11.A 12.A 13.C 14.C 15.B 16.B
17.(1)西汉政府采取重农抑商政策;罗马以生产剩余价值为目的政策,以非自给自足的非谷物为主的农业经济结构基础的政策。6分
(2)西汉以小农经济为主导,未形成区域分工,目的不以发展商品经济而指定的政策;罗马非自给自足的非谷物为主的农业经济结构,政策中广泛使用奴隶,农业出现了明显的地区性分工,以发展商品生产为目的。6分
18.(1)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科举制;民本思想。3分
(2)政治设计:君主立宪政体。2分
史实:颁布《权利法案》等一系列法律,限制王权;确立法律至上、议会主权的原则;实行责任内阁制,内阁首相掌握行政权。6分
(3)特征:直接民主,主权在民,崇尚法治,权力交叉制约,轮番而治,抽签选举。5分
19.(1)“世界的历史”的内涵是世界各地开始相互联系,形成彼此依赖的一个整体。4分
(2)推动“世界的历史”发展的因素:
①资本主义大工业的兴起和发展首次开创了世界的历史;②新航路开辟后,殖民扩张和海上贸易加速了世界全球化进程;③工业革命使资本主义国家在电力、交通、化工和通讯方面产生重大发明,国家和地区之间的交往更加便捷。8分
20.(1)原因:国内民众运动的高涨;美英调整在远东的利益;中国政府的坚持争。6分
(2)影响:基本收回了山东主权;一定程度遏制了日本对华侵略;中国国际地位有所提升;列强牺牲中国,导致中国民族主义的高涨;客观上为国共合作国民革命准备条件。6分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