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苏州市张家港市常青藤实验学校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线上期中调研物理试卷(Word版无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江苏省苏州市张家港市常青藤实验学校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线上期中调研物理试卷(Word版无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35.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科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2-04-23 20:57:4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常青藤实验中学 21-22 学年第二学期线上期中调研(试卷)
初二物理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题 2 分,共 24 分)
下列情况中,物质密度不变的是( )
A. 把纸撕成碎片 B. 冰熔化成水
C. 氧气罐中的氧气用去一部分 D. 把铁丝烧红
如图所示,炎热的夏天,在天平左盘上放一个装有冰块的烧杯,此时天平平衡,指针停在分度盘的中央刻度线上.一段时间后,烧杯中一部分冰熔化,则此过程中指针将 ( )
A. 保持不动 B. 向左偏
C. 向右偏 D. 无法判断
“嫦娥五号”从月球取回质量为 1731g 的月壤,其密度与干燥的细沙接近,则月壤的体积最接近( )
A.109cm3 B.106cm3 C.103cm3 D.1cm3
甲、乙两种物体的质量体积的关系如图所示,则甲、乙两物体的密度之比是( ) A. 8∶1 B. 4∶3
C. 4∶1 D. 2∶1
科学探究需要进行实验,在取得数据和事实后,再进行分析和推理,因此,在科学探究中我们需要区分事实与推论.下列叙述是事实或推论的是( )
① 在气体扩散实验中,抽去玻璃板后,红棕色的二氧化氮气体进入到空气中.
② 在液体扩散实验中,红墨水滴入热水,热水很快变红.
③ 扩散现象表明,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④ 温度越高,分子的无规则运动越剧烈.
A. ①②是事实,③④是推论 B. ①②④是事实,③是推论
C. ①是事实,②③④是推论 D. ③④是事实,①②是推论
如图所示,将两个铅柱的底面削平、削干净,紧紧压在一起,在下面吊一个重物都不能把它们拉开.这个实验事实说明( )
A. 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 B. 分子在不停地做热运动
C. 分子之间存在引力 D. 分子之间存在斥力
如图所示,一根放在支架上的塑料吸管,能在水平面内自由转动.用餐巾纸摩擦吸管使其带电,将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靠近带电吸管的一端,吸管被吸引,说明餐巾纸在与吸管摩擦的过程中( )
A. 失去电子带正电 B. 失去电子带负电
C. 得到电子带正电 D. 得到电子带负电
用橡皮筋、回形针、棉线、小瓶盖、牙膏盒、铁丝、钩码和刻度尺等,做一个如图所示的橡皮筋测力计.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牙膏盒必须竖直放置
小瓶盖和牙膏盒不可接触
可以利用钩码拉伸橡皮筋标注刻度
在橡皮筋自然长度的位置标“0”刻度线
为测量某种液体的密度,小明利用天平和量杯测量了液体和量杯的总质量 m 及液体的体积 V,得到了几组数据并绘出了 m-V 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该液体密度为 2 g/cm3
该液体密度为 1.25 g/cm3
量杯质量为 40 g
60 cm3 的该液体质量为 60 g
在射箭运动中,以下情景中涉及的力的性质,其中一个与另外三个不同的是( )
瞄准时,手的拉力把弓拉弯 B. 松手后,弓的弹力把箭射出
C. 飞行中,重力让箭划出一道弧线 D. 中靶时,靶的阻力让箭停止运动
冰壶运动员的鞋底一只是塑料的,另一只是橡胶的.他滑行时,橡胶底的鞋比塑料底的鞋受到摩擦力大.如图他用 b 脚蹬冰面后,只用 a 脚向右滑行, 可以确定的是( )
A.滑行时冰对a 鞋的摩擦力向右 B.蹬冰时冰对b 鞋的摩擦力向左
C.a 鞋底是橡胶会滑得更远 D.a 鞋底是塑料会滑得更远
清华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一种新型陶瓷,既可以像海绵一样变形,也能像海绵一样隔热、绝缘,同时具有超轻、高韧性等特点,这种材料适合制造下列哪种物品( )
A.自行车的车架 B.新型消防服
C.输电导线 D.便携式水果刀
海洋钻井平台水面下的支撑立柱经常受到洋流的冲击,容易顺着洋流方向偏移,为增强平台的稳定性, 我国“南海石油 981”钻井平台采用了世界先进的动力定位系统:在立柱上安装可以按需要改变朝向的螺旋桨,螺旋桨高速排水可以抵消洋流冲击造成的效果,螺旋桨排水的方向应该是( )
A.逆着洋流方向 B.与洋流方向垂直 C.竖直向下 D.顺着洋流方向二、填空题(每空 1 分,共 23 分)
液态的蜡在凝固时,中间会凹陷下去,这表明蜡由液体变成固体时,密度 ,从而说明密度与
有关;这种现象同时说明了通常液体中分子间的距离比固体中分子间的距离 。
一根绳子受 200N 的拉力就会被拉断,如果两人沿反方向同时拉绳,则每人用力为 N 时绳子就会被拉断;如图甲,弹簧一端固定在墙上,另一端用力拉使弹簧伸长了 4cm,则如果改成用与甲图中
同样大小的力同时拉这根弹簧的两端如图乙(始终在弹性限度范围内),则这根弹簧将会伸长 .
跳板被跳水运动员压弯的过程中,施力物体是 .此现象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

一弹簧测力计如图所示,其原理是 ,量程为 N,分度值为
N,读数为 N.
如下图所示匀速提起水平接触水面的玻璃板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大于玻璃板的重力,此现象说明 。
墙体的竖直性是房屋质量的重要指标,在建造房屋时,建筑工人常常利用如图所示的铅垂线检测墙体是否竖直,这运用了重力的方向是 的,图中所示的墙体向 (左/右)倾斜.
山体滑坡是一种强降雨天气极易发生的自然灾害.强降雨时由于雨水浸入,
有些本来不够稳固的山体的不同地质层之间摩擦力 (变大/不变/变小),部分山体在 的作用下向下滑动而导致山体滑坡.
如图所示的甲、乙两次实验中,分别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动同一长方体木块,使其在同一水平木板上做匀速直线运动,这是为了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的 的关系,甲图中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大小是 N,木块对桌面的压力是由 发生形变而产生的.
如图所示装置,其中一瓶装有密度比空气大的红棕色二氧化氮气体,另一瓶装有空气,装二氧化氮气体的应是 瓶,移走玻璃板一段时间后,最终会看到两个瓶中颜色相同,这是 现象,为了使现象更加的明显,我们应该在温度较 (高/低)的环境中进行.
雕像高度等于功臣真人高度的 2 倍,人的平均密度约为 1×103kg/m3,合金的密度是 2.0×103kg/m3,如果功臣的质量为 80kg,那么制造此人雕像需要合金材料 kg.
三、作图题(共 6 分)
如图中手沿水平方向拉弹簧一端,弹簧伸长。请在O 点画出弹簧对手的拉力F 的示意图。
如图,作出静止在斜面上的木块所受摩擦力和木块对斜面的压力的示意图。
如图所示,当带电棒靠近细线悬挂的小球时,小球被推开一定角度后保持静止。请画出小球在图示状态下所受力的示意图。
第 23 题 第 24 题 第 25 题
四、实验题(每空 2 分,共 38 分)
在“测量牛奶密度”的实验中.
小明先将牛奶倒入量筒,如图甲所示,则牛奶的体积为 cm3;接着将天平放在水平台面上,如图乙所示,他应先 ,再调节平衡螺母,使天平平衡;用调节好的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为 33g, 然后将量筒中的牛奶倒入烧杯,用天平测量烧杯和牛奶的总质量,天平平衡时如图丙所示,则牛奶的质量为 g.
根据以上实验数据计算出牛奶的密度为 kg/m3,用该方法测得的密度比真实值偏 . (3)小明不小心将量筒打碎了,老师说只用天平也能测量出牛奶的密度.于是小华添加两个完全相同的烧杯和适量的水,设计了如下实验步骤,请你补充完整.
①调好天平,用天平测出空烧杯质量为 m0.
②将一个烧杯 ,用天平测出烧杯和水的总质量为 m1.
③用另一个烧杯装满牛奶,用天平测出烧杯和牛奶的总质量为 m2.
④则牛奶的密度表达式 ρ= .(用测量的物理量表示,已知水的密度为 ρ 水)
小江想要测量一块石片的密度,采用了以下的方法:
①用天平测石片的质量m;②用天平测出烧杯和适量水的总质量 m1;③将石片浸没在水中,在水面处做一个记号,再取出石片;④向烧杯中缓慢加水至记号处,用天平测出此时烧杯和水的总质量 m2;
则石片的密度ρ= (用测量的物理量表示,已知水的密度为 ρ 水)。若只考虑③中取出石片时会带出一部分水,上述方法测出的石片密度与实际密度相比 (偏大/偏小/相等).
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做“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实验。
为了测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弹簧测力计应沿水平方向 拉动小木块。
图中两次实验探究的是滑动摩擦力大小与 的关系。以下事例中,用到以上探究结论的是 (填字母)。
鞋底的槽纹
机器转轴处加润滑油
体操运动员在手上涂镁粉D.自行车刹车时用力捏闸
某同学一次较慢的拉动小木块,弹簧测力计读数为 F1,一次较快的拉动同一小木块弹簧测力计读数为 F2,则 F1 F2(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某同学先在竖直方向上对弹簧测力计调零,则实验时测出的摩擦力 实际摩擦力(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某实验小组的同学对 A、B 两根长度相同粗细不同的橡皮筋进行研究,并做成橡皮筋测力计.将橡皮筋的一端固定,另一端悬挂钩码(如图甲所示),记录橡皮筋受到的拉力大小F 和橡皮筋的伸长量Δx,根据多组测量数据作出的图线如图乙所示.
当在两根橡皮筋上都悬挂重力为 8 N 的物体时, 橡皮筋 A 的伸长量为 cm,橡皮筋 B 的伸长量为 cm.
分别用这两根橡皮筋制成的测力计代替弹簧测力计,则用橡皮筋 制成的测力计量程大,用橡皮筋 制成的测力计测量的精确程度高.(A/B)
将与本实验中相同的两根橡皮筋并联起来代替弹簧测力计,能够测量力的最大值为 N.
五、阅读与计算(第 30 题 3 分,第 31 题 6 分,共 9 分)
证明液体、气体分子做杂乱无章运动的最著名的实验,是英国植物学家布朗发现的布朗运动.1827 年, 布朗把花粉放入水中,然后取出一滴这种悬浮液放在显微镜下观察,发现花粉小颗粒在水中像着了魔似的不停运动,而且每个小颗粒的运动方向和速度大小都改变得很快,不会停下来。这些小颗粒实际上是由上万个分子组成的分子团,由于受液体分子撞击不平衡,从而表现出无规则运动的状况。
布朗运动是 运动;
A. 分 子 B. 原 子 C. 物 体 D. 电 子
布朗运动实质上反映了 ;
如何使水中的花粉小颗粒运动更快 答: .(写出一种方法即可)
用 10cm3 的铝制作一个空心的球,在其空心部分注满水时的重力比注满酒精时大 0.05N,(ρ 铝=
2.7×103kg/m3,ρ 水=1.0×103kg/m3,ρ 酒精=0.8×103kg/m3,g 取 10N/kg)求: (1)该空心铝球的质量;
(2)该铝球空心部分的体积; (3)注满酒精时的总重。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