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亡羊补牢》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借助拼音会认10个生字,学写6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
3.了解故事内容,结合生活实际体会故事蕴含的深刻道理。
教学重难点:
1.理解词语的意思,了解寓言的主要内容并能用自己的话讲述寓言故事。
2.体会寓言故事蕴含的深刻道理。
教学过程:
游戏导入——看图猜故事
1、看图猜故事
课前我们先来玩一个游戏,看图猜故事。
分别出示(《坐井观天》、《掩耳盗铃》、《对牛弹琴》、《画龙点睛》、《盲人称象》)
2、揭题寓言
这些故事都有一个共同的名称,那就是……“寓言”。(贴磁卡“寓言”)
“寓”记字办法。(遇、愚)
3、导入课题
(1)今天要学习的课文是……(贴磁卡“二则”)《寓言二则》
(2)理解“则”的用法
“则”作为量词。(解释)我们除了说一则寓言,还能说一则什么呢?
(出示:一则新闻、一则日记)
4、板书课题
(1)今天我们就要来学习第一则寓言,(课件出示课题,点读2)和老师一起看老师写课题《亡羊补牢》(书写指导“亡”“牢”)。
(2)生书上练写“亡”“牢”
(3)读课题。指名读,齐读。
(4)了解寓言的特点
图片对比《亡羊补牢》、《小马过河》
小朋友们,你们看。寓言《亡羊补牢》和童话《小马过河》有什么不同?(篇幅上短小,这就是寓言的第一个特点,它就是生读,磁卡贴“小故事”)
二、初读课文
1、现在请小朋友们,自由大声地朗读课文,要求:
(1)标自然段序号,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思考“亡羊补牢”这个题目是什么意思?
2、检查自然段。
3、解释“亡羊补牢” 羊丢失了,去修补羊圈。
4、甲骨文出示“牢”最早的时候是这样书写的,在“圈”中我们还会养牛、羊、马,那你能猜猜“圈”专门指什么地方吗?(圈养牲畜的地方)甲骨文汉字演变
请一位学生说意思,全班说意思
5、再读读课题,你还有什么想问的吗?质疑:为什么丢,怎么修补(相机板书)。
精读课文,理解内容
(一)了解丢羊的原因
1、默读课文,思考:哪几个自然段讲了羊丢失的原因呢?(1—4小节)
学生字
(1)出示1—4段ppt标红“圈 钻 叼 坊”
(2)带拼音词语中,ppt出示 羊圈 钻进 叼走 街坊(轻声) 小老师带读
评价语言:这位小老师,你的平舌音读的真标准啊,带着大家再读一遍“钻进”。
(3)提醒“窟窿”,“窿”读轻声。
3、自读1~4自然段,谁能说说羊丢失的原因是什么呢?
原来是狼把羊给叼走了啊,那是因为羊圈破了一个“窟窿”。“窟窿”就是一个——(洞)(板书:羊圈破)
4、过渡
怪不得街坊劝他说。
那么养羊人丢羊的原因仅仅是羊圈破了一个洞吗?(出示对话,第2—3段 )
5、指导读好街坊的话
一起读对话(板书:不听劝)
随机采访2,这位热心的街坊你是怀着怎样的心情去劝养羊人的?
直接读街坊的话(赶紧、
语气词“吧”评价语)
提问:哪个词语看出他着急?(赶紧、语气词“吧”)
这里也体现出了街坊对养羊人的?(关心)
小朋友们让我们一起来劝劝养羊人吧!
6、体会养羊人的表现
(1)那么养羊人听了街坊的劝告吗?请人读。那么他是什么意思呢?
你们觉得哪一句话更好呢?
小结:问句的语气更强烈,更能表现出养羊人的无所谓。请人读2
同桌分角色尝试。男女生合作。街坊和养羊人。
引读:怪不得,(第二天早上……出示第四自然段)
现在你们能看着板书说说丢羊的原因呢?四人小组讨论吧:
预设:因为羊圈破了一个洞(窟窿),养羊人又不听街坊的劝告,所以羊丢了。
(二)了解怎样修补的过程
1、过渡
是啊,养羊人“他很后悔 ”齐读 3、书写指导“劝”“告”
2、出示第5自然段
自由读第5自然段,用直线画出他怎么修补的句子。
4、他用了什么方法?(板书:堵)
5、再读这句话。
6、对呀,他就是用上了这个方法把羊圈修得“结结实实”的。
7、出示句子,比较
他堵上那个窟窿,把羊圈修得结结实实的。
他赶紧堵上那个窟窿,把羊圈修得结结实实的。
这两句有什么不同?加了“赶紧”好在哪儿?(这件事的重要、紧迫)1读
8、正是因为他赶紧修补了羊圈,所以羊再也没(丢过)。
是啊,+
9、只要及时改正,那就是“为时不晚”(板贴)
理解寓意
生活中的实例
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很多养羊人。三个例子,三次指着板书强调“亡羊补牢,为时不晚”。
2、你现在知道他们都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了吗?
出了问题以后想办法补救,免得以后继续受损失。
3、寓言故事特点
你看小小的寓言故事,却告诉了(板贴:大道理),这就是寓言的特点。
五、书写指导
1、师范写“钻”“丢”
2、生练“钻”“丢”
3、展评。
六、总结
像这样的“小故事,大道理”(指着板书)的寓言故事古今中外还有很多,课后我们多去读一读。
板书设计
小故事
寓言二则
大道理
亡羊补牢 为时不晚
钻 丢
为什么丢 羊圈破 不听劝
怎么修补 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