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乐 村居》教学设计
——部编版四下第一单元
【教学目标】
1.正确识记“锄、剥”两个生字,能规范书写“茅、檐”等6个生字。
2.结合注释理解诗词的意思,并能展开想象,说说《清平乐 村居》描写了怎样的情景。
3.能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补充作者资料及写作背景,诵读古诗,感受诗人对乡村宁静生活的热爱和向往。
【教学重点】
有感情的朗读、背诵诗词。结合注释理解诗词的意思。
【教学难点】
展开想象,说说《清平乐 村居》描写了怎样的情景,感受诗人对乡村宁静生活的热爱和向往。
【教学过程】
一、以图激趣观发现,导入新课
1.课件出示图画,学生观察发现了什么?学生汇报交流。
2.出示单元导语,明确单元任务:
人文主题——乡村生活
语文要素——抓住关键词句,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3.导入新课,课件出示《清平乐 村居》。
二、以读促学记生字,掌握基础
1. 结合以前学过的古诗《村居》从题目中发现不同,补充有关词牌的资料。明确“清平乐”是词牌名,“村居”是题目。
2.朗读《清平乐 村居》。补充词牌资料,明确固定的韵脚和字数是“清平乐”的特点。
词分上下阕,常用的词牌名有清平乐、卜算子、满江红等。每一个词牌名的字数和句子的长短都是固定的。
例如“清平乐”这个词牌名每一句的字数就是固定的四五七六,六六六六。上阕押“ɑo”韵,下阙押“ong”韵。
3.依据学情,课件出示难读的诗句。重点指导读准“剥bō”(文白异读) “亡wú”(通假字)“蓬péng(读本音)”三个字。
“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4.多种形式再读古诗,指导朗读,发现上下阕之间的空格,明确上下阕之间要注意停顿。做到读准确读通顺,遇到问题及时纠正。
三、借助注释明意思,理解古诗
同学们,学习古诗词一要读准节奏,二要结合注释说出意思诗句意思。
1.观察图画和结合注释,联系自己的生活,同桌合作学习,一人读古诗,一人说意思,完成后交换角色再说一次。
2.学生汇报交流。提醒学生文中三个“溪”所指地点不同。
3.课件出示整首词的意思,学生朗读,巩固理解。
4.理解诗意,再读诗文。
四、想象画面展情境,体会情感
诗中有画,画中有情。诗中“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这一句就向我们展开一幅美丽的情景画卷。
(一)聚焦画面之景
1.课件出示“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朗读这句诗,你的眼前出现了怎样的情景?
2.小组合作、交流展示。
生1:我们从大儿子的长相及动作方面想象。我看到小溪的东边,一个头戴草帽、身材魁梧的男子正在豆田里除草,只见他一边锄地,一边擦擦脸上的汗。
生2:我们从二儿子织鸡笼的动作神态描述。小院的中间这家的二儿子正在编织一个大大的鸡笼,身边堆放着许多的竹条,只见他熟练地把竹条编织在一起,嘴里哼着小曲。
生3:我们小组着重说说小儿子的顽皮可爱。最让人喜欢的就是这家的小儿子了,你看他躺着,两只小手握着莲蓬,使劲的抠出了莲子放到嘴里,双脚还自由自在的摇晃着。真是可爱呀!
从每个人物的表现上进行描述,比较分散,谁能把完整的情景给大家描述一下。
预设1:
我看到小溪的东边,一个头戴草帽、身材魁梧的男子正在豆田里除草,烈日炎炎,白色的上衣已经湿透了,裤子也挽了起来,只见他一边锄地,一边擦擦脸上的汗。院子里的父母叫他:“老大,喝口水,歇歇再干!” 他赶紧回过头去朝着自己的父母打个招呼,“爹娘,我不累,再一会我就把这块地锄完了,您看,豆苗长得多好,今年一定会是好收成!”说完直了直腰,继续干活了。
预设2:
小院的中间这家的二儿子正在编织一个大大的鸡笼,你看他坐在地上,身边堆放着许多的竹条,只见他熟练地把竹条编织在一起,嘴里哼着小曲。院子里的父母一边笑一边说:“老二啊,慢慢干,鸡笼明天到集市上一定能卖个好价钱!”,他连忙抬起头,朝父母嘿嘿一笑,低头继续编织鸡笼。
预设3:
最让我喜欢的就是这家的小儿子了,一身红衣,两股发髻,就在碧绿的荷塘边上,他枕着一片绿色的荷叶,一会躺着,一会趴着,一会还侧着,两只小手握着莲蓬,使劲的抠出了莲子放到嘴里,有滋有味地嚼着,双脚还自由自在的摇晃着。偶尔还会皱起眉头,快速的吐出嘴里的莲子。不一会,他拿着莲子跑过去给父母放在嘴里,笑嘻嘻的再回到溪边,真是顽皮,真是可爱!
同学们说的真好,这样的景中有人物的动作、有神态、有语言、还有色彩等,让“大儿、二儿的勤劳、小儿子的调皮可爱”生动起来,这样的画面让也作者心生喜欢,让我们带着这份喜欢再读这句古诗。
(二)体会景中之情
大儿锄豆、二儿正织鸡笼、小儿子卧剥莲蓬,这就是诗中美好的景,在这美好的景当中还有动人的情,从哪儿能看出来?我们从“最喜”和“相媚好”两个关键词感悟诗中的情。
1.出示“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儿子的勤劳可爱让两位老人陶醉了,猜一猜两位老人在说什么呢?
2.同桌合作展示,一位扮演老爷爷,一位扮演老奶奶。
预设:
老爷爷说:“老伴呀,看着咱们的三个孩子,我们的生活真幸福呀!”老大能干,老二有门好手艺!你瞧远处的咱们小儿子,最贪玩的就是他了。无忧无虑,多可爱!是咱们家的开心果呀!
老奶奶笑眯眯的看着三个儿子说:“是呀,只要咱们一家人在一起平平安安的,我就知足了!”
相媚好的老两口恩恩爱爱,悠闲自得,吴地方言传递着绵绵情意。孩子各人忙活自己的事情,说说笑笑,自由自在,多幸福的一家人,这动人的情景不仅“醉”了老人,也让站在远处的诗人陶醉其中。
(三)链接资料感悟情
课件出示作者资料和有关诗句。这喜欢的景、醉人的情为什么如此吸引诗人呢?
辛弃疾 (南宋将领、词人),一生以恢复中原为志,却命运多舛、壮志难酬,他的许多作品中都有战争的场景。
经历了战场的厮杀,习惯了在外的奔波,再看眼前清清溪水边,低矮茅草房,一家五口温馨安宁、幸福和谐的生活画面辛弃疾非常羡慕,他多么希望能像这一家人一样幸福安宁,多盼望天下百姓也能有如此美好的生活。短短46个字将他对幸福和谐、安居乐业乡村生活的赞美和向往之情表达的淋漓尽致。
(四)配乐朗读升华情
让我们跟随诗人的陶醉和喜欢再次诵读《清平乐 村居》,在音乐声中欣赏温馨和谐之景,升华赞美向往之情。
五、多形式作业超市,拓展实践
同学们,走进了淳朴的乡村,展现在诗人眼前的是如此独特的风景、美好和谐的画卷,我们抓住了“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这个关键语句,体会到了诗人对乡村生活的热爱、赞美和向往之情!请同学们选择适合自己的作业方案,体会作者深深的情感吧。
方案一:背诵《清平乐 村居》并创作一幅硬笔书法作品。
方案二:试着用诗配画的方式来展示《清平乐 村居》。
方案三:试着用第一人称把《清平乐 村居》改编成一篇现代文。
【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