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武汉市部分重点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PDF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湖北省武汉市部分重点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PDF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4-22 16:13:05

文档简介

武汉市部分重点中学2021一2022学年度下学期期末联考
高二语文试卷参考答案与评分细则
1.B.【解析】原文“传统的红色文化产品传播方式往往是单向的、自上而下的”,B项表述忽视了“往往”这
个限定语,属于表述绝对;原文“使得红色文化的传播以及相关文创产品的营销,更具有人情味和生活
色彩”,全媒体传播方式体现出“人情味和生活色彩”,这属于“实现推广效果最大化”的一部分,此处为
扩大范围。
2.D.【解析】A项,原文“消费者在购买红色文创产品的同时,也促使产品中融合的红色元素得到传播,红
色文创产品的流通无形中让产品中的红色文化信息得到推广”,强调的是产品的流通“无形中”,选项表
述为“为获得红色文化信息去购买相关文创产品”,强调主动性,属于无中生有,且原文强调的是利用新
媒体、新媒介的融合创新去实现“红色文化得以传承”;B项,原文“短时间内完整欣赏一部艺术作品,成
了越来越多人的娱乐需求”“与同类型题材的长篇叙事相比,反而形成了更有深度、更为详细的表达空
间”,强调的是短视频满足人们的需求,在深度和空间方面有优势,不能就据此认为短视频党史影视更
值得提倡;C项,原文“很多受众受到心灵震撼之后,产生了强烈的表达欲望。于是,他们积极参与到二
次创作之中”,根据文意,党史教育要做到深入人心,除了创作者的努力外,还需要受众者的二次创作,
此处属于以偏概全。
3.A.【解析】此项做法,虽然利用融媒体手段,在年轻人喜闻乐见的阵地上开辟了线上红色文化传播通
道,但不能很好的创设情境,互动不足,参与体验较差,难以引起情感共鸣。
4.材料一采取的是总分总的论证结构。(亦可答“总分式论证结构”)(1分)首先提出“让红色文创在数字
化时代‘活起来”的观点,并通过对比进一步指出数字化背景下文创传播的途径。(1分)然后具体分
述了“线上线下双向互动模式”和“人体感应虚拟现实等技术”两种具体的途径。(1分)最后总结强调
了数字化背景下交互式思维的重要性。(1分)
5.①拓宽传承载体。利用新媒体、新媒介的融合创新有效实现红色文化的多维度、多渠道传播,提升文化
的传播力和影响力。②丰富传承技术。将文化和科技相结合,依托互联网技术进步和视频网站功能开
发,打造线上线下结合的双向互动,融入人体感应、虚拟现实等技术。③坚守精神内核。始终坚持与广
大人民群众现实生活和精神世界具有普遍关联和广泛共鸣的爱国思想和共产主义信仰这个精神内核。
④关注受众需求。如细致丰满的还原历史,给受众以直观体验;顺应当下生活的快节奏,以碎片化传播
和即时性接收的形式深入广大网铬群体。⑤鼓励体验创作。变自上而下为双向互动,由情境体验到情
感共鸣,鼓励二次创作,深耕红色文化。(以上每点2分,答对3点给满分,意思接近即可。)
6.C.【解析】A.“自然环境描写”错,应是“社会环境描写”。B.“是因为外公与教父关系密切”错,应是“是
因为外公信仰虔诚”。D.教父阴谋得逞的原因有两个方面:教父因贪梦编造了一个“外公受冻”的谎
言,这是主要原因;另外舅舅们对他的言听计从和遇事的慌乱,也是他阴谋得逞的一个原因。
7.C.【解析】这篇小说没有使用倒叙手法。
8.①外公和教父的友情与教父欺骗两个舅舅的对比。作品开始,大力渲染外公和教父之间亲密无间的友
情和两个舅舅对教父的爱戴和崇敬。这是一个必要的艺术铺垫,为下文教父从两个舅舅手上骗走珍贵
的狐皮大衣理下伏笔。②教父的神圣面目与最终暴露的虚伪面孔的对比。这一对比极具风刺性,产生
高二语文试卷参考答案与评分细则第1页(共5页)武汉市部分重点中学2021一2022学年度下学期期中联考
高二语文试卷
考试时间:2022年4月19日上午9:00一11:30
试卷满分:150分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数字化信息时代背景下,结合新的媒体传播形式的特点,让红色文创在数字化时代“活起来”,是当前
红色文创设计与传播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在文创产品中,“文化”与“产品”是二元互动的关系。消费者在购买红色文创产品的同时,也促使产
品中融合的红色元素得到传播,红色文创产品的流通无形中让产品中的红色文化信息得到推广。我们要
利用新媒体、新媒介的融合创新,使之成为红色文化传播的助推器,从而有效实现红色文化的多雏度、多
渠道传播,捉升文化的传播力和影响力。
传统的红色文化产品传播方式往往是单向的、自上而下的,渠道单一、互动不足,所以很难实现文化
产品推广效果的最大化。数字化时代背景下,新媒体社交网络、网络销售平台、VR,AR技术等全媒体传
播方式的全面融合,使得红色文化的传播以及相关文创产品的营销,更具有人情味和生活色彩。
抛弃说教味、脸谱化,以细腻丰满的人物刻画、考究的细节还原历史现场,《觉醒年代》这部展现新文
化运动、五四运动、中国共产党创建历史进程的电视剧“火出了圈”,从而带动众多年轻人打卡相关旧址和
博物馆。“鲁迅说”语录体跨越了“代沟”,再次成为众多新生代年轻人的座右铭。以此为契机,北京鲁迅
博物馆以《新青年》和鲁迅先生的作品作为创意,设计开发了一批文创产品,进一步拉近了革命历史与年
轻人的距离,带动了大众对新文化运动的热情,收到良好的市场效果。年轻人“一手网上发弹幕,一手线
下追文创”,这种线上线下结合的双向互动模式,既是促进文化消费的重要一环,也是深耕红色文化的时
代需求。
在位于上海望志路106号中共一大纪念馆的“一大文创”商店里,百余款以一大元素为主的红色文创
产品兼具时尚元素和红色情怀,既应景又实用。文化与科技的结合,赋予了“一大文创”丰富的体验感和
更多的应用场景。“树德里1921”AR矿泉水瓶身上,可以“饮水思源扫码学史”,使用手机扫描二维码,中
共一大会址大门就会在屏幕上缓缓打开,带领大家探索初心之地。
人体感应、虚拟现实等技术也被应用于红色文创产品的开发和传播中。在中共一大旧址旁,一间电
话亭吸引了来往行人的目光。走进这里,通过多媒体屏慕,人们能用自信的笑容制作专属明信片,向百年
前的先烈汇报当下美好的生活,为党“打c”。如何让情境与情感真正融为一体,让作品与观众、用户、
消费者形成共情和共鸣,是给红色文创设计师提出的新命题。
简而言之,数字化时代背景下,红色文创产品更应从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原则出发,注重
2021一2022学年度下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卷第1页(共8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