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8单元平均数与条形统计图单元练习(word版 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2022年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8单元平均数与条形统计图单元练习(word版 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705.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2-04-23 11:06:4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2年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
第8单元 平均数与条形统计图 单元练习
一、单选题
1.实验小学三年级4个班参加植树活动,第一天植树18棵,第2天植树20棵,第3天植树22棵。下面(  )算式是求平均每班植树多少棵。
A.(18+20+22)÷3
B.(18+20+22)÷4
C.(18+20+22)÷7
2.工人叔叔修机器,第一天修了7台,第二天修了8台,第三天上午修了4台,下午修了5台。平均每天修(  )台。
A.6 B.4 C.8
3.下面是实验小学四年级数学第二单元成绩统计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班别 四(1) 四(2) 四(3)
平均分 85 82 90
A.四(1)班每位同学的分数都是85分
B.四(3)班每位同学的分数都比另外二个班同学的分数高
C.全年段分数最高的一定在四(3)班
D.四(3)班总体成绩最好,四(2)班最差
4.甲、乙、丙是三个连续的自然数,它们的平均数是(  )。
A.甲 B.乙 C.丙
5.小琪期中考试语文、数学、英语三科的平均分是98分。已知语文成绩是96分,数学成绩是100分。她的英语成绩是(  )分。
A.96 B.97 C.98
6.数学期末考试,鹏鹏所在的班级平均分是92分,田田所在班级的平均分是90分。他俩这次的数学成绩相比,结果是(  )。
A.鹏鹏好 B.田田好
C.一样好 D.以上三种情况都有可能
7.如果用虚线表示这三个人的平均身高,你觉得下面(  )图表示合适。
A. B.
C. D.
8.甜甜前三次1分钟跳绳的成绩分别是180次、186次、192次,她第四次跳了175次她的平均成绩会因为最后一次跳绳的成绩而(  )。
A.上升 B.不变 C.下降 D.无法确定
9.在下面的统计图中,横线所在的位置能反映四个数的平均数的图形是(  )。
A.
B.
C.
10.小青做“斜坡与地面成45°时,圆柱形物体能滚多远"实验,共做了 6次,前四次距离分别是28厘米、22厘米、31厘米、27厘米。后两次滚动距离都超过了30厘米,估计一下,这6次的平均距离大约有(  )厘米。
A.29 B.26 C.27
二、判断题
11.湖水平均深度是1.4米,身高150厘米的人下水不会有危险。(  )
12.复式条形统计图采用不同颜色的直条表示几组数据是为了使统计图更美观.( )
13.水塘平均水深是140厘米,身高150厘米的小明进入水塘一定没有危险。(  )
14.三班同学平均体重35千克,三班不可能有体重低于35千克的同学。( )
15.学校可以按照学生的平均身高订校服的尺寸。(  )
三、填空题
16.小丽家去年四个季度用电量如下:83度、88度、98度、95度,去年小丽家平均每个季度用电   度。
17.小明测量1分钟脉搏跳动的次数分别是:75次、67次、72次、70次、76次。平均1分钟脉搏跳动   次。
18.我市2011年青年歌手大奖赛中,10位评委给一位歌手的打分如下。(单位:分)
9.2 10 9.0 9.7 9.5 9.7 9.4 7.2 9.4 9.7
这组数据的众数是   ,中位数是   ,平均数是   。
19.体育老师对某班女生进行仰卧起坐测试。以1分钟能做30个为达标,超过的个数用正数表示,不足的个数用负数表示。老师记录的其中7个女生的成绩是:+4、-2、-9、+15、+12、+8、0。这7个女生仰卧起坐的达标率是   %,她们平均每人做了   个仰卧起坐。
20.在一次测试中,小明语文、数学、英语三科的平均分是92分,其中,语文是91分,英语是89分,小明的数学是   分。
21.一次考试中,阳阳语文、数学、英语三科的平均成绩是94分,其中语文成绩是92分,英语成绩是93分,那么他的数学成绩是   分。
22.某小组4名同学的平均体重为37千克,又转来一名同学,体重为42千克,现在这个小组同学的平均体重是   千克。
23.3个连续自然数的和是42,这三个数分别是   。
24.第一小组4位同学的身高分别是155cm、146cm、159cm、148cm。这个小组同学的平均身高是   cm。
25.体育课上,小明进行1分钟跳绳练习,三次跳的成绩分别是72下、85下、92下,小明跳绳的平均成绩是   。
26.571+572+573+574+575+576+577=   ×   =   .
27.甲数比甲、乙两个数的平均数多20,甲数比乙数多   。
四、作图题
28.根据以下数据,完成下面复式条形统计图。
洗衣机厂有三个车间,男、女工人人数如下:
一车间:男工18人,女工25人;二车间:男工16人,女工20人;三车间:男工8人,女工30人。
五、解答题
29.红红记录了她上周每天阅读《奇妙的丛林世界》这本书的页数。
星期 日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页数 20 14 12 11 14 13 21
(1)根据表中的数据把条形统计图绘制完整。
(2)红红上周读的页数最多的一天和最少的一天相差   页。
(3)红红上周平均每天读   页。
(4)这本书共有314页,照上周平均每天读的页数计算,红红20天能读完这本书吗?(请列式解答)
30.某商场去年上半年空调机销售情况如下表:
月份 1 2 3 4 5 6
台数 6 5 4 11 15 30
(1)完成下图的折线统计图。
(2)上半年销售空调机的平均台数是   台。(保留整数)
(3)由折线统计图可得每月的销售台数先   ,再   。(填“增加”或“减少”)
六、综合题
31.根据下面的统计图回答。
(1)三种蔬菜中   中钙的含量最高;三种蔬菜中   中维生素C的含量最高。
(2)100g油菜中钙的含量是   mg。
(3)100g白菜和100g油菜中的维生素C和钙的含量的总和   100g菠菜中钙的含量。(填“>”或“<”或“=”)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B
【考点】平均数的初步认识及计算
【解析】【解答】解:求平均每班植多少棵树,列式为:(18+20+22)÷4。
故答案为:B。
【分析】平均每班植树的棵数=(第一天植树的棵数+第二天植树的棵数+第三天植树的棵数)÷班级的个数,据此列式作答即可。
2.【答案】C
【考点】平均数的初步认识及计算
【解析】【解答】解:(7+8+4+5)÷3
=24÷3
=8(台)
所以平均每天修8台。
故答案为:C。
【分析】平均每天修的台数=(第一天修的台数+第二天修的台数+第三天上午修的台数+第三天下午修的台数)÷修的总天数,代入数值计算即可。
3.【答案】D
【考点】平均数的初步认识及计算
【解析】【解答】解:平均分代表的是每个班的整体水平,不代表个人的分数,所以从表格中可看出四(3)班总体成绩最好,四(2)班最差。
故答案为:D。
【分析】平均数,统计学术语,是表示一组数据集中趋势的量数,是指在一组数据中所有数据之和再除以这组数据的个数。它是反映数据集中趋势的一项指标。本题根据平均数的概念进行解答。
4.【答案】B
【考点】平均数的初步认识及计算
【解析】【解答】解:甲、乙、丙是三个连续的自然数,它们的平均数是乙。
故答案为:B。
【分析】甲、乙、丙是三个连续的自然数,设乙数是a,则甲数是a-1,丙数是a+1,平均数=(甲数+乙数+丙数)÷3,计算即可得出答案。
5.【答案】C
【考点】平均数的初步认识及计算
【解析】【解答】解:98×3=294分,294-96-100=98分,所以英语成绩是98分。
故答案为:C。
【分析】三科的总成绩=三科的平均分×3,所以英语成绩=三科的总成绩-语文成绩-数学成绩,据此作答即可。
6.【答案】D
【考点】平均数的初步认识及计算
【解析】【解答】 数学期末考试,鹏鹏所在的班级平均分是92分,田田所在班级的平均分是90分。他俩这次的数学成绩相比,结果是可能是鹏鹏好,也可能是田田好,还可能一样好。
故答案为:D。
【分析】平均数反映一组数据的平均水平,与这组数据中的每个数都有关系,据此解答。
7.【答案】D
【考点】平均数的初步认识及计算
【解析】【解答】解:(145+122+135)÷3
=(267+135)÷3
=402÷3
=134(厘米),三人的平均身高应该是134厘米。
故答案为:D。
【分析】三人的平均身高=三人身高和÷人数。
8.【答案】C
【考点】平均数的初步认识及计算
【解析】【解答】解:192次>186次>180次>175次,她的平均成绩会因为最后一次跳绳的成绩而下降。
故答案为:C。
【分析】甜甜最后一次的跳绳成绩最少,所以她的平均成绩会因为最后一次跳绳的成绩而下降。
9.【答案】B
【考点】平均数的初步认识及计算
【解析】【解答】解:平均数不可能比四个数都大,A错误;
平均数可能比其中两个数大,比其中两个数小,B正确;
从图上看,平均数不会比三个数都小,C错误。
故答案为:B。
【分析】平均数是一组数据的和除以这组数据的个数所得的商。
10.【答案】A
【考点】平均数的初步认识及计算
【解析】【解答】解:根据滚出的长度估计,这6次的平均距离大约有29厘米。
故答案为:A。
【分析】滚出的长度有3次超过30厘米,3次低于30厘米,所以这6次的平均数接近30厘米,估计大约是29厘米。
11.【答案】(1)错误
【考点】平均数的初步认识及计算
【解析】【解答】“平均深度1.4米”并不是表示所有的地方水深都是1.4米,虽然人的身高150厘米超过了水的平均深度,但是有的地方水的深度会超过水的平均深度,下去后会出现危险。
故答案为:错误。
【分析】平均数是一组数据的和除以这组数据的个数所得的商。常用于表示统计对象的一般水平,它是描述数据集中位置的一个统计量。
12.【答案】(1)错误
【考点】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特点及绘制
【解析】【解答】解:复式条形统计图采用不同颜色的直条表示几组数据是为了区分数据的种类。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错误。
【分析】因为要表示几组数据,为了区分这几组数据,所以把一组数据采用一种颜色,另一种数据采用另一种颜色。
13.【答案】(1)错误
【考点】平均数的初步认识及计算
【解析】【解答】水塘平均水深是140厘米,身高150厘米的小明进入水塘可能有一定的危险。
故答案为:错误。
【分析】水塘平均水深是140厘米,有些地方大于140厘米,有些地方小于140厘米,所以身高150厘米的小明进入水塘可能有一定的危险。
14.【答案】(1)错误
【考点】平均数的初步认识及计算
【解析】【解答】解:三班同学平均体重35千克,三班可能有体重低于35千克的同学。
故答案为:错误。
【分析】平均数是表示一组数据集中趋势的量数,是指在一组数据中所有数据之和再除以这组数据的个数,所以肯定有低于平均数的数据、也有高于平均数的数据。
15.【答案】(1)错误
【考点】平均数的初步认识及计算
【解析】【解答】学校可以按照学生的平均身高订校服的尺寸。这种说法是错误的。
故答案为:错误。
【分析】平均数是一组数据中所有数字之和除以这些数字的个数所得。学生的每人的身高并不都等于平均数,故不能用平均升高当做订校服的尺寸。
16.【答案】91
【考点】平均数的初步认识及计算
【解析】【解答】(83+88+98+95)÷4=91(度)。
故答案为:91.
【分析】平均每个季度用电度数=四个季度用电度数之和÷4;代入数据即可。
17.【答案】72
【考点】平均数的初步认识及计算
【解析】【解答】解:(75+67+72+70+76)÷5
=360÷5
=72(次)
故答案为:72。
【分析】用5次测量的次数和除以5即可求出平均1分钟脉搏跳动的次数。
18.【答案】9.7;9.45;9.28
【考点】平均数的初步认识及计算;众数的意义及求解方法;中位数的意义及求解方法
【解析】【解答】解:7.2、9.0、9.2、9.4、9.4、9.5、9.7、9.7、9.7、10
这组数据的众数是9.7,中位数是(9.4+9.5)÷2=9.45,平均数是(7.2+9.0+9.2+9.4+9.4+9.5+9.7+9.7+9.7+10)÷10=9.28。
故答案为:9.7;9.45;9.28。
【分析】一组数据的众数就是这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
求一组数据的中位数,先把这组数据从大到小或从小到大排列起来,如果这组数据的个数是奇数,那么最中间的数就是中位数;如果这组数据的个数是偶数,那么把中间的两个数加起来,再除以2就是中位数;
平均数=这数据之和÷数据的个数。
19.【答案】71.4;34
【考点】平均数的初步认识及计算;百分数的应用--求百分率;正、负数的运算
【解析】【解答】解:5÷7×100%
≈0.714×100%
=71.4%
15+12+8+4-2-9
=27+8+4-2-9
=35+4-2-9
=39-2-9
=37-9
=28(个)
28÷7+30
=3+30
=34(个)
故答案为:71.4;34。
【分析】这7个女生仰卧起坐的达标率=达标的人数÷总人数;她们平均每人做仰卧起坐的个数=七个同学成绩相加的和÷7+30个。
20.【答案】96
【考点】平均数的初步认识及计算
【解析】【解答】解:92×3-91-89
=276-91-89
=185-89
=96(分)。
故答案为:96。
【分析】小明的数学成绩=语文、数学、英语三科的平均分×3-语文成绩-英语成绩。
21.【答案】97
【考点】平均数的初步认识及计算
【解析】【解答】解:94×3-92-93
=282-92-93
=190-93
=97(分)。
故答案为:97。
【分析】他的数学成绩=阳阳语文、数学、英语三科的平均成绩×3-语文成绩-英语成绩。
22.【答案】38
【考点】平均数的初步认识及计算
【解析】【解答】解:(37×4+42)÷(1+4)
=190÷5
=38(千克)
故答案为:38。
【分析】用4名同学的平均体重乘4求出4名同学的总体重,再加上转来同学的体重就是5名同学的总体重,然后除以总人数即可求出平均体重。
23.【答案】13、14、15
【考点】平均数的初步认识及计算;自然数的认识
【解析】【解答】42÷3=14
14-1=13
14+1=15
故答案为:13、14、15。
【分析】3个连续自然数的和÷3=中间的自然数,中间的自然数-1=最小的自然数,中间的自然数+1=最大的自然数。
24.【答案】152
【考点】平均数的初步认识及计算
【解析】【解答】(155+146+159+148)÷4
=608÷4
=152(cm)
故答案为:152。
【分析】此题主要考查了平均数的应用,先用加法求出这4位同学的身高和,再用身高和÷4=平均身高,据此列式解答。
25.【答案】83
【考点】平均数的初步认识及计算
【解析】【解答】(72+85+92)÷3=83(下)。
故答案为:83.
【分析】平均成绩=三次的跳绳成绩之和÷3;代入数据即可。
26.【答案】574;7;4018
【考点】平均数的初步认识及计算
【解析】【解答】解:571+572+573+574+575+576+577=574×7=4018
故答案为:574;7;4018。
【分析】7个相邻的自然数相加,中间的一个数是平均数,七个数的和=平均数×个数。
27.【答案】40
【考点】平均数的初步认识及计算
【解析】【解答】20×2=40
故答案为:40。
【分析】根据移多补少原理,由“甲数比甲、乙两个数的平均数多20”可得,甲数比乙数多2个20即40。
28.【答案】
【考点】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特点及绘制
【解析】【分析】绘制复式条形统计图时注意:两个直条的宽度相同,颜色不同;它们紧挨在一起,共用一条边;在直条的末端标上具体数字。
29.【答案】(1)解:
(2)10
(3)15
(4)解:15×20=300(页)
300<314,不能。
答:红红20天不能读完这本书。
【考点】单式条形统计图的特点及绘制;平均数的初步认识及计算;从单式条形统计图获取信息
【解析】【解答】(2)21-11=10(页)
(3)(20+14+12+11+14+13+21)÷7
=105÷7
=15(页)
【分析】(1)观察统计图可知,纵轴每格代表2页,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绘制统计图;
(2)观察统计图可知,星期三读的最少,星期六读的最多,星期六读的页数-星期三读的页数=相差的天数;
(3)根据题意可知,7天看的总页数÷7=平均每天读的页数;
(4)根据题意可知,先求出20天红红读的页数,然后与这本书的页数对比,如果小于这本数的页数,则不能读完,否则,能读完。
30.【答案】(1)
(2)12
(3)减少;增加
【考点】平均数的初步认识及计算;单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及绘制;从单式折线统计图获取信息
【解析】【解答】解:(2)(6+5+4+11+15+30)÷6=71÷6≈12(台)
(3) 由折线统计图可得每月的销售台数先减少再增加。
【分析】(1)折线统计图在绘制的时候,要先描点、写数字,再连线。
(2)上半年销售的空调总数量÷6=每个月销售的平均数。
(3)折线统计图可以明显的看出每月销售台数的变化趋势。
31.【答案】(1)菠菜;菠菜
(2)108
(3)<
【考点】从复式条形统计图获取信息
【解析】【解答】(1)因为411>108>50,所以三种蔬菜中菠菜中钙的含量最高;
因为82>36>31,所以三种蔬菜中菠菜中维生素C的含量最高。
(2) 观察可知,100g油菜中钙的含量是108mg。
(3) 因为31+50+36+108=225(mg),225<411,所以100g白菜和100g油菜中的维生素C和钙的含量的总和<100g菠菜中钙的含量。
故答案为:(1)菠菜;菠菜;(2)108;(3)<。
【分析】(1)要求三种蔬菜中哪种蔬菜中钙的含量最高,直接比较含钙量的大小;因为三种蔬菜中哪种蔬菜中维生素C的含量最高,直接对比含维生素的量的大小;
(2)观察条形统计图可知,100g油菜中钙的含量是108mg;
(3)根据题意可知,先用加法求出100g白菜和100g油菜中的维生素C和钙的含量的总和,然后与100g菠菜中钙的含量对比即可。
试题分析部分
1、试卷总体分布分析
总分:76分
分值分布 客观题(占比) 46.0(60.5%)
主观题(占比) 30.0(39.5%)
题量分布 客观题(占比) 26(83.9%)
主观题(占比) 5(16.1%)
2、试卷题量分布分析
大题题型 题目量(占比) 分值(占比)
填空题 12(38.7%) 17.0(22.4%)
解答题 2(6.5%) 20.0(26.3%)
作图题 1(3.2%) 5.0(6.6%)
综合题 1(3.2%) 4.0(5.3%)
单选题 10(32.3%) 20.0(26.3%)
判断题 5(16.1%) 10.0(13.2%)
3、试卷难度结构分析
序号 难易度 占比
1 普通 (93.5%)
2 困难 (6.5%)
4、试卷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认知水平) 分值(占比) 对应题号
1 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特点及绘制 7.0(9.2%) 12,28
2 中位数的意义及求解方法 3.0(3.9%) 18
3 从复式条形统计图获取信息 4.0(5.3%) 31
4 众数的意义及求解方法 3.0(3.9%) 18
5 单式条形统计图的特点及绘制 12.0(15.8%) 29
6 从单式折线统计图获取信息 8.0(10.5%) 30
7 平均数的初步认识及计算 65.0(85.5%) 1,2,3,4,5,6,7,8,9,10,11,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9,30
8 百分数的应用--求百分率 2.0(2.6%) 19
9 单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及绘制 8.0(10.5%) 30
10 从单式条形统计图获取信息 12.0(15.8%) 29
11 自然数的认识 1.0(1.3%) 23
12 正、负数的运算 2.0(2.6%) 19
17 /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