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六 文言文阅读
【2020年全国高考卷(三)】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彪之字叔武,年二十,须鬓皓白,时人谓之王白须。初除佐著作郎、东海王文学。从伯导谓曰:“选官欲以汝为尚书郎,汝幸可作诸王佐邪!”彪之曰:“位之多少既不足计,自当任之于时。至于超迁,是所不愿。”遂为郎。累迁御史中丞、侍中、廷尉。时永嘉太守谢毅,赦后杀郡人周矫,矫从兄球诣州诉冤。扬州刺史殷浩遣从事收毅,付廷尉。彪之以球为狱主,身无王爵,非廷尉所料,不肯受,与州相反复。穆帝发诏令受之。彪之又上疏执据,时人比之张释之。时当南郊,简文帝为抚军,执政,访彪之应有赦不。答曰中兴以来郊祀往往有赦愚意尝谓非宜何者黎庶不达其意将谓郊祀必赦至此时凶愚之辈复生心于侥幸矣遂从之 永和末,多疾疫。旧制,朝臣家有时疾,染易三人以上者,身虽无病,百日不得入宫。至是,百官多列家疾,不入。彪之又言:“疾疫之年,家无不染。若以之不复入宫,则直侍顿阙,王者宫省空矣。”朝廷从之。及简文崩,群臣疑惑,未敢立嗣。或云,宜当须大司马处分。彪之正色曰:“君崩,太子代立,大司马何容得异!若先面咨,必反为所责矣。”于是朝议乃定。及孝武帝即位,太皇太后令以帝冲幼,令温依周公居摄故事。事已施行,彪之曰:“此异常大事,大司马必当固让,使万机停滞,稽废山陵,未敢奉令。谨具封还内,请停。”事遂不行。加光禄大夫、仪同三司,未拜。疾笃,帝遣黄门侍郎问所苦,赐钱三十万以营医药。太元二年卒,年七十三,即以光禄为赠,谥曰简。
(节选自《晋书·王彪之传》)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答曰/中兴以来/郊祀往往有赦/愚意尝谓非宜/何者/黎庶不达/其意将谓郊祀必赦/至此时/凶愚之辈复生心于侥幸矣/遂从之/
B 答曰/中兴以来/郊祀往往有赦/愚意尝谓非宜/何者/黎庶不达其意/将谓郊祀必赦/至此时/凶愚之辈复生心于侥幸矣/遂从之/
C. 答曰/中兴以来/郊祀往往有赦/愚意尝谓非宜何者/黎庶不达/其意将谓郊祀必赦/至此时/凶愚之辈复生心于侥幸矣/遂从之/
D. 答曰/中兴以来/郊祀往往有赦/愚意尝谓非宜何者/黎庶不达其意/将谓郊祀必赦/至此时/凶愚之辈复生心于侥幸矣/遂从之/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太守是郡一级的最高行政长官,主要掌管民政、司法、军事、科举等事务。
B. 立嗣可指无子而以同宗之子承继,又可指确立王位继承人,文中则指后者。
C. 周公是周文王之子,周武王之弟,曾辅佐周武王讨伐商纣王最终获取天下。
D. 居摄是指古代帝王因年幼不能亲政,大臣代居其位来处理政务的一种制度。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彪之出仕之始,不愿超迁任职。他的堂伯父王导对他说,选官要任他为尚书郎,他却认为地位高低不值得计较,越级提拔是自己不愿意的事。
B. 彪之坚持己见,不肯接受人犯。殷浩将谢毅交付廷尉候审,他以此非廷尉职责为由,虽有皇上命令,依然据理拒收,时人将他比作张释之。
C. 彪之讲究实效,维护朝廷秩序。永和末年流行传染病,他见各类官员借口家中有人患病,不愿到任办公,指出这样做的危害,朝政因此恢复。
D. 彪之言辞机敏,反对权臣听政。简文帝去世,讨论身后事时有人提出等候大司马处置,他抢先表示由太子代立,若先面咨大司马将被他斥责。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朝臣家有时疾,染易三人以上者,身虽无病,百日不得入宫。
(2)疾笃,帝遣黄门侍郎问所苦,赐钱三十万以营医药。
【答案】10. B 11. A 12. C
13. (1)朝臣家中有人得流行病,如果三人以上传染,即使本人未病,百日之内也不准入进宫。
(2)病重,皇帝派黄门侍郎探问病痛,赐钱三十万给他治病买药。
【解析】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断句的能力。给文言文断句时,先了解文章大意,要注意句首发语词、句末语气词,要确定谓语。本题中,“愚意尝谓非宜”意思是:我认为不合时宜。“何者”是针对“愚意尝谓非宜”而发问的,故要断开,排除CD;“黎庶不达其意”,“黎庶”是主语,“不达”谓语,“其意”宾语,本句主谓宾齐全,结构完整,不能断开,排除A。
故选B。
【1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古代文化常识的掌握能力。考生平时要注重文化常识的积累,尤其是课本注释的相关内容,需要分门别类,进行归纳识记。对于考题中出现的比较生僻的古文化常识,根据文意仔细甄别正误。
A项,“太守是郡一级的最高行政长官,主要掌管民政、司法、军事、科举等事务”说法错误。太守不负责掌管军事和科举,太守的职责是“治民、进贤、决讼、检奸,还可以自行任免所属掾吏”。
故选A。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筛选并概括文中内容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看清题干要求,然后依据人名、地名、官名、时间等提示性信息,快速找出选项对应的语句,再将选项与原文进行比较,做好理解分析,找出与原文不符合之处。
C项,“借口家中有人患病,不愿到任办公”表述有误,原文是“旧制,朝臣家有时疾,染易三人以上者,身虽无病,百日不得入宫”,是原来有规定,不是找借口,不愿到任办公。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的能力。翻译时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把句子中的每一个字都要落到实处,注意重点实词、虚词、词类活用和特殊句子的翻译,不能翻译的助词等删掉,省略的内容根据上下文补充,平时训练时注意自己确定句子的赋分点,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落实。
第一题得分点:“时疾”,传染病;“身”,自己;“虽”,即使;
第二题得分点:“笃”,重;“遣”,派遣;“问所苦”,探病问候;“营”,治。
【点睛】译文:
王彪之,字叔武。二十岁时,胡须鬓角都白了,当时人称他为王白须。最初任佐著作郎、东海王文学。堂伯父王导对他说:“选官要任你为尚书郎,你有幸可以做朝官了。”王彪之说:“职位的高低本来不值得计较,应当在合途的时候任职,至于破格提拨,这并不是我的愿望。”于是做了尚书郎。多次升迁,担任御史中丞、侍中、廷尉。当时永嘉太守谢毅,大赦后处死当地人周矫,于是周矫堂兄周球向扬州府告发。扬州刺史殷浩派从事拘捕谢毅,交付廷尉审理。王彪之认为周球是诉讼案件的当事人,没有爵位,不在廷尉职责范围以内,不肯受理,这件事在州里颠过来倒过去。穆帝发出诏令命王彪之收处谢毅。王彪之又上疏据理力争,当时人把他比作西汉廷尉张释之。当时要在南郊祭天,简文帝任抚军,执掌国政,向王彪之询问是否应该大赦。他回答说:“自从中兴以来,郊祀往往有大赦,我认为不合时宜。为什么呢?老百姓不明白这个道理,他们认为每逢郊祀必定大赦,到这个时候凶恶愚蠢之辈又要产生侥幸的心理了。”于是就听从了他的意见。永和末年,多发传染病。按旧例,朝中大臣之家有传染病,家中传染三人以上的,即使自身无病,百日内也不得进宫。此时,文武百官多称家有时疾而不入朝理事。王彪之又进言道:“瘟疫之年,没有哪一家不传染。如果因此就不入宫,那恐怕连近侍也无人充当,皇宫将会空无一人了。”朝廷听从了王彪之的进谏。等到简文驾崩,群臣犹豫不定,没有敢立下继承人。有人说,这件事应该当由大司马来决定。王彪之严肃地说:“国君驾崩,太子应当即位为君,大司马怎能有资格提出异议?如果事先在大司马的面前询问,那么一定会被责备的。”于是朝廷的议论才平息下来。等到孝武帝即位,太皇太后因为孝武帝年幼而下达命令,令桓温沿袭周公代替周成王摄政的旧例。命令已经公布,王彪之说:“这些不同寻常的违背天命的事,大司马一定要再三辞让,如果导致政务停顿,耽误先帝陵墓的修筑,我不敢遵奉命令,谨将诏书密封归还。”于是事情也就没能实行。王彪之被加封为光禄大夫、仪同三司,没有正式任命。病重后,皇帝派黄门侍郎探病问候,赐钱三十万给他治病。太元二年去世,享年七十三岁。就赠以光禄的官职,谥号是简。
【2019年全国高考卷(三)】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吴起者,卫人也,事鲁君。齐人攻鲁,将而攻齐,大破之。鲁人或曰夫鲁小国而有战胜之名则诸侯图鲁矣且鲁卫兄弟之国也而君用起则是弃卫鲁君疑之谢吴起 吴起于是闻魏文侯贤,欲事之。魏文侯以为将,击秦,拔五城。起之为将,与士卒最下者同衣食,与士卒分劳苦。卒有病疽者,起为吮之。卒母闻而哭之,曰:“非然也。往年吴公吮其父,其父战不旋踵,遂死于敌。吴公今又吮其子,妾不知其死所矣。”文侯以吴起善用兵,廉平,尽能得士心,乃以为西河守,以拒秦、韩。魏文侯既卒,起事其子武侯。武侯浮西河而下,中流,顾而谓吴起曰:“美哉乎山河之固,此魏国之宝也!”起对曰:“昔殷纣之国,左孟门,右太行,常山在其北,大河经其南,修政不德,武王杀之。由此观之,在德不在险。若君不修德,舟中之人尽为敌国也。”武侯曰:“善。”吴起为西河守,甚有声名。魏置相,相田文。吴起不悦,谓田文曰:“请与子论功,可乎?”文曰:“主少国疑,大臣未附,百姓不信,方是之时,属之于子乎?属之于我乎?”起默然良久,曰:“属之子矣。”文曰:“此乃吾所以居子之上也。”吴起乃自知弗如田文。田文既死,公叔为相,尚魏公主,而害吴起。吴起惧得罪,遂去,即之楚。楚悼王素闻起贤,至则相楚。于是南平百越;北并陈蔡,却三晋;西伐秦。诸侯患楚之强。故楚之贵戚尽欲害吴起。及悼王死,宗室大臣作乱而攻吴起,吴起走之王尸而伏之。击起之徒因射刺吴起,并中悼王。悼王既葬,太子立,乃使令尹尽诛射吴起而并中王尸者。坐射起而夷宗死者七十余家。
(《史记·孙子吴起列传》)
10.下列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鲁人或曰/夫鲁小国/而有战胜之名/则诸侯图鲁矣/且鲁卫兄弟之国也/而君用起/则是弃卫鲁/君疑之/谢吴起
B.鲁人或曰/夫鲁小国/而有战胜之名/则诸侯图鲁矣/且鲁卫兄弟之国也/而君用起/则是弃卫/鲁君疑之/谢吴起
C.鲁人或曰/夫鲁小国/而有战胜之名/则诸侯图鲁矣/且鲁卫兄弟之国也/而君用起则是/弃卫/鲁君疑之/谢吴起
D.鲁人或曰/夫鲁小国/而有战胜之/名则诸侯图鲁矣/且鲁卫兄弟之国也/而君用起/则是弃卫/鲁君疑之/谢吴起
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殷纣为商代末代国君,在位期间统治失控,好酒淫乐,暴殓酷刑,是有名的暴君。
B.武王是周文王之子,继承其父遗志,联合众多部族与商激战,灭商,建立周王朝。
C.三晋,春秋末韩、赵、燕三家分晋,战国时期的韩、赵、燕三国,史上又称“三晋”。
D.令尹,春秋战国时期楚国设置的最高官位,辅佐楚国国君,执掌全国的军政大权。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吴起怜恤士卒,带兵屡建奇功。他本是卫国人,先是率鲁军抗齐得胜,后又率魏军攻陷秦国五城;这些战功都和他善于为将、与士卒同甘共苦密不可分。
B.吴起劝告魏侯,修德重于据险。魏武侯沿西河而下时,指出江河之固是魏国之宝;吴起表示,治国依据山河险固不如推行德政,修德才能免于国家灭亡。
C.吴起声名渐起,遭到公叔嫉妒。他虽然对田文担任魏相表示不悦,但不久就平复了心情。而公叔继田文后为相,他深表不满,担心被害,于是逃往楚国。
D.吴起为楚建功,反而受到祸害。他到楚国后虽然屡建奇功,而原本的楚国贵戚却想加害与他,施暴者乱箭射击吴起;太子继位之后,这才诛杀作乱之人。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文曰:“此乃吾所以居子之上也。”吴起乃自知弗如田文。
(2)及悼王死,宗室大臣作乱而攻吴起,吴起走之王尸而伏之。
【2018年全国高考卷(三)】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纯礼字彝叟以父仲淹荫知陵台令兼永安县永昭陵建京西转运使配木石砖甓 [pì]及工徒于一路独永安不受令使者以白陵使韩琦,琦日:“范纯礼岂不知此 将必有说。”他日,众质之,纯礼曰:“陵寝皆在邑境,岁时缮治无虚日,今乃与百县均赋,曷若置此,使之奉常时用乎 ”琦是其对,还朝,用为三司盐铁判官,以比部员外郎出知遂州。泸南有边事,调度苛棘,纯礼一以静待之,料其可具者,不取于民。民图像于庐,而奉之如神,名曰“范公庵”,草场火,民情疑怖,守吏惕息俟诛。纯礼日:“草湿则生火,何足怪!”但使密偿之,库吏盗丝多罪至死,纯礼日:“以棼然之丝而杀之,吾不忍也。听其家趣买以赎,命释其株连者。除户部郎中、京西转运副使、徽宗立,以龙图阁直学士知开封府。前尹以刻深为治,纯礼曰:“宽猛相济,圣人之训。方务去前之苛,犹虑未尽,也有宽为患也。”由是一切以宽处之。中旨鞠享泽村民谋逆,纯礼审其故,此民入戏场观优,归途见匠者作桶,取而戴于首曰:“与刘先主如何 ”遂为匠擒。明日入对,徽宗问何以处之,对曰:“愚人村野无所知,若以叛逆蔽罪,恐辜好生之德。以不应为杖之,足矣。”曰:“何以戒后人 ”曰:“正欲外间知陛下刑宪不滥,足以为训尔,徽宗从之,纯礼沉毅刚正,曾布惮之,激驸马都尉王诜曰:“上欲除君承旨,范右丞不可。”诜怒,会诜馆辽使,纯礼主宴,诜诬其辄斥御名,罢为端明殿学士,知颍昌府,提举崇福宫。崇宁五年,复左朝议大夫,提举鸿庆宫。卒,年七十六。 (节选自《宋史·范纯礼传》)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纯礼字彝叟/以父仲淹荫/知陵台令兼永安县/永昭陵建京西转运使/配木石砖甓及工徒于一路/独永安不受令/
B.纯礼字彝叟/以父仲淹/南知陵台令兼永安县/永昭陵建/京西转运使配木石砖甓及工徒于一路/独永安不受令/
C.纯礼字彝叟/以父仲淹/荫知陵台令兼永安县/永昭陵建京西转运使/配木石砖甓及工徒于一路/独永安不受令/
D.纯礼字彝叟/以父仲淹荫/知陵台令兼永安县/永昭陵建/京西转运使配木石砖甓及工徒于一路/独永安不受令/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陵寝是帝王死后安葬的陵墓,陵墓建成后,还需设置守陵奉祀的官员以及禁卫。
B.“株”,本义树根,根与根间紧密相连,因而“株连”又指一人有罪而牵连他人,
C.前尹在文中指开封府前任府尹,“尹”为官名,如令尹、京兆尹,是知府的简称。
D.御名指皇帝名讳,古代与皇帝有关的事物前常加“御”字,如御玺指皇帝印信。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纯礼敢于抗言,受到韩琦赏识。主管官员分配劳赋不当,他有理有据地提出异议,认为永安县负责陵寝日常维护,不应与各县均等,得到陵使韩琦认同。
纯礼关怀下属,处分重在惩戒。他在遂州任上对下属宽厚,草场失火,守吏惶恐等候诛杀,库吏因盗丝将被处死,他均认为罪不至死而采用赔偿的惩处。
C.纯礼鉴察往事,治事去苛从宽。在开封府任上,有村民被误告谋逆,他发现事实并非如此,认为应判杖刑,并以彰显皇上刑罚不滥为由,征得皇上认可。
D.纯礼坚毅刚直,不幸遭人算计。他的正直让曾布恐惧,曾挑唆驸马都尉王诜诬告纯礼,王即借纯礼宴请辽使事构陷纯礼,致使纯礼蒙冤,最终遭到免职。
13.把文中面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方务去前之苛,犹虑未尽,岂有宽为患也。
(2)愚人村野无所知,若以叛逆蔽罪,恐辜好生之德。
[考纲要求]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520
《考试大纲》在“古诗文阅读”部分所列“理解”的5个考点和“分析综合”的3个考点,主要针对阅读浅易的文言文,具体规定如下:
理解 B
(1)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2)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
常见文言虚词: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
(3)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
不同的句式和用法: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成分省略和词类活用。
(4)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知识
(5)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分析综合 C
(1)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
(2)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3)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考卷分析]
[备考指导]
1“内”“外”兼顾,以考查文言文基础知识为主。选文是课本外的,但答案却能在课本内找到。断句题、翻译题,甚至分析综合题,皆体现出这一特点。
2.始终坚持“浅易”原则。“浅易”体现在五个方面:第一,选文基本上出自“二十四史”中的人物传记;第二,文章用词均为常用词;第三,文章均采用常见句式;第四,文章可在脱离写作背景的情况下读懂;第五,文章是典范的文言文作品。
3.要提醒关注的是,文言文阅读的考查虽然只有4道小题,但是对《考试大纲》所规定的考点的覆盖仍然是全方位的。不单独设虚词题、筛选信息题等,似乎遗漏了某些考点,但实际上这些考点在断句题、文化知识题、分析综合题和翻译题的考查中都有所体现。
全国新课标卷对文言文的考查,其选文一直是“正史”中的古代人物传记。
从历年高考选文来看,唐宋元明的传记文出现得比较多,传主或为文臣,或为武将,大部分位居高官,有不凡的业绩,而又贤良方正,道德品质堪称表率,多为有远见卓识、刚正不阿、直言敢谏、关注民生、政绩卓著、清正廉明的官吏,是历史上具有正能量的人物。
阅读文言人物传记类文本时,可以根据传人记事的特点从以下三点入手解读:
1.厘清脉络,锁定时间节点
人物传记有基本的规范:开头对传主作简单介绍,如姓名、字号、籍贯、官职升迁,有时还交代其祖上的情况;中间是生平履历和主要事迹、任职地点及变动、主要政绩、成就、特长、性格特点,一般从其读书、习武、进入仕途写起,围绕官职变迁介绍其相应的功业事迹,反映人物的道德品质;结尾交代人物的结局,传主生前和死后受到的封赏等。
厘清文章脉络,抓住表现人物经历节点(时间节点)的词语比较关键,此类词语主要有以下三种:
2.辨析褒贬,明晓“春秋笔法”
人物传记以事实说话,事迹中蕴含了对人物的评价——往往以道德评价为主,常常一字寓褒贬,即“春秋笔法”。
概括分析题中,常常对传主的形象特点进行概括和评价,因此,明晓春秋笔法,更有助于理解文章,利于答题。
3.依据选项,扫清阅读障碍
分析综合题的四个选项(三正一误),基本上按行文的先后顺序设置,即每个选项对应的是文章的一个层次。阅读中遇到“难解”或“不解”之处可先读分析综合题的四个选项,在原文中找到对应内容,通过一一比对,既可以破解一些难懂的字词,快速疏通文意,又为解答分析综合题找到了信息比对区间,为准确解题找到了依据。
史传类文言文的行文思路有一定的模式,显示在结构方面的特点也相对稳定。
学案1 整体阅读指导
第一步 快速通读,厘清层次
初读后,应大致上厘清文本的层次。史传类文言文,其行文大多按时间顺序记叙传主的一生。一般结构模式见上文图示。
第二步 勾画业绩,解读品性
史传主体部分,一般记叙传主一生中重要的事迹。这些事迹主要是为了突出传主的功德,表现传主的某些品格。而命题者命制的分析综合题,恰恰就是针对传主的生平事迹、功德品格的。因此,我们可用圈点勾画的方法,对这些事迹及与事迹有关的内容做记号,加深印象。(怎样圈点勾画,全凭个人习惯。如用单斜线和双斜线在字句间切分事迹的层次,用问号标示疑难处,用叹号标示关键处。还可在词句下用小三角形、圆点、波浪线、直线勾画,标示人名、时间、事件中心词以及直接或间接评价人物的关键词等。)在勾画传主的事迹时,我们可以将分析综合题各选项看一看,相互比对,想一想:各选项是分别针对什么事迹设置的?从事迹中解读出的功德品格与自己的体会是否一致?这种方法叫作“借题读文”。
第三步 宏观着眼,微观品析
综观近些年全国新课标卷的史传类文言文阅读材料,所涉及的传主至少有两大共性:第一,具有正能量;第二,具有立体感。所谓立体感,就是人物的品性不是单一的,而是多方面的。宏观着眼,就是要把握传主品性的多面性。微观品析,就是要分析某一事迹的细微之处,比如时间、地点、人物、前因后果、行事方式等,可以表现传主的哪一方面或哪几方面的品性(可以重点研读分析综合题的分析部分,分析部分提到哪一方面,就重点比对原文对应的信息区)。不放过细微之处,是准确答题的关键,因为分析综合题主要是在细微之处设误。
第四步 结合语境,正确断句
全国新课标卷断句题,一般是抽取文言文阅读文本中的局部语句作为命题材料。有人可能认为断句只需要理解局部语句即可,不需要着眼全篇,实则大谬。断句不能仅仅只依据首尾虚词、对话标志、句式等外在标志,还要依据断句处的上下文的意思乃至文段整体意思的理解。我们必须弄清楚这句话涉及的事件的前因后果、人物关系及各自的立场观点等,这样才有可能正确断句。
第五步 关注文化知识,力争集腋成裘
史传中,经常涉及古代文化知识。主要包括称谓字号、官职制度、科举教育、礼仪文化、纪时纪年、民风民俗等。我们在阅读时应该有意识地加以积累,并学会迁移运用。我们不仅要弄懂课文中出现过、试题中考查过的古代文化知识,而且还应该触类旁通,联想扩展到与之相关的古代文化知识。
[真题文本] ________________ [阅读指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谢弘微,陈郡阳夏人也。父思,武昌太守。从叔峻,司空琰第二子也,无后,以弘微为嗣。弘微本名密,犯所继内讳,故以字行。∥童幼时精神端审时然后言所继叔父混名知人见而异之谓思曰此儿深中夙敏方成佳器有子如此足矣弘微家素贫俭,而所继丰泰,唯受书数千卷,遗财禄秩,一不关豫。混风格高峻,少所交纳,唯与族子灵运、瞻、曜、弘微并以文义赏会。尝共宴处,居在乌衣巷,故谓之乌衣之游。瞻等才辞辩富,弘微每以约言服之,混特所敬贵,号曰微子。义熙八年,混以刘毅党见诛,妻晋陵公主以混家事委之弘微。弘微经纪生业,事若在公,一钱尺帛出入,皆有文簿。高祖受命,晋陵公主降为东乡君。自混亡,至是九载,而室宇修整,仓廪充盈,门徒业使,不异平日,田畴垦辟,有加于旧。中外姻亲,道俗义旧,入门莫不叹息,或为之涕流,感弘微之义也。性严正,举止必循礼度,事继亲之党,恭谨过常。太祖镇江陵,弘微为文学。母忧去职。居丧以孝称,服阕逾年,菜蔬不改。兄曜历御史中丞,元嘉四年卒。弘微蔬食积时,哀戚过礼,服虽除,犹不啖鱼肉。弘微少孤,事兄如父,兄弟友穆之至,举世莫及也。弘微口不言人短长,而曜好臧否人物,曜每言论,弘微常以它语乱之。九年,东乡君薨,资财钜万,园宅十余所,奴僮犹有数百人。弘微一无所取,自以私禄营葬。曰:“亲戚争财,为鄙之甚。今分多共少,不至有乏,身死之后,岂复见关。”∥十年,卒,时年四十二。上甚痛惜之,使二卫千人营毕葬事。追赠太常。 (节选自《宋书·谢弘微传》) 按以下步骤把握全文: 第一步 快速通读,厘清层次 文章可划分为几个层次? 可分为三层。第一层,开头,介绍传主的基本情况(姓名、籍贯、家族背景和字号);第二层,叙述主要事迹;第三层,交代传主去世、享年及追赠名。(可用“∥”在文中标示层与层之间的分界) 第二步 勾画业绩,解读品性 文章叙述了谢弘微生平中的哪几件重大事件?从中可以看出谢弘微怎样的品性? ①谢弘微,幼年时,性格稳重谨慎,出继从叔,只接受几千卷书,其余遗产俸禄,一概不过问。(对应第12题A项) ②过继之家的叔父谢混品格高峻。常与子弟们诗文唱和,宴饮聚会的地点在乌衣巷,称为乌衣之游;谢瞻等人能言善辩,谢弘微常用简约语言即指明要点,让人佩服。受到叔父谢混赏识,称为微子。(对应第12题B项) ③谢混因是刘毅同党而被冤杀后,谢混的妻子把家事委托给谢弘微掌管。谢弘微犹如替公家办事,账目分明。九年以后,多个方面得到很大发展,人们见后无不感叹,深为谢弘微的义行所感动。(对应第12题C项) ④谢弘微品性严肃正直,行为坚持遵守礼制法度,侍奉过继家的亲族时十分恭谨。太祖镇守江陵,以谢弘微为文学,母亲去世后他离职守丧,因孝顺被人称赞。 ⑤谢弘微事兄如父,临财清正廉洁。他对谢曜感情极深,谢曜去世,他哀戚过礼,除孝后仍不食荤腥。东乡君死,留下巨万资财、十多处园宅,他一无所取。(对应第12题D项) ⑥元嘉十年,谢弘微去世,皇帝极为痛惜,让左右二卫千人为他营办丧事,追赠他为太常。 第三步 宏观着眼,微观品析 从整体上看,谢弘微有哪些优秀品格? 谢弘微身上,具有一系列优秀品格:勤学,笃于亲情,性格稳重谨慎,品性正直,临财清正廉洁,大义孝顺,节俭。且谋事理政能力极强。谢弘微作为中国古代传统道德的典范,在当下也是立德树人的榜样。 第四步 结合语境,正确断句 所断句子涉及哪些人物?人物行事的起因、经过、结果是怎样的? 涉及人物:谢弘微、谢混、谢思。 主要人物性格:谢弘微幼年时,稳重谨慎,观察场合后才说话。 人物之间的对话:①谢混以善辨识人才而闻名,见到谢弘微,认为他很特别;②谢混对谢思说,这个孩子稳重、早慧,将来一定是个人才;③有这样一个孩子,可以心满意足。 第五步 关注文化知识,力争集腋成裘 文中涉及哪些文化知识? 1.“太守”“御史中丞”“文学”“太常”为官职。 2.“义熙”“元嘉”属于皇帝年号,“高祖”“太祖”属于帝王庙号,“晋陵公主”“东乡君”属于封号。 3.“服阕”是守丧期满除服;“内讳”是避嗣母名讳;“薨”“卒”称有相应地位的人去世;“二卫”为天子的左右或前后两护卫军的代称;“以字行”“姻亲”“母忧”“少孤”“私禄”各有特定含义:这些是礼俗。
[真题体验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童幼时/精神端审/时然后言/所继叔父混名知人/见而异之/谓思曰/此儿深中夙敏方成/佳器有子如此/足矣/
B.童幼时/精神端审/时然后言所继叔父/混名知人/见而异之/谓思曰/此儿深中夙敏/方成佳器/有子如此/足矣/
C.童幼时/精神端审/时然后言所继叔父/混名知人/见而异之/谓思曰/此儿深中夙敏方成/佳器有子如此/足矣/
D.童幼时/精神端审/时然后言/所继叔父混名知人/见而异之/谓思曰/此儿深中夙敏/方成佳器/有子如此/足矣/
本题考查正确断句的能力。断句要关注两个方面:一是语句的大致意思,二是四个选项的不同点断之处。比如“时然后言所继叔父/混名知人”与“时然后言/所继叔父混名知人”,通读文本可知,“混”是人名,即“谢混”,“所继叔父”是用来修饰“混”,界定谢弘微和他的关系。由此分析可知,“所继叔父/混名知人”的断法有误。据此排除B、C两项。再如“此儿深中夙敏方成/佳器有子如此”与“此儿深中夙敏/方成佳器/有子如此”,“有子如此”前省略主语“你”,即谢弘微的父亲谢思,其前应断开。据此可排除A项。 答案:D。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以字行,是指在古代社会生活中,某人的字得以通行使用,他的名反而不常用。
B.姻亲,指由于婚姻关系结成的亲戚,它与血亲有同有异,只是血亲中的一部分。
C.母忧是指母亲的丧事,古代官员遭逢父母去世时,按照规定需要离职居家守丧。
D.私禄中的“禄”指俸禄,即古代官员的薪水,这里强调未用东乡君家钱财营葬。
本题考查“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知识”的能力。B项中“它与血亲有同有异……一部分”说法有误。姻亲是以婚姻关系为媒介而产生的亲戚,血亲是基于血缘关系的亲戚。二者性质完全不同。 答案:B。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弘微出继从叔,一心只爱读书。他是陈郡阳夏人,从叔谢峻将他作为后嗣。新家比原来家庭富有,但他只是接受数千卷书籍,其余财物全不留意。
B.弘微简言服众,此举受到重视。他参与集会,常与子弟们诗文唱和,住在乌衣巷,称为乌衣之游;又极有文才口才,受到叔父谢混赏识,称为微子。
C.弘微为人审慎,治业井井有条。谢混去世以后,他掌管产业,犹如替公家办事,账目分明;九年以后,多个方面得到很大发展,人们见后无不感叹。
D.弘微事兄如父,临财清正廉洁。他对谢曜感情极深,谢曜去世,他哀戚过礼,除孝后仍不食荤腥。东乡君死,留下巨万资财、园宅,他一无所取。
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B项细节错误,原文是“瞻等才辞辩富,弘微每以约言服之”,不是“极有文才口才”,而是“言辞简约”;常与子弟们诗文唱和的是“谢混”,而不是“谢弘微”。若想正确解答这类题,需仔细阅读全文,准确全面地把握文章所写的人物、事件、时间、地点。一看人,二看事,三看时和地。然后将选项的表述跟原文中的有关内容进行对照,找出错误。 答案:B。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性严正,举止必循礼度,事继亲之党,恭谨过常。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而曜好臧否人物,曜每言论,弘微常以它语乱之。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的能力。解文言文翻译题首先要理解整句大意,然后揣摩其中关键词、句式等,一般为直译,除一些带有比喻意义的词语外;然后再整体翻译,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做到词达句顺。重点落实实词与虚词:(1)得分点:循,遵守;事,服侍、事奉。(2)得分点:臧否,褒贬;乱,岔开。 :见“参考译文”画横线处。
〖参考译文〗
谢弘微,是陈郡阳夏人。父亲叫谢思,是武昌太守。堂叔谢峻,是司空谢琰的第二个儿子,谢峻自己无子,就以谢弘微为嗣子。谢弘微本名密,因为触犯了嗣母的名讳,所以就用字代替名。谢弘微孩童时代,风采充溢、端庄谨慎,遇到适当的时机才说话。他嗣父的弟弟谢混有知人之名,见到谢弘微,认为他不同于寻常之人,对谢思说:“这个孩子深沉早慧,将成为才行出众的人,你有这样的儿子,足够了。”谢弘微自己家里一向贫穷俭约,但嗣父产业很丰盈,他只接受了嗣父的数千卷书,遗产俸禄,一概不加过问。谢混风格高尚峻洁,很少同人交往,只和同族的子弟谢灵运、谢瞻、谢曜、谢弘微等人因赏析文义而聚会。曾经一起宴饮相处,居住在乌衣巷,所以称之为乌衣之游。谢瞻等人才气横溢,机智善辩,文辞流畅,谢弘微常常用简要的话使他们信服,谢混特别敬重和珍视他,称他为微子。义熙八年,谢混因为是刘毅的同党而被处死,谢混的妻子晋陵公主便把谢混家事托付给谢弘微。谢弘微经营产业,办事如同处理公务,一枚钱一尺帛的收入支出,都有账册记载。高祖登上帝位之后,晋陵公主降封为东乡君。从谢混死到此时已有9年了,而谢混家屋宇整齐,仓廪充盈,仆人听从使唤,各有所业,和平常没有什么不同,田地的开垦种植,比旧时有所增加。本族和外姓的亲戚,出家的和世俗的朋友故旧,进门见到这么齐整的家景,没有谁不感慨叹息,甚至有人为之流泪,深为谢弘微的德义所感动。(谢弘微)品性严肃正直,行为坚持遵守礼制法度,事奉过继家的亲族,恭敬谨慎过于常礼。太祖镇守江陵,以谢弘微为文学。谢弘微因为母亲去世而离职。居丧期间以孝道著称,除服后超过一年,仍旧素食不变。谢弘微的兄长谢曜历任御史中丞,元嘉四年去世。谢弘微为他长时间吃素食,哀痛超过礼法,丧服虽然脱去,仍不吃鱼和肉。谢弘微少年丧父,侍奉兄长如同侍奉父亲,兄弟之间非常友爱和睦,当时没有人能比得上。谢弘微口中从不说别人长短,而谢曜喜爱褒贬人物,谢曜每每发表议论,弘微常说其他的事岔开话头。元嘉九年,东乡君去世,遗留巨万资财,园宅十余所,奴仆还有数百人。谢弘微一概不要,用自己俸禄营办东乡君丧事。谢弘微说:“亲戚之间争夺财产,算得上最为鄙贱之事。现在财产多就分用,少就共用,不至于穷困就可以了,身死以后,哪里还去管它。”元嘉十年去世,享年42岁。皇上极为痛惜,让左右二卫千人营办丧葬事务,一直到葬事完毕。朝廷追赠谢弘微为太常。
[真题体验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赵憙字伯阳,南阳宛人也。少有节操。从兄为人所杀,无子,憙年十五,常思报之。乃挟兵结客,后遂往复仇。而仇家皆疾病,无相距者。憙以因疾报杀,非仁者心,且释之而去。顾谓仇曰:“尔曹若健,远相避也。”更始即位舞阴大姓李氏拥城不下更始遣柱天将军李宝降之不肯云闻宛之赵氏有孤孙憙信义著名愿得降之更始乃征憙。憙年未二十,既引见,即除为郎中,行偏将军事,使诣舞阴,而李氏遂降。光武破寻、邑,憙被创,有战劳,还拜中郎将,封勇功侯。邓奉反于南阳,憙素与奉善,数遗书切责之,而谗者因言憙与奉合谋,帝以为疑。及奉败,帝得憙书,乃惊曰:“赵憙真长者也。”后拜怀令。大姓李子春先为琅邪相,豪猾并兼,为人所患。憙下车,闻其二孙杀人事未发觉,即穷诘其奸,收考子春,二孙自杀。京师为请者数十,终不听。时赵王良疾病将终,车驾亲临王,问所欲言。王曰:“素与李子春厚,今犯罪,怀令赵憙欲杀之,愿乞其命。”帝曰:“吏奉法,律不可枉也,更道它所欲。”王无复言。其年,迁憙平原太守。时平原多盗贼,憙与诸郡讨捕,斩其渠帅,余党当坐者数千人。憙上言:“恶恶止其身,可一切徙京师近郡。”帝从之,乃悉移置颍川、陈留。于是擢举义行,诛锄奸恶。后青州大蝗,侵入平原界辄死,岁屡有年,百姓歌之。二十七年,拜太尉,赐爵关内侯。时南单于称臣,乌桓、鲜卑并来入朝,帝令憙典边事,思为久长规。建初五年,憙疾病,帝亲幸视。及薨,车驾往临吊。时年八十四。谥曰正侯。
(节选自《后汉书·赵憙传》)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更始即位/舞阴大姓李氏拥城不下/更始遣柱天将军李宝降之/不肯/云/闻宛之赵氏有孤孙憙/信义著名/愿得降之/
B.更始即位/舞阴大姓李氏拥城不下/更始遣柱天将军李宝降之/不肯云/闻宛之赵氏有孤孙憙/信义著名/愿得降之/
C.更始即位/舞阴大姓李氏拥城不下/更始遣柱天将军李宝降之/不肯云/闻宛之赵氏有孤/孙憙信义著名/愿得降之/
D.更始即位/舞阴大姓李氏拥城不下/更始遣柱天将军李宝降之/不肯/云/闻宛之赵氏有孤/孙憙信义著名/愿得降之/
本题考查正确断句的能力。解答此题,要在理解大意的基础上,辨析选项正误。可先排除选项中完全相同的断句点,然后对有区别的断句点进行对比分析。如“不肯/云”与“不肯云”,“不肯”是说李氏不愿意投降,“云”是说话的标志,下文是李氏的话,显然“不肯云”的断法不合理,由此排除B、C两项;再看“闻宛之赵氏有孤孙憙/信义著名”与“闻宛之赵氏有孤/孙憙信义著名”,“憙”即“赵憙”,从意思上来看,赵憙是赵氏的孤孙,故“孤孙憙”中间不能断开,由此排除D项。 答案:A。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下车,古代可以代指新任官吏就职,后来又常用“下车伊始”表示官吏初到任所。
B.收考,指先行将嫌犯拘捕关进监狱,然后再作考察,进行犯罪事实的取证工作。
C.车驾,原指帝王所乘的车,有时因不能直接称呼帝王,于是又可用作帝王的代称。
D.京师,古代指国家的都城,《三国演义》中就经常提到“京师”,现代泛指首都。
本题考查“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知识”的能力。结合文意和自身所积累的文化知识来解题,逐一审读选项,从而发现对古代文化知识解读不准确之处。B项,“然后再作考察,进行犯罪事实的取证工作”说法有误。这是对“考”字的误解,这里的“考”通“拷”,是“拷问”之意。“收考”指拘捕拷问。 答案:B。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赵憙耿直磊落,为人光明正大。他自小有节操,从兄被害,为给从兄报仇,他有备而往,但知道仇家患病后,不愿乘人之困,因而暂时放过仇家。
B.赵憙忠于朝廷,除恶得到支持。他虽与邓奉友善,但屡次谴责邓谋反,最终受到皇上赞赏。担任怀令时,坚持诛杀李子春,皇上也拒绝了赵王求情。
C.赵憙制止祸患,大力推崇义行。他担任平原太守时,诛杀盗贼首领,但对待余党却能区别处理,只是将他们迁往异地,并教导他们应该弃恶从善。
D.赵憙忠于职守,身后深享哀荣。他官拜太尉时,南单于称臣,乌桓等来朝,于是受命对边事作长久规划。他患病去世期间,皇上亲自前往慰问吊唁。
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阅读完文本后,再带着选项进行第二遍阅读,依据时间、年号、国号、地点、官职等找到对应的句子,如本题中的“邓奉”“怀令”“平原太守”等。最后把选项的内容与原文中句子进行比对即可判断。C项,“并教导他们应该弃恶从善”说法有误,从原文来看,只是把这些人“悉移置颍川、陈留”,并没有教导他们应该弃恶从善,此点信息于文无据。 答案:C。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帝曰:“吏奉法,律不可枉也,更道它所欲。”王无复言。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后青州大蝗,侵入平原界辄死,岁屡有年,百姓歌之。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的能力。在弄懂大意的基础上,按照以直译为主的要求逐字翻译,然后通读,看句意是否通顺。特别要注意关键实词的翻译。第(1)句中,得分点:奉,奉行;枉,违犯。第(2)句中,得分点:大,严重;岁屡,连年。 :见“参考译文”画横线处。
〖参考译文〗
赵憙字伯阳,是南阳郡宛县人。年少时就有节操。堂兄被人杀害,没有儿子,赵憙时年15岁,时常想着为堂兄报仇。于是他带着兵器约好朋友,后来便前去复仇。但仇家们全都生病了,没有人能抵抗他。赵憙认为趁别人生病报仇杀人,不是仁爱的人所应做的事,就暂且放过他们而离开了。他看着仇人们说:“你们如果病好了,就远远地躲开我。”更始帝即位,舞阴县城大户人家李氏占据县城不肯投降,更始帝派柱天将军李宝去招降李氏,李氏不肯投降,说:“听说宛县赵氏有个独孙赵憙,以信义闻名,我愿意向他投降。”更始帝就征召赵憙。赵憙年纪不满20岁,被引见后,随即任命他为郎中,代理偏将军事务,派他去舞阴,李氏就投降了。光武打败王寻、王邑时,赵憙受伤,有战功,回朝后被拜任为中郎将,被封为勇功侯。当时邓奉在南阳反叛,赵憙一向和邓奉交好,多次送信严厉地斥责他,而造谣的人就说赵憙和邓奉合谋,皇上怀疑这件事。等到邓奉失败,皇上搜查到赵憙写给邓奉的信,才惊讶地说:“赵憙真是有道德的人啊。”后来拜任怀县县令。大户人家李子春先前担任琅邪相,强横而狡猾,百姓害怕他。赵憙刚到任,听说他两个孙子杀人的事没有被揭发,立即追查他们的恶行,逮捕拷问李子春,他两个孙子自杀了。京城中替李子春说情的有几十人,赵憙最终没有听从。当时赵王刘良生病将死,皇上亲自看望赵王,问他想说什么。赵王说:“我平素和李子春交情深,如今他犯了罪,怀县县令赵憙想杀他,我希望能留住他的性命。”皇上说:“官吏奉法办事,法律是不可违犯的,(你)还是说其他要求吧。”赵王没有再说话。这一年,赵憙升任平原太守。当时平原有许多强盗,赵憙和各郡一起声讨追捕,杀死他们的头领,其余党应判罪的有几千人。赵憙上书称:“惩罚坏人应只限于他本人,可将这些人全搬迁到京城附近的郡。”皇上听从了他的建议,就把那批人都转移安置在颍川、陈留。于是推荐提拔有义行的人,诛杀铲除奸恶的人。后来青州出现蝗灾,蝗虫进入平原地界就死去,连年丰收,百姓歌颂。二十七年,拜任太尉,赐爵位为关内侯。当时南单于降服,乌桓、鲜卑一起来朝拜,皇上命令赵憙主管边塞事务,考虑作长远打算。建初五年,赵憙病重,皇上亲自前去探视。等他去世,皇上前去祭吊。享年84岁。谥号正侯。
学案2 题型梳理及解题方法
一、文言文翻译
文言文翻译,是文言文阅读考查的重点和难点,赋分是10分,超过另外三道客观题分值的总和。历年全国新课标卷翻译题都是命制两道小题。
翻译文言句子是对文言文阅读能力的综合考查,《考试大纲》规定的文言文阅读“理解”能力层级,一共包括五个方面:(1)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2)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3)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4)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知识;(5)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翻译文言句子不仅直接对应第五个方面,而且包含了对前四个方面的考查,因而本书把前四个方面全部归于文言文翻译这一考点下作讲练。
根据历年高考真题,以及高考阅卷评分的实际操作,该题得分点主要包括两大方面:一是整个句子的大意,往往在3分左右;二是句中的关键实词(主要包括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偏义复词等)、特殊用法(词类活用)、文言句式〔判断句、被动句、倒装句(主谓倒装、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状语后置)〕和省略句等,命题者一般在一道小题中设置两个左右这样的得分点,每个1分。根据文言翻译命题选材和阅卷评分时指定的得分点来分析,翻译题的选材主要有如下几个特点:(1)特别青睐含有重点实词的句子;(2)特别青睐含有词类活用现象的句子;(3)特别青睐含有古汉语特殊句式的句子;(4)特别青睐只有联系上下文才能准确理解的句子。
(一)四大采分点突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理解实词的含义
[试题特点]
《考试大纲》要求考生“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2015年至2020年,全国新课标卷没有单独设题考查此考点,但高考试卷中的文言文阅读题,从阅读到理解再到答题,自始至终都离不开它,特别是翻译,更是与此密切相关。《考试大纲》中规定了考生要掌握的120个文言实词(见下表)。一定要在牢牢掌握这120个实词的基础上,领悟理解实词含义的一般方法,以求收到闻一知十的奇效。
爱 安 被 倍 本 鄙 兵 病 察 朝 曾 乘
诚 除 辞 从 殆 当 道 得 度 非 复 负
盖 故 顾 固 归 国 过 何 恨 胡 患 或
疾 及 即 既 假 间 见 解 就 举 绝 堪
克 类 怜 弥 莫 乃 内 期 奇 迁 请 穷
去 劝 却 如 若 善 少 涉 胜 识 使 是
适 书 孰 属 数 率 说 私 素 汤 涕 徒
亡 王 望 恶 微 悉 相 谢 信 兴 行 幸
修 徐 许 阳 要 宜 遗 贻 易 阴 右 再
造 知 致 质 治 诸 贼 族 卒 走 左 坐
(对表中实词词义的集释,见本书《附录》)
翻译文言句子往往将一些重要的文言实词设置为得分点,其中重点有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偏义复词(同义复词)。
[解题指津1]通假字:据音悟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通假字是指本当用甲字,却借用与其音同或音近的乙字去代替甲字的一种语言现象。甲字叫本字,乙字就是甲字的通假字。如“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鸿门宴》),句中本该用“早”字,却用音同的“蚤”替代。
还有一种情形,一个汉字(古字)原本有好几个意义,后为了区别不同义项,另造一个新字(今字)来表示其中的一个或几个意义。如“至莫夜月明,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石钟山记》),“莫”是会意字,从字形结构分析,就是“太阳坠入草丛中”的意思,后来为了区别其他义项,才又造了一个“暮”字专门表示“太阳落山的时刻,即傍晚”这个意思。因此,这两个字的关系,“莫”是古字,“暮”是今字。中学教学中,把古今字也视为通假字。
应该注意的是,由于古今语音的演变,有的通假字现在的读音已与本字读音相差甚远,甚至完全不同。如“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劝学》)中的“生”通“性”,二者在现代汉语中的声母、韵母、声调都不相同,这类字在平时就应着重识记。
类别 释义 示例
通 用 字 两个读音相同或相近、意义也相通的字,古代可以写这个字,也可以写那个字。 “失其所与,不知”(《烛之武退秦师》)中的“知”就是“智”的意思,“知”和“智”这两个字在古代是通用的,这里的“知”通“智”。
假 借 字 两个读音相同或相近、意义毫不相干的字,古代有时也可以借代。 “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鸿门宴》)中的“蚤”,本义是跳蚤,因为它和“早晨”的“早”读音相同,且被借用了“早”的意义。“早”是本字,这里的“蚤”是“早”的假借字,即“蚤”通“早”。
古今字 一个汉字(古字)原有几个意义,后为区别,另造一个新字(今字)来表示其中的一个或几个意义。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师说》)中的“受”是古字,“授”是今字,古今字在意义上一般是有联系的,通假字在意义上一般是没有联系的,课本为了方便起见,对于古今字和通假字,都用“同”或“通”表示。
因为通假字和本字多没有意义上的必然联系,所以在阅读时如遇到按其本义、引申义、比喻义等都解释不通的字时,就要考虑这个字是不是某个字的通假字。它的分类如下:
[思维链接]
[即学即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选出有通假字的一项( )
南阳刘子骥,好游山水。尝采药至衡山,深入忘反。见有一涧水,水南有二石囷,一闭一开。水深广,不得渡。欲还失道,遇伐薪人问径,仅得还家。或说囷中皆仙方灵药及诸杂物。子骥欲更寻索,不复知处。
(节选自陶渊明《搜神后记》)
A.好游山水
B.深入忘反
C.遇伐薪人问径
D.子骥欲更寻索
“深入忘反”中的“反”通“返”,意为“返回”。 答案:B。
〖参考译文〗
南阳的刘子骥,喜欢游山玩水。曾经到衡山采药,深入衡山忘了返回。路上看到一道山涧,水的南面有两扇石门,一扇关一扇开。水极深,水面相当宽广,他无法渡到对岸去。想要返回却已经迷失了道路,遇到砍柴的人,刘子骥就向他问路,只能找到回去的路罢了。有人说石门里都是仙家的药方和灵验的药以及各种奇妙的东西。刘子骥想要再次去寻找那个地方,不再能知道它在哪里。
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选出有通假字的一项( )
楚多鹑,善格,如胶,弗之解。大夫黎嗜之,偶使韩,遂挟以行。左右言于韩君,君说之,令国中罗鹑与格,皆不胜。君以韩无鹑,馈之。无钩大夫曰:“夫鹑,海内所有也,而韩独无乎?然而能格与否,在所择焉尔。今衣褐斑文,鹑也。翁鳞而尾隹,鹑也。刀啄而剑距,鹑也。鹑则鹑矣,求能格者几何?虽然,此不足道也。国中圆冠方屦,尧行舜趋者皆士也,能与君排难解纷者复几何?能否在君,不在物也。”
(节选自宋濂《择鹑》)
A.如胶,弗之解 B.遂挟以行
C.君说之 D.刀啄而剑距
“君说之”中的“说”通“悦”,意为“高兴,喜悦”。 答案:C。
〖参考译文〗
楚国多产鹌鹑,它善于格斗,(格斗时)纠缠在一起如同被胶粘住一样,无法分解开。黎大夫嗜好斗鹌鹑,偶尔出使韩国,就带着出行。手下的人(把这事)说给韩国的国君听了,国君很高兴,命令国内搜罗鹌鹑来和黎大夫的鹌鹑格斗,都不能取胜。国君认为韩国没有(善斗的)鹌鹑,要求黎大夫将鹌鹑赠送给韩国。(韩国)无钩大夫说:“鹌鹑,大陆上都有的,难道韩国就没有吗?但是是否能格斗,在于选拔啊。凡是身上羽毛褐色且花纹斑驳的,是鹌鹑。颈毛像鱼鳞且尾巴短的,是鹌鹑。刀一样的嘴且剑一样的爪,是鹌鹑。鹌鹑都是鹌鹑,但是能格斗的有几只呢?诚然,这(鹌鹑)没什么值得说道的。国家之中戴圆帽穿方鞋的,行动举止像尧舜的都是儒士,但是能够为君王排忧解难的人又有几个呢?能否有(这样的人才)在于君王,不在于臣子啊。”
3.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
A.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B.范增说项羽曰:“沛公居山东时……”
C.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将军与臣有郤
D.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
说:读shuì,劝说。易误认为通“悦”。A.涂:通“途”,道路。C.郤:通“隙”,隔阂,嫌怨。D.孰:通“熟”,仔细。 答案:B。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举酒属客 属:通“嘱”,劝人饮酒。
B.夙遭闵凶 闵:通“悯”,指可忧患的事(多指疾病死丧)。
C.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不:通“否”,不这样。
D.直不百步耳 直:通“只”,只是。
直:副词,只是,不过。“直”本来就有“只”的义项,不是通假字。 答案:D。
[解题指津2]一词多义:据境断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文言实词,多义现象非常普遍,一个词在词典中少则有几个义项,多则有十几个义项。而这些义项,又可以分为本义、引申义、比喻义、假借义等。而文中的实词,确切的含义只有一个。阅读时,应根据该词的特定语境来断定其特定的含义。
(1)参照上下文意
根据上下文意,看时间、地点、什么人说、为什么说、对谁说、怎么说等语言环境。不但要看该词的含义在句中能否讲通,而且要看其与全段乃至全篇表达的思想内容是否协调,前后语境是否一致。如:
①夫子曰:“小子识之,苛政猛于虎也!”(《礼记·檀弓下》)
②因笑谓迈曰:“汝识之乎?”(《石钟山记》)
句①说的是孔子路过泰山脚下,听到有妇人哭于墓前,一家三代被老虎吃掉,却又不肯离开这“无苛政”之地,于是便发出感叹,且用命令语气教育自己的学生应该记住这句话,故“识”在此处的含义应是“记住”。句②说的是苏轼月夜泛舟游石钟山的切身体会,游到兴起便笑着问儿子苏迈:“你明白吗?”故“识”在此处应当作“明白”“懂得”来理解。
(2)依据语法结构
借助语法结构,看它充当什么句子成分,和什么词语搭配,构成什么语法关系。如:
①古者天下散乱,莫之能一。(《史记》)
②太子即位为帝,谒高庙。元年,号令一出太后。(《史记》)
按语法结构,句①中“莫之能一”,用现代汉语语序排列是“莫能一之”,“一”前面有否定性的无定代词“莫”(没有谁)副词和能愿动词“能”修饰,说明“一”在句中不是数词而是动词,是“统一”的意思,“之”是它的宾语。句②中“号令一出太后”,实际是“号令一出(于)太后”,“出”是动词,“一”用在动词前便是作为副词来修饰动词“出”,是“完全,一概”之义。
(3)利用互文辨义
所谓互文,是指两个相同的语言结构互相阐发、互相补充。互文句子中位置相对应的词,含义往往相近、相同或互为补充。我们可以充分利用互文的这一特点来推断词义。如:
去偃王之仁,息子贡之智。(《五蠧》)
句中前后两句为互文,“去”与“息”位置相对应,含义亦相同,“去”的含义为“抛弃”,那么“息”也应作“抛弃”理解。
(4)了解历史渊源
同一个词,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可能具有不同的含义。如“百姓”一词,在周秦时是“贵族”的总称,平民无姓氏,平民只能称为“黎民”。
[思维链接]
巧借本义 联系解 识记多义词,一定要找出其本义(工具书中一般列为第一条)或基本义项,寻求众多义项之间的关联。例如,从:会意字,像两个人相随行走在路上。本义:跟随、随从。如“吾从而师之”。引申义:①听从、服从,如“从善如流”;②次要的,如“从犯”;③堂房亲属叫从,如“从弟”。
紧扣语境 推敲解 每个词语虽然都有它自己的含义,但同一词语在不同的语境中往往含义不同,或为本义,或为引申义,或为比喻义,或为假借义。只有紧扣语境,才能确切地解释词语。
[即学即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然后属疏远 属:亲属
B.诸侯更相诛伐 更:交替
C.子房亦与焉 与:参与
D.不能易也 易:交换
D项,“易”为一词多义,文中“甚易制”中的“易”是“容易”的意思,而此处是说即使圣人重生,也不能推翻柳宗元的言论,“易”在此处是“改变”,而非“交换”。 答案:D。
2.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助书贾鬻书于市 鬻:卖
B.先生往谒 谒:拜见
C.称之不置 置:置办
D.尚欲扬榷而陈之 陈:陈述
C项,置:放弃,弃置。《鸿门宴》:“沛公则置车骑,脱身独骑。”这里的“置”就是“放弃,丢下”的意思。“称之不置”即赞不绝口。 答案:C。
3.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自然不敢以辈流间期足下也 期:期待
B.真可惜也 可惜:令人惋惜
C.使圣人微旨不传 微:精深微妙
D.参之于上古 参:检验
B项,“真可惜也”中的“可惜”,结合语境“仆不足道,虽能为学,亦无所益,如足下之才之时,真可惜也”可知,作者是感佩赞叹对方的才华和所逢时运,所以应译为“像您这样的才华,遇到这样的时运,真是值得珍惜”。故“可惜”应理解为“应予爱惜,值得珍惜”。 答案:B。
4.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冲早慧。时军国多事,用刑严重。太祖马鞍在库,而为鼠所啮,库吏惧必死,议欲面缚首罪,犹惧不免。冲谓曰:“待三日中,然后自归。”冲于是以刀穿单衣,如鼠啮者。谬为失意,貌有愁色。太祖问之,冲对曰:“世俗以为鼠啮衣者,其主不吉。今单衣见啮,是以忧戚。”太祖曰:“此妄言耳,毋自苦也。”俄而库吏以啮鞍闻,太祖笑曰:“儿衣在侧,尚被啮,况鞍县柱乎?”遂不问。
(节选自《三国志·魏书》)
A.而为鼠所啮 啮:咬
B.议欲面缚首罪 首:自首
C.此妄言耳 妄:无根据
D.况鞍县柱乎 县:放置
“况鞍县柱乎”中的“县”通“悬”,意为“挂,悬挂”。 答案:D。
〖参考译文〗
曹冲少年聪慧。当时军队国家事务繁多,施用刑罚非常严酷。太祖的马鞍在仓库里被老鼠啃啮,管理仓库的吏役害怕一定会死,琢磨想要自己捆绑起来去自首认罪,但仍然惧怕不能免罪。曹冲对他说:“等待三天,然后你主动去自首。”曹冲于是拿刀戳穿自己的单衣,就像老鼠咬啮过一样。他假装不高兴,面露愁容。太祖问他原因,曹冲回答说:“民间风俗认为老鼠咬了衣服,主人就会不吉利。现在我的单衣被咬了,所以忧愁难过。”太祖说:“这是瞎说,用不着自寻苦恼。”不久库吏把老鼠咬马鞍的事情向太祖汇报了,太祖笑着说:“我儿子的衣服就在身边,尚且被咬,何况是挂在柱子上的马鞍呢?”就不再过问这件事了。
[解题指津3]古今异义词:明词义演变规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文言文中出现的某个词语,在形式上与现代汉语某个词语完全一致,但在古代与在现代的意义与用法有差异或者不相同,叫做古今异义词。特别是现代有些双音节词在古代很可能是两个单音节词。当这部分词出现在高考翻译题中时,部分考生往往容易犯望文生义、以今释古的错误。因此,在运用“据境断义”法的同时,有必要掌握词义的演变规律。
(1)词义扩大
如“中国”,古义一般指中原地区,也指京师;今义则指整个中国。“江”“河”,古义一般特指长江、黄河,如“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鸿门宴》);今义则泛指一般的江河。
(2)词义缩小
如“谷”,原是庄稼和粮食的总称;现在北方的“谷”专指小米,南方的“谷”则专指稻谷。“臭”在古代泛指气味,如“乳臭未干”“铜臭”;现在形容气味难闻。
(3)词义转移
如“兵”,古代多指兵器,如“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寡人之于国也》);现在一般指士兵。“涕”,古代指眼泪、鼻涕,如“士皆垂泪涕泣”(《荆轲刺秦王》);现在一般指鼻涕。
(4)词义弱化
如“病”,古代的基本义是“重病”,轻微的病一般用“疾”;而现在,只要是生理上或心理上出现不正常的情况,都通称为“病”,不再单纯表示“重病”这个意思。
(5)词义强化
如“恨”,古代多表示“遗憾,不满意”的意思;现在则表示“仇恨,怨恨”的意思。
(6)感彩变化
如“卑鄙”,古时指身份低微,见识短浅,无贬义;现在指(语言、行为)恶劣,不道德,是贬义词。
(7)名称说法改变
如“目”改称“眼睛”,“寡”改称“少”。
[思维链接]
方 法 示 例
要区分所给词语是否由两个词组成,古汉语以单音词为主,双音词往往有其固定义项,所以对文言文中的双音词一定要结合上下文细致推敲。 如“璧有瑕,请指示王”(《廉颇蔺相如列传》)中的“指示”为“指”和“示”两个词,依据上下文可译为“指出来,给……看”;而在现代汉语中,“指示”为一个词。
即使所给词语古今都是一个词,也要看其含义是否相同,依据就是其所在的具体语境。 如“宣言曰:‘我见相如,必辱之。’”(《廉颇蔺相如列传》)中的“宣言”,在此应译为“扬言”。在现代汉语中,“宣言”作名词时,则为“(国家、政党或团体)对重大问题公开表示意见以进行宣传号召的文告”之意;作动词时,则为“宣告,声明”之意。
结合所给词语的感彩是否一致加以区分。 如“先帝不以臣卑鄙”(《出师表》)中,“卑鄙”的含义是“身份低微,见识短浅”,在古代汉语中是自谦的词语;在现代汉语中,“卑鄙”意为“(语言、行为)恶劣,不道德”,是贬义词。
[即学即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对文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鸥于海渚遇巷燕。
燕谓鸥曰:“我至子所,而子不至我所,何也?”曰:“吾性傲以野,不乐依人焉,故也。”
燕曰:“我以依人而处,故飙风得所障,冻雨得所蔽,炽日得所护。以是观之,子其病矣。”鸥曰:“吾病而有不病者存,不若子之昧于病而未见也。”
燕曰:“我之得以依人者,以人不之憎且爱之也。子之病我者,忮其爱乎?”鸥曰:“子谓人之于我,爱乎,憎乎?”燕曰:“皆无之。”鸥曰:“吾以傲野自适,人之憎爱非所论也。即以人论,吾以不见爱,故不见憎。然则,见爱者其危哉!”
燕不喻而去。其后,巷人方食,燕泥污其羹。因怒而逐之,燕于是始思鸥言。
(节选自刘熙载《寤崖子》)
A.不乐依人焉 依:依傍
B.故飙风得所障 障:遮挡
C.子其病矣 病:生病
D.以人不之憎且爱之也 爱:怜爱
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对文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鱼肉之物,见风日则易腐,入冰雪则不败,则冰雪之能寿物也。今年冰雪多,来年谷麦必茂,则冰雪之能生物也。盖人生无不藉此冰雪之气以生,而冰雪之气必待冰雪而有,则四时有几冰雪哉?
若吾所谓冰雪则异是。凡人遇旦昼则风日,而夜气则冰雪也;遇烦躁则风日,而清净则冰雪也;遇市朝则风日,而山林则冰雪也。冰雪之在人,如鱼之于水,龙之于石,日夜沐浴其中,特鱼与龙不之觉耳。
故知世间山川、云物、水火、草木、色声、香味,莫不有冰雪之气。其所以恣人挹取受用之不尽者,莫深于诗文。盖诗文只此数字,出高人之手,遂现空灵;一落凡夫俗子,便成臭腐。此期间真有差之毫厘,失之千里。特恨遇之者不能解,解之者不能说。即使其能解能说矣,与彼不知者说,彼仍不解,说亦奚为?故曰:诗文一道,作之者固难,识之者尤不易也。
(节选自张岱《冰雪文序》)
A.入冰雪则不败 败:腐烂变质
B.则冰雪之能寿物也 寿:使……寿命长,申为“保鲜”
C.特鱼与龙不之觉耳 觉:睡觉
D.莫不有冰雪之气 莫:没有哪一样
3.为下列句中加点词语选择释义正确的一项 ( )
祜与陆抗相对,使命交通
A.结交 B.连接 C.往来 D.沟通
结合语境“羊祜和(吴国)陆抗两军对峙,双方互通使者往来”可知,“交通”是一个古今异义词,应解释为“往来”。选项C正确。 答案:C。
4.写出下列加点词的古义和今义。
(1)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曹刿论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桃花源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桃花源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出师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晏子使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孔雀东南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题指津4]偏义复词:扣语境,细揣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古汉语中有少量的双音节词,偏义复词是其中特殊的一类。这类词由两个意义相近、相关或相反的语素构成,而在特定的语境中,其词义却偏在一个语素上,另一个语素只起陪衬作用。不了解这类词的特点,就会产生误解。为避免误解,要紧扣语境加以揣摩。例如“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出师表》)中的“异同”只有“异”的意义,“同”为衬字。再如“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鸿门宴》)中,“出入”只有“入”的意义,“出”为衬字。
同义复词是指构成合成词的两个语素的意义相同。如“根本”中“根”“本”都是指“植物长在土里的部分”,“谤讥”中“谤”“讥”都是“批评”的意思。
需要注意的是:同义词连用与偏义复词在形式上很相似,而考生要善于把二者区分开来。同义词连用时,其中的每一个实词的意义都有所保留;而偏义复词,是在某一语境下,其中一个语素的意义失去了。如“无毛羽以御寒暑”(《汉书·刑法志》)与“寒暑易节,始一反焉”(《愚公移山》)两个句子相比较,前一句中的“寒暑”是偏义复词,只有“寒”的意义,“暑”为衬字;后一句中的“寒暑”是两个单音节词,兼有“寒”“暑”的意思,是两词连用。
[思维链接]
[即学即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对文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今年四月,定国是之诏既下,君以学士徐公致靖荐被征,擢四品卿衔军机章京,与杨、林、刘同参预新政。而西后及贼臣忌益甚。及七月二十九日,皇上赐衣带诏:“朕位几不保,命康与四卿及同志速设法筹救。”君与康先生捧诏恸哭。时诸将之中,惟袁世凯久使朝鲜,力主变法。君密奏请皇上结以恩遇,冀缓急或可救助,词极激切。八月初一日,上召袁世凯,特赏侍郎。
(节选自梁启超《戊戌政变记》)
A.定国是之诏既下 国是:国家的重大政策
B.擢四品卿衔军机章京 擢:提拔
C.君密奏请皇上结以恩遇 结:结交
D.冀缓急或可救助 缓急:缓解急难
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对文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聂政)乃遂西至濮阳,见严仲子,曰:“前日所以不许仲子者,徒以亲在;今不幸而母以天年终。仲子所欲报仇者为谁?请得从事焉!”严仲子具告曰:“臣之仇,韩相侠累,侠累又韩君之季父也。宗族盛多,居处兵卫甚设。臣欲使人刺之,众终莫能就。今足下幸而不弃,请益其车骑壮士可为足下辅翼者。”聂政曰:“韩之与卫,相去中间不甚远,今杀人之相,相又国君之亲,此其势不可以多人。多人,不能无生得失,生得失则语泄。语泄,是韩举国而与仲子为仇,岂不殆哉!”遂谢车骑人徒。
(节选自《史记·刺客列传》)
A.乃遂西至濮阳 西:向西
B.徒以亲在 徒:只是,仅仅
C.众终莫能就 就:完成,做到
D.不能无生得失 得失:得到与失去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不全是偏义复词的一项是( )
A.
B.
C.
D.
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去来江口守空船
B.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C.盖目眶尽肿,不可开合也
D.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
2.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试题特点]
《考试大纲》要求考生“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在文中”规定了考查的方向:文言虚词在具体语境中的意义和用法。“意义和用法”规定了考查内容:“意义”指相对应的现代汉语翻译,“用法”指文言虚词的词性及语法功能。高考中,文言虚词已经多年没有单独设题考查,主要是在断句和翻译题中渗透了对虚词的考查。
虚词的考查范围主要是18个常见文言虚词: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除了这18个常见文言虚词外,高考也还有对其他文言虚词、兼词和复音虚词等进行考查的情况。
[解题指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最根本的是要辨识语境,因为虚词的意义并不固定,用法也很灵活,只有结合语境,才能准确把握。除了辨识语境,考场中,还要掌握以下方法以帮助判断:
(1)语法分析法
同一个虚词,在句中扮演的“角色”不同,其意义和用法也会发生变化。例如“之”,如果处于谓语位置,可视为动词,如“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逍遥游》)中的“之”,是“到”的意思;如果处在宾语部分的两个名词之间,则译为指示代词“这样”,如“曾不能损魁父之丘”(《愚公移山》)中的“之”;如果处在主谓之间,则为取消句子独立性的助词,如“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逍遥游》)中的“之”。不同的句子成分决定了词语的词性和用法,如“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鸿门宴》),句中有三个“为”,前两句的主语是“人”和“我”,宾语是“刀俎”和“鱼肉”,故前两句中的“为”应为动词作谓语,译为“是”;第三句中的“何辞”,即“辞何”,是个动宾结构,主语承前省略,可见第三句中的“为”是表疑问的语气助词,因为它不表示实在意义。
(2)语境分析法
一个虚词往往有多种用法,要理解它在具体语句中的用法,必须根据上下文的整体语境和句子(单句和复句)之间、句子内部成分之间的逻辑关系,来推断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如“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赤壁赋》)中的“而”,上文对曹操“一世之雄”的功名大加赞许和充分肯定,下文“今安在哉”则表达了叹惋之情,下文没有顺承上文的句意,而是用“安在”逆接,可见句中的“而”为转折连词,可译为“可是,却”。
(3)位置推断法
同一虚词,在句中位置不同,其意义和用法也不同。例如“也”,用在句末表判断、陈述、疑问、感叹等语气。如“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表疑问语气)”(《过秦论》)。“也”如果用在句中,一般起舒缓语气的作用,如“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师说》)中的“也”。一些虚词在句中的位置不同,那么它所起的作用也就不同。如“其”,用在句首一般作代词,如“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鸿门宴》);用在句首还常作语气副词(表反问或揣测),如“其(表揣测语气)皆出于此乎”(《师说》);在句中用在动词后一般作代词,如“秦王恐其(代指蔺相如)破璧”(《廉颇蔺相如列传》);用在名(代)词后一般作语气副词(表商量、期望、祈使语气),如“吾其(语气副词,还是)还也”(《烛之武退秦师》)。
(4)对应推断法
句式结构相同或相似的词句构成的对文,其对应位置上的词语的用法往往相同或相似。由此可从句中熟悉的虚词的用法推断对应位置的疑难虚词的用法。如“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归去来兮辞并序》)中的“以”和“而”处于对应位置,“而”是表修饰的连词,由此可推断“以”也应是表修饰的连词。再如“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过秦论》)中的“因”和“乘”处于对应位置,“乘”是“趁着”的意思,由此可推断“因”也应是“趁着”的意思。
[即学即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文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五官莫明于目。面有黑子,而目不知,乌在其为明也?目能见物,而不能见吾之面,假于镜而见焉。镜之贵,不如目;镜不求于目,而目转求于镜。然世未尝以镜之助目,而咎目之失明。镜何负于目哉?客有任目而恶镜者,曰:“是好苦我,吾自有目,乌用镜为?久之,视世所称美人,鲜当意者,而不知己面之黑子,泰然谓:“美莫己若。”左右匿笑,客终不悟。悲夫!
(节选自钱大昕《潜研堂文集》)
A.
B.
C.
D.
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文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
司马朗字伯达,河内温人也。九岁,人有道其父字者,朗曰:“慢人亲者,不敬其亲者也。”客谢之。十二,试经为童子郎。监试者以其身体壮大,疑朗匿年,劾问。朗曰:“朗之内外,累世长大,朗虽稚弱,无仰高之风,损年以求早成,非志所为也。”监试者异之。后关东兵起,故冀州刺史李邵家居野王,近山险,欲徙居温。朗谓邵曰:“唇齿之喻,岂唯虞、虢?温与野王即是也;今去彼而居此,是为避朝亡之期耳。且君,国人之望也,今寇未至而先徙,带山之县必骇,是摇动民之心而开奸宄之原也,窃为郡内忧之。”邵不从。边山之民果乱,内徙,或为寇钞。
年二十二,太祖辟为司空掾属,除成皋令,以病去,复为堂阳长。其治务宽惠,不行鞭杖,而民不犯禁。迁兖州刺史,政化大行,百姓称之。虽在军旅,常粗衣恶食,俭以率下。建安二十二年,与夏侯惇、臧霸等征吴。到居巢,军士大疫,朗躬巡视,致医药。遇疾卒,时年四十七。
(节选自《三国志·魏志·司马朗传》)
A.
B.
C.
D.
3.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
A.
B.
C.
D.
4.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B.
C.
D.
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
B.
C.
D.
3.词类活用
[试题特点]
《考试大纲》要求考生“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其中“与现代汉语不同的用法”特指词类活用的现象。文言文中,甲类词在特定的语境里,临时具备了甲类词本不具备的语法特征(如动词的使动用法),或者是临时具有了乙类词的语法特征(如名词用为动词),并进而产生适合于特定语境的含义,这就是词类活用的现象。
文言文中比较常见的词类活用现象有:名词活用为一般动词,名词作状语,名词活用为动词且是使动用法,名词活用为动词且是意动用法;形容词活用为名词,形容词活用为一般动词,形容词活用为动词且是使动用法,形容词活用为动词且是意动用法;动词活用为名词,动词的使动用法。
[解题指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名词活用
①名词活用为一般动词
名词活用为一般动词,在古代汉语中是比较普遍的现象。活用后的意义仍和这个名词的意义密切相关,只是动作化了。名词活用为动词有以下规律:
A.名词后带了补语,这个名词就活用为动词。如“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游褒禅山记》),句中“舍”后带的介词结构“于其址”充当补语,这里的“舍”活用为动词,意思是“筑舍定居”。
B.几个名词连用,如果不构成并列或偏正关系,其中一个名词常活用为动词。如“籍吏民,封府库”(《鸿门宴》),句中“籍”与后面的名词“吏民”组成动宾关系,活用为动词,意思是“登记造册”。
C.名词前如有结构助词“所”,则一起组成“所”字结构,该名词活用为动词。如“置人所罾鱼腹中”(《陈涉世家》),句中“罾”本来是名词,意思是“鱼网”,与“所”一起组成“所”字结构,活用为动词,意思是“用网捕”。
D.名词若用在“之、其、尔、汝、我”等代词前面,则该名词活用为动词。如“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游褒禅山记》),句中名词“名”用在代词“之”的前面,活用为动词,意思是“命名”。
E.名词用在“欲”“敢”“未”等能愿动词或副词之后,则该名词可能活用为动词。如“左右欲刃相如”(《廉颇蔺相如列传》),句中“刃”用在“欲”之后,活用为动词,意思是“杀”。
②名词用作状语
A.普通名词用作状语
名词直接用于动词前作状语,所起的作用是多种多样的,有的还具有比较浓厚的修辞色彩。常见的可以分为以下几种情况:
a.表示动作行为发生的处所。如“卒廷见相如”(《廉颇蔺相如列传》),句中“廷”用作状语,意思是“在朝堂上”。
b.表示动作行为的依据、手段或工具。如“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愚公移山》),句中“箕畚”本是名词“竹筐”,这里用作状语,意思是“用箕畚装土石”。
c.表示动作行为的特征或状态。如“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鸿门宴》),句中“翼”用作状语,意思是“像翅膀一样”。
d.表示行为的方式或态度。如“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鸿门宴》),句中“兄”用作状语,意思是“像对待兄长的礼节一样”。
B.时间名词用作状语
时间名词用于动词前作状语,主要表示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和频率、趋势等。如“朝济而夕设版焉”(《烛之武退秦师》),句中“朝”“夕”用作状语,表示动作“济”“设版”的时间,意思是“在早晨”“到了傍晚”。再如“其始,太医以王命聚之,岁赋其二”(《捕蛇者说》),句中“岁”用作状语,表示“赋(征收)”的频率,意思是“每年”。再如“则刘病日笃”(《陈情表》),句中“日”用作状语,表示动作的趋势,意思是“一天天地”。
C.方位名词用作状语
文言文中,方位名词也可以直接用作状语,表示动作行为发生的处所或表示动作的趋向。如“西望夏口,东望武昌”(《赤壁赋》),句中“西”“东”用作状语,表示动作的趋向,意思是“向西”“向东”。
③名词的使动用法
名词用作使动词,是指这个名词带了宾语,并且使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变成这个名词所代表的人或事物。如“既东封郑”(《烛之武退秦师》),句中“封”,本义为名词“边疆”,在这里用作使动词,意思是“使……成为边疆”。
④名词的意动用法
名词用作意动词,是把它后面的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看作这个名词所代表的人或事物。如“吾从而师之”(《师说》),句中“师”就用作意动词,意思是“把……看作是老师”“以……为师”。再如“侣鱼虾而友麋鹿”(《赤壁赋》),句中的“侣”“友”为意动词,意思是“把……当作伴侣”“把……当作朋友”。
(2)形容词活用
①形容词活用为名词 文言文中,形容词如果处在主语或宾语及判断句谓语的位置上,具有明显的表示人或事物的特征和意义,它就活用为名词。 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师说》)(小、大:小的方面、大的方面)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出师表》)(良实:忠良、诚实的人) 将军身被坚执锐。(《陈涉世家》)(坚、锐:铁甲、武器)
②形容词活用为一般动词 形容词活用为一般动词,多数是由于后面带了宾语,形容词本身是不能带宾语的。 天下苦秦久矣。(《陈涉世家》)(苦:因……而痛苦、痛恨) 素善留侯张良。(《鸿门宴》)(善:友善、交好)
③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形容词带上宾语以后,如果使宾语具有这个形容词的性质和状态,那么这个形容词则活用为使动词。 大王必欲急臣,臣头今与璧俱碎于柱矣!(《廉颇蔺相如列传》)(急:使……着急,逼迫)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泊船瓜洲》)(绿:使……变绿)
④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形容词用作意动词,是主观上认为后面的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具有这个形容词的性质或状态。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师说》)(耻:以……为耻) 当亦乐牺牲吾身与汝身之福利,为天下人谋永福也。(《与妻书》)(乐:以……为快乐)
(3)动词活用
①动词活用为名词 动词的主要作用是充当谓语,但有时也出现在主语或宾语的位置上,表示与这个动词所表示的动作行为有关的人或事,这时它就活用为名词了。 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曹刿论战》)(伏:伏兵) 追亡逐北。(《过秦论》)〔亡、北:溃败(的军队)〕
②动词的使动用法 动词和其后的宾语不是一般的支配与被支配的关系,而是使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产生这个动词所表示的动作行为。活用作使动的动词,多数是不及物动词。不及物动词本来不带宾语,用于使动时,后面可带宾语。及物动词也有活用为使动词,但较少见。 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赤壁赋》)(舞、泣:使……起舞、使……哭泣) 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鸿门宴》)(从:使……跟从,带领)
(4)如何确定词的活用
准确理解这类词的含义,首先要切实把握各类活用现象的一般特点,培养良好的语感,从而在阅读过程中敏锐地发现活用的词;其次用语法分析的方法确定特定的词在句中所扮演的“角色”——句子中的特定成分;最后确定其具体的含义。
在“常态”下,名词多作主语、宾语,形容词多作状语、定语、谓语,动词多作谓语。如果一个词语出现在“非常态”的位置上,就要考虑它是否被活用了。
①主语和宾语位置 主语和宾语一般都由名词、代词充当,当动词、形容词处在主语、宾语的位置上时,就活用了。 如“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游褒禅山记》)中,“至”本来为动词,这里出现在主语的位置上,就活用作名词,意思是“到达的人”。又如“携幼入室,有酒盈樽”(《归去来兮辞并序》)中,“幼”本为形容词,这里出现在宾语的位置上,就活用作名词,意思是“小孩子”。
②谓语位置 谓语通常情况下由动词来充当,当名词、形容词处在谓语的位置上时,就活用为动词了。 如“左右欲刃相如”(《廉颇蔺相如列传》)中,“刃”为名词,出现在谓语位置上,活用为动词,意思是“杀”。又如“桑之落矣,其黄而陨”(《诗经·氓》)中,“黄”是形容词,这里活用为动词,意思是“变黄”。再如“素善留侯张良”(《鸿门宴》)中,“善”是形容词,这里带了宾语“留侯张良”,故“善”活用为动词,作谓语,意思是“友善,交好”,又“友善,交好”是一个“相互,相与”的词,故在具体语境中应翻译为“与……友善”“与……交好”。
③状语位置 动词前的名词如果不是动作的发出者(主语),那就是动作的修饰语(状语)。名词处在动词前又不作主语,那么只能是名词活用为状语。 如“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鸿门宴》)中,名词“兄”并不作主语,在这里是动词“事”的修饰语,即活用为状语,意思是“像对待兄长的礼节一样”。
[思维链接]
[即学即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从舅尚书王筠奇其有佳致 奇:稀奇
B.工草隶虫篆 工:擅长
C.唯贞与卓独不坐 坐:受株连而获罪
D.贞累启固辞 启:禀告
2.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令左司马伯公将白徒而铸钱于庄山 将:率领
B.什至而金千斤也 什:十倍
C.楚不赋于民而财用足也 赋:给予
D.衡山之民释其本 本:农耕
3.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开门肃茂先入 肃:恭敬的样子。
B.茂先为停信宿而出 信宿:两三天。
C.异日裹粮再访 裹粮:携带粮食。
D.读书三十乘 乘:车。
4.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不事文墨久矣 事:从事
B.病目眚 病:疲惫
C.詈不佳 詈:责骂
D.令五县会鞫之 鞫:审讯
4.文言句式
[试题特点]
对实词的理解,对虚词意义和用法的把握,是准确理解句子的前提。但仅仅如此还不够,我们还应正确理解几种与现代汉语不同的特殊的文言句式。
《考试大纲》要求考生“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其中“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考试大纲》列举的有如下几种: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成分省略。
(1)判断句
文言文判断句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基本上不用判断词“是”来表示,而往往让名词或名词性短语直接充当谓语,对主语进行判断。文言文中常用以下几种形式表示判断:
①用“者”或“也”表示判断。其形式有:“……者,……也”“……者,……”“……,……也”“……,……者也”。需要注意的是,在有些判断句中,“者”是和其前面的词构成“者”字结构,不表停顿。
②用副词“乃”“即”“则”“皆”等表示判断。
③用动词“为”“是”表示判断。古汉语中用“是”表判断的并不多见,“是”主要作代词用。
④用“非”“未”等表示否定判断。
⑤既不含判断词、副词,也不含语气词,即无任何标志词,仅通过语意直接表示判断。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谢弘微,陈郡阳夏人也。父思,武昌太守。从叔峻,司空琰第二子也,无后,以弘微为嗣。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将下面的句子译为现代汉语。
时非圣人之所能为也,能不失时而已。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庆礼在人苦节,为国劳臣,一行边陲,三十年所。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被动句
文言文中的被动句很少直接用“被”字,而常用“于”字式、“为”字式、“为……所……”式、“见”字式、“见……于……”式,还有无任何标志词的被动句。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义熙八年,混以刘毅党见诛,妻晋陵公主以混家事委之弘微。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会世扰乱,恐为怨仇所擒。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此辈迫饥寒为盗,抚之甚易……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把第一部分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世即用我,而我奚以为用?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将下面的文言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其行廉,故死而不容。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倒装句
倒装句包括“主谓倒装”“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状语后置”等句式。
A.主谓倒装
古代汉语里,谓语一般都放在主语之后。但是,有时为了强调谓语,也会把它放到主语之前,这就叫谓语前置,或主语后说,翻译时要将谓语放在主语后。这种谓语前置的句式,通常出现在感叹句和疑问句中。谓语前置句一般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多为疑问句或感叹句,二是谓语后多有语助词“乎”“哉”“矣”“兮”等。翻译时只要还原到正常的主谓语序即可。
把下面的文言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今邯郸旦暮降秦而魏救不至,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也!(《信陵君窃符救赵》)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宾语前置
现代汉语中宾语一般处于谓语之后,用来回答是“谁”或是“什么”的;而在古代汉语中,却往往出现宾语放置在谓语之前的情况,这种现象就叫宾语前置。宾语前置句在文言倒装句中较为复杂,判断方式主要是找准标志,辨清类型。
(1)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或介词的宾语前置,其标志是:
①疑问句式;②作宾语的是疑问代词,如“何”“安”“奚”等。
(2)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前置,其标志是:
①有否定词“未”“不”“莫”等;
②作宾语的必须是人称代词,如“之”“余”“尔”等。
(3)用“之”“是”“唯……是……”等作标志的宾语前置。翻译宾语前置句时只须把宾语调至动词后即可。尤其需要注意的是,否定句中“之”字宾语前置时,极有可能出现把它当成助词而不译的疏忽,如“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中的“之”字是代词宾语,需要在翻译时译出来。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金人虽不吾索,吾当与之俱行,求见二酋面责之,庶或万一可济。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定语后置
定语后置是指为了强调和突出定语所表达的内容,把定语放到了中心语之后的一种特殊的文言句式,有一些标志,如“……者”“……之……”“……之……者”“……者……”,在翻译时要把定语还原在中心语之前。
定语后置句的形式主要有五种:
定语后置句的形式 例 句
①定语放在中心语后,用“者”作结尾,构成“中心语+后置定语+者”的格式。 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赤壁赋》)
②定语放在中心语后,中间用“之”作为标志词,构成“中心语+之+后置定语”的格式。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劝学》)
③在中心语和后置定语之间加“之”,再用“者”字结尾,构成“中心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