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中考文言文之意动、使动用法(共18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语文中考文言文之意动、使动用法(共18张PPT)
格式 ppt
文件大小 8.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4-24 08:42:0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8张PPT)
中考文言文之意动、使动用法
制作时间:2022年4月16日
目录
文言文中的意动用法

文言文中的使动用法

意动VS使动

随堂演练

文言文-意动用法
-用众人之合力,则无不胜也(淮南子)
意动用法
·意动用法是指某些词用作动词充当谓语时其动作属于主观上的感觉、看待或评价。意动用法是古汉语重要语法现象之一,其中包括形容词的意动用法和名词的意动用法。
·一般可译为“认为......”“以.....为.....”“对.....感到.....”等。
·形容词意动用法、名词意动用法。
名词意动用法:
把它后面的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看做这个名词所代表的人或事物。
例1: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伤仲永》
宾客:名词的意动用法。“宾客其父”是动宾结构,意为“以宾客之礼待其父”。
例2: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大道之行也》
亲、子: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亲;为子。因此人们不只敬爱自己的父母,不只疼爱自己的孩子。
形容词意动用法:
主观上认为后面的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具有这个形容词所代表的性质或状态。
例1:友人惭。——《陈太丘与友期行》
惭:原为形容词,这里用作意动词。感到惭愧。
例2: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十二章
乐:原为形容词,这里用作意动词。以······为快乐。
例3:渔人甚异之。——《桃花源记》
异:原为形容词,这里用作意动词。“异之”,即“以之为异”(认为这件事奇怪)
例4:心乐之。——《小石潭记》
乐:原为形容词,这里用作意动词。以······为乐。
例5: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翁亭记》
乐:原为形容词,这里用作意动词。以······为乐。却不知道太守以游人的快乐为乐啊!
形容词意动用法:
主观上认为后面的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具有这个形容词所代表的性质或状态。
例6: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美:原为形容词,这里用作意动词。认为 我美丽。
例7:固以怪之矣。——《陈涉世家》
怪:原为形容词,这里用作意动词。以······为怪。因此认为鱼腹中有“陈胜王”的绸条诧怪。
文言文-使动用法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劝学)
使动用法
·使动用法是指谓语动词具有“使之怎么样”的意思,即此时谓语动词表示的动作不是主语发出的,而是由宾语发出的。其中包括动词使动用法、名词使动用法法、形容词使动用法。
·由于原来的词类不同,活用作使动之后,它们所表示的语法意义也不完全相同。一般情况翻译“使······xx······”。
·动词使动用法、名词使动用法、形容词使动用法。
例1:康肃笑而遣之。——《卖油翁》
遣:动词的使动用法。使······走,打发。
例2: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陋室铭》
乱、劳:使动用法。使······乱;使······劳累。
例3:望峰息心——《与朱元思书》
息:使动用法。使······平静,平息。
例4: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富贵不能淫》
淫、移、屈:使动用法。使······迷惑;使······动摇;使······屈服。
例5: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苦、劳、饿、空乏、动、忍:使动用法。使······痛苦;劳累;饥饿;财资缺乏;受到震撼;坚忍。
例6:食之不能尽其材。——《马说》
尽: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竭尽。喂它,却不让它竭尽才能。
例7:且秦灭韩亡魏。——《唐雎不辱使命》
灭、亡:使动用法。使······灭亡。
例8:浮尸百万——《唐雎不辱使命》
浮:使动用法。使······倒下。
例9:闻寡人之耳者。 ——《邹忌讽齐王纳谏》
闻:使动用法。使······听到。
例10:忿恚尉。《陈涉世家》
忿恚:使动用法。使······恼怒。(吴广故意说要逃跑)使军官恼怒。
文言文使动用法常见类别:
1.动词使动用法:动词和它的 宾语不是一般的支配与被支配的关系,而是使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产生这个动词所表示的动作行为。
2.名词使动用法:名词用作使 动词,是指这个名词带了 宾语,并且使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变成这个名词所代表的人或事物。翻译时要采用兼语式的形式。
3.形容词使动用法:形容词带上宾语以后,如果使得宾语具有这个形容词的性质和状态,那么这个形容词则活用为使动词。
意动VS使动
对比分析·初中意动、使动用法
意动VS使动
随堂演练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诫子书)
文言文意动用法、使动用法随堂演练
1.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孟子·尽心下》
2.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伤仲永》
3.凄神寒骨,悄怆幽邃。——《小石潭记》
4.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 鸿门宴》
5.惊天地,泣鬼神。——《〈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略〉序》
文言文意动用法、使动用法随堂演练
1.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孟子·尽心下》
意动:孔子登上鲁国的东山,整个鲁国尽收眼底,孔子登上泰山,天地一览无余。
哲学道理:表面上是指泰山之高,实际指人的眼界、视点要不断寻求突破,超越自我、用超然物外的心境来观看世间的变幻纷扰。
2.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伤仲永》
意动:同乡人认为(仲永)神奇,渐渐地以宾客之礼对待仲永父亲。
3.凄神寒骨,悄怆幽邃。——《小石潭记》
使动:使人感到心情凄凉,寒气入骨,幽静深远,弥漫着忧伤的气息。
文言文意动用法、使动用法随堂演练
4.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 鸿门宴》
使动:先打败秦军进入咸阳的人封作王。
5.惊天地,泣鬼神。——《〈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略〉序》
使动:使天地为之震惊,使鬼神为之哭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