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7张PPT)
第二节 我国区域发展战略
“渝新欧”国际铁路联运大通道,就是指重庆利用新亚欧大陆桥这条国际铁路通道,从重庆出发,经西安、兰州、乌鲁木齐,向西过北疆铁路,到达边境口岸阿拉山口,进入哈萨克斯坦,再经俄罗斯、白俄罗斯、波兰,至德国杜伊斯堡,由沿途六个国家铁路、海关部门共同协调建立的铁路运输通道。重庆出发的货物,通过“渝新欧”铁路线运输,沿途通关监管互认,信息共享,运输全程只需一次申报,一次查验,一次放行。
我国改革开放的时空发展战略示意
我国宏观发展格局
我国区域发展战略变化
新时期,区域协调发展,东部、中部、西部、东北四大地区协调发展,长江经济带、京津冀、粤港澳大湾区重点发展,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加快发展。
改革开放后,实行非均衡发展战略,充分利用沿海工业基础和区位优势,促进东部沿海地区的快速发展。
改革开放前,坚持区域均衡发展战略,以优惠政策和大量投资加快内地发展,缩小地区发展差距。
四大地区
国家根据全国各地的自然条件、经济基础、发展水平和对外开放程度,把全国划分为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四大地区,旨在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自然地理环境差异
西部地区位于地势一、二级阶梯,以高原、山地和内陆盆地地形为主。
地形
其他地区位于第三级阶梯,以平原、低山丘陵为主。
西北的温带大陆性气候,西南的亚热带、热带季风区和青藏高原高寒气候区。
气候
其他地区亚热带、温带季风气候为主。
自然地理环境差异
中西部地区能源、有色金属矿产资源具有明显优势;
东北地区能源丰富;
东部地区矿产资源较少。
自然资源
城市、交通分布
分布不均衡;东部多西部少。
东部地区
工业化、城市化和教育科技水平较高,开放程度高,经济发达。(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
矿产资源不足,人地关系日趋紧张,洪涝、环境污染等问题严重。
优势:
劣势:
中部地区
雨热同期;能源、有色金属、水能丰富。人口众多,开发较早。
水土流失严重。人地矛盾突出。
优势:自然资源丰富;有70%的国境线,潜在市场广阔;政府政策支持;社会环境优良。
劣势:基础设施落后;生态环境脆弱;人才、技术、资金匮乏。
西部地区
东北地区
优势:平原面积广阔,人均产出粮食多;工农业基础雄厚.
劣势:
老工业基地,资源枯竭,生产结构单一,设备陈旧、工艺落后,污染严重。
四大地区协调发展
东部面临新一轮的开放发展,需要构筑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创新高地,引领新型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发展,率先建设高水平的现代经济体系。
我国西部幅员辽阔,资源丰富,需要加大开放开发力度,加强内外通道和交通枢纽建设,完善基础设施,培育优势产业、新型产业和特色产业,更要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力度。
中部崛起对于加强东中西互动、协调南北方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需要培育优势产业集群,把中心城市和城市群发展壮大,构建产业创新、现代服务、综合交通和现代物流体系。
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关键在于体制机制创新,推动政府和国企改革,大力繁荣民营经济,加大对外开放力度,增强发展活力、内生动力和整体竞争力。
东部
西部
中部
东北
为了缩小地区差距,加速西部地区发展,1999 年,国家开始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西部地区陆地面积 686.7 万平方千米,约占全国的 71.6%;2016 年人口 3.74 亿,占全国总人口的 27.1%;同年地区生产总值 15.68 万亿元,占全国国内生产总值的 20.1%。
西部地区矿产资源、油气资源、水能资源、土地资源等优势突出,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但西部地区基础设施落后,生态环境脆弱,人才、技术、资金匮乏,正处于农业现代化、工业化和城镇化加速推进时期。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不仅可以缩小我国东西发展差距,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实现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富裕,而且对加强民族团结,保持社会稳定与边疆安全,扩大国内市场需求,都有着重要意义。通过西部大开发,可将资源优势变为经济优势,将潜在优势转为现实优势。
【活动】
长江经济带包括上海、江苏、
浙江、安徽、江西、湖北、湖南、重庆、四川、贵州、云南等省市,土地面积 205 万平方千米,占全国的 21%,人口和经济总量均超过全国的 40%。
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
东中部地形以平原和低山丘陵为主,西部高原山地,为农业发展多种经营提供了有利条件。但地形的复杂也给交通造成不便。
地形
1、长江经济带的发展条件
绝大部分地区暖热,有利于作物的生长,生物量多,产出快,生物资源丰富。河流无结冰期,四季通航,利于河运发展。
气候——
降水丰富,有利于作物的生长。河流水量大,利于河运发展。但雨季长,降水的变率大,伏旱、洪涝、台风等气象灾害是本流域的不利因素。
矿产资源
湖北的铁、贵州的煤,四川的天然气、东南丘陵、云贵高原的有色金属非常丰富,为本流域工业的发展提供了基础。长三角矿产资源不足。
水资源与水能资源丰富
长江流域河运发达河港城市众多
黄金水道
长江水量大,水位变化小,无结冰期,四季通航。
长江长度长,支流多,南北对称分布,横贯东西,联系南北,江海联运,营运里程长。
长江流域,工农业发达,物产丰富,城市密集,人口众多,运输需求量大,河运廉价。
交通便利
1、长江经济带是我国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内河经济带
工业发达
2、长江经济带是我国东、中、西互动合作的协调发展带
3、长江经济带是我国沿海、沿江、沿边全面推进的对内对外开放带
长江经济带空间格局示意
一轴
两翼
三极
多点
归纳总结
长江经济带发展经济的优势条件
资源丰富,种类多。
气候资源优越,热量充足,降水丰沛,雨热同期;地表水、水能资源丰富;矿产资源储量大,种类多;旅游资源丰富;生物资源丰富,产出快。
交通便利,海陆空运输方式齐全。
长江内河航运货运量全球之首;南北铁路干线交织;高速公路、高铁完备;上海是中国最大的航空港。
工农业基础雄厚,基础设施完善。
工业部门齐全,产业结构合理,东、中、西合作协调发展。
人口众多,城市密集,市场广阔。
居民收入高,消费市场需求大。
归纳总结
影响长江经济带发展的限制性因素
丘陵、高原、山地地形条件复杂。
降水的季节、年际变化大,旱涝、台风灾害多发。
水生生物资源严重衰退,水域生态不断恶化,水污染严重。
围湖造田、填湖造陆,湖泊萎缩,调节径流的能力下降,生物多样性减少,部分湖泊富营养化严重。
人多地少,耕地不足。
4、长江经济带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先行示范带
统筹江河湖泊丰富多样的生态要素,推进长江经济带生态文明建设,构建以长江干支流为经脉、以山水林田湖为有机整体,江湖关系和谐、流域水质优良、生态流量充足、水土保持有效、生物种类多样的生态安全格局,使长江经济带成为水清地绿天蓝的生态廊道。
环江绿化带
2018年1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明确要求充分发挥长江经济带横跨东中西三大板块的区位优势,推动长江上中下游地区协调发展和沿江地区高质量发展。回答1~2题。
1.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有利外部环境是( )
A.横贯东、中、西三大区域
B.廉价便利的黄金水道
C.海陆双向开放的区位条件
D.与“一带一路”衔接
2.下列符合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定位的是( )
A.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内河经济带
B.形成东、西部合作的协调发展带
C.形成沿江、沿边全面推进的对内对外开放带
D.建成生态文明建设的先行示范带
【当堂检测】
D
D
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
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同属华北要地,战略地位十分突出。当前区域总人口已超过 1 亿,面临着生态环境恶化、城市发展失衡、区域与城乡发展差距不断扩大等突出问题。京津冀地缘相接、人缘相亲,地域一体、文化一脉,历史渊源深厚、交往半径相宜。
京津冀地形分布
京津冀交通分布
京津冀人口密度分布
以冲积扇、冲积平原地形为主,地势平坦开阔;西、北山地阻挡冬季风,缓解冬季寒冷,东南临渤海,利于夏季风深入,降水多;河流扇形入海,水源充足。
1、自然条件优越
三面环山,易守难攻;东出渤海,西进黄土高原,南达华北平原,北至内蒙古高原和东北平原,四通八达,华北要冲。
京津冀的发展背景
2、战略地位突出
3、交通便利、人口稠密
北京、天津、石家庄铁路枢纽;天津、唐山、秦皇岛优良海港,交通便利。
本区人口超一亿,劳动力资源丰富,素质高。
4、生态环境恶化、城市发展失衡、区域与城乡发展差距不断扩大
总人口已超过1亿,
生态环境恶化、
城市发展失衡、
区域与城乡发展差距不断扩大
必要性
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
战略重点
【课堂探究】
2017 年 4 月,国家决定设立河北雄安新区。规划范围涉及河北省雄县、容城、安新三县及周边部分区域,地处北京、天津、保定腹地,区位优势明显,交通便捷通畅,生态环境良好,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较强,发展空间充裕。雄安新区规划重点承接北京疏解的事业单位、总部企业、金融机构、高等院校等功能,优先发展人工智能、信息安全、量子技术、超级计算等尖端技术产业,建设国家医疗中心。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雄安新区,旨在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探索人口经济密集地区优化开发新模式,调整优化京津冀城市布局和空间结构,培育创新驱动发展新引擎。
(1)说明雄安新区的区位优势。
①地处北京、天津、保定腹地,地理位置优越;②立体化的交通便捷通畅;
③坐落于华北最大的湿地白洋淀周围,生态环境优良、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较强;
④现有开发程度较低,土地资源丰富且价格低廉。
(2)议一议,设立雄安新区,对推进京津冀
协同发展有何重要意义?
①集中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
②调整优化京津冀城市布局和空间结构,培育创新驱动发展新引擎;
③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利于区域的分工和合作;
④缓解城市交通拥堵、污染严重等问题。
【课堂探究】
(3)根据《河北雄安新区规划纲要》,在雄
安新区重点营造优美的亲水生态环境,
实施白洋淀生态修复工程,构建绿色智
能交通系统,建设数字城市和智慧新城。
对此,你是如何理解的?
雄安新区的建设要创新发展理念,发展生态、绿色、环保、高端高新产业;加强与周边城市的融合,实现错位发展;依托白洋淀湿地,发展生态观光旅游;因地制宜,进行城市规划。
2.“渝新欧”国际铁路联运大通道给重庆乃至我国西南地区带来怎样的影响?
促进重庆经济总量的增长;促进西南地区产业结构的升级;促进西南地区贸易的发展;为西南地区提供了新的进出口通道;缩短了重庆乃至中国内陆货物出口欧洲的时间;增强了重庆对周边地区的辐射带动作用。
3. 议一议,重庆开通“渝新欧”国际铁路联运大通道的地理背景有哪些?
我国对外贸易需求增多;
产品特征对运输时效性要求高,运输瓶颈出现;
欧洲国家企业对西南地区的关注;
国家西部大开发和“一带一路”发展战略的需求。
加强环渤海及京津冀地区经济协作,努力实现京津冀协同发展是重大国家战略。读“京津冀都市圈图”,完成3~4题。
3.京津冀经济协同发展,京、津两地的优势有( )
①资金 ②土地资源 ③环境承载力 ④科技、人才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4.河北在京津冀协同发展过程中,区域特色经济发展的方向是( )
A.利用区位优势,迁入重型工业 B.调整农业结构,发展现代农业
C.加快科技产业,赶超京津地区 D.依托人力优势,提升金融服务
【当堂检测】
D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