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数除以分数1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课本P25~26
课时目标:
1、学生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熟练掌握一个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法则。
2、掌握一个数除以分数计算方法,进一步培养培养学生知识迁移、转化的能力。
3、解决现实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学习数学、应用数学的乐趣
教学过程:
一、串联情境,明确要求
1、谈话:同学们,洋娃娃的裙子多漂亮!布艺兴趣小组的同学要给洋娃娃做几条美丽的裙子,我们一起去看看。
多媒体出示信息窗2的内容:兴趣小组的同学用米布给洋娃娃做小裙子,做一条需要米。
二、提出问题,探究新知
1、师问:同学们根据这些信息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生:米布可以做几条裙子?]
师: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呢?
[学生思考后可能回答:生1:看看米布里有多少个米。
生2:用除以可以算出来。学生列式:÷]
2、师:这个算式的结果是多少?怎样算呢?将你的想法说给小组里的同学听。
小组讨论,教师参与到小组里。
谈话:哪个小组愿意把你们的想法和大家说一下?
[学生自主探究后交流,理解明确:根据分数除以整数和整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法则,用乘的倒数。师板书:÷=×=5(条)]
3、谈话:回顾联系以前学习的2÷=2×5 2÷=2×,再观察今天学习的÷=×,它们有什么共同的地方,你有哪些新的发现?
[生1:被除数是分数和整数。生2:除数都是分数。
生3:计算时都把除法转化成了乘法,都要乘除数的的倒数]
谈话:通过刚才的交流,能说说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吗?
[生1:一个数除以分数,等于这个数乘分数的倒数。
生2:甲数除以乙数,等于甲数乘乙数的倒数。]
谈话:同学们归纳出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想一想还有补充吗?
[生:甲数除以乙数要0除外,因为0不能做除数,0没有倒数]
师生共同将计算法则补充完整。
三、巩固应用,拓展延伸
1、自主练习第4题
这是一组计算题,可以让学生独立完成,交流时要注意针对学生计算过程中容易出错的典型错误及时进行指导。
2、自主练习第7题
这是一道辩对错题目,其中的错误也是学生在计算分数除法中易错的地方。练习时,可让学生仔细观察找出错误的地方,分析错误的原因,并改错。也可以引导学生总结计算分数乘除法中需要注意的问题,避免出现类似的错误。还可以用小组竞赛的形式,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3、自主练习第8题
这是学生用所学习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题目。练习时,先让学生在小组中交流解题思路,可以求1小时走的路程即同学的速度,走路程多的同学较快。也可以求走1千米所用的时间,用时少的同学较快。教师要提倡一题多解,拓展学生的思考空间。
4、自主练习第9题
这是一道找规律的题目。旨在打破学生的一种思维定势:长期的整数除法运算使学生认为商一定小于被除数。这个定势在学习小数除法时已得到修正。因此,可以先让学生自己解答,再讨论,如情况允许,最好让学生讨论为什么出现这种现象,最后得出答案:如果除数小于1,商就大于被除数;如果除数大于1,商就小于被除数;如果除数等于1,商就等于被除数。从而加深对除法算式具体含义的理解。
5、自主练习第10题
这是一道分数连乘应用题,练习时先让学生找准单位“1”的数量,然后再列式计算。注意在计算分数乘法时不要和刚学习的分数除法混淆。
6、自主练习第11题
这是一道解决实际问题的题目。练习时,可以在第8题的基础上,让学生利用熟知的数量关系独立解决。
四、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把你的收获说给同位听。
五、限时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