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五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求两数相差多少》 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冀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五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求两数相差多少》 教学设计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0.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冀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2-04-23 15:59:4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两个数相差多少
教材分析:
教材选取了孩子们熟悉的孩子和妈妈的年龄问题,很贴近生活,能通过“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锻炼孩子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两个数相差多少的问题也是生活中常见的问题,能让学生体会数学学习和生活的息息相关。
学情分析:
一年级的学生,理解过程比较困难,教材选择生活中经常碰到的问题解决,能更好的理解“相差”的含义,着重锻炼让学生能自主的提出相关的问题。结合熟悉的事物和情景,在提问题和解答问题的过程中,学习解答两个数相差多少问题 。
教学目标 :
1. 能用所学的知识解答两个数相差多少的简单问题,了过程与方法解同一问题的不同叙述方式。
2 初步认识数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数学在生情感态度与活中的运用,培养数学的应用意识。
教学重点:
能用所学的知识解答两个数相差多少的简单问题
教学难点:
理解相差的含义
教学策略与设计说明:
教材取于生活中的情景,在设计中要结合教材安排教学过程中的环节,使数学中有生活,生活中有数学。
教学过程:
一、情境创设,设疑激趣
学生课前3分钟口算100以内的加减法。
32+4= 54-30= 43+5= 56-40= 76-6=
(设计意图: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巩固加减法的算法)师:春天到了,天气暖和了,晚上亮亮和妈妈坐在院子里聊天,我们听听他们在说些什么?
二、引导探索自主构建
1.妈妈和亮亮在对话中谈论年龄的问题。
师:你通过刚才的对话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谁来说一说?
生:儿子今年7岁,妈妈今年32岁。
师:你能根据刚才的数学信息提出一个用减法计算的数学问题吗?请将你提的问题写在小研究上,并解答。
(1)学生在小研究上提出自己的问题并解答。
(2)全班交流:
生:妈妈比亮亮大多少岁?
32-7=25(岁)
生:亮亮比妈妈小多少岁?
32-7=25(岁)
2.教师引导:问题无论是妈妈比亮亮大多少岁?还是亮亮比妈妈小多少岁?都是妈妈和亮亮的年龄相差多少,我们也可以说为“妈妈和亮亮相差多少岁?”
3.引导学生观察问题和算式,引导学生说说发现了什么?
生:算式一样,问题不一样。
师小结:虽然问题不一样,但是表示的意义是一样的,也就是说一个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说法,这就是我们今天研究的“两数相差多少”的问题。(板书课题)
三、强化训练
试一试
1.师生年龄问题。
师:今天老师看大家表现的这么好,老师和大家分享一个小秘密,老师今年44岁了,谁来说说你的年龄。
生:我今年8岁了。
师:请同学们根据老师的年龄和你的年龄提出减法的问题,并写在小卷上。
师:谁来分享你提出的问题?
(生说出自己提出的问题并解答)
师:过了5年以后老师和你们相差多少岁?
师:无论过了多少年,两个人的年龄差是不变的。
2.大头娃表示不服气,想考考大家,请大家看下面的题。(学生做题并交流)
四、自我总结,深入体验。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指名回答)
板书设计:
两数相差多少
妈妈比亮亮大多少岁?
32-7=25(岁)
亮亮比妈妈小多少岁?
32-7=25(岁)
妈妈和亮亮相差多少岁?
32-7=25(岁)
教学反思:
学生对比较两个数量的多与少有着比较丰富的生活经验,从一年级第一学期开始,学生就初步学习比一比,并形成了灵活多样的比较策略。
通过此课的学习,使学生通过合情推理,探索发现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多少或少多少,即两数相差多少用减法计算,及能用学到的本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一般方法。本课重点在于使学生认识到在解决此类问题时应用减法,难点在于怎样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出求两数相差多少的问题用减法解决。我努力在教学过程中体现以下三个特色:
1、本节课较好地创设了学习情境。如:妈妈和儿子有关年龄的谈话和师生年龄的问题,在愉快的氛围中,使本节课在轻松的环境中完成任务。
2、让学生经历过程,体验成功。本节课注重了学生主动性能力的培养,让学生经历问题的提出和解决过程,在操作中不知不觉地领悟到所学的知识,体验成功的喜悦。
3、让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在学生学习了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多少的实际问题后,教师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少多少的实际问题,然后放手让学生提出不同的数学问题,通过同桌之间的交流与合作,解决问题,发展学生的推理能力。
4.注重了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从初步感知,到操作理解,提出数学问题,层层深入,使学生较好地完成了学习任务。
5、联系生活实际,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本课围绕有意义的实际问题和学生生活中的事情设计练习,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纵观全课,基本上做到了“帮”——“扶”——“放”的过程,使学生能较顺利的完成此课的学习任务。在教学媒体的使用上,针对低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利用形象、生动的多媒体课件,使学生产生较浓的学习兴趣,能积极投入到探索活动中来,主动获取知识。不过,在今后的教学中还要继续加强各数量之间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