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第二单元期中复习练习题
选择题
1.“统契丹,建政权,都上京,为太祖”这一三字经所描述的是契丹历史上的哪一位君主( )。
2.宋、辽之间,宋、夏之间,宋、金之间“议和”的不同点是( )
A.结束了双方大规模的战争状态 B.客观上有利于双方和平相处
C.宋王朝都要交纳岁币 D.导致南北对峙局面的形成
3.后人仿照杜甫凭吊诸葛亮的诗句“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所写的“出师未捷身冤死,常使后人泪满襟”的诗句表达了后人对哪位历史人物的痛惜、怀念和敬仰之情?( )
A.岳飞 B.文天祥 C.寇准 D.秦桧
4.岳飞的词“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其中的“匈奴”指的是( )。
A.匈奴统治者 B.女真统治者
C.契丹统治者 D.党项统治者
5.宋朝时,我国江南地区农业发展较快,逐渐超过北方的原因主要有( )
①南方战乱较少 ②中原人南迁,带来了先进的技术和劳动力 ③南方自然条件优越 ④政府十分重视经济的发展
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 ①② D. ①③④
6.假如你穿越时光隧道,来到南宋临安城,你最不可能看到的情况是( )
A.国内外的客商往来不绝 B.店铺一律在夜间关门
C.流动商贩走街串巷叫卖 D.纸币与铜钱在市场上并用
7.南宋时期,海外贸易范围很广,东到朝鲜、日本,西至阿拉伯半岛和非洲东海岸。那时阿拉伯、东南亚、印度等十几个国家的商人经常来华从事贸易。宋朝政府给他们办理手续的机构是( )。
A.市舶司 B.澎湖巡检司
C.宣政院 D.广州十三行
8.学习了活字印刷术后,小强做笔记如下。但有一项不确切,你能帮他挑出来吗?( )
A.它是最早的印刷术 B.发明人北宋毕升
C.它大大促进了文化的传播 D.比欧洲早约400年
9.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建立起来的全国性统一的封建政权是( )
A.秦朝 B.唐朝 C.元朝 D.隋朝
10.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我国历史上由分裂走向大统一的朝代不包括( )。
A.秦朝 B.隋朝 C.元朝 D.宋朝
11.张老师在一家古玩店见到了以下这幅古画,在与店员交谈时,发现他对这幅画的介绍存在错误,请你指出来( )
A.这是宋代画家张择端所绘的《清明上河图》
B.此画描绘了北宋都城东京的繁华景象
C.从画中可以反映出北宋时人们的交通工具比较多样化
D. 画中所绘的这条河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
12.关于两宋时期的经济发展,小红作了如下小结,其中哪一项不符合史实?( )
A.北宋兴起的景德镇后来发展成著名的瓷都
B.宋朝的造船业居当时世界首位
C.南宋前期四川地区出现交子,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D.从唐朝中后期开始的经济重心南移,到南宋最后完成
13.下列各项不属于秦、隋、元三个朝代相似之处的是( )。
A.都结束了长期分裂,实现了统一
B.都开凿过运河
C.都创设了对后世影响深远的政治制度
D.都是短命王朝
14.“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五十六个兄弟姐妹是一家。”各民族都为中华文化的灿烂辉煌做出了重要贡献。我国五十六个民族之一的“回族”最早形成于( )
宋朝 B.元朝 C.明朝 D.清朝
下列各政权,曾经与南宋并立的是:( )
①北宋 ②辽 ③金 ④西夏 ⑤元朝
①③④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②③⑤
16.论从史出是历史研究的方法之一。下列成就能说明宋元是我国古代科技发展高峰时期的是( )。
①活字印刷术的发明 ②蔡伦改进造纸术 ③指南针用于航海 ④火药在军事上广泛使用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17.2008年奥运会吉祥物福娃应用了中国传统艺术的表现方式,展现了中国的灿烂文化。其中,福娃晶晶的头部纹饰源自宋瓷上的莲花瓣造型(如右图),下列关于宋瓷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我国从宋朝开始出现陶瓷 B.陶瓷业在宋代有重要的发展
C.著名瓷都景德镇兴起于宋代 D.宋代是中国瓷器史上的辉煌时代
18.宋元时期,绘画艺术的特征是表现市民生活的风俗画的出现和日益增多,这主要是因为( )
A.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 B.对外贸易的发展
C.文化事业的发展 D.城市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
19.宋朝的商品经济发展非常迅速,人们的日常生活也发生了巨大变化,下列生活方式中,当时百姓生活中可能遇到的有( )。
①在大型的娱乐场所“瓦子”中观看演出 ②阅读《马可·波罗行纪》,了解欧洲 ③在航海中使用指南针导航 ④在居民区内就可以购买所需商品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④
20.我国古代炼丹家发明的火药很早就用于军事,下列战争中最不可能使用火药武器的是( )
A. 隋末农民战争 B.蒙古军队灭金的战争
C. 南宋将领抗击金军的战争 D.文天祥抗元的战争
二、非选择题
2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女真人)住的地方……房屋的门窗都向东或南开。室内垒有土炕,炕下烧火。至今,北方一些地区还用火炕。
材料二 由于与少数民族互市,北宋的肉食中以羊肉为多;南宋的羊肉价格比较高,一般人吃不起。南方人吃鱼多……宋朝缺马,人们多用牛车,也有用驴车的。
请回答:
(1)材料二中提到的“互市”指的是什么?
(2)材料二中说“宋朝缺马”,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中的原因。
(3)根据以上两则材料分析,影响人们生活方式、生活习惯的因素主要有哪些?
22、读图学史,请你回答:
① 这两个人物是谁?你知道他们各有什么名言或名篇吗?
② 他们的主要事迹是什么?
③ 从他们身上你能学习到哪些优秀品质?
23、读下图,回答问题。
(1).按顺序指出三图分别反映了什么时期的政治形势?
(2).据图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由图一到图二政权的更替情况。
(3).三图显示的历史发展趋势怎样
(4).结合地图,指出:东京、临安、大都这三个城市分别是当今的哪个城市? 写出发生在澶州、郾城两地的历史事件?
(5).图一、图二时期民族关系的主要特点是什么?主流又是什么?这一时期少数民族政权做出了哪些贡献?
(6).图三对祖国的统一与发展作出了较大的贡献,根据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内容。
①、加强对西藏管辖的机构:_______________
② 、对我国省级行政区设立影响巨大的制度:______________
③、此时期对中外文化交流作出重大贡献的外国人:____________写成的代表作品:____________
④、崭新的民族:_______________
24、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英国著名历史学家汤因比曾说:“如果能够选择,我愿意生活在中国的宋代。”学者邓广铭也说:“宋代是我国封建社会发展的最高阶段,其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所达到的高度,在中国整个封建社会历史时期之内,可以说是空前绝后。”
(1)宋元是我国古代科技发展的高峰时期。举出宋代科技的重大成就两例。
(2)宋朝诗句“邸店如云屯”,从中你能得到什么历史信息?
(3)北宋时期四川地区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其名称是什么?纸币的产生有何作用?
(4)我国经济重心的南移主要经历了三个历史阶段,到( )时期最终完成。结合这三个历史阶段,你认为造成人口大量南迁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5)南宋时出现的许多区域性经济中心也多分布在南方。其中,南宋的都城_________是人口超过百万的大都市。
答案
1-5CDABA 6-10BAACD 11-15DCDAC 16-20BADCA
21、(1)宋朝与北方少数民族之间开展的边境贸易。
(2)宋朝与北方少数民族时有战争和冲突,马多用于军事需要,因此导致市场缺马。
(3)影响因素:自然条件、自然环境,如:南方多雨,所建瓦屋一般屋顶坡度大;社会政治因素:北宋时由于一些士大夫的提倡,妇女缠足逐渐传开;经济因素:大力发展畜牧业,使人们肉食丰富。
22、①岳飞。《满江红》,“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②岳飞:抗金。郾城大战大败金军,收复许多失地。但被秦桧以“谋反”罪名杀害。
文天祥:坚持抗元斗争,兵败被俘,坚贞不屈,最后被杀害。
③提示:一心报效国家,不计较个人得失。为国家民族大义,坚贞不屈,肯于牺牲。
23、1.图一反映的是辽、北宋、西夏的形势; 图二反映的是金、南宋对峙的形势; 图三反映的是元朝统一全国的形势。
2.金灭辽、金灭北宋、南宋建立(辽灭亡、金建立,北宋灭亡、甫宋建立也可)(答对其中的两点即可。
3.由政权并立(或分裂)走向统一;民族融合进一步加强。
4.分别是:开封、杭州、北京;澶州大战(澶渊之盟)、郾城大捷
5.特点:各民族政权并立或对峙;主流:民族融合,经济文化交流(或和);贡献:1.促进了民族融合2.加速了北方少数民族封建化的进程3.促进了边疆地区的发展
6.(1)宣政院,(2)行省制度,(3)马可·波罗,《马可·波罗行纪》,(4)回族.
24、(1)活字印刷术的发明;指南针的制成,并广泛应用于航海事业;火药的广泛使用;沈括著成《梦溪笔谈》。(答出其中两例即可)
(2)宋代的旅店业兴旺。(2分)
(3)交子。作用:有利于商业发展。
(4)北方战乱不断,南方相对安定。
(5)临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