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课前热身 温故知新】
(一)了解作者
张抗抗,女作家。浙江杭州人,1950年生。1963年考入杭州市一中,1969年中学毕业后到黑龙江国营农场劳动八年,当过农工、砖厂工人、通讯员、报道员、创作员等。1977年到黑龙江省艺术学校编剧班学习一年,1979年调到黑龙江作家协会从事专业创作。1972年发表了第一篇短篇小说《灯》,1975年出版了长篇小说《分界线》。反映黑龙江农场知识青年的生活。她还写了中篇童话《翔儿和他的氢球》和散文集《橄榄》,出版了长篇小说《隐形伴侣》。作品中《夏》获1980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淡淡的晨雾》获第一届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代表作:《张抗抗自选集》5卷,《感悟珍珠港》于2001年获得鲁迅文学奖。
从事专业文学创作至今。现为一级作家、黑龙江省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第六届主席团委员、第十届全国政协委员。在2006年11月第七届全国作代会上最新当选为全国作协第七届副主席;2009年11月13日,被聘为中国国务院参事室参事。
(二)了解珍珠港和“亚利桑那”纪念馆
珍珠港位于夏威夷的瓦胡岛,因盛产优质珍珠而得名。历史上,夏威夷是个独立王国。几百年前,西班牙帝国依靠海上力量强行将其据为己有,王国即告瓦解。1898年,日益强大的美利坚合众国又从西班牙手中夺得了这块宝地,并着手在此建设海军基地。
“珍珠港事件”后,美国各方提出应该修建一座纪念馆。1949年,夏威夷特别行政区成立了战事纪念委员会。第二年美国太平洋舰队总司令亚瑟·瑞佛下令在沉舰上升起第一面国旗,率先纪念阵亡将士。1958年,艾森豪威尔总统批准建设“亚利桑那”纪念馆。1962年纪念馆落成仪式举行。
【学习目标】
1.理清文章内容,明确作者在珍珠港的所见所想,感悟主旨。
2.找出文中描写语段,把握作者对事件的感悟。
3.结合实际,探讨自己对战争的看法;培养观察思考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作者所见所思,把握作者感悟。
教学难点:感悟战争,感悟和平;培养思考事件的能力
【指点迷津 授之以渔】
理解文本——培养语感--感受合哲理及情感——学习方法
【涉及考点 形成网络】
??? ?
??
【教学流程】
一.未雨绸缪
1.预习要求:(1)读准字音;2)初步了解文章内容。
2.搜集资料,有关珍珠港的地理知识及相关历史事件,体会文章蕴涵作者的思想感情。
3.小试牛刀:预习检测
(1)给带点的字注音
通衢( ) 山岙( ) 殉难者( ) 有恃无恐( ) 猝不及防( )
俯瞰( ) 颤栗( )( ) 洇漫( )
(2)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有恃无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弄巧成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恼羞成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你觉得文章要提示些什么?(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 课堂探究
自主学习
(一)整体感知课文,初步领会作者的感悟:
1.介绍有关珍珠港的地理知识及相关历史事件。
日本偷袭珍珠港的原因:?
(1)日本在1939年国内物资就供不应求,在全国范围内就实行配给制,在占领区如中国就实行以战养战的政策。资源的短缺逼迫日本要尽快占领东南亚。而美国则是它的绊脚石。?
(2)在日本设计的“大东亚共荣圈”中就包括了东南亚,尤其是盛产石油的荷属东印度,而要想取得这个地方就必须经过美国的菲律宾。?
(3)在日本北进苏联还是南下的问题上,在诺门坎事件及苏德战场局势不明的情况下,日本人还是决定南下。?
(4)美国对日本实行了战略物资的禁运,使日本觉得与美国开战不可避免,既然要打,就要先发制人。?
(5)日本偷袭珍珠港一方面企图一次击垮美太平洋舰队,另一方面使得美国暂时没有力量顾及东南亚。就在空袭珍珠港的同时,日本在菲律宾登陆,全面进攻东南亚。?
(6)日本对自己偷袭珍珠港的计划很有信心,事实证明确实很成功。
2.文中哪些段落可看出珍珠港受到了重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找一找:强大的美军舰队如此不堪一击的根本原因是什么?用文中的一句话来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美军的“有恃无恐的骄傲与轻敌”在文中有哪些具体表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珍珠港事件使美国人倍受耻辱,谁知道珍珠港事件后美国采取了什么行动?结果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合作探究(兵教兵),展示成果
6. 战争中谁是真正的赢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那作者面对日美双方输赢角色的转变,她感悟到了什么?(用文中的语言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人类呀,若是继续滥用战争,你终将坠入万劫不复的深渊。”?你同意这一看法吗??说说你的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质疑解疑:写出你的疑问,大家共同提高哦。
平行训练
阅读下面的选段,回答后面的问题。
从博物馆的沙盘上看,珍珠港蜗居于曲折的山峦里,山如屏障,海为通衙,是一处进退自如的天然军港,因而成为美国控制南太平洋地区的重要军事基地。
????1941年12月7日清晨。当日军的第一批轰炸机穿云破雾临近珍珠港上空时,岛上的战士还在椰树下度假。几分钟后,大规模的空袭开始,此时,美军太平洋舰队的130艘舰艇,仍若无其事地停泊在珍珠港内,美国海军的飞机一群群仍无动于衷地排列在福特岛上。
????阴谋和罪恶就在明媚的阳光下、在有恃无恐的骄傲与轻敌中、在华盛顿的赫尔接见日本使者的时刻,猝不及防地发生了。美丽的欧胡岛在瞬间陷入火海而后迅速沉入黑暗,珍珠港美军基地几乎坐以待毙。当晚,罗斯福总统在华盛顿城直到深夜12点半才勉强用过晚饭,他仍然不相信,如此强大的美军基地怎么竟然会如此不堪一击。
????亚利山那号战舰的甲板被1760磅的炸弹击中,引爆舰首的弹药库,9分钟之内,战舰与?1177名船员一并迅疾沉没。
????眼前灰蓝色的海水中,隐隐地浮现出当年亚利山那号战舰的全部轮廓。它庞大的身躯,静卧于纪念堂底部的海水中,像一头巨兽残留的古骸。60年前的威风与耻辱,在锈铁残骸的缝隙中一波一波的荡漾开去。①??
????清澈的海水中,五色斑斓的热带游鱼,成群结队悠悠然掠过。它们是亚利山那号沉舰最忠实的陪伴者。但它们会对亚利山那号说出并不悦耳的话么?在这个从未获得真正和平的世界上,亚利山那号如果健在,在后来的朝鲜战争越南战争的烽烟里,会遭遇什么样的命运?它若是不被炸沉,在另一次海战中,定会奉命去攻击别的战舰,那么,将是哪一艘无辜的船只,成为大西洋印度洋或是地中海上,另一座水上废墟兼纪念堂呢?
????悄然地,从灰蓝色的海面上,升起一滴琥珀色的气泡——那是油星,是从沉在海底的亚利山那号油库里渗漏出来的汽油。按照油库储存的油量计算,还将渗漏100年之久。由于沉舰每日冒出的油星并未对周围海域构成污染的威胁,战事纪念委员会不打算对海底的油库进行封闭处理,任由那油星隔三差五源源不断地浮到海面上,成为美国“爱国主义”教育最生动无言的活教材。
????凝神注目,只见周边的海域,竟然无声无息的连续冒出了一串气泡。继而,红黄赤紫交织翻滚,将海水染得一片缤纷。有人低声耳语说,那是殉难者的鲜血,至今还在流淌。②??
????忽然就冷冷地颤粟,那油珠子在海水中一圈圈化开去,作着狰狞的鬼脸,一张一弛的,分明是海底的舱中有人尚在呼吸,那是呼吸形成的气泡。除了呼吸还会有什么,能如此持续不断的传递出生命的信息呢?③??那一刻亚利山那号猛然就活了过来,或许从来就没有死过。不死是因为不甘,不甘是由于许多未解的疑问,在后来的几十年间,吐出了一个一个叩问的气泡。
????在那次席卷全球的大战中,究竟谁是最后真正的赢家呢?在人类历史上,无论正义或是非正义的战争,都是以流血和灾难为代价的。
????美丽活泼的小鱼们又游过来,钻入了水上弥漫的油污,被那顶巨伞覆盖了。忽而觉得那来自舰舱底部的呼吸,其实多一半是在窒息中挣扎的。
????人类啊,若是继续滥用战争,你终将坠入万劫不复的深渊。作为一艘注满了油而后沉入黑暗的战舰,满舱能源已成为另一种动力,那是留给后人的警示。
?????????????????(选自张抗抗《感悟珍珠港》,因原文篇幅较长,有删节)
1.联系上下问,指出如此强大的美军基地怎么为什么会如此不堪一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作者的许多感悟中,最应该引起我们注意和思考的感悟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但它们会对亚利山那号说出并不悦耳的话么?”中那“不悦耳的话”指什么?联系上下文,请你用简洁的语言直截了当地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章画线的几个句子中,你最喜欢哪一句?请写出并谈谈你的看法。我最喜欢第_____句。
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请用简洁的语言把你见过的“爱国主义”教育最生动无言的活教材描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亚利山那号战舰的满舱能源已成为另一种动力,那是留给后人的警示。请结合下面的链接材料,谈谈你对这种警示的理解。
相关链接:
????①2005年11月22日,日本自民党举行建党50周年纪念大会,并在会上对该党提出的新宪法草案进行说明,明确要求将日本保持“自卫军”写入其中。法新社指出,这意味着日本在二战结束60年后再次拥有了名义上的“军队”。在敏感的宪法第9条中,新宪法草案删去了“(日本)将永不建设陆海空军事力量,以及其他潜在的战争力量”这段话。取而代之的是“为了保卫和平和国家独立,以及国家和民众安全,(日本)将建立用于自卫的军事力量,内阁首相将成为其最高指挥官”。
????②《欧洲时报》谴责日本教科书篡改侵略历史:新华社巴黎8月13日电法国《欧洲时报》日前以“篡改历史,罪莫大焉”为题发表评论员文章,谴责日本新编教科书篡改日本侵略历史。文章认为,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唯有日本仍顽固坚持其对历史的歪曲看法,仍千方百计地篡改历史,严重地伤害了受日本侵略和残害的亚洲国家人民。抹杀当年日本侵略亚洲国家的史实,不仅是为侵略者涂脂抹粉,也是对受害者的莫大侮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画龙点睛
作家张抗抗透过历史的硝烟和战争的血腥,在珍珠港发出沉重的感叹:“人类呀,若是继续滥用战争,你终将坠人万劫不复的深渊。”表现了对和平的深切呼唤。让我们共同铭记历史,正视现实,珍惜现在的生活,热爱和平。
本文作者将写景,记事,抒发情感,发表看法有机统一了起来,既有沉郁的描绘、沉重的记叙也有真诚的评说、深刻的感悟。用朴实真切的语言“留给后人的百年警示”这些是需要同学们学习借鉴的。
三 、提高拓展
阅读下面的选段,回答问题
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
有一天,两个强盗闯进了圆明园。一个强盗洗劫,另一个强盗放火。似乎得胜之后,便可以动手行窃了。对圆明园进行了大规模的劫掠,赃物由两个胜利者均分。我们看到,这整个事件还与额尔金的名字有关,这名字又使人不能不忆起巴特农神庙。从前对巴特农神庙怎么干,现在对圆明园也怎么干,只是更彻底,更漂亮,以至于荡然无存。我们所有大教堂的财宝加在一起,也许还抵不上东方这座了不起的富丽堂皇的博物馆。那儿不仅仅有艺术珍品,还有大堆的金银制品。丰功伟绩!收获巨大!两个胜利者,一个塞满了腰包,这是看得见的,另一个装满了箱箧。他们手挽手,笑嘻嘻地回到了欧洲。这就是这两个强盗的故事。
1、选文的作者是法国作家雨果,他是法国 文学的重要代表。代表作品有小说 《 》《 》《 》等。
2、文中提到的“两个强盗”是指 。
3、“丰功伟绩!收获巨大!”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为什么连用两个叹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这封信中,可以看出作者是怎样的一个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 我的收获和质疑(教师: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