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虑深谋 用心良苦
——苏洵《六国论》教学设计
课型:新授课
教学目标:
认识苏洵“六国破灭”“弊在赂秦”的观点。
鉴赏史论文借古讽今的写法。
学习本文论证严密的特点。
对比苏轼、苏辙的《六国论》,辨析三人观点的不同。
新课导入:
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明得失、鉴今朝。如何以史为镜,关键在于发现错综复杂的历史事实之间的内在联系,理出导致王朝兴替的中心线索,才能达到借鉴史实、古为今用之目的。杜牧以《阿房宫赋》为唐王朝敲响勿大兴土木、劳民伤财的警钟,发出“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的悲叹!苏洵的《六国论》于解析战国七雄何以演变为秦一枝独秀的原因之外,也指出了宋朝的国策之非。今天我们就一同走进《六国论》,看一看苏洵是如何抽丝剥茧、层层剖析的。
整体感知:
首先请大家齐读课文,理清段落关系。
好,现在我们来分段研读,学习论证的方法,感知苏洵高超的论证艺术。
鉴赏论证艺术:
一:
起: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开明见山,简洁有力。)
“非兵不利, 战不善”用否定句式排除异说, 保证了后一分句“弊在赂秦”正面肯定的确凿性。事物之间的联系是复杂的、多方面的, 单纯肯定“弊在赂秦”, 并未排除“弊在兵不利”等其他因素, 论述逻辑性受损。
承: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阐释观点,易于理解。)
转: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曰: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
(预设反驳,以答破之。)
“或曰”句以设问呈疑, 代读者提问, 而径自作出回答, 对论点进行了补充, 从而把论述向前推进一步。两个分论点实际上是论证中心论点的两个论据, 从“赂者”和“不赂者”正反两方面进行论证, 容不得人反驳, 加强了中心论点的严密性, 增强了事理逻辑性。因为“赂”是主要的, “不赂”是次要的, 所以不能颠倒顺序。
合:故曰:弊在赂秦也。
(先破后立,得出结论。)
二:
现在请同学们来试着分析一下第二、三两段的论证艺术。可以从论点、论据、论证方法等方面进行分析。
学生展示:
组1:
组2:
教师提问:
1.为什么第2段把赂秦的诸侯国放在一起总写, 而第3段则将齐和燕赵分写 在分写齐和燕赵时使用了哪些不同感彩的词 流露出怎样的态度
明确:
不赂秦的三国在对秦的态度上又分两种:齐与秦交好,不助五国;燕、赵则守土抗秦。因此两者分述更使人明白:齐是自食苦果,不值得同情,所以用“齐亦不免矣”这种平淡冷漠的语气陈述其亡国之因,以示对其鄙夷。燕、赵之君“始有远略, 能守其土,义不赂秦”,值得肯定、赞扬,所以用褒义词。他们的灭亡不在“用兵”,而在“用武而不终”。燕把抗秦的希望寄托于刺客,赵自诛良将,毁其“长城”,值得惋惜,所以用“惜”字;同时燕赵灭国还有失掉强援、智力孤危的外因,所以用“且”强调,用“诚”表示理解。
2.作者在第4段给六国设计了哪几个救亡图存之道?有何作用?
3.于结构而言,文章到第四段已相当完整。能否删去第五段?
4.人们常用“简老”二字评价该文文风,所谓“简”是行文简约而精当,而“老”则是行文收放自如、用语老到。请结合具体语句分析这一风格特点。
示例:“呜呼”和“悲夫”二语是强烈的感叹, 在这段话中各领出一层意思。“呜呼”, 惜其有良策而不用;“悲夫”开始形成一大转折, 哀其结果之惨, 之后又回到历史中, 感叹六国破灭的可悲结局, 抨击六国的政策, 提出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才是赂秦之根源。强烈的嗟叹, 表明六国灭亡教训的惨重, 写六国并力西向, 秦人势必陷于困境, 用“食之不得下咽”, 表现出秦人极端紧张的心态, 含蓄生动, 还带点幽默味道。“为国者”一句感叹, 规劝北宋统治者放弃屈辱求和的方针, 把问题分析由表层过渡到里层。
小组探究:
就“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一句中的“下”字,新版统编教材的注释是“降低身份”,而老版教材的注释是“指在六国之后”。你认为哪个注释更契合本文语境及写作目的,请论证你的观点。
组1:直指宋庭、现实针对性强;对作为中原王朝的大宋讽刺性更强。
课堂小结:
本文立论明确、论说严谨、语言老到、纵横恣肆,且于无声处响起警钟。明代何仲默评价:“老泉(苏洵)论六国赂秦,其实借论宋赂契丹之事,而卒以此亡,可谓深谋先见之识矣。”
群文辨析:
阅读以下《六国论》节选,搜集相关历史资料,就六国灭亡原因写一篇论述性文章。要求:观点鲜明,史料真实,论证合理,不少于600字。
苏辙《六国论》
尝读六国《世家》,窃怪天下之诸侯,以五倍之地,十倍之众,发愤西向,以攻山西千里之秦,而不免于死亡。常为之深思远虑,以为必有可以自安之计,盖未尝不咎其当时之士虑患之疏,而见利之浅,且不知天下之势也。
……
夫韩、魏不能独当秦,而天下之诸侯,藉之以蔽其西,故莫如厚韩亲魏以摈秦。秦人不敢逾韩、魏以窥齐、楚、燕、赵之国,而齐、楚、燕、赵之国,因得以自完于其间矣。以四无事之国,佐当寇之韩、魏,使韩、魏无东顾之忧,而为天下出身以当秦兵;以二国委秦,而四国休息于内,以阴助其急,若此,可以应夫无穷,彼秦者将何为哉!不知出此,而乃贪疆埸尺寸之利,背盟败约,以自相屠灭,秦兵未出,而天下诸侯已自困矣。至于秦人得伺其隙以取其国,可不悲哉!
李桢《六国论》)
宋二苏氏论六国徒事割地赂秦,自弱、取夷灭,不知坚守纵约;齐、楚、燕、赵不知佐韩、魏以摈秦:以为必如是,而后秦患可纾。
夫后世之所以恶秦者,岂非以其暴邪?以余观之,彼六国者皆欲为秦所为,未可专以罪秦也。当是时,东诸侯之六国也,未有能愈于秦者也;其溺于攻伐,习于虞诈,强食而弱肉者,视秦无异也。兵连祸结,曾无虚岁。向使有擅形便之利如秦者,而又得天助焉。未必不复增一秦也。惟其终不克为秦之所为,是以卒自弱,而取夷灭。
……
六国皆欲为秦之所为,而秦独为之,而遂焉者,所谓得天助云尔。嗟夫!自春秋以来,兵祸日炽;迄乎战国,而生民之荼毒,有不忍言者。天之爱民甚矣,岂其使六七君者,肆于人上,日驱无辜之民,胼手胝足、暴骸中野,以终刘于虐乎?其必不尔矣!是故秦不极强,不能灭六国而帝,不帝,则其恶未极,其恶未盈,亦不能以速亡。凡此者,皆天也,亦秦与六国之自为之也。后之论者,何厚于六国,而必为之图存也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