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 名师导航(1.王维诗四首)

文档属性

名称 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 名师导航(1.王维诗四首)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45.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粤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1-01-26 13:17: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1 王维诗四首
名师导航
内容感知21世纪教育网
《积雨辋川庄作》:辋川庄,在今陕西蓝田西南十余公里处的辋川山谷中,是王维在宋之问的辋川山庄基础上兴建的园林。这是一首七律,作于辋川山庄。在这首七律中,诗人把自己幽雅清淡的禅寂生活与辋川恬静优美的田园风光结合起来描写,创造了一个物我相惬、情景交融的意境。
《辛夷坞》:这是王维田园组诗《辋川集》二十首中的第十八首。这一组诗全是五绝,如同一幅幅精美的画作,从整体上描绘了辋川一带的风景。组诗中,作者不仅以细腻的笔墨描绘出景物的鲜明形象,而且写出了景物的精神气质。
《送沈子福归江东》:此诗是王维开元二十八、二十九年(740、741)游历湖北襄阳一带所作。其集中尚有《汉江临眺》《晓行巴峡》等诗,可见所游之地不止一处。该诗就是诗人在长江上游送沈子福顺流而下归江东时所写。21世纪教育网
《观猎》:四十岁的王维,思想奋发向上,积极仕进,支持张九龄的开明政治,诗歌创作积极乐观,写下了不少具有强烈批判性的政治诗和具有奋发向上精神的边塞诗。《观猎》这首诗就是王维前期渴望建功立业的边塞诗。21世纪教育网
走近作者21世纪教育网
王维(701—761),字摩诘,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人,后迁居蒲州(今山西永济)。开元九年(721)登进士第,任太乐丞,因伶人舞黄狮子事受连累谪为济州司仓参军。张九龄执政后擢为右拾遗。天宝十一载(752)任吏部郎中,迁给事中。安史叛军陷两京时,被叛军俘虏迫受伪职,两京恢复论罪时仅受降官处分。后历任中书舍人、给事中、尚书右丞,故世称王右丞。晚年时无意仕进,常以禅诵为事,于上元二年卒于辋川别业。王维是盛唐山水田园诗派代表诗人之一,与孟浩然齐名,世称“王孟”。其山水田园诗境界空明,宁静优美。早年曾出使边塞,写有部分边塞诗歌。其诗能融音乐、绘画之理,营造出诗情画意相结合的完美意境。著有《王右丞集》。
咬文嚼字
1.字音
禾黍(shǔ) 鸣啭(zhuàn) 涧户(jiàn) 花萼(è) 粮饷(xiǎng)
晌午(shǎng) 船坞(wù) 罟师(gǔ) 边圻(qí) 角弓(jiǎo)
2.多音字
3.形近字21世纪教育网
句段剖析
一、疑难妙句
1.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
品评:诗句中用“漠漠”和“阴阴”两个叠词,使得此联成为名句。这两个叠词,鲜明生动地描绘了久雨后水田的景色。“漠漠”状久雨后的水田上空朦胧寥廓极为真切,“阴阴”状夏天树木在久雨后的荫浓湿润也很贴切。总之,由于用词的贴切鲜明,使得诗中景色犹如一幅淡雅的水墨画,鲜明地表现了王维诗歌“诗中有画”的特色。
2.惟有相思似春色,江南江北送君归。21世纪教育网
品评:诗人巧设比喻,化虚为实。以有形可感的春色来比喻无形的相思,将抽象的情感化为可观的春色,且境界辽阔,这是以景喻情,借景抒情,收到了极好的表达效果。形象感人,深厚蕴藉。
3.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来源:21世纪教育网]
品评:因草枯,猎鹰很快发现猎物;因雪尽,主人追踪而至便觉格外轻快。“疾”写出了猎鹰发现猎物迅疾俯冲的敏捷。“轻”写出了将军纵马驰骋的雄姿。天上地面互为呼应,传神地描绘出从发现猎物到追捕猎物的过程。
4.回看射雕处,千里暮云平。
品评:这两句写打猎归来正当日暮,野旷云低,景象如画。在结构上,此联与开头遥相呼应,形成鲜明对比。射猎时“风劲角弓鸣”,风劲云涌,气氛激烈;猎后“千里暮云平”,风定云平,满载而归,心情悠然自得。结句用兴,常在诗情抒写到将尽未尽之时,突然用景物收住,留下一个生动的画面,或画面兼有画外音。[来源:21世纪教育网
二、重点语段
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
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
剖析:诗文大意描绘枝条顶端的辛夷花苞,在山中绽放鲜红的颜色。山沟的出口没有人,它纷纷开后又片片洒落。此诗前两句写芙蓉花在寂静中开放,素来给人以“闹”的感觉红色,在这里正好陪衬出此情此景的幽静;后两联写芙蓉花在寂静无人的山涧悄然散落,道出了优美的自然景色。孤独清幽的环境,诗人的寂寞之意与淡泊之情寓于诗中,表达了一种宁静与落寞的情怀。这首诗写景以动衬静,显得山林越发清幽。用发、开、落等动词写花开花落,何其自然,山林之幽静气氛就表现出来了。具体到每一联:两联都是出句“静”,对句“动中寓静,以动衬静”。[来源:21世纪教育网
结构简析21世纪教育网21世纪教育网21世纪教育网
《积雨辋川庄作》结构分析:
首联:写田家劳作生活。
颔联:与首联一样,是诗人静观所得,写自然景色的生机盎然。21世纪教育网
颈联:写诗人独处山林之乐。(寓情于景)
尾联:是诗人与世无争的表白,抒写诗人淡泊宁静的心境。
《辛夷坞》结构分析:21世纪教育网
前两句:写春天来到,辛夷花开。
后两句:写春天不永,花开花落。
《送沈子福归江东》结构分析:[来源:21世纪教育网]
前两句:写送行之地的景色。
后两句:写友人走后诗人的思念之情。
《观猎》结构分析:
首联:用突兀的手法落笔,渲染了激烈、紧张的狩猎气氛。21世纪教育网
颔联:写狩猎时惊心动魄的场面。
颈联:写将军归猎之迅速,有瞬息千里之感。
尾联:写猎后风定云平,满载而归,心情悠然自得。与开头遥相呼应,形成鲜明对比。
主旨浅探21世纪教育网21世纪教育网21世纪教育网
《积雨辋川庄作》:诗人把自己幽雅清淡的禅寂生活和辋川别业优美的田园风光结合起来,细描细绘,表达了诗人厌倦尘世喧嚣,隐居山林、脱离尘俗的闲情逸致,抒发了诗人淡泊宁静的情怀,创造了一个物我相惬、情景交融的意境。
《辛夷坞》:充分描绘了辛夷花美好的形象,渗透着诗人对时代环境寂寞感的体味,表现诗人宁静淡泊的情怀。
《送沈子福归江东》:诗歌写了诗人在长江上游送别友人沈子福顺流而下归江东之场景,表达了对友人依依惜别之情。基调明快,哀而不伤。
《观猎》:写一次普通的打猎场面,表现了打猎主人公的意气风发、飒爽英姿的英武精神,又写出猎归后的轻快和喜悦的心情,蕴涵着诗人的豪情壮志。
审美鉴赏21世纪教育网
情景相生,物我交融
——王维《积雨辋川庄作》赏析
王维的田园诗常以淡雅的笔触传达出清丽丰润的美感,创造出浑然一体的意境,让人感悟到不可言喻的内在生命的存在。创作于晚年隐居期间的《积雨辋川庄作》,就是这样一首情景相生、物我交融的精品。
全诗形象鲜明,兴味深远,诗人将幽雅清淡的禅寂生活与辋川恬静优美的田园风光紧密结合,创造了一个物我相惬、情景交融的意境,表现了隐居山林、脱离尘俗的闲情逸致。
前两联写山上静观所见,描写怡然自乐的田家生活,展示恬静优美的田园风光:连雨时节,天阴地湿,炊烟缓升;农家早炊,饷田野食,怡然自乐;广漠平畴,白鹭翩飞;深山密林,黄鹂和鸣。积雨后的辋川田园,真是画意盎然。农家无忧无虑的劳动生活怎能不引起诗人的浓厚兴趣和无限欣羡?白鹭、黄鹂自由自在的飞鸣,又怎能不令诗人陶醉不已?“一切景语皆情语。”辋川的人物活动、自然景色,无不经过诗人心灵的感应和过滤,染上了浓郁的主观色彩,体现了诗人鲜明的个性。
后两联抒写诗人隐居山林的禅寂生活之乐。颈联描绘诗人独处空山之中、松林之下,观木槿,食露葵,远离尘嚣的幽居生活情景。尾联连用两典,表达自己消尽俗念、随缘任遇、与世无争、耽于山林的悠然情怀。用阳子居学道归来后客人不再让座、却与之争座的典故,说明诗人已与村夫野老融成一体。用海上鸥人因心术不正破坏了与鸥的和谐关系的典故,说明自己回归自然的心灵境界。这两个充满老庄色彩的典故,一正一反,抒写了诗人淡泊的心志。
作为画家,王维追求着诗画交融的艺术境界。诗人写空林烟火,着一“迟”字,不仅把阴雨天的炊烟写得十分真切传神,而且透露了诗人闲散安逸的心境。写辋川之夏,百鸟飞鸣,诗人运用了绘画上强烈对比的设色法:雪白的白鹭,金黄的黄鹂,一取其行,一取其声;“漠漠”的水田,“阴阴”的夏木,描绘出一片广漠明净的淡彩,一片葱郁深沉的浓绿,使背景更显空蒙迷茫。这种强烈的色调对比,构成视觉上色彩浓淡的差异,使我们真切地感受到夏日的绿阴与绿阴之外的水田之间那种鲜明的分界,把积雨天气的辋川山野写得开阔而深邃,画意盎然,境界幽深。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