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中考作文指导:审题立意拟题综合训练(共25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022年中考作文指导:审题立意拟题综合训练(共25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07.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4-23 12:28:5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5张PPT)
2022中考热点作文审题立意拟题综合训练
审题误区
1. 脱离材料 随意而为
2. 朦胧感知 似是而非
3. 抓一鳞而弃全鱼
4. 抓现象而弃本质
审题是应试作文的第一步,也是至关重要的一步。
审题就是深入思考和反复推敲作文话题(包括材料),以求理解其含义,弄清写作的具体要求,确立写作中心,确定写作范围和重点,确定下笔的角度及感情抒发的基调,明确写作方式和方法的过程。
题目清楚了,就会写得切题,就可以不走或少走弯路,在有限的时间内写出较好的文章。否则,拿到题目草率动笔,急于写作,还没弄清题意就信马由缰,一发而不可收拾,这样,轻则写到一半,发现跑题,从头再来;重则交卷后,成绩下来也不知在哪里丢分。因此,看到题目后,一定要冷静思考,认真审清题意。
审题立意遵循三大原则
1.整体性原则。
所谓整体性原则,即审题立意时要有整体意识,要从材料整体出发,全面把握所给材料的意旨。最忌讳根据材料局部“断章取义”。
2.多向性原则。
材料所蕴涵的观点并不是唯一的,从不同的角度可以得到不同的结论,因此,我们要学会多角度审视材料。
3.筛选性原则。
因为我们从材料中获得的观点具有多样性,因此,在动笔前对所得到的立意还要进行适当的筛选。
做到:多中选稳,稳中选优,优中选深,深中选新
你属于哪一个层级?
你属于哪个层级?
审题立意的层级:
我们的使命:寻找最佳立意!
拟题训练
为以下作文材料拟写题目,可多角度立意
审题训练:
1、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材料一:强者意味着成功,文学家雨果曾说“应该相信,自己就是生活的强者”,要成为强者,就应该先有强者的心态。
材料二:2019年6月23日,在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2019届毕业典礼上,叶敬忠院长在致辞中提出:“要尽可能的把自己看得不重要,要尽可能像弱者或者穷人那样感受世界!”
读了上述材料,你有怎样的认识和思考 请综合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例1
1.实现强者梦,更怀悲悯心
2.成为强者,莫忘弱者
3.强者的心态,弱者的视角
审题:
两则材料围绕成为强者和看轻自己的关系引发思考,看似矛盾对立,实则相容并存。考生要特别注意提示语中“综合材料”的要求,思考时应考虑个体在寻求自我发展的不同阶段的表现和看待问题的不同角度。论证时要两者兼顾,明确其关系,千万不能断章取义,改变话题;或只提一方不及其余;或将关系绝对化,有失严密;或泛泛而论,不见重点:要做到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
1.实现强者梦,更怀悲悯心
2. 成为强者,莫忘弱者
3. 强者的心态,弱者的视角
审题立意练习
抓关键词句法
有人问巴西球员贝利:“你最满意的进球是哪一个?”贝利答道:“下一个。”
立意:永不满足的进取精神
艺无止境,不断创新
奋斗拼搏,超越自我
例2
析: 关键句——“第放下即实地也”
立意——①学会放手;②走出思维的定势,战胜自己。
③有所不为才能有所为,不要固执己见④要善于听从别人的意见
有盲子过涸溪,失坠,两手攀木楯,兢兢握固,自分必坠深渊。过者告曰:“无怖,第放下即实地也。”盲子不信,握楯长号。久之,手惫,失手坠地。乃自哂曰:“嘻,蚤知是实地,何久自苦耶?”
例3
审题立意
抓关键句法
楯shǔn 栏杆的横木
整体把握法:
1987年,75位诺贝尔奖金获得者在巴黎集会。有人问一位诺贝尔获奖者:您在哪所学校,哪个实验室学到了您认为最有价值的东西?出人意料,这位学者说,是在幼儿园。“在幼儿园学到什么呢?”学者答:“把自己的东西分一半给小伙伴,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要拿;东西要放整齐;吃饭前要洗手;做错了事要表示歉意;午饭后要休息;要仔细观察大自然。从根本上我学到的东西就是这些。”这位学者的话代表了科学家的普遍看法。
在分析材料时,就要抓住学者话的本质。把自己的东西分一半给小伙伴:无私友爱品质。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要拿:不贪的本质。东西要放整齐:严格的习惯。做错了事要表示歉意:知错必改的品质。吃饭前要洗手,午饭后要休息:良好的生活习惯。从而我们看出,老学者在幼儿园学到的是一些良好的品质和习惯,这些良好的品质和习惯使他取得了成功,实现了人生的价值,所以这一材料的本质问题就是:
从小养成良好的品质和习惯使人终生受益。以此为论点,深刻,准确。
例4
5、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据说,凡是报考印度盂买佛学院的学生,进校的第一堂课就是由该校教授把他们领到该学院正门一侧的一个小门旁,让他们每人进出小门一次。这个门只有1.5米高,0.4米宽,一个成年人要想过去,必须弯腰侧身,不然,就只能碰壁撞头了。进出过这个小门的人几乎无一例外地承认,正是这个独特的行为,使他们顿悟,让他们受益终身。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自主确定立意,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例5
审题:
思考:人生路上,人们要出入的地方,并不是都有壮观的大门,或者有大门也不是随便可以出入的,尤其是通向成功的路上,几乎所有的门都要弯腰侧身才可以进去。人固然需要刀剑般的锋利,但也需要柳条一样的坚韧,柔中带刚,刚里带柔,方里显圆,园中显方,面对人生的障碍,成功的入口,要学会变通,学会改变自己。
人生路上的“小门”可以理解为在人生路上遇到的限制、束缚、困难、坎坷、挫折、屈辱等,在面对它时,人们应该学会“侧身弯腰”即要有策略、学会变通、学会适应、忍一时之屈。在人生之路上,常需要我们弯腰侧身。(作文立意)
但也有少数考生对话题的理解狭隘、肤浅,有的以门写“门”,没有做到化虚为实;有的仅是强调“要有推开门的勇气”而没有写怎样过“小门”;还有的把“小门”理解为走向成功的终南捷径;也有人片面地认为我们应该昂首挺胸走小门,哪怕是头破血流;更有甚者将“小门”错误地理解为“后门”——后门走不得;要区别开过小门的大智大勇与低三下四,奴颜婢膝。极少数内容与话题毫无关联全偏离题意。
审题方法:以果溯因:
6、枭逢鸠。鸠曰:“子将安之?”枭曰:“我将东徙。”鸠曰:“何故?”枭曰:“乡人皆恶我鸣,以故东徙。”鸠曰:“子能更鸣可矣,不能更鸣,东徙犹恶子之声。”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原材料含意作文。
立意 :
①与其改变环境,不如改变自己 治标不如治本
②认识到自己的不足,还要找到完善自我的恰当的方法
③赢得社会认同,在于完善自己
参考立意:
结果 枭搬到东边村里人照样讨厌 原因 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例6
8、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最近在德国发生了一场有点特别的救援行动,大约8名左右的专业消防队员出动,为了救出一只因太胖被卡下水道井盖上的小老鼠。
据媒体报道,在一个周日上午,德国本斯海姆一只一小老鼠因吃得太胖被卡在了一个井盖的孔隙中动弹不得。一对小女孩报警后,经过动物救援专家和8名消防员的两轮拯救行动后,小胖鼠才成功脱身,被放回了下水道。事后报警的姐妹俩为表示感谢,送给消防员们自己画的四周被爱心环绕的卡通鼠画像。而网民对这次的救援也赞不绝口,称消防员行动为暖心救援,大呼“太暖啦!”
此事发生后迅速被各大网站转载及媒体报道,并引起网民的关注和热议,有赞成的也有反对的。要求:结合材料内容,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时事评论性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例7
审题指导:
●命题意图:对社会时事型材料如何进行多角度审题,并选择恰当角度正确立意是一个难点。此命题从社会生活现象入手,让学生有话可说,从情与理进行多角度思考,学会辩证地论证,揭示其生命的价值和社会价值,从而提高写作的思辨性。
●1.从小女孩角度看:每一个生命都应得到尊重。老鼠和人从生命角度说都是平等的。而孩子就是天使,孩子就是天堂;一切邪恶不再邪恶,在这里,一切善举都值得表扬。小女孩报警,消防队员的救援老鼠行动,保护了孩子的童真,善良,体现了对生命的尊重,体现了人的怜悯之心,体现一种温度,也体现一种人文关怀。
●2.从消防队员角度看:生命救援,这属于他们的职责,是一种责任。他们的救援行动值得肯定。一是他们能认真负责地对待小女孩的电话,及时出警救助老鼠,这是他们的职责所在;二是他们能至始至终站在孩子的角度,俯下身子用爱心去对待生命;最后,又诚恳的接受孩子的表扬、感谢。在他们身上,闪耀着责任、爱心、关怀、平等、尊重的光辉,让人肃然起敬,令人为之赞叹。
●3.从社会角度看:善待生命是对的,但要分清对象,要看救援的对象有无社会价值。老鼠为人类的大敌,自古以来就是"老鼠过街,人人喊打”,为“四害"之一,啃咬物品,毁坏庄稼,传播疾病,危害社会。浪费大量的公共资源,去救助一个不值得救助的祸害,实在不可取。应该记取人类历史上欧洲等地发生的三次鼠疫大流行造成死亡大约一亿三千五百万人的教训。救援一只老鼠,这会重复东郭先生与狼,农夫和蛇的故事,成为笑料。
实战演练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1917年4月,毛泽东在《新青年》发表《体育之研究》一文,其中论及“体育之效”时指出:人的身体会天天变化。目不明可以明,耳不聪可以聪。生而强者如果滥用其强,即使是至强者,最终也许会转为至弱;而弱者如果勤自锻炼,增益其所不能,久之也会变而为强。因此,“生而强者不必自喜也,生而弱者不必自悲也。吾生而弱乎,或者天之诱我以至于强,未可知也”。
以上论述具有启示意义。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600字。
关键句:
1.生而强者如果滥用其强,即使是至强者,最终也许会转为至弱;而弱者如果勤自锻炼,增益其所不能,久之也会变而为强。
2.“生而强者不必自喜也,生而弱者不必自悲也
立意:①强与弱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②要有顽强拼搏的精神意志,就能够由弱到强,实现身体的强健、国家的强盛、民族的复兴。
找关键词、关键句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作
和氏璧和随侯珠是中国历史上最为著名的美玉、珍珠,韩非子在他的《解老》中,就用了和氏璧和随侯珠做比喻,来说明内在和外在的关系。他说:“和氏之璧,不饰以五采;随侯之珠,不饰以银黄。”意思是说:本质美的事物,其他事物不足以用来装饰;当然,我们也可以理解为本质美的事物,不需要其他事物来装饰。
以上论述具有启示意义。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600字。
一、初读材料,用横线画出材料中的关键句和关键词
和氏璧和随侯珠是中国历史上最为著名的美玉、珍珠,韩非子在他的《解老》中,就用了和氏璧和随侯珠做比喻,来说明内在和外在的关系。他说:“和氏之璧,不饰以五采;随侯之珠,不饰以银黄。”意思是说:本质美的事物,其他事物不足以用来装饰;当然,我们也可以理解为本质美的事物,不需要其他事物来装饰。
二、再读材料,从关键句和关键词中寻找材料的含意
1.韩非子:“和氏之璧,不饰以五采;随侯之珠,不饰以银黄。”请翻译这句话。
译:
【参考答案】2.“本质美的事物,其他事物不足以用来装饰;当然,我们也可以理解为本质美的事物,不需要其他事物来装饰。”
二、再读材料,从关键句和关键词中寻找材料的含意
2.“本质美的事物,其他事物不足以用来装饰;当然,我们也可以理解为本质美的事物,不需要其他事物来装饰。”
本质美就是 美,外在事物来装饰是指 美。“审美的鉴赏与创造”是语文核心素养之一。此题和审美有所关联探讨和的话题就是“ ”与“ ”的联系。
【参考答案】2.内在 外在 内在 外在
三、深入思考,读出作文材料内容背后的深刻
联系到生活实际,对“内在美”和“外在的装饰”进行具体联想,深刻挖掘其内涵。
3.“内在美”,可以是有学问,有知识,有内涵,可以是
4.“外在的装饰”可以是外表、语言,或者
【参考答案】3.示例:比如善良悲悯、正气忠义、至朴纯粹的优秀品格。
4.示例:名声、赞誉或身份标签、物质财富等。
三、深入思考,读出作文材料内容背后的深刻
5.韩非子:本质美的事物,其他事物不足以用来装饰;当然,我们也可以理解为本质美的事物,不需要其他事物来装饰。
①“不足以”:是说仅依靠外在的其他事物来装饰是不够的, ,
。据此可以立意为:重要的是本质而不是装饰;
.(请写出你的立意思考)
②“不需要”:是说事物只要内在美就足够,不必要在外在美上做文章。据此可立意: 。
【参考答案】5.①示例: 事物的内在的本质美,才是主要因素。不要过分关注外在,重要的是提升自我;做一个有内涵的人。 ② 内在美不需要外在的修饰。
三、深入思考,读出作文材料内容背后的深刻
6.作文的内在关系。
写作时注意,不要完全否定 ,更不能完全否定 。内在和外在的和谐统一(充分肯定内在美,但也不否认 的合理价值);内在美和外在美不能平均用墨,重谈 。
【参考答案】6.外在装饰 内在美 外在美 内在美
再见
课件中使用图片、素材、字体仅限个人研究使用,不得商用转发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