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7张PPT)
澳门 你可知“妈港”不是我真姓?
……
我离开你的襁褓太久了,母亲!
但是他们掳去的是我的肉体,
你依然保管着我内心的灵魂。
三百年来梦寐不忘的生母啊!
请叫儿的乳名,叫我一声[澳门]!
母亲!我要回来,母亲!
闻一多与
七子之歌
闻一多七子之歌
创作背景
《七子之歌》是近代爱国主义诗人闻一多于1925年3月在美国留学期间创作的组诗作品。诗人在这一组诗作品里用拟人化的手法,把中国的澳门、香港、台湾、威海卫、广州湾、九龙岛、旅顺和大连等七个被割让、租借的地方,比做祖国母亲被夺走的七个孩子,让他们来倾诉“失养于祖国、受虐于异类”的悲哀之情,“以抒其孤苦亡告,眷怀祖国之哀忱”,从而让民众从漠然中警醒,振兴中华,收复失地。全诗整体构架均齐、各节匀称、富于建筑美,韵律回旋起伏、一唱三叹、饶有深致。
初谈闻一多
统编语文七年级下册
2 说和做
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
臧克家
教学目标
1.通览全篇,理清思路,结合时代特征,把握人物形象。
2.能分析文中关键段的作用(总起段、过渡段、总结段)
3.字斟句酌,品析比喻句,对偶句等关键句的含义及表达效果。
4.学习闻一多先生严谨的治学态度、言行一致、视死如归的斗争精神和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做一个大写的人。
厚积薄发
读准下列字音:
地壳 校补 炯炯目光 群蚁排衙
赫然 函寄 迥乎不同 警报迭起
漂白 漂泊
厚积薄发
识记下列词语
诗兴不作:写诗的兴致减少了。作,兴起。
锲而不舍:不停地雕刻,比喻有恒心,有毅力。
目不窥园:形容专埋头读书。
兀兀穷年:用心劳苦地一年到头这样做。
心不在焉:心思不在这里。指思想不集中。
一反既往:与以往完全不同。既,已经。
潜心贯注:全身心、全部精力集中做某事。
看篇,说文意
1.臧克家不但用他的笔记写了闻一多的生活片段,更用简洁而有力的词句对闻一多进行了高度的概括与评价,请你找出这个句子。
2.本文标题为“说和做”,请你阅读课文勾画出文中与“说”和“做”相关的句子,并将其连贯起来,概说课文。并思考,作者是通过哪些段落把文章联系在一起的?
咱们这样概说:
作为学者,闻一多﹒﹒﹒﹒﹒﹒
作为革命家,闻一多﹒﹒﹒﹒﹒﹒
看篇,说文意
1. 臧克家不但用他的笔记写了闻一多的生活片段,更用简洁而有力的词句对闻一多进行了高度的概括与评价,请你找出这个句子。
闻一多先生,是卓越的学者,热情澎湃的优秀诗人,大勇的革命烈士。
看篇,说文意
2.本文标题为“说和做”,请你阅读课文勾画出文中与“说”和“做”相关的句子,并将其连贯起来,概说课文。并思考,作者是通过哪些段落把文章联系在一起的?
咱们这样概说:
作为学者,闻一多﹒﹒﹒﹒﹒﹒
作为革命家,闻一多﹒﹒﹒﹒﹒﹒
作为学者,闻一多是
人家是说了在做,我是做了再说。
人家说了也不一定做,我是做了一不一定说。他并没有先“说”,但他“做”了,做出了卓越的成绩。
“做”了,他自己也没有“说”。
做了再说,做了也不说,这仅是闻一多先生的一个方面,---作为学者的一个方面。
作为革命家,闻一多是
作为争取民主的战士,青年运动的领导人,闻一多先生“说”了。
他“说”了,跟着的是“做”。他“说”了就“做”。
他“说”了,说的真痛快
他“做”了,走到游行示威队伍的最前头。
他终于以宝贵的生命,证实了他的“言”和“行”
细读,绘学者风采
1.细读1-6段,文章写了作为学者的闻一多的哪些事?
他的潜心耕耘取得哪些成就?
2,字里行间,你读到了怎样一位学者?你的依据是什么?
作者笔下的闻一多是 的,请看文章第 段。
细读,绘学者风采
1.细读1-6段,文章写了作为学者的闻一多的哪些事?
他的潜心耕耘取得哪些成就?
何妨一下楼、深宵耕耘、小楷群蚁排衙
几年辛苦,凝结成《唐诗杂论》
十年艰辛,《楚辞校补》赫然而出
潜心贯注,向《古典新义》
作为学者的他是
说了在做,我是做了再说。
做了再说,做了也不说。
细读,绘学者风采
1. 字里行间,你读到了怎样一位学者?你的依据是什么?
作者笔下的闻一多是 的,请看文章第 段。
再读,悟烈士大义
默读9-18段,作为革命家,闻一多都说了什么?又做了什么?
请你想想当时的情形,模仿他来“说”。
为什么称其为“烈士”而不是“战士”?
齐读16-18段,致敬烈士闻一多。
起稿政治传单、
群众大会演说、
参加游行示威
最后一次演讲
静夜
这灯光,这灯光漂白了的四壁;
这贤良的桌椅,朋友似的亲密;
这古书的纸香一阵阵的袭来;
要好的茶杯贞女一般的洁白;
受哺的小儿唼呷在母亲怀里,
鼾声报道我大儿康健的消息……
这神秘的静夜,这浑圆的和平,
我喉咙里颤动着感谢的歌声。
但是歌声马上又变成了诅咒,
静夜!我不能,不能受你的贿赂。
谁希罕你这墙内尺方的和平!
我的世界还有更辽阔的边境。
这四墙既隔不断战争的喧嚣,
你有什么方法禁止我的心跳?
最好是让这口里塞满了沙泥,
如其他只会唱着个人的休戚!
最好是让这头颅给田鼠掘洞,
让这一团血肉也去喂着尸虫;
如果只是为了一杯酒,一本诗,
静夜里钟摆摇来的一片闲适,
就听不见了你们四邻的呻吟,
看不见寡妇孤儿抖颤的身影,
战壕里的痉挛,疯人咬着病榻,
和各种惨剧在生活的磨子下。
幸福!我如今不能受你的私贿,
我的世界不在这尺方的墙内。
听!又是一阵炮声,死神在咆哮。
静夜!你如何能禁止我的心跳?
看意,礼赞英雄
毛泽东肯定他:
拍案而起,横眉怒对国民党的手枪,宁可倒下去,也不愿屈服。
周恩来评价他:
为民主,为和平,为大众成仁取义;反独裁,反内战,反特务虽死犹生。
朱自清赞美他:
你是一团火,照彻了深渊,知识青年,在失望中抓住自我。你是一团火,照亮了魔鬼,烧毁了自己,遗烬中爆出一个新中国!
看意,礼赞英雄
臧克家写他:
是卓越的学者,热情澎湃的优秀诗人,大勇的革命烈士。
他,是口的巨人。他,是行的高标。
看意,礼赞英雄
请你化用本文语句和内容,为闻一多写一段赞美词
例如:
以语为钟,唤醒炎黄青年的灵魂
以笔为枪,揭露黑暗势力的嚣张
以诗为棒,打击帝国主义的猖狂
你,是青年运动的领导者
你,是视死如归的好战士
你,是口的巨人。
你,是行的高标。
臧克家简介
臧克家(1905-- )诗人,从小受家庭影响,喜欢古典诗歌和民歌。1932年开始写新诗,以一篇《老马》成名,1933 年出版了第一部诗集《烙印》,这是他最具影响的作品。此后,他陆续出版的诗集,长诗有《罪恶的黑手》、《自己的写照》、《泥土的歌》、《宝贝儿》、《生命的零度》等十多部。臧客家先生笔耕不辍,走过一个世纪——从“农民诗人”,走到“诗坛泰斗”。
有的人活着
他已经死了
有的人死了
他还活着 ——臧克家《有的人》
关键段和佳句品析
1.仰之弥高,越高,攀得越起劲;钻之弥坚,越坚,做得越锲而不舍。
语句化用典故,句式工整,富于感情,表达了对闻一多钻研精神的赞美之情。
2“他要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
“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 这是比喻的说法,是写闻一多苦读的目的是为探索救国道路,想从文化上寻找振兴民族的途径。
3.“深宵灯火是他的伴侣,因它大开光明之路,‘漂白了的四壁’。”
“它”指深夜灯火。深夜闻一多在孤灯下,全力进行学术研究,成绩斐然。引用“漂白了的四壁”,表现了诗人对祖国前途和人民命运的关切。
4.“他潜心贯注,心会神凝,成了‘何妨一下楼’的主人。”
“潜心贯注”和“心会神凝” 是说用心极专极深,除学术研究外,没有别的任何事情使他分心。“何妨一下楼”表明他潜心研究,废寝忘食。
排比句、对偶句、拟人句,语言生动形象,富于感情和诗意:
记叙、描写、抒情、议论相结合。
摘选典型事例,写人物风骨。
以文为鉴,学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