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课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 课件(31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6课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 课件(31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4.4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04-23 15:56:2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1张PPT)
新课导入
2020年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病毒肺炎,打破了人民的宁静。在这次治疗新冠病毒肺炎的过程中,除了现代医学及药物之外,国内也开展了中医中药治疗的尝试。根据中医药管理局发布的公告,截至2022年2月5日0时,4个试点省份运用清肺排毒汤救治确诊病例214例,3天为一个疗程,总有效率达90%以上,其中60%以上患者症状和影像学表现改善明显,30%患者症状平稳。你是否知道,在我国明朝时期,有一位杰出的医药学家编写了一部规模空前的药物学著作。你知道这部药物学著作是什么吗?这位杰出的药物学家又是谁呢?今天,让我们一起来目睹明朝的科技。
第三单元 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第16课 明朝的科技、 建筑与文学
1、识记明朝三部科技巨著的作者、主要特点及其地位。
2、知道明朝修筑长城的目的及长城建筑的特点。
3、了解明朝北京城的布局特点。
学习目标:
①姓名:李时珍
②生活年代:明朝
③身份:医药学家
⑤代表作:《本草纲目》
一、明朝的科技——医学
1.李时珍与《本草纲目》
④类别:规模空前的药物学著作
⑥内容:全书约190万字,共记载了药物1800多种,收录药方11000多个,还附有
1100多幅药物形态图.对各种药物进行了新的分类,详细介绍它们的产地、形色、
气味及其主要疗效
⑦影响:总结了我国古代药物学成就,丰富了我国医药学宝库,在世界医药史上占有
重要的地位
⑧传播:17世纪初传入日本和朝鲜,以后被翻译成等多种文字
一、明朝的科技——科技
①姓名:宋应星
②身份:科学家
③年代:明朝末期
④代表作:《天工开物》
⑤类别: 科学巨著
2、宋应星和《天工开物》
⑥内容:把各类生产部门分为18类,几乎涵盖了当时中国农业和手工业的所有生产、加工部门。
⑦意义:对我国古代的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技术进行了全面的总结,记述了中国在当时世界上具有先进水平的科学技术。
⑧地位: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宋应星在《天工开物》的序言中说:“卷分前后,乃‘贵五谷而贱金玉’之义。”他在书里把谷物类放在前面,而把珠玉类置于最后。
想一想,他为什么要这样编排呢?
明朝的中国处于农业社会。民以食为天,农业是国家的根本,中国古代有“士农工商,以农为本”的观念,这一编排体现了作者重农的思想。
科技名著
2、宋应星和《天工开物》
一、明朝的科技——科技
①姓名:徐光启
②身份:科学家
③年代:明朝末期
④代表作:《农政全书》
一、明朝的科技——科技
3. 徐光启与《农政全书》
⑤内容:全书60卷,约70万字,分为农本、田制、农事、水利、农器、树艺、蚕桑、种植、牧养、制造、荒政等大类。
⑥意义:《农政全书》全面总结了我国古代农业生产的先进经验、技术革新和作者关于农学的创新研究成果,是明代末年一部重要的农业科学巨著。
⑦地位:是明朝末年一部重要的农业科学巨著
科技名著总结
著作 作者 作品类别 作品地位
《本草纲目》
《天工开物》
《农政全书》
药物学
工艺科技
农业科学
总结了我国古代药物学成就,丰富了我国医药学宝库,在世界医药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对我国古代的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技术进行了全面的总结。“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全面总结了我国古代农业生产的先进经验、技术革新和作者关于农学创新研究成果;是明代末年重要的重要的农业科学巨著。
李时珍
宋应星
徐光启
明朝时期科学家能够取得成就的原因是什么?你从中可以学到他们的哪些优秀品质?
客观原因:明朝国家统一、社会稳定;经济繁荣、国力雄厚;前人丰富的科技成就。
主观原因:科学家自身坚持不懈的努力。
优秀品质:虚心学习、刻苦钻研、实地调查、独立思考、敢于质疑等优秀品质。
一、明朝的科技——科技
我国以总结性的著作为主,传统科技仍居世界领先地位。但没能产生与欧洲相似的近代科学,我国科技发展面临停滞的危机。
从这些古代科学家身上我们学到了哪些精神?
刻苦钻研、严谨治学、坚持不懈、矢志不渝、勇于实践、探索创新、
二、明长城和北京城
长城是我国古代一项极为雄伟的军事防御建筑工程,也是世界上规模最宏伟的建筑工程。
长城从春秋战国时代开始,直到明朝末年,前后有20多个诸候国和朝代修筑过长城。其中秦、汉、明三个朝代修筑的长城都超过了1万里,如果把历朝历代修筑的长城加在一起,总长度超过了10万余里,大约可以绕地球赤道一圈多。它已经被列为世界的一大奇迹。
二、明长城和北京城
1、明长城
①目的:为了防御北方蒙古贵族南扰
②起止点:东起鸭绿江边、西至嘉峪关
③结构:明代长城以城墙为主体,由关隘、城台、烽火台等组成
⑤功能:沿线设立卫所,驻守军队,开展屯田,进行生产,并修建了相连的道路,形成为一个完整的军事防御体系
明长城的功能
④修建基础:在历朝历代基础上,用砖石砌成。
⑥长度:万余里
⑦所用材料:用砖石砌成,十分坚固
⑧地位:在长城修建史上,明代修筑长城的规模最大,历时最久,布局更合理,技术更先进,设施更为完善,工程质量更为优异。我们今天所看到的长城,主要是明代修筑的。
⑨影响:长城处于北方游牧地区与农耕地区的连接线上,在它附近的多民族聚集的地区,建立了许多农牧贸易场所,使长城同时成为各民族交往的纽带
二、明长城和北京城
1、明长城
长城处于北方游牧地区与农耕地区的连接线上,使长城同时成为各民族交往的纽带。
万里长城被视为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想想:这其中的寓意是什么?
长城用于防御,体现了中华民族是一个爱好和平的民族;长城是古代劳动人民勤劳智慧的结晶;也代表着中华民族的凝聚力。
二、明长城和北京城
秦长城 明长城
目的
起止
建筑
作用 象征意义 抵御匈奴南下
防范蒙古骑兵的侵扰
西起临洮,东到辽东
东起鸭绿江边,西至嘉峪关
土筑
多用砖石砌成,十分坚固
军事上抵御了少数民族的侵扰;经济上促进了北疆经济开发的生命线;政治上连结统一多民族国家的纽带
中华民族的聪明智慧,艰苦勤奋,坚韧刚毅和充满向心凝聚力
秦明两代长城对比
明代修筑长城的规模最大,历时最久,布局更合理,技术更先进,设施更为完善,工程质量更为坚固。
二、明长城和北京城
2、北京城
(1)基础:在元大都的基础上,大规模的扩建和改造而成
(2)在位皇帝:通过“靖难之役”的明朝第三个皇帝明成祖朱棣
(3)时间:从1406年开始,历时15年,1420年基本建成,次年(1421年)正式迁都北京。
(4)构成:
宫城(紫禁城、故宫)——皇室生活区
皇城——中央各政府机构办公区
内城——市中心,多为官员生活区
外城——平民百姓生活区
故宫太和门、太和殿
二、明长城和北京城
皇 城
京 城
外 城
宫城
二、明长城和北京城
(5)格局:整个北京城平面呈“凸”字形,由一个中轴线纵贯南北,从宫城到外城都以这条中轴线对称展开,均衡布局,形成了完整而和谐的巨大建筑群。
2、北京城
(6)建筑:以宫殿为重点,并建有坛庙、宫苑、王府、城垣、城楼、官衙、仓库、寺观、桥梁、大街小巷、工商场所、以及其他各种民生设施。
(8)核心:宫城就是紫禁城(即故宫) 是当时世界上最宏大、最辉煌的皇家建筑群。
(7)规模结构:紫禁城以宫殿为重点,三大殿、后三宫、御花园都位于中轴线上。占地约16万多平方米,殿宇9000多间,是当时世界上最宏大、最辉煌的皇家建筑群。
拓展:天安门建于明朝永乐年间,是旧皇城南端的正门,那时叫承天门 。清朝顺治八年(1651年)更名为天安门。
1.背景:明朝时候,文学艺术的发展与市民文化结合起来,小说、戏曲等大众化的文学艺术形式有了突出发展,产生了一批脍炙人口的小说。
三.小说和戏剧
2.概况:自秦汉以来,汉赋、唐诗、宋词、唐宋散文、元曲等文学创作各领风骚。到了明代,小说、戏曲等大众文学流行起来。尤其是小说创作,在明代处于黄金时期,在中国古代文学史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3.最著名的是长篇章回体小说:
4.小说《三国志通俗演义》
罗贯中(约1330年-约1400年),山西并州太原府人,元末明初小说家,《三国志通俗演义》的作者。
三.小说和戏剧
②主要内容:以三国史实为基础,描写了魏、蜀、吴三国之间政治、军事和相互交往上的各种矛盾冲突,也反映了人民群众要求统一的强烈愿望。
①成书时间:元末明初-罗贯中
③艺术特点:结构宏伟,脉络细密,情节跌宕起伏。
④历史地位:是我国章回体小说的开山之作,也是我国最早的一部长篇历史小说
施耐庵(1296—1370),泰州兴化人,祖籍苏州。朱元璋屡征不应;最后居淮安卒,终年74岁。著作是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浒传》。
三.小说和戏剧
5.小说《水浒传》
①成书时间:元末明初--施耐庵
②主要内容:以官逼民反为主题,揭示了从皇帝到各级贪官污吏的丑恶嘴脸,描写了宋代梁山泊各路好汉反抗官府压迫的武装斗争,成功塑造出一批个性鲜明的英雄形象
③艺术特点:运用白话洗练明快生动传神
④历史地位:我国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长篇小说
吴承恩(约1500年-1583年),淮安府山阳县人。中国明代杰出的小说家,是 《西游记》的作者。
三.小说和戏剧
6.小说《西游记》
①成书时间:明代中期
②主要内容:描写唐僧师徒四人取经的艰难历程。作者运用大胆的想象和夸张的笔调,勾画出神奇光怪的情境,抒发了铲除邪恶势力的愿望。
③艺术特点:富于浪漫主义色彩的神话小说,语言生动流畅,故事引人入胜
④历史地位:是一部具有浓郁浪漫主义气息的长篇神话小说
明朝最著名的三部小说
书名 作者 成书时间 内容 地位
《三国演义》
《水浒传》
《西游记》
元末明初
叙述东汉末年和三国时期的政治和军事斗争
罗贯中
是我国最为流行的长篇历史小说之一
元末明初
描写北宋末农民起义,歌颂农民的斗争精神
施耐庵
我国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长篇小说
明朝
反映了人民蔑视封建统治和敢于斗争的精神
吴承恩
是一部具有浓郁浪漫主义气息的长篇神话
阅读教材,找出最著名的三部小说的相关信息
明朝小说一览表
7.影响: 这三部小说,虽然主题和风格各异,但都规模宏大,结构严谨,情节曲折,想象丰富,语言生动,问世之后在社会上广泛流传,家喻户晓,深受广大民众的喜爱,并对以后的小说、戏剧等文学艺术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三.小说和戏剧
明朝时期,书画艺术继续发展,出现了书法名家董其昌、绘画名家徐渭等。
8、书画艺术
董其昌书法
徐渭作品
三.小说和戏剧
(1)汤显祖:汤显祖:明朝后期最负盛名的戏剧家
(2)《牡丹亭》:
9、戏剧:明朝时期,戏剧表演成为城乡人民重要的文化活动。
①艺术特点:曲文流利,人物内心描写细致。
③思想主旨:有力地批判了吃人的封建礼教。
②主要内容:描写了杜丽娘和柳梦海神奇的爱情故事
三.小说和戏剧
知识拓展:
《徐霞客游记》
明末的徐霞客长年旅行,游历名山大川,走遍大半个中国。他坚持写日记30多年,留下了60余万字的游记资料。后人将这些日记整理成《徐霞客游记》一书。这部书详细记录了各地的地理、水文、地质、植物等现象,以及经济、交通、城镇聚落、风土文物等,其中对丹霞地貌的考察和记述,居当时世界的先进水平。作者写景写物具体形象,情景交融,表现出很高的艺术性。《徐霞客游记》既是地理学巨著,也是文学名著。
明朝长篇小说繁荣的原因有哪些呢?
·明朝中叶后,工商业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市民阶层日益壮大,
小说满足了市民阶层对文化的需求。
·明统治阶级对知识分子采取高压政策,文人创作不敢触及政治
现状,只能在小说中表达对现实和生活的不满。
·明代印刷术和刻书业的发展,使小说的传播更快捷。
书法名家:董其昌
绘画名家:徐渭
戏剧家:汤显祖《牡丹亭》
明朝艺术
明长城和北京城
明长城:
东起辽东、西至嘉峪关,总长万里
科技名著
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
小说:
小说和戏剧
汤显祖《牡丹亭》
李时珍:《本草纲目》
由宫城、皇城、内城和外城组成
宋应星:《天工开物》
徐光启:《农政全书》
罗贯中:《三国演义》
施耐庵:《水浒传》
吴承恩:《西游记》
北京城:
戏剧:
本课小结
C
1、下列我国古代科技成就中,两者都属同一领域的是 ( )
A《齐民要术》与 《史记》 B《水经注》与《本草纲目》
C《伤寒杂病论》与《本草纲目》 D《资冶通鉴》与《天工开物》
2、明长城的东端起于 ( )
A.鸭绿江 B.辽东 C.山海关 D.嘉裕关
3、北京城的中心是 ( )
A.紫禁城 B.皇城 C.京城 D.外城
A
A
随堂训练
5、外国学者称之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的是 ( ) A.《梦溪笔谈》
B.《齐民要术》
C.《天工开物》
D.《农政全书》
C
4、我国最早的一部长篇历史小说是 ( )
A《三国演义》
B《西游记》
C《水浒传》
D《红楼梦》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