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 课后巩固(2.李白诗四首)

文档属性

名称 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 课后巩固(2.李白诗四首)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25.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粤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1-01-26 13:22: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语文】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 课后巩固(2.李白诗四首)课后巩固
剖析精彩文段
一、课内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梦游天姥吟留别21世纪教育网[来源:21世纪教育网]
李 白
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越人语天姥,云霞明灭或可睹。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谢公宿处今尚在,渌水荡漾清猿啼。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列缺霹雳,丘峦崩摧。洞天石扉,訇然中开。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忽魂悸以魄动,怳惊起而长嗟。惟觉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别君去兮何时还,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1.下列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低) B.失向来之烟霞(原来)
C.虎鼓瑟兮鸾回车(归来) D.迷花倚石忽已暝(天黑)
解析:“回”,掉转。
答案:C
2.对下列诗句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势拔五岳掩赤城”句中的“五岳”是指东岳泰山、西岳华山、中岳嵩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势拔五岳”是说五岳气势凌云挺拔。
B.“惟觉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中的“向来”是“刚才、从前”的意思。这里写梦醒后的失落感,表达了难以名状的复杂心绪。
C.“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东,方位名词作状语,向东。这两句是用比喻手法表现作者对人生的感伤,包含了诗人几多的感慨。
D.“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作者认为徜徉山水的乐趣才是最快意的。
解析:“势拔五岳”是说天姥山凌云挺拔已超过了“五岳”。
答案:A
3.下面对《梦游天姥吟留别》的内容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 )[来源:21世纪教育网
A.开头一段用“瀛洲”陪衬“天姥”,一“信”一“或”,使人油然而生神游天姥之念。接着直接写天姥山的气势高大无比,再以天台作陪衬,由此写出了入梦之由。
B.中间一段写梦境。月光下一夜飞到剡溪,渌水荡漾,清猿啼鸣是第一景;穿上木屐,登临半山腰观日出,闻天鸡,流连忘返于奇花异石中是第二景;电闪雷鸣,山峦崩裂,轰隆一声,通向神仙的洞府石门打开了,这是第三景,也是全诗的高潮。[来源:21世纪教育网
C.最后一段写梦醒后的长叹,因在当时社会陷入重重矛盾,只好自我解脱。最后向东鲁诸公表决心:与当时的恶势力势不两立,决不妥协。这显示了诗人的反抗精神和豪迈气概。
D.全诗在构思和表现手法上,极富浪漫主义色彩。为了借惜别伤离来表现自己不“事权贵”的政治态度,诗人构思出梦游中的奇景,塑造出一个个梦幻中的生动形象,这就使人很容易联想到楚辞的风格,加浓了诗的浪漫主义色彩。
解析:B项整个梦境应该包括“四景”,还缺少天堂美景。
答案:B
4.回答下列问题。
(1)“世间行乐亦如此”句中“如此”指代什么?
(2)为什么说“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一句表现了作者思想消极的一面?
(3)把“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译成现代汉语,并分析这两句诗表现作者的心态。
参考答案:(1)做梦。
(2)李白认为世间行乐总是乐极悲来,如同这场梦游一样,万事如流水那样转瞬即逝,不如寻仙访道的好。这是对人生的伤感情绪和逃避现实的态度,是消极的。
(3)怎么能够低头弯腰伺候那些有权有势的人,使得我整天不愉快呢。这是全诗的主旨,表现出诗人追求个性自由和蔑视权贵的精神。
综合拓展提升
二、课外诗歌鉴赏
5.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秋 词①
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②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注:①《秋词》共二首,此诗是第一首,是刘禹锡被贬朗州时的作品。②排云:冲天。
(1)一、二两句表露了刘禹锡怎样的心境?是用什么手法表现的?
(2)一、二两句可写的景物很多,刘禹锡在诗中为什么只写冲天而上的一鹤?有何深意?
参考答案:(1)乐观豁达的心境。将古人的悲秋与自己的颂秋对比。
(2)借一鹤冲天而上的形象表明心志:在厄运面前决不低头、奋发向上的积极精神。
6.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积雨辋川庄①作
王 维21世纪教育网
积雨空林烟火迟,蒸藜炊黍饷东菑②。
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③啭黄鹂。
山中习静观朝槿④,松下清斋折露葵。
野老⑤与人争席罢,海鸥何事更相疑?
注:①辋川庄:王维在终南山的隐居之地。②菑(zī):初耕的田地。 ③夏木:高大的树木。④槿(jǐn):植物名。落叶灌木,其花朝开夕谢。⑤野老:诗人自称。
本诗的颔联(第二联)堪称王维诗歌“诗中有画”(苏轼语)的范例。请结合全诗,就此特点对颔联进行简要赏析。
解析:此诗是王维山水田园诗中的名篇。诗从积雨写起。久雨后的辋川是很美丽的:空气潮湿,炊烟袅袅。农民在排除积水,家人正准备午饭。三、四两句写山庄自然景色:白鹭飞翔在雨后迷茫的水田上,浓浓的树阴里黄鹂在婉转啼唱。积雨给水鸟带来了快乐,使鸣禽更觉凉快。五、六两句写诗人在山中的生活情景。全诗如同一幅淡雅的水墨画,清新明净,形象鲜明,表现了诗人隐居山林、脱离尘俗的闲情逸致。
参考答案:颔联写自然景色,广漠空濛的平畴上,白鹭翩翩飞行,蔚然深秀的密林中,黄鹂互相唱和。雪白的白鹭,金黄的黄鹂,在视觉上有色彩上的差异。白鹭飞行,黄鹂鸣啭,一动一声。再加上广漠的水田,茂密的夏木,几个意象互相映衬,把积雨天气的辋川山野写得意境深邃,画意盎然。
7.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列各题。
兵车行
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耶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来源:21世纪教育网
道旁过者问行人,行人但云点行①频。或从十五北防河,便至四十西营田。去时里正②与裹头,归来头白还戍边。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③开边意未已。君不闻汉家山东二百州,千村万落生荆杞。纵有健妇把锄犁,禾生陇亩无东西。况复秦兵耐苦战,被驱不异犬与鸡。21世纪教育网
长者虽有问,役夫敢申恨 且如今年冬,未休关西卒。县官急索租,租税从何出 信知生男恶,反是生女好。生女犹得嫁比邻,生男埋没随百草。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新鬼烦冤旧鬼哭,天阴雨湿声啾啾。
说明:天宝年间,唐玄宗征讨云南战败。接着在关中地区继续征兵,他们派遣官吏到处捕人,把壮丁驱赶到前方去。这首诗反映的就是这件事。
注:①点行:按名册征发。②里正:每百户设一里正。③武皇:这里借指唐玄宗;下文“汉家”借指李唐政权。
(1)解释句中加点字的含义。21世纪教育网
①哭声直上干云霄( )
②武皇开边意未已( )
③纵有健妇把锄犁( )
④信知生男恶( )
(2)根据上下文指出下列两句中加点词指代内容是否相同,如不相同,请分别指出其含义,如相同,请指出来。
①道旁过者问行人。
②长者虽有问,役夫敢申恨?
(3)解释下列各句中有关古代常识的词的含义。
①耶娘妻子走相送( )
②或从十五北防河( )
③汉家山东二百州( )
④未休关西卒( )
(4)在括号里写出下列各句所运用的修辞方法。
①哭声直上干云霄( )
②道旁过者问行人,行人但云点行频( )
③被驱不异犬与鸡( )
④新鬼烦冤旧鬼哭( )21世纪教育网
(5)这首诗的主旨是什么 请作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1)①冲 ②停止 ③即使 ④确实
(2)①过者即长者; ②行人即役夫。
(3)①父亲、母亲和妻子、孩子 ②黄河 ③崤山以东的地方 ④函谷关以西的地方
(4)①夸张 ②顶真 ③比喻 ④互文
(5)深刻揭露了李唐王朝穷兵黩武带给人民的灾难和痛苦,表达了作者对人民的同情,对战乱的痛恨。
8.阅读下面诗歌,回答下列问题。
瀑布联句
千岩万壑不辞劳,远看方知出处高。(香禅师)
溪涧岂能留得住,终归大海作波涛。(李忱)
(1)诗以言志,说说香禅师和李忱(唐宣宗)的诗句各表达了什么志向,有什么共同之处。
(2)请谈谈这首诗歌的艺术特色。
参考答案:(1)香诗表达了坚忍不拔、志向远大的胸怀。李诗表达了排除万难、勇往直前的坚定信念。二者语意贯通,表达了一种积极向上的信念和敢于进取的勇气。
(2)整首诗歌采用了托物言志(象征)的手法,借写瀑布的“不辞劳”“出处高”表现诗人坚忍不拔、志向远大的胸怀;借写瀑布的“岂能留得住”“终归大海”表现诗人排除万难、勇往直前的坚定信念。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9—12题。
回 家
许达然
中国人自古以来就噪着要回家。有乡思的地方就有中国人,连没老家的也要返乡间。
西方人的乡情虽也诗意,却不如中国的丰富深刻。希腊史诗《奥德塞》叙述伟大的回家旅程,但自荷马以后,西方人漂泊更远了。英国作家却斯特顿认为英诗里最美的一行是“遥远的在山那边”。有些诗人,像格雷、朋斯、丁尼生,也写过类似的诗句。一直到当代小说里,海明威的老人在鱼被吃后,想起究竟什么打败他时,他大声自答:“没有,是我走得太远了。”然而走远后,西方人并不一定像中国人感到“无奈归心,暗随流水到天涯”(秦观)。这归心在温庭筠的“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上,也在马致远的“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上;无动词,因诗意已被乡思贯通了。乡思扩展了民族与历史意识。英文里的“父土”“母土”,或“家土”,我们叫“祖国”,把时间推得更远,感情拉得更近了。英文里的“生地”或“家镇”,我们叫“故乡”,把时空亲切地连在一起。中国诗人甚至把空间概念“旧家”或“故家”当作时间概念“从前”用,仿佛提到过去就想起家。
家与孝牵住中国人,照礼不许远离。然而留在家有时更要挣扎。唐朝王建有首诗写被官吏差遣的水夫,胸被纤索擦破了,脚被石砾割裂了,曾想溜掉算了,却又觉得“父母之乡去不得”;孝思使他忍痛拉船。离家既然出于不得已,出门前就拜祖宗,保佑早回来;有的还从井里挖出一把土,在异地生病时当灵丹服,想家时当亲人抚,而识字的就写诗了。
开始是离开后,偶尔忆起的浓甘薯香;逐渐是流浪中,时常遇见的薄人情味;后来是泥泞思路上,一踏就滑倒的激情;再后来是拥抱祖乡的意识。结束前,惨的是归不得:“我已无家,君归何里”;悲的是不得归:“天涯岂是无归意,争奈归期未可期”;妄的是不敢归,被江南迷住的韦庄甚至还吓别人“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但一般人的肠很有韧性,由于谋生、灾难、做官、放逐、当兵、亡国而离乡的,即使空肠也要回家。
出外谋生的盼望回去团圆。只因拒绝补破网而出去,回来就不愿是补破梦。虽然无地,仍要生儿女,自己只好出去,留下怨妇望君早归,硬望成石头了。即使有地,也不够女儿耕,儿女只好出去,想出头天。同样奋斗,不同遭遇,以至有敦煌抄卷提到的富不归贫不归,再贫下去就死不归了。为生活,甚至不得不出国也已几百年了。在异邦,用筷子,怎样夹都不如家乡味;思想起,怎样卧都不像长城;捧唐诗,怎样吟都不成黄河。再不如,不像,不成也要精神上认同;然而身在国外嚷叫心爱国内,口再响亮头顶的仍是别人的天空。不愿空做烟囱冒烟,袅袅,了了,乡思却变成精神分析家艾利克生所指的自责,责备自己脱离了把自己踢出的土地,良知吵着要回去。
即使几乎什么都有,做官的也叫不如归。中国的官僚制度一向发达,为了公正防私,不准在故乡当官。当官的在外,因大家不认识反而陌生。他们被罚怀乡,偶尔圣贤起来学在陈国时的孔子吵着要回家。清朝来台湾当官的大多要尽快捞回家,像凤山教谕吴周祯苦吟“落落竟忘归”是例外,连少数好官像孙元衡都哼“他乡莫望远”。从前好官也被功名误,慨叹“故乡回首已千山”(陆游),但也有不全为功名的被放逐后更发愿回去服务。屈原早就用很多“兮”标点实话了,以后敢说实话建议或抗议的,都不怕到荒野想家。
到比荒野还恐怖的战场打仗的士兵数着归期。不像西方个人主义的反战诗很少提起家,从前中国诗反战的一个原因是要回家,早在《诗经》里就表达得很清楚。回乡“行道迟迟,载渴载饥”;“我徂东山”归来的士兵,段段“零雨其潆”,回到家却发现妻已改嫁了。未婚的木兰从军,听到黄河呜咽,胡骑叫嘶,就听不到父母叮咛;凯旋后天子要把官衔给伊,伊毫无兴趣,因要快回去!人民防守边疆为的不是争功名而是保乡土。唐朝征战繁多,边塞也苍凉了。听到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李益),“日日双眸滴清血”(贯休)。战士流血未死还流泪,只因要回家。
既然想家就振作回去。归途心情“百尺风中旗”(孟郊),行路更难,“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宋之问)。终于回到祖地,有的用胡语胡吹,乡人越听不懂,他越得意。有的乡音依旧,但未离乡的孩童不认识老头,“笑问客从何处来?”(贺知章)幸亏仍懂乡音,没被撵出去。从前吴越王钱镠回乡后,也学刘邦把酒给乡亲喝并唱歌;但歌文雅得没人听懂,他改用乡音唱山歌时,大家才欢快地合唱。回乡有的只唱唱,有的要长住。陶潜住下后,比喻自己是失群鸟飞回孤松潜起来,并不想服务乡土,他一大早出去耕种,晚上才“带月荷锄归”,穷得开心。回乡有的满怀壮志,发现早已无家了,但总坚信家是自己创造的,最好在故乡。
9.文章的第二段讲到,西方人与中国人的乡情虽也有诗意,“却不如中国的丰富深刻”。请你结合文段作出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中国人的乡思“扩展了民族与历史意识”;“时间推得更远,感情拉得更近”;中国人对离乡的心态也不同于西方,更多是无奈和落寞。
10.正确理解文中句子的含意。21世纪教育网
有的还从井里挖出一把土,在异地生病时当灵丹服,想家时当亲人抚,而识字的就写诗了。
参考答案:热土难离、安土重迁的观念在中国人的心里根深蒂固,乡土情结是中国人永远挣不脱、解不开的心结。
11.文章引用大量古今中外的诗文,从写作的角度看,这样是为了表达什么?
参考答案:作者列举古今中外想回家的诗文,从文化的层面上揭示乡愁实际是一部“思乡文化史”。从希腊史诗到美国小说,从《诗经》到唐诗宋词元曲,几乎是由乡愁作品贯穿而成。
12.文章最后一段中说到钱镠回乡请乡亲喝酒唱歌,但歌文雅没人听懂,他改用乡音唱山歌时,大家才欢快地合唱。这一事例说明了什么?
参考答案:说明乡音乡声才是最能激发乡情、最能引起共鸣的声音。故乡情结在人们心中的根深蒂固。
四、语言表达及应用
13.下面一段话中有两处缺少必要的词语,使文意不连贯。请在相应的序号处补上适当的词语。
(1)文人与民间创作相结合,(2)中国小说呈现出了重视情节的特点。(3)重视情节并不意味着忽视写人物,(4)要通过情节表现人物,(5)以外在的情节动作来表现人物的内心活动和精神状态。
答:在______________处补上____________,在_________________处补上__________。
参考答案:在(2)处补上“使(得)”,在(4)处补上“而是”。[来源:21世纪教育网
14.根据下表内容,完成后边两个小题。
某旅游景点统计一览表
年份 门票价格(元) 游客量(万人次)21世纪教育网 旅游收入(亿元)
2002 2521世纪教育网[来源:21世纪教育网] 47 1.1
200321世纪教育网 30[来源:21世纪教育网 70 1.8
2004 35 100 2.5
2005 40 125 3.5
200621世纪教育网 70 (30)第一季度 (1.9)第一季度
(1)用一句话概述旅游景点前四年的发展情况。
(2)如果乐观预测,该旅游景点2006年的情况可能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虽然门票价格每年上涨,游客量却不断增加,旅游收入也不断提高。(2)游客量可能因门票上涨幅度大而减少,但旅游收入可能大幅度上涨。
15.新春佳节将至,请给师长或亲朋好友发一个短信息送上你的祝福。要求用排比和比喻,字数控制在80字内。
答案示例:值此新春佳节,祝您身体龙精虎猛,生活如花似锦,事业如日中天。
16.阅读下面一则消息,概括出这则消息的三个要点。
据国际台消息,总部设在美国的著名反病毒软件公司西曼铁克公司透露,第一个与千年虫有关的电脑病毒“巴比伦”已在全球二十多个地方传播,已从巴西、北美洲传到亚太地区的新西兰等国。
据分析,该病毒主要在网上聊天室传播,它伪装成修理电脑千年虫的软件,专门影响视窗98,对电脑系统和数据进行破坏。
当网上用户和其他网友交谈时,彼此会不断传递信息,病毒随着信息悄悄传递给对方。21世纪教育网
另外,抗病毒专家发现,这个病毒的爆发时间是公元2003年1月1日。
(1)要点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要点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要点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要点一:“巴比伦”袭击全球二十多个地方。要点二:传播途径是网上聊天室。要点三:爆发时间是公元2003年1月1日。[来源:21世纪教育网21世纪教育网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