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专题辅导:降水的特殊形式——雪课件(25张)

文档属性

名称 微专题辅导:降水的特殊形式——雪课件(25张)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2-04-23 07:38:2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5张PPT)
降水的特殊形式—雪
知识结构
【考情分析】
考 卷 题号 呈现形式 考查内容
2022年浙江卷 27题 区域图+文字 以我国农牧交错带冬春季节雪灾频发为背景,考察影响降雪日数多少原因与雪灾频发的主要自然原因
2021年天津卷 7题 区域图+文字 以雪豹的活动规律为背景,考查迎风坡雪线和林线的影响因素
2021年辽宁卷 19(3)题 区域图+示意图+文字 以祁连山所在地区夏季多年平均降水量分布为背景,考查人工降水(雪)带来的影响
2020年全国III卷 5-7题 文字 以勘察加半岛火山喷发及其变化为其背景,考查雪线和林线的影响因素
【概念】
雪:指从混合云中降落到地面的额雪花形态的固体水。
积雪:降雪形成的覆盖在地球
表面的上的雪层,分永久性积
雪与季节性积雪。
积雪深度:指从积雪表面垂直
向下到地面的实际积雪厚度,
以厘米为单位。
雪线:永久性积雪的下界。
【降雪的形成条件】
降雪形成条件
降水丰富
水汽来源
降温
凝结核
温度较低
纬度较高
冬季风影响较大
海拔较高
【题组一】
(1)甲地冬季主导风向为____风,乙、丙两地降雪日数较多的地区是____地。
第27题图
(2022年浙江1月卷)材料一:下图为我国局部地区略图。
材料二:图中甲地位于我国农牧交错带,其畜牧业以圈舍饲养方式为主,冬春季节雪灾频发。
影响积雪的因素
直接因素
间接因素
气 温
坡 度

降雪量
河湖海地区,降雪量越大,积雪量就越多,积雪厚度就越大(正相关)
气温高,积雪融雪量就越大,积雪量就越少,积雪厚度就越小(负相关)
(影响存雪量):坡度较大的地区,存雪量小,积雪厚度小;坡度较小的地区和洼地,积雪的厚度大,因此积雪的厚度与坡度有关(负相关)
风力较大,蒸发量越大,风大可以扬起积雪吹向别的地区,积雪量就越少,积雪厚度就越小(负相关)
【影响积雪的因素(时间、深度)】
影响积雪的因素
间接因素
海拔高度
下垫面
人类活动
纬度
直接因素
下垫面(比热容):植被对降雪有截留作用;寒冷地区,阻挡热量交换和风力,融雪慢;温带海洋地区,本身空气气温温度高,融雪快
人类活动:人为排放很多人为热,以及人工融雪等,气温升高,积雪融化,积雪融雪量就越大,积雪量就越少,积雪厚度就越小(负相关)
【影响积雪的因素(时间、深度)】
纬度低(海拔低),气温高,积雪融雪量就越大,积雪量就越少,积雪厚度就越小(负相关)
备注:积雪的厚度取决于降雪量和积雪消融量的差值
【影响积雪的因素(时间、深度)】
【题组一】
(2)分析甲地雪灾频发的主要自然原因。
第27题图
(2022年浙江1月卷)材料一:下图为我国局部地区略图。
材料二:图中甲地位于我国农牧交错带,其畜牧业以圈舍饲养方式为主,冬春季节雪灾频发。
【题组二】
3.在高山苔原带,与坡度密切相关,而与海拔基本无关的指标是(  )
A.大气温度 B.降水量 C.积雪厚度 D.植被覆盖度
(2016·全国卷Ⅱ·T6、7)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我国东北长白山高山苔原带矮小灌木的冻害反而加剧。调查发现,长白山雪期缩短;冻害与坡度密切相关,而与海拔基本无关;西北坡为冻害高发区。据此完成3、4题。
【题组二】
4.长白山西北坡比其他坡向冻害高发,是因为该坡(  )
A.年降水最少 B.冬季气温最低
C.年日照最少 D.冬季风力最大
(2016·全国卷Ⅱ·T6、7)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我国东北长白山高山苔原带矮小灌木的冻害反而加剧。调查发现,长白山雪期缩短;冻害与坡度密切相关,而与海拔基本无关;西北坡为冻害高发区。据此完成3、4题。
雪的时空分布
时间变化
空间变化
年际变化
季节变化
水平方向
垂直方向
冬季寒冷的月份(单峰)
季风区降雪年际变化大
寒冷多雪年向低纬推进
温暖少雪年向高纬度退缩
0℃ 等温线至高纬度递增
山地积雪有垂直递增规律
高纬或内陆1月
低纬或沿海2月
青藏高原 春秋两季最多,冬季最少(双峰)
与寒潮有关
我国雪区
青藏/东北内蒙/北疆天山
【降雪和积雪的时空分布】
雪与自然环境
土 壤
雪 线
气 温
水 文
土壤温度 保温层
(土壤)地表水文状况
融化
土壤微生物生物量
自然灾害
积雪反射率高
降低大气温度
冰雪多(偏冷)
冰雪少(偏暖)
春季 季节性积雪融水(桃花汛)
夏季 冰雪融水/冰川融水(夏季)
雪崩
融雪性洪水
雪 灾
地 貌
冰川地貌(高纬度/高海拔)
自然带
【雪与自然环境】
生物:①预防森林大火;②杀死害虫,预防病虫害③影响人类健康,引发呼吸
道感冒等疾病
大气:形成过程中,需要空气中的尘埃做凝结核,起到净化空气增加空气湿度
的作用;融化过程中,吸收周边空气的热量,导致大气温度下降,低温
冻害加剧
生态环境:改善生态环境
植物:抑制植物生长
积雪过多,会压到树木枝丫,压倒植物
春季融雪时间长,植物生长季节缩短
春季积雪融化,吸收热量,气温降低,植物生长缓慢乃至冻伤冻死
春季融雪量较大,形成洪涝灾害,不利于植物根系发育
【雪与自然环境】
【题组一】
(3)如果该地区进行人工增雨(雪)作业,将产生哪些生态效益。(3分)
(2021年辽宁卷高考题)祁连山西部某山的雪线高度约为4600米。该地区云含水量(云中液态或固态水的含量)空间分布差异较大,空中水汽资源相对丰富,可为人工增雨(雪)作业提供良好的条件。图1为该山所在地区夏季多年平均降水量分布图。图2为遥感卫星探测的5000米高度处夏季平均云含水量纬度变化图。
预防森林大火;
增加水资源,增加生态用水;
改善生态环境。
【题组二】
15. ④⑤站点坡度、坡向相似。导致两站点土壤冻结最大深度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 积雪深度 B. 风力大小
C. 冬季气温 D. 太阳辐射
(2021年福建卷高考题)我国某山脉L谷地降水季节分配较均匀,季节性冻土广布。某地理学习小组在研学过程中获得L谷地五个站点的部分资料(下表),以此探讨该谷地的自然地理特征。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站点 海拔(m) 7月平均气温(℃) 年降水量(mm) 土壤冻结天数(天) 土壤冻结最大深度(cm)
① 663 22.8 276 97 41
② 776 21.2 352 103 56
③ 1106 19.6 554 120 64
④ 1210 19.2 599 126 103
⑤ 1854 16.5 802 144 85
【题组二】
15. ④⑤站点坡度、坡向相似。导致两站点土壤冻结最大深度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 积雪深度 B. 风力大小
C. 冬季气温 D. 太阳辐射
站点 海拔(m) 7月平均气温(℃) 年降水量(mm) 土壤冻结天数(天) 土壤冻结最大深度(cm)
① 663 22.8 276 97 41
② 776 21.2 352 103 56
③ 1106 19.6 554 120 64
④ 1210 19.2 599 126 103
⑤ 1854 16.5 802 144 85
解析:从表中资料可看出站点的降水比站点多了200mm左右,降水多,冬季积雪可能大,积雪的深度就大,积雪深度有效地保持地温,因此土壤冻结最大深度比站点小,A正确;根据气温的垂直递减率,海拔越高气温越低,站点的冬季气温比站点低,土壤冻结最大深度应该更大,但表中土壤冻结最大深度站点比站点小,C错误;站点海拔比站点高,太阳辐射站点可能更强,但降水多,阴雨天多,太阳辐射不一定更强,D错误;风力大小对地温的影响不大,且站点坡度,坡向相似,风力大小差异不大, 不能成为土壤冻结最大深度的主要影响因素,B错误。所以选A。
雪与人类活动
旅游
施工成本
聚落
农业
观光
滑雪
攀登
交通
选址
材质
冬季保温
春季补水
公路
铁路
航空
科研
基建
屋顶
氮肥补给
病虫害
低温冻害
洪涝灾害
水上交通
工程难度
工期/材料
【雪与人类活动】
【雪与人类活动】
【题组一】
(3)评价冬春季节暴雪对当地畜牧业生产的影响。
第27题图
(2022年浙江1月卷)材料一:下图为我国局部地区略图。
材料二:图中甲地位于我国农牧交错带,其畜牧业以圈舍饲养方式为主,冬春季节雪灾频发。
解析:评价从有利和不利两个方面考虑,影响从社会、经济、生态三个方面考虑
【题组一】
【题组一】
(3)评价冬春季节暴雪对当地畜牧业生产的影响。
不利:牧畜冻伤、冻死,牧畜圈(棚)舍受损或倒塌;
饲草供给困难;
有利:积雪融水增加土壤含水量,提高牧草产量。
第27题图
(2022年浙江1月卷)材料一:下图为我国局部地区略图。
材料二:图中甲地位于我国农牧交错带,其畜牧业以圈舍饲养方式为主,冬春季节雪灾频发。
【题组二】
9.该公路位于( )
A.吉林 B.内蒙古 C.西藏 D.新疆
(2019年全国3卷)我国某公路长500多千米,南北贯穿了多冰川的山脉,并跨越了多条河流。公路南端海拔约1 070米,为山前洪积平原上的绿洲。该公路山区段每年9月底至次年5月底封路禁行。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根据材料,该公路南北贯穿了多冰川的山脉,可知,该地的纬度较高或者海拔较高。A.吉林省位于我国的第三阶梯,高大的山脉少,不可能出现多条冰川,不符合题意。B.内蒙古地形以高原为主,山脉少,且冰川少,不符合题意。C.西藏位于青藏高原上,虽然冰川广布,但其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不符合题意。D.新疆位于我国西北地区,纬度高,冬季气温低;其地势特点为三山夹两盆,山脉海拔高,冰川多;其水资源主要来自高山冰雪融水,山麓容易形成洪积平原,且绿洲处的人口、工农业、交通线路的主要分布区,故D正确。
【题组二】
9.该公路位于( )
A.吉林 B.内蒙古 C.西藏 D.新疆
10. 该公路山区段定期封路禁行主要是因为( )
A. 洪水频发 B. 路面积雪严重 C. 泥石流多发 D. 路面冻融沉降
(2019年全国3卷)我国某公路长500多千米,南北贯穿了多冰川的山脉,并跨越了多条河流。公路南端海拔约1 070米,为山前洪积平原上的绿洲。该公路山区段每年9月底至次年5月底封路禁行。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该公路位于我国新疆,结合材料“该公路山区段每年9月底至次年5月底封路禁行”,说明该公路禁行时段是该地一年中的低温时段,故路面积雪严重,B正确;该时段新疆处于冬季,气温低,不会在此时段出现路面冻融沉降,D错误;此时段积雪冰川难以融化,地处内陆,降水稀少,故洪水频发、泥石流多发不合实际,A、C错误。故选B。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