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度北师版八年级生物上册课件15.1 动物运动的方式 课件(共24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021-2022学年度北师版八年级生物上册课件15.1 动物运动的方式 课件(共24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493.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2-04-23 15:33:2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4张PPT)
第五单元 生物圈中的动物和微生物
第十五章 动物的运动
第1节 动物运动方式
【课程标准】 【重难点】
1.列举动物多种多样的运动形式。 2.说明动物运动方式与其生活环境的适应性。 1.动物在陆地上的运动方式。
2.动物运动方式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
学习目标

陆地
空中
生活环境
课前预习
B
课堂练习
游泳
漂浮
倒退
倒退
纺锤
胸鳍
腹鳍
尾鳍
爬行
行走
奔跑
跳跃
肌肉收缩
附肢的运动
前伸
后蹬
腾空
飞行
鼓翼飞行
鼓翼飞行
滑翔
C
课堂练习
获取食物
逃避敌害
栖息场所
求偶
交配
生殖
繁衍种族
C
课堂练习
运动 方式 栖息 环境 概述 举例
游泳 水中 水中生活的动物的运动方式一般为游泳 鱼依靠躯干部和尾部的摆动,在鳍的协调作用下游泳;乌贼依靠身体内的“漏斗”喷水,反冲游泳;
青蛙、野鸭等动物的趾间有蹼,可以划水游泳
重难点突破
爬行 陆地 有些动物依靠身体的运动器官,在地面或某些物体表面爬行 蜗牛依靠肉质足缓慢地爬行;河蚌依靠斧足在水底泥沙上爬行;爬行动物如蜥蜴等四肢一般短小,不能支撑身体,腹部贴地爬行等
行走、奔跑 陆地 一些动物依靠四肢交替运动而行走,行走加快时,某一瞬间身体腾空的运动,称为奔跑 鸵鸟依靠后肢行走、奔跑;大多数哺乳动物如猫、狗、大象、马等依靠四肢行走、奔跑
注意:行走不是人类所特有的运动方式
跳跃 陆地 一些动物具有发达的后肢,因而具有较强的跳跃能力 蝗虫有肌肉和外骨骼,胸部有三对足,后足粗壮,肌肉发达,能够跳跃;青蛙的前肢短小,用于支持身体,后肢发达,适于跳跃;兔的后肢比前肢粗大,适于跳跃
蠕动 陆地 一些动物无特殊的运动器官,靠身体肌肉进行缓慢地运动 蚯蚓只有肌肉,没有骨骼,依靠刚毛和肌肉的协调配合缓慢地蠕动
飞行 空中 一些动物具有翅或者与翅类似的翼膜,可以在空中飞行 注意:飞行不是鸟类特有的运动方式 昆虫的胸部一般具有两对翅,胸肌发达,善于飞行;
鸟类的前肢变成了翼,翼上生着较大的正羽,在身体其他结构的配合下可以在空中鼓翼飞行、滑翔;哺乳动物中的蝙蝠有一层连接前肢、后肢和身体的翼膜,适于飞行
易错点归纳
动物 运动器官的特点 不同生活环境 方式
青蛙 后肢发达,趾间有蹼 水中 游泳
陆地 跳跃、爬行
海龟 有鳍状附肢 水中 游泳
陆地 爬行
鹅、鸭 后肢趾间有蹼 水面 游泳
陆地 行走
海鸥 有发达的两翼,后肢有蹼 陆地 行走
空中 飞行
A
知识点一 动物的运动方式
课堂检测
C
B
B
C
C
知识点二 动物运动的意义
游泳

游泳
跳跃

爬行

游泳
多样